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驾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橘白衫
孔尚乾从宫外走了进来,他的表情非常严肃。
比起孔尚贤,孔尚乾的年纪更小,今年不过二十多岁,如果不是父亲早死,翰林院五经博士的位子也轮不到他来做。不过他也不傻,当年孔家南北宗争夺衍圣公的位置,那可不是小说家言,孔家南宗那都是口口相传的。
现在朝廷要官绅一体纳粮,皇上又派了大量的人去山东,大家都在等着看山东的结果,这些天京城的气氛都凝重了不少。孔尚乾又不是瞎子聋子,自然听说了。
在这个时候皇上传召自己,孔尚乾想不紧张都不行,心情很复杂,有些激动和隐隐的期盼,更多的则是害怕和畏惧。
第一百五十八章 严惩孔尚贤
事实上对于谁是孔子的后人,谁是孔子的嫡传,朱翊钧一点都不感兴趣,朱翊钧相信天下也没人感兴趣。儒门弟子,大家捧着孔老夫子的牌子,更多是为了团结在一起干自己的事情。
根据自己的想法,儒门弟子划分不同的派别,比如理学心学等等。
这是一个圈子,也是一种规则,是一种已经被世人默认的规则。
对于朱翊钧来说,孔尚贤就是一个蠢货,收拾起来再简单不过了。看了一眼跪地行礼的孔尚乾,淡淡的说道:爱卿免礼吧!说完对张鲸吩咐道:给孔爱卿搬个凳子来。
张鲸连忙转身去搬凳子了,孔尚乾则是心一沉。
翰林院的五经博士可得不到皇帝的赐坐,那就只能是孔家子弟的身份了。想到这里,孔尚乾担心之余也有些激动。这么多年,孔家南宗过的是什么日子。
自从宋灭亡了之后,孔家南宗就没落了,一代不如一代。
相比起来孔家北宗那可是如日中天,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大家都是孔子的后人,凭什么你们过那样的日子,我们就只能整天受苦受难的。
等到孔尚乾坐下,朱翊钧笑着说道:爱卿在衢州可还有家人?
回陛下,家母尚在,妻儿也都在母亲阶前尽孝。孔尚乾一愣,随后开口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朕这些日走都在读书,看一些儒家经典,颇有心得。圣人之言如醍醐灌顶,宋代宰相赵普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其言不虚啊!
孔尚乾听着朱翊钧对孔老夫子一顿吹捧,心里面顿时就激动了起来。
圣人的诞辰马上就要到了!朱翊钧看了一眼孔尚乾,笑着说道:朕想到孔庙祭拜圣人,这祭拜要有一个人主持,朕就想起了爱卿。
孔尚乾顿时就激动了起来,皇上要去祭拜孔子,而且还要自己主持。
自从万历登基以后,到现在十几年了,公开祭祀孔子还一次都没有过。别说朱翊钧了,事实上大明的天子对孔子都不感冒,大规模的祭祀很少。
朕想在孔庙举办大型的祭祀,一应开销由内务府支应,祭祀七天!
朱翊钧的话非常非常的震撼,让孔尚乾一脸的激动,连忙跪倒在地上:臣定当尽心竭力,不负皇上重托!说着用力的给朱翊钧磕了头。
大规模的祭祀,皇上亲临祭祀,这都是大事情。
主持这件事情的是自己,这抬举的意思在明显不过了。
看着孔尚乾离开,朱翊钧脸上的笑容渐渐的收敛了起来,事实上比起孔家北宗,孔家南宗好对付多了。当然了,即便是扶持孔家南宗,朱翊钧也不会将孔家南宗继续放在衢州。
把孔家拉到身边来,拉到京城来,这才是好的做法。
看了一眼张鲸,朱翊钧眼中闪过一抹冷色:人都准备好了吗?
张鲸连忙躬身道:回陛下,已经准备好了。
朱翊钧收回目光,直接点头道:那就开始吧!
在皇上要在孔子诞辰祭祀孔子的消息传出去之后,顿时得到了不少人的吹捧,无数人上赞歌,自然不少人都觉得这是文教大兴的预兆。
不过也有人精,当看到主持大祭祀的人是孔尚乾,吓的就是一缩脖。
在事情发酵了三天之后,一份奏折的出现让大家意识到,风雨再一次来了!
上这份奏折的倒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山东巡按御使,官职七品,但是因为这份奏折,冯宽的名字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就成为了京城内外议论的焦点。
随着消息的不断的扩散,冯宽基本上就算是名震天下了。
奏折的内容很简单,那就是弹劾孔家北宗非孔子嫡系后人,篡夺孔子后人之位,欺瞒天下,欺君罔上,骗的衍圣公爵位,实乃罪大恶极。
这份奏折没有直指孔家南北宗的事情,那段历史太乱,很难分得清,让人无从下手。
冯宽将矛头直指孔家多年前的一次夺嫡事件,大帽子直接扣到了现在的衍圣公这一支上。
元仁宗延祐二年,孔氏族人上书皇帝,说孔治之子孔思诚是庶支。元仁宗皇帝派大臣元明善调查,并亲取孔氏族谱查考,确定宗子继承人应该是孔思晦。
孔思晦和孔思诚均为四十五代孔宗愿三子孔若愚的七世孙,孔思晦是四十九代孙孔拂长子孔元孝的嫡长孙,孔思诚是孔拂次子孔元用的嫡长孙。
因此,元仁宗于延祐三年,罢黜孔思诚而以孔思晦袭封衍圣公,并授阶为中议大夫,列正四品。
冯宽针对的就是这一次的夺嫡,直言孔思晦勾结蒙元,期满天下,实乃罪大恶极。事实上孔思晦才是二房长孙,而孔思诚才是长房长孙,为了侵夺衍圣公的爵位,孔思晦献媚元朝皇帝,勾结元朝皇帝身边的宦官,送上重礼。
反正士人喜欢扣得帽子,喜欢编纂的故事,全都一股脑的扣到了孔思晦的脑袋上。
现在的衍圣公孔尚贤就是孔思晦的嫡传,搞臭了孔思晦,那孔尚贤一脉彻底没了做衍生公的资格。陷害同族,欺瞒天下,欺君罔上,夺取圣人后人嫡系继承权,简直罪大恶极。
至于孔尚贤一脉倒了,会不会便宜孔思诚一脉,那是不可能的。
一旦罢黜了孔尚贤一脉的衍圣公,谁在做衍圣公,那就是朱翊钧说的算了。
这份奏折一出,顿时疯传了起来,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可以说是风传天下。不过有的这么说,有的那么说,争论不休。有人就提出来了,孔家是有族谱的。
于是,不少人再一次弹劾孔思晦篡改孔氏族谱。
如果孔思晦是长房长孙,那为什么衍圣公的爵位落到了孔思诚的手里面?明显就是篡改了族谱,然后才有废除之举。毕竟长房长孙就是长房长孙,没见谁家把爵位传给二房的。
这种论调一出,瞬间就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无论是在谁家,没听说都传承完了才发现自己是长房长孙的,没这个道理啊!
在争论了几天之后,无数的奏折被送入了宫里面,有的要求严惩诽谤圣人后裔的,有的要求查清楚事实真相的,孔家血脉不容玷污,怎么说的都有。
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看着自己面前新近出炉的内阁大学士王锡爵,脸上带着一抹笑容。
事实上王锡爵虽然入阁了,可是朝中的大臣都知道,这位入阁是有任务的,那就是主持开藩禁。大家都明白,如果这这件事情做得好,王锡爵有望一窥首辅之位。
如果做得不好,那么王锡爵别说首辅之位了,刚入内阁就得被赶出去。
朱翊钧看了一眼王锡爵,开口说道:孔家的事情爱卿知道了?
回陛下,臣知道了!王锡爵点了点头说道,外面吵嚷了这么久,他要是不知道他就是傻子了。比起外面那些叫嚣的欢的人,王锡爵这样的大佬知道的更多。
看起来是有人弹劾孔家,可是王锡爵知道,这件事情水很深。
现在税务司正在推官绅一体纳粮,全国的士绅都在看着山东,整个山东又在看着孔家,从传回来的消息来看,山东那边的情况不容乐观。
孔家消极抵抗,地方官使绊子,士绅阴奉阳违。
整个山东陷入了麻烦,而麻烦的源头就是孔家,在这个时候爆发了孔家的事情,只要不是说傻子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能成为大佬的,怎么可能会有傻子。
王锡爵虽然刚入阁,可是入阁之前他也是礼部侍郎啊!
再说了,王锡爵也不是务虚的官员,不然也不会在礼部侍郎的任上弄出一个开藩禁来了。
朕想让你去一趟山东!朱翊钧看着王锡爵,淡淡的开口说道:圣人苗裔乃是大事情,不容出现一点纰漏,既然有这样的奏折,那就要查清楚。
这件事情必然要派朝廷重臣前去,朕觉的爱卿很合适。
王锡爵心中叹了一口气,果然如此,事实上他早就预料到皇上找自己是让自己干这个了。查清真相什么的,听听也就算了,皇上之前抬举孔尚乾的事情,谁没看到?
如果这个时候装傻,那下场可想而知,王锡爵连忙道:臣领旨,明日一早臣就赶去山东。
朱翊钧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如此再好不过了!
不知爱卿到了山东之后准备如何行事啊?
王锡爵听了这话,心里面知道皇上这是对自己不放心,心里面叹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依旧很严肃的道:臣定然会查清真相,严惩孔尚贤。
这下轮到朱翊钧尴尬了,摆了摆手说道:爱卿且去吧!
看着王锡爵的背影,朱翊钧没想到这个王锡爵居然是这个脾气,难道是和申时行这样的老好人相处习惯了,突然换一个风格还不适应了?
是这个王锡爵脾气太直了,一定是的,没见这家伙连严惩孔尚贤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
有内厂厂公,有税务司总司丞,有锦衣卫,有京营,在去一个内阁大学士,山东想不热闹都难啊!
第一百五十九章 没有过几天了
事实上山东在王锡爵没去的时候,已经热闹起来了。
朝廷关注着山东,山东也在关注着朝廷,毕竟这件事情是大事情,山东士绅在对抗朝廷的同时,自己也是心惊胆战的,谁也不知道朝廷会怎么做。
尤其是孔家,这一次孔家可是没给皇上面子,孔家也在等皇上的反应。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山东地面,也传到了孔家,皇上在亲自祭祀孔圣人,在京城祭祀七天,规模非常的大。皇上还要亲自去祭祀,这个消息震撼了不少人。
对孔家来说,对山东士绅来说,这是好消息。
大家都是靠在孔子门下活着的,尤其是孔家,这绝对是声威大涨的好机会。可是伴随而来的另外一个消息就不好了,主持这一次祭祀的是孔尚乾。
孔家的事情没人不知道,南宗的孔家虽然一直不被待见,存在感也低,可是人家根正苗红孔子后裔啊!
孔尚乾被抬出来,摆明了皇上是要抬举孔家南宗。这个消息一出来,最先抓瞎的就是孔家。孔家作威作福,靠的不就是孔圣人的名号,靠的不就是衍圣公的爵位。
天下读书人捧着敬着孔家,为的还不是孔家的名头。
孔家北宗是孔家,孔家南宗也是孔家,一样都是孔子后人,只要旗帜不倒,管他是南宗还是北宗。天下读书人或许有微词,但是绝对不会因为这个去闹腾。
这也是朱翊钧选择捧起孔家南宗的原因,事实上他是想废了孔家的。
只不过天下读书人都打着儒门弟子的旗号,也是因为这个旗号聚集到一起的,他们是不可能允许朝廷废除这个旗号的。一旦废除了孔家,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怎么办,那仁义礼智信怎么办?
朱翊钧作为皇帝,也需要天下的士人忠于自己,儒家思想的好处还是很多的。
一旦废除了儒家思想,那就没有思想了,除非你有新的思想,比如后世废除孔子,推倒孔子像,那是因为我们有马列主义思想。朱翊钧现在可没有这种思想,一旦闹大了,那人心就坏了。
以现在的情况看,朱翊钧需要儒家思想来维系自己的统治。
动了孔家北宗,表明朱翊钧只是针对孔家北宗,而不是针对天下儒门弟子,这个体量和级别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所以这个消息传出来,不但没有激化矛盾,反而让不少人冷静了下来。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山东士绅,皇上连衍圣公府都要开刀,他们算什么?
尤其是在冯宽弹劾的奏折传到山东,整个山东为之震动,如果说前面的消息是吓唬孔家的,那么后面这个消息完全就是动真格的了,这一下士绅就更不敢动了,孔家也吓傻了。
济南府,钦差行辕。
王用汲坐在椅子上喝着茶,脸上的表情很轻松,自从来到山东之后,这还是他第一次如此轻松。看了一眼邢尚智和皮干,王用汲放下了手中的茶杯。
这几天那些士绅都老实了吗?王用汲看着皮干,淡淡的开口说道。
回大人,全都老实了!皮干也笑着说道:态度软化了很多,虽然还没交税,可是口风已经松了。相信再过些日子,他们会更老实。
王用汲冷声了一声,脸上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过些日子?
没有过些日子了!王用汲冷声道:咱们就先从济南府开始,告诉下面的人,传本官的话,从明天开始,济南府开征税银。
凡是抗拒交税者,全都以抗拒朝廷论处。
查清楚那些隐匿田地的,选几个为祸乡里的,为富不仁的,给本官直接重罚。限期交不清罚款的,给本官直接罚没土地,抗拒者,直接抓人。
说道这里,王用汲转头看向邢尚智道:还请锦衣卫多多配合!
邢尚智摸了摸自己的大光头,冷笑道:王大人放心,咱们锦衣卫一定配合,这些日子可是把我闲的够呛,现在有事情做了,正好活动活动筋骨。
王用汲点了点头,笑着对皮干道:传本官令,凡是主动交代隐匿田地的,缴纳三成罚款即可。告诉下面的人,用点心,谁敢不用心,本官决不轻饶。
大人放心,下官明白!皮干连忙躬身道。
当天下午钦差行辕就发布了告示,济南府开始征税。
济南府的东城一直都是富人区,这里居住着大量的济南府本府的士绅。其中居住于杨柳胡同的柴家在本地非常的有名,要知道柴家的现在在外做官的就有好几个。
最差的也是县令,最大的是布政使,在山东地面上也没人敢招惹。
可是这天下午,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一幕出现了,税务司的税役和锦衣卫的人来到了钱家,足足有几十号人。每一个人都是带着刀,有的还端着强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