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万历驾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橘白衫

    事实上要是自己不这么干,估计才会出事情。

    李总管,本都觉得这个地价我们还可以在谈一谈!曾省吾看着李中行,淡淡的开口说道。

    听了这话,李中行松了一口气,这是因为曾省吾没有反对自己这么干,至于谈钱,那就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了。不过李中行还是不准备让步,在让就出问题了。

    或许以后这里的土地会很值钱,可是现在却是一文不值啊!

    沉吟了片刻,李中行开口说道:曾大人,事情其实没有那么简单!说着李中行开始给曾省吾解释道:这块地虽然名义上是内务府买,但是却是商人出钱。

    如果地价太高了,内务府没法和他们交代。

    这是其一,其二,如果地价太高了,那会导致整体成本的上升,盖房子造织机,这都是要花钱的。说到这里,李中行叹了一口气道:虽然大家都看好毛纺厂,可是最后如何,谁也说不准啊!

    曾省吾默然,想了想又说道:那不如你们就少买一点!

    曾省吾的想法是好的,把地留在手里面,等到将来成了,那地价肯定大涨,到时候在卖,那肯定能够卖出去不少钱。

    听了这话李中行叹了一口气,再一次解释道:曾大人,事实上话不是这么说的,现在那里只是荒滩,如果没有足够的好处吸引,没人会把大把的银子扔到里面去。

    只有手里面握着周围的地,商人们才会把那里用力的经营,那里的地价也才会涨。

    这个道理放在后世谁都能明白,可是在这个时代理解起来非常的困难,即便是曾省吾。对于习惯了用一纸公文解决问题的官员来说,这些东西太复杂。

    曾省吾看了一眼曹源,又看了一眼李中行,然后开口道:只能如此?

    没等李中行开始,曹源在一边接口道:都堂大人,如果大市场和毛纺厂坐起来,大同卫可以收钱的地方有很多,不光是土地买卖上。

    当然不止土地买卖,后世的人都知道,当一个产业被建起来,必然会拉动当地的经济。

    从工作岗位上,到土地价格,再到人口流入等等各个方面,大同卫会成为西北的商业中心。单单是税收一项,那就是让无数人眼馋的存在了。

    听到曹源这么说,曾省吾深深的看了一眼曹源。

    事实上这个时候曹源是不适合开口的,除了他不懂事为人鲁莽之外,那就只能是这是上面的意思。税务司和内务府的上面是谁,不言而喻,自然是皇上。

    这件事情我要上奏陛下,请陛下定夺!曾省吾点了点头,随后说道。

    曾省吾在心里面打定了主意,不管你们是怎么想的,我只要问了皇上就知道了。反正自己现在也没什么时间,自己还得召开公审大会,然后清理卫所。

    李中行和曹源点了点头,事实上他们也想到了曾省吾会这么干。

    这是大事情,在没有得到朝廷允许,皇上首肯之前,曾省吾绝对不会做的。这一次两个人过来,只不过是为了和曾省吾大臣共识,至于朝廷会不会允许,无论是李中行还是曹源都不担心。

    事实上两个知道,现在的陛下对朝廷可是极具掌控力的。

    尤其是在西北之战以后,陛下可是深的一些臣子的支持,笃定陛下乃是大明中兴之君。

    送两个人离开之后,曾省吾开始写奏折,曾省吾也知道,自己的这份奏折送到京城会产生一些波澜,但是不会太大,而且很快就会消弭于无形。

    京城,文华殿。

    朱翊钧站在窗前,眺望着外面有些阴郁的天空,脸上的表情还不错,这几天怀孕的两个妃子也相继生产了,自己又得了一个公主一个皇子。

    皇长子是庶出,这个倒是不打紧,这一世王皇后的身子没问题,以后在生也就是了。

    事实上关于自己继承人的事情,朱翊钧也没想好要怎么弄,前两天已经有人给自己上奏折,要给自己营建陵墓了。朱翊钧虽然知道这是规矩,可是还是有些丧气。

    陛下,科学院和钦天监的人在外面求见!张鲸来到朱翊钧的身边,躬身道。

    朱翊钧略微一愣,不过听到这两个人衙门的一起来,瞬间就明白了,这是那个大座钟弄好了。事实上朱翊钧想了很久,他觉得自己还是有些纠结了。

    他知道怎么干最合适,可是总觉得应该特立独行一些,可是很多事情不方便就是不方便。

    后来想着找到徐光启他们,把这件事情告诉他们,只是不知道怎么忙着忙着就忘了。不过现在朱翊钧倒是好奇了,看看他们做出来的是什么东西。

    宣进来吧!朱翊钧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说道。

    时间不长,徐光启就带着走了进来,后面跟着几位亲卫,费力的抬着徐光启制作的大座钟。看着那个大大的圆形表盘,朱翊钧有些发愣,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表盘上有十二个刻度,每一个都用阿拉伯数字刻着。

    虽然朱翊钧没有刻意去推动阿拉伯数字,可是这几年也传开了,武清伯府的那些账房用的就是阿拉伯数字。

    见徐光启要行礼,朱翊钧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来,给朕说说!

    徐光启连忙凑了过来,笑着说道:臣和钦天监的诸位大人研究了许久,觉得更改时刻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还不如在原有的基础上,从新制定。

    我们在这里用数字表示,将时辰彻底改为数字计数。

    朱翊钧看到了表盘的数字,雕刻的很清晰也很漂亮,笑着点了点头。

    陛下请看这里!徐光启伸手指着表盘下面的一个位置说道:这里我们做了一个小木牌,将时辰分成了白天和黑夜,到了白天的时候,这里就会出现一个白字,到了晚上,这里就会出现一个晚字。

    有了这个之后,我们就能在表盘上刻少一半的东西。

    为了方便区分,我们在表盘上刻了六个时辰,每个时辰中间有分出了一个小格代表半个时辰。然后又细分了八份,每一份代表一刻钟。

    事实上就是一个小时和十五分钟,朱翊钧看一眼就明白了。

    每半个时辰,外围的这个大针会转一圈,然后小针就走一格,也就是半个时辰。徐光启说完之后就站起了身子。

    事实上徐光启这个东西并不完美,还是很繁琐,朱翊钧这一次不准备再让他们去研究了,虽然徐光启已经很接近了,他走到龙书案上,拿起笔开始画图。

    很快一副表盘的图画就出现在了朱翊钧的手里面。

    既然是半个时辰跳一次,那就不要纠结十二个时辰,抛弃掉十二个时辰的计数法,将半个时辰定位新的计数,称之为半时,或者小时。

    这样一来,一天就有十二个时辰,二十四个半时。

    看着徐光启发亮的眼睛,朱翊钧开始涛涛不觉的讲述,等到讲述完了,朱翊钧将那张纸递给了徐光启:行了,拿回去从做吧!按照朕说的做。

    是,陛下!徐光启答应了一声,这才转身带着他的大座钟走了。

    朱翊钧目送着徐光启离开,心里面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不知道徐光启走上这条路到底是对还是错的。只不过这种想法只是一闪而逝,看了一眼张鲸,朱翊钧吩咐道:安排一下,明天朕要出宫。

    是,皇爷!张鲸答应了一声,然后就转身出去安排了。

    第二天朱翊钧起了一个大早,他今天出宫的事情不少,要去好几个地方,不起早是不行的。简单的用了早膳,朱翊钧便带着人离开了皇宫。

    第一站:公务员培训学校!

    对于自己的这个公务员培训学校,朱翊钧非常的在乎,前两天他接到了吕慎行的奏折,李贽出关了。

    这位朱翊钧从江南找来的心学泰州学派代言人,前一段时间一直在走访,一直在跟着公务员做事,据说还坚持种了好几个月的地,最后终于跑回去闭关了。

    原本朱翊钧以为这家伙会把自己给弄疯了,这都挺长一段时间没有消息了。

    谁想到吕慎行突然上奏,这个李贽出关了,而且变化非常大,听他的意思是准备在公务员学校开始讲学。这个就有点恐怖了,吕慎行可不知道他想讲什么。

    吕慎行也不敢随便让李贽开讲,于是就把这件事情上奏给了朱翊钧。

    事实上朱翊钧也不敢稀里糊涂的让李贽开口乱讲,谁知道他能说出什么来。当年公羊派主张帝王爵位,认为皇上和公侯伯子男这些一样,都是爵位,不是什么天授。

    结果被打压了一个底掉,朱翊钧也怕李贽喊出什么口号来,所以朱翊钧决定见一见李贽,听听他怎么说。




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贽的学说
    对于公务员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并不熟悉朱翊钧,所以当朱翊钧出现在这里,他们除了觉得新奇之外,倒也没怎么在意。只是看到吕慎行陪在朱翊钧的身边,倒是让这些人有些诧异。

    陛下,前面就是李先生居住的院子了!

    吕慎行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小院子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行了,你该忙什么忙什么去吧!说完就带着张鲸走了进去。

    进到院子里面之后,朱翊钧发现这不是一个很大的院子,三间房,院子里面有一棵梨树,现在也没什么叶子了。院子里面摆放着一张石桌,几个石凳。

    朱翊钧一眼就看到了李贽,只见他正在弄一个炉子,炭火正旺,李贽正在烤着什么。

    仔细一看,居然是地瓜,朱翊钧顿时就笑了,径直走到李贽的身边,发现他还烤的挺认真,连脚步声都没听到。朱翊钧发现李贽烤地瓜很熟练,显然不是第一次干了。

    给朕也烤一个!朱翊钧见李贽还是没反应,笑着说道。

    李贽听到有人说话吓了一跳,可是当他听清来人说的什么,连忙抬起头跪下道:参见皇上!

    行了!朱翊钧摆了摆手,然后对身后的张鲸说道:去,搬一个凳子来,朕和李爱卿在这里聊几句!

    李贽这个时候也站了起来,恭敬的站在一边,没说话。

    等到张鲸的椅子搬来,朱翊钧坐下之后,笑着对李贽说道:坐,咱们聊聊,地瓜你烤着,别忘了给朕烤一个,朕也挺想吃的!

    这倒是不是假话,前世朱翊钧大学门口就有一个卖烤地瓜的大爷。

    每天晚上下晚自习回寝室的路上,朱翊钧都会买上一个,香甜的烤地瓜陪他度过了那段苦读的日子,烤地瓜对朱翊钧来说,不只是食物。

    这一世看到了,还真的挺想吃的,当然,也是和李贽拉近关系。

    李贽点了点头说道:能请皇上吃饭,是臣的荣幸。

    朱翊钧看着李贽说道:朕听吕慎行说了,说你出关了,朕就想着过来和你聊聊。你是朕从江南给弄过来的,朕有责任照顾好你。

    朕也挺好奇,想看看你悟出了什么,说点让朕听听。

    李贽沉默了片刻,开口说道:臣倒是悟出了一些东西,臣准备一边教书,一边著述,臣还想着陛下允许臣教导几个学生,将学说扩散出去。

    你说得好,朕就让你聚集心学门徒!朱翊钧淡淡的许诺。

    朱翊钧想的可比李贽常远,在这时代生硬的劈开一条路,那是不行的,需要有人支持。现在心学很是兴盛,朝堂上不少官员都是心学门徒。

    朱翊钧倒不是觉得他们有多真心,当然了,古板的卫道士肯定是有的。但是大部分都是以此为进身之阶,当自己表现出对李贽学说的支持,必然会使得无数人来学。

    到时候这个心学门徒的身份,能够快速的聚集无数的门徒。

    臣想写一本《民论李贽笑着说道: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篇文章,一篇阐述自己学说的文章。开篇第一句臣都想好了,只不过还在琢磨。

    说来听听!朱翊钧看着李贽,眼神中带着鼓励的说道。

    李贽也没有故弄玄虚,直接开口说道:天育万民,万民生而平等!

    听了李贽这话,朱翊钧差点没从椅子上掉下去,这话听着太耳熟了,仔细看着李贽,这货不是穿越来的吧?这句话的另外一个说法,朱翊钧更为熟悉。

    那就是:人皆生而平等,享有造物主赋予给他们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认为这些普世真理,不言而喻。

    这句话出自后世十分著名的《独立宣言,绝对是大名鼎鼎的。

    李贽的这一句天育万民,万民生而平等,这简直就是这种说法的翻版啊!

    盯着李贽看了半晌,朱翊钧强压着将这货拉出去的砍了的冲动,笑着问道:爱卿是如何悟出这个道理的?

    臣对佛法还算有研究,佛门讲究众生平等。

    道家则讲究无为,人与人之间的无为,天地之间的无为,这些都是在阐述有一个观点,那就是平等。儒门讲究的是中庸,是仁爱。

    臣觉得只有平等才能仁爱,对猪狗仁爱则君子远庖厨,那是假仁假义,真的仁爱就不应该吃,没有吃,自然就没有杀,何不学佛家?

    朱翊钧看着李贽,神情有些怪异,你是不是想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这画风完全不对啊!

    臣便览各家学说,最终悟出了这个道理,天育万民,则万民生而平等!说到这里,李贽眼中闪过一抹狂热,与刚刚烤地瓜的他截然不同。

    人从何处来?女娲造人也好,天造人也好,佛造人也好,他们造人的时候,可有区分?

    没有,佛家讲究众生平等,道家讲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既然人出现的时候没有不平等,那为何现在却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天育万民,万民生而平等。

    朱翊钧看着狂热的李贽,他都想大声的喊好了,可是还是要求自己停下来。

    可是人家都是商贾乃贱业,他们不事生产,倒买倒卖,获取暴利,难道不应该轻贱他们?朱翊钧看着李贽,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李贽摇了摇头,神态认真的说道:各行各业都有好人,也都有坏人。

    士人就没有坏人了?贪污粮饷的,鱼肉百姓的,他们应不应该被轻贱?当然!种地的百姓有没有坏人,当然有,他们奸懒馋滑,不好好耕种,不能养妻养子,该不该被轻贱,当然该。

    商人之中有没有好人,当然有,他们虽然贩卖,可是也汇通天下,虽然不事生产,但是也沟通有无。他们没偷没抢,靠着自己的辛苦赚钱,为什么该被轻贱?

    那些奸商,那些以次充好,那些欺瞒百姓的人,他们才该被轻贱。
1...177178179180181...2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