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儒商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笑看潮汐
    “御水豪庭那些房子已经开售,李婉和小张要在凤城那边坐阵。”林强道。

    孟茹感触道:“有时候真的很羡慕你们潮牌公司,都是年轻人。”

    林强笑道:“也就李婉和小张她们是年轻人,我和曹总、覃总他们年龄也不小了,只是心态还很年轻。”

    “最主要就是要心态年轻,我要多跟你们在一起,让自己的心态也变得更年轻。强哥你以后有什么新的计划,可要算上我一份呀。”孟茹道。

    “你的心态本来就很年轻嘛。”林强笑道:“走吧,咱们到陆洋河那边去,看看特色商业街进度如何。”

    孟茹和吴金中在特色商业街项目上投资了三千万元,占有整个项目15的股份,算起来甚至比李婉占的股份还要多,自然对项目的进展也很关注了,平时有空的时候都会到施工现场看看,听曹志平和林辉介绍情况。

    惠城建工的工程队正在紧张施工当中,广州旭日装修公司的装修工人也已经进场开始装修施工。曹志平对林强和孟茹说,工程一直都进展顺利,让他们放心。

    林强问他竹箕蒸粉那里怎么样了,曹志平说林辉这二天都跟龙强呆在那间小店里做着试验,听说效果还不错。孟茹不知道林强他们又搞什么新玩儿,林强笑着说要带她去尝好东西。

    &n




第三三一章:断了他的念想
    第三三一章:断了他的念想林强倒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天马行空,说起这个蒸粉计划,还真的是他多年前的一个心愿,只是那时候自己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根本就没有经济能力让他去做尝试。

    而且,林强对自己的家乡高桥小镇一直有着感恩之情,总想着要为家乡父老做些什么。这种很有特色的竹箕蒸粉在小镇里很受欢迎,如果真的能够把其中的秘方和蒸粉工艺总结出来,加以改进,把它做成可以往外推广的特食美食,不但可以为自己的家乡作宣传,还可以为乡亲们开创出一条致富新路。

    虽然他现在手中控制或者入股的企业涉及多个行业,甚至开始涉足了之前被他认为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房地产业,但他一直保持着相当清醒的头脑,很清楚自己掌管下的企业能有今天的成绩,除了得益于机缘巧合之下,理顺了官商关系,更主要的有了自己的实业基础。

    可以说,草根出身的他,全凭自己的聪明和敏锐触角,从钻研雕刻技术开始,逐步建立起了高桥电脑石刻中心、高桥五金加工厂、广州高桥潮牌彩雕公司、上装修联盟、广州高桥装修公司,组建了在行业中拥有领先技术的潮牌企业这个大本营,才让他可以凭借产优势,通过独创的商业模式和先进的经营理念,迅速把企业做大,并真正享受到了技术创新的红利。

    无论是最早的大和山庄别墅装修工程、特约加盟经销商、产对楼盘的直销、还有一出手就拿下了阳州的校园文化墙工程,所有这些,靠的全是自己公司产的绝对领先优势,后来成立的新潮牌置业公司一鸣惊人,也是全靠自己公司生产的彩雕背景墙和那一套与众不同的标准化装修施工流程。至于陆洋河整治工程和与之相关的特色商业街、游船观光项目等,则更多的是属于自己的一时灵感涌现,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当然,之后为阳州东北面的转型升级进言,向蒋荣生、张伟全提供参巧方案,并抓住机会成功对温泉度假村进行了改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商场往往就是如此,方向走对了,路子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畅,这也很符合林强一向崇尚的,做生意要学会腾挪跳跃的理论。

    但无论怎样腾挪跳跃,林强一直以来的观念都是实业先行,没有实业基础,所有的一切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自始至终,他都把潮牌企业当作自己的大本营和根据地,无论后来涉足的其他业务发展多快、回报多高,他都坚持让自己最可信赖的两个心腹,何光和章国志牢牢掌管整个潮牌企业的生产和技术,有了这个大本营作为自己的坚实后盾,他才能放心的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竹箕蒸粉虽然在其他人眼中也许只是毫不起眼的小项目,可林强是真正把它当成一种实业来对待的。

    第二天,龙强他们一早就把那台机械制浆机送回去,换了台电动石磨回来,还从农贸市场买了几个圆竹箕回来。林强也早早赶了过来,从最初的工序泡大米开始,全程参与试验。

    龙强把买回来的圆竹箕裁剪成跟托盘相应的尺寸,垫到不锈钢托盘里,说这样蒸出来的米粉才算是真正的竹箕粉。林强这次掏出那么多的钱,龙强也不会再私藏,把自己在家乡里的泡米、磨浆、调浆步骤手把手的教会了他,特别是最关健的调浆秘密,龙强说除了加生粉令蒸粉嫩滑外,还要加另一种配料,让米粉蒸出来不离散、有韧性,另外美味排骨汁的制作也有秘方,林强都一一记了下来。

    重新开炉之后,林强亲自上场,率先用改进过的托盘蒸出了几条米粉,虽然动作笨拙,但米粉一出炉,龙强就说,从外表看,这次蒸出来的米粉跟乡下那些非常近似,只是林强在铺洒米浆时用量多了些,出来的米粉厚很多,而且不够均匀,说这样会影响口感。

    说着亲自动手,动作娴熟的也蒸了几条出来,放到碟子里一比较,明显要比林强那些要薄很多,且也非常的均匀。淋上排骨汁之后,林强先尝了一口,连连点头,兴奋道:“没错,就是这个味!”

    龙强和林辉跟着也尝了尝,大家都觉得这次蒸出来的米粉跟龙强在乡下小镇那些基本没什么区别了,试验宣告成功。

    “为了便于以后的推广,我们要给这种蒸粉想一个正式的名字,你们说起什么名字好呢”林强道。

    “要不就跟我们小镇里一样,叫竹箕排骨粉,怎么样”龙强道。

    林强想了下,道:“我觉得应该要突出地方特色,干脆叫高桥竹箕粉吧。”

    定下了正式名字后,林强说会让李婉的广告公司帮忙设计店面招牌,让龙强和林辉抓紧做好开张试业的准备,所需的人手让龙强回乡下找过来。

    何远文已经找人为度假村里的星级旅游酒店做好了设计规划,惠城建工正式进驻施工。他并不清楚林强这两天都在忙蒸粉的事,好不容易在会所里逮着他。

     



第三三二章:陈海深和丁蓉
    第三三二章:陈海深和丁蓉林强从阳州回到凤城,听李婉把这几天的销售情况说了一遍。

    李婉说,因为有富煌公司几十家门店的参与,御水豪庭和金万基的房子都能保持旺销。金万基那里第二次开盘的销售目标已经提前完成,天利房地产公司已经把首次开盘的佣金全部结清,刘天威踌躇满志,在加快二期工程施工进度的同时,还再三强调,二期楼盘的销售也全面委托给置业公司。

    林强说,天利房地产公司是首家跟置业公司合作的,刘天威在这次合作中获得了实利,而置业公司也借此树立起自己在行业里的名头,对双方来说是合作共赢的好事,以后肯定要继续合作下去了。

    “罗马家园那里的方案做得怎么样了”林强问道。

    “我和小张到现场看过了,那里的户型比金万基还要好,且小区的规划不错,公共景区空间够大,我已经跟郑总他们沟通过,公共景区的设计由我们置业公司负责,但具体的工程施工费用就由他们出,我们这边可以介绍专业的绿化景观公司,郑胖子说了,金万基那里的绿化景观做得很好,工程就委托给丁蓉他们的绿化公司了。这是初步的方案,富煌公司的陈总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李婉把方案递给林强道。

    林强把方案看了一遍,说已经跟何远文、曹旭他们沟通过了,决定联合富煌公司,把罗马家园一期楼盘的五百多套房子都收购过来,让李婉约一下陈海深,一起过去找郑记洪他们商谈收购条件。

    李婉看了他一眼,道:“还是你约陈总吧。”

    “怎么啦陈总他对你有想法”林强明知故问。

    李婉瞪了他一眼,把这几天自己心里的烦恼告诉了他。

    林强想了想,很认真的说:“张浩天那里,如果你真的不想再跟他有什么纠葛,我可以出面约他出来见一次,大家当面说清楚,你甚至可以暗示自己在阳州那边已经有了谈婚论嫁的男朋友了,我看张浩天这人也是很通情达理的,应该不会再无理纠缠的。不过,陈海深那边,我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喜欢你,你真的没有想过跟他试着交往一下”

    李婉轻轻摇了摇头,自从大学期间暗恋张浩天之后,她总是会不自觉的把自己身边的男子跟他作比较,甚至下意识的把其他男子身上的缺点跟他的优点来作比较,以至于极少有男子能进入她的法眼,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也明白到,张浩天只不过是自己年轻时一厢情愿的暗恋,别人肯定早就成家立室了,再加上妈妈的唠叨和舅舅的劝说,便试着跟罗志勇交往起来,却发现自己跟他始终是不来电。

    直到林强的出现,才让她眼前一亮,很快就被他的风采所吸引,虽然明知他已为人父,却依然控制不住自己去接近他。在她的心目中,林强是他所遇到的男子当中,唯一可以媲美张浩天的人,特别是来到凤城,重新遇上张浩天,原来一直留在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分崩离析之后,林强更是成了她心中的唯一向往,甚至心甘情愿的向他奉献了自己的第一次。

    至于陈海深,虽然也算是年轻有成,可毕竟对他没有了解,李婉真的还不想跟他有过多的私人交往,担心会再一次受到感情的伤害。

    林强见李婉不言语,便掏出电话打给了陈海深,约他过来御水豪庭。

    陈海深很快就赶了过来,大家对罗马家园的收购计划再做了详细讨论后,一起来到五楼,找郑记洪他们当面沟通。

    自从收到了大笔的预付款后,郑记洪和郑怀森身上的资金压力大减,心情大好,开始着手为大学城那边的拿地计划做准备。通过这一次的合作,他们也看到了新潮牌置业公司的实力,希望能够通过置业公司,更快的从罗马家园那里回笼资金。

    罗马家园那幅地是市政府为了奖励他们公司在旧城改造中所作的贡献,以相当优惠的价钱出让给他们的,建造成本要比其他楼盘低很多,听完林强他们的收购计划后,他们决定以2880元/平方的价钱把第一期的房子全部转让给置业公司,这个价钱比相同地段的房子均价要低200元/平方左右。

    之前他们曾跟林强说过,想以3000元/平方的价钱让置业公司作全权代理,扣除掉2的代理费后,其实到他们手上也就2940元/平方,现在林强他们是全面收购,且要支付总房价一半的预付款,价钱方面自然也要再优惠些了。

    对于林强和陈海深来说,能够谈



第三三三章:讨论农场改制计划
    第三三三章:讨论农场改制计划林强和李婉一早就从凤城赶回阳州,先来到了宏远会所。

    何远文拿出那几幅地块的资料说,这次推出的地块面积都不是很大,最大那块地也才四十多亩,只能开发一些小楼盘,起拍价也很低,每亩只要105万元,比现在东面新城区那里要低近三分之一。

    其中有三个地块是相连的,加起来也就一百亩左右,何远文说,市里之所以要把这些地块分开来拍卖,估计是考虑到大家都还没有看好东北面,分拆出来会让更多实力稍弱的中小房地产开发商能参与进来。

    林强仔细看完地块资料,道:“老何有没有想过跟吴胖子、老向他们联手,把那三块相连的地块拿下来”

    何远文道:“说实话,如果是单拿其中一块地,没啥大意思,可如果把那三块相连的地拿下来,就算是按底价成交,至少也过亿。那地方真的是有些偏僻,投那么多钱进去风险不小,不过如果吴胖子、老向他们联手,我倒是愿意一试。你上次不是说有办法说服他们的吗”

    “要不这样,下午把大家都叫上,到度假村那里当面商量。李婉中午约了她舅舅吃饭,我正好也想向张市长了解一下市里对华侨农场计划的意见。”林强道。

    在阳州市政府办公室里,张伟全正跟国资委主任肖国华、市农业局局长郭建华和光明华侨农场的老场长陈金钊讨论华侨农场的改制计划。

    有了碧水湾温泉度假村的成功改制先例,肖国华非常赞成华侨农场也采用相似的模式来进行改制,那样并不涉及到国有资产的转让。

    陈金钊作为老场长,对华侨农场有着特殊的感情,自小在农场里长大的他,见证了农场的整个发展历史,自从十年前当上场长之后,陈金钊便想方设法带领大家发展农场的经济,但由于条件所限,华侨农场的发展一直滞后,体制改革之后划归市农业局,虽然市里提供了许多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可依靠种养业为主的农场经济效益始终差强人意,再加上农场里的退休老职工多,负担很重,农场的日子并不好过。

    同在东北面的温泉度假村改制之后,引进了大量的外来资金,发展得红红火火,陈金钊心里羡慕不已,可想想自己农场这里,除了地方大,并没有什么可以开发的资源,而且里面还有着几百户家庭,全都住在几十年前建的那些低矮平房里,光是拆迁安置就是一项很庞大的工程,要想像度假村那里一样,引进外来投资,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张伟全是本土成长起来的官员,对华侨农场的情况自然也是相当熟悉,前些年就到农场做过调研,但一直都没能拿出好的措施,那时候市里还没有提出东北面的开发计划,华侨农场的事便只好搁置一边,每年由市财政给予适当的补贴,现在东北面马上就要进行全面升级转型了,华侨农场今后何去何从,便成了必须要急需解决的问题了。

    林强他们很适时提交上来的初步方案,给了张伟全很大的启发,结合自己之前的一些想法,形成了对华侨农场改制的大概计划,并跟市委记蒋荣生进行了讨论,得到了蒋荣生的大力支持,今天是首次组织相关部门的头头来进行商讨。

    郭建华自然非常赞同对华侨农场的改制,这些年来,农场可以说已经成了市农业局的一个负担,如果能够通过改制,彻底解决好那些退休职工和几百户家庭的安置问题,对农场和农业局来说都是大好事。

    而作为场长的陈金钊,则更是有些迫不及待的希望改制能更快的进行,并表态说,他有信心能够说服场里的职工,配合市政府的工作,让改制顺利进行下去。

    张伟全这次只是跟他们通通气,见众人都很看好改制计划,心里有了底,告诉大家说,市里正在研究详细的改制计划,以后会再组织大家一起讨论。他想着要再跟林强当面就方案作一些沟通,恰好李婉打电话来说,正跟林强从凤城赶回来,中午约在私房菜馆里见面,便马上应承下来,让他们先到私房菜馆里等自己。

    在私房菜馆包房里,林强和李婉先点好菜,告诉服务员说,等张市长一到就可以上菜了。

    “你说吴胖子他们会愿意出手投那几幅地吗”李婉问道。

    林强笑了笑,道:“要等一会你舅舅到了,看看市里对华侨农场的改制计划有什么想法才能确定。”

    “那几幅地跟华侨农场的改制有关系”李婉并没有看过林强交给张伟全的那份初步方案,

    “太有关系了。”林强正想着跟她说一下方案的具体内容,就见到张伟全推门走了进来。

    见林强他们起身相迎,张伟全笑着让他们坐下,开门见山的道:“我刚刚跟国资委、农场的负责人通过气,大家都很支持改制计划。我考虑过了,这次的改制要比度假村那里复杂很多,所需投入的资金也大很多,小林你们能找到有这样实力的投资人吗”

    “张市长放心,我已



第三三四章:门店装修
    第三三四章:门店装修吴金中和向志宏他们接到消息,已经在度假村的地产公司会议室里等着林强他们了。

    看过了那几幅地块的资料,跟何远文预料的一样,这些小幅的地块对吴金中、向志宏的吸引力并不大,倒是曾力和李大全来了兴趣。

    他们两人之前受限于资金实力,在东面新城区投到的地块不大,只够开发一期的工程,手上已经没有了土地储备,这次推出的地块面积不大,而且起拍价很低,正好适合他们。

    可当林强把计划说了出来后,吴金中和向志宏一下子就兴趣大增。

    要是安置计划真能够落实的话,几百套房子一出手,就能把土地款收回来了。

    “华侨农场的改制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吴金中问道。
1...8586878889...1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