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万历驾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橘白衫

    见麻禄沉默不说话,曾省吾看着麻禄道:麻总兵,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麻禄连忙抬起头:回大人,末将没有,朝廷让怎么做就怎么做!

    这个时候麻禄也反应过来了,他可不能让人误会自己反对募兵制的事情,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

    听了麻禄这么说,曾省吾点了点头:这就好,麻总兵,你要做的就是稳住军心,等到朝廷的文书到了,这件事情就会开始了,好好做,到时候本官会为你向朝廷请功的。

    大人放心,末将明白!麻禄答应了一声,开口说道。

    等到麻禄和张诚都离开了,曾省吾叹了一口气,自己的大事情就要来了。

    两天之后,京城的回文就到了,两份都是给总督衙门的。一份是关于卖地的回文,朝廷同意了。第二份则是关于废除军户制,改卫所为募兵制的圣旨。

    前面的那个消息是针对商人的,后面这个消息则是针对军镇的。原本前面那个消息也能吓不少人一跳,可是后面这个消息的出现,使得前面那个消息黯然失色。




第一百九十一章 张维贤的感触
    整个大同军镇有屯田十四万六千顷,规模很大,当然,这是万历九年清查之后的结果,原本只有九万八千顷,剩下的全都被将官和地方士绅给侵占了。

    所有人都在喊军户的日子过得苦,可是大家基本上都无视了这一点。

    更多的则是知道苦,可是究竟有多苦,这个就没人知道了。

    很多人都说武将地位低,可是比起军户来说,他们依旧是这个时代的上等人。只不过比起士绅来说,他们在社会地位上,社会资源的占有率上差一些。

    军户,比普通百姓和佃户过得更惨的存在,作为英国公府的小公爷,张维贤是听说过没见过。

    以前在学宫的时候,每一次谈起军户,皇上都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这一点张维贤记得很清楚。现在他看到了,以前只是在书中读到的一些东西,他现在真切的看到了。

    张维贤面前的这块地足有万亩,在整个大同府也是大块的屯田。

    这片地是属于大同卫的,在张维贤的身边跟着的则是这一次分地的文官。罢黜军户制,改为募兵制,曾省吾选择的一个切入点就是分田地。

    从这一点下手,给军户好处,能够让军户尝到甜头。

    这样一来,他们才会相信朝廷的话,才会愿意做出选择。如果直接从人事上下手,将军籍改为普通百姓,曾省吾觉得不少人会直接跑掉。

    这些年逃卒每年递增,每到年头不好就会出现无数的逃卒。

    按照军户制,一个军户家的孩子,即便识字,你也无法考取功名,因为朝廷的制度不允许,这样就断绝了军户翻身的可能性,加上父死子继,使得军户世世代代都没有翻身的机会。

    他们很绝望,前路无光,只能每日里浑浑噩噩的活着。种田填饱肚子,对军户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奢望,普通的屯田所得则以三七开,军户只有三份,甚至有的地方是二八份。

    在这三份里面,还要被将官克扣,他们的日子过得堪比猪狗。

    在张维贤的面前,黑压压的站着一群人,这些人全都是军户。与平时演武是时候见到的不同,这些人不是盔甲鲜明,也不是手拿刀剑,更谈不上什么军容军姿。

    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骨瘦如柴,半大的娃子更是顶着一个大脑袋,躲在大人的身后,怯怯的看着这边。

    这些人都是有军籍的,也就是大明在编的军卒,张维贤出京之时查看过,整个大明九边有军卒七十六万余人,现在张维贤知道说这些是账面上的数字,那都侮辱了账面。

    大同卫总计有军籍之人十四万人,可是看现在的情况,能拉出去打的,怕是一万都不到。

    张维贤看了一眼身边的卫指挥使曾庆,见他正一脸尴尬的站在一边。

    虽然张维贤心里面有气,可是他也知道自己没法呵斥曾庆,整个边军都是这样,朝廷毕竟没钱拨付,也没粮食给他们,他们勉强度日,还要和鞑子作战,已经是难为他们了。

    前些日子经过御马监的清洗,能留存下来的这些将官,并不是喝兵血的恶人。

    张维贤亲自问过一个将官,他主要干的事情是虚冒,也就是一千人的编制,只有七百人,剩下三百人是不存在的,也就是吃空饷。张维贤到现在都记得那个千户的话,能养活这七百人,他尽力了。

    当他被脱下铠甲的时候,张维贤看到的是打着补丁的内衣。

    一层叠着一层,补丁的针脚很粗,是他自己缝补的,至于他的婆娘,前些年死了。没钱,没法再娶妻,这个千户叫楚风,当时他哭的像个婴儿。

    那一刻张维贤站在那里,半晌无语,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些人这年就是这样为大明守土的,比起那些整日里醉生梦死风花雪月的士子,他们是拎着刀子在为大明守国门。那一刻,张维贤觉得自己心里面就是被点燃了一把火。

    自己是将门,自己家是英国公府,他觉得对不起这些人。

    那一刻张维贤想到了皇帝,他想到了皇帝的沉默,每一次听到军户,皇帝的沉默都是很长的,眼中那种悲伤是掩藏不住的,这一刻张维贤懂了,那是愧疚!

    愧疚,是能杀人的!

    曾指挥使,人都到齐了吗?张维贤卡着曾庆,淡淡的开口问道。

    曾庆连忙点头:回小公爷,到齐了,总计两千一百人!

    张维贤点了点头,这里有两千一百人,而曾庆的一个卫也不过五千六百人。面前这些人,足足占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则多是曾庆的亲兵,靠着他们去打仗。

    这还是好的,换做那些被抓起来的指挥使,手下只有千人可战。

    张维贤知道,两千一百人,代表的不是两千一百人而已,而是两千一百户,两千一百个家庭。

    军户的主要的义务,便是出一丁男赴卫所当兵,称作正军,其他的子弟称作馀丁或军馀,正军赴卫所,至少要有一名馀丁随行,以助其生活。

    正军服役于卫所,必须带妻同行,以安定生活并生儿育女,这里的人每一个人都是有家有口的。

    亲兵的待遇虽然好一些,可是他们的家眷亲属,一样要种地,只不过这一次没有召集他们过来罢了。这还是边军,还是号称天下第一军的大同镇。

    其他的地方如何?地方的卫所如何?张维贤都不敢想了,他怕自己喘不过气。

    让他们各自的百户把自己的人领出来!张维贤没有在说什么,只是淡淡的吩咐了一句。

    虽然这些人看着很惨,可是他们也都是有自己的归属的,毕竟有户籍在。只不过他们现在更像是佃户,你是他家的,你是他家的,而租给他们田地种的,就是那些大明的军官。

    是,小公爷!曾庆点了点头,然后就开始去让人去分人了。

    今天的西北有些冷,张维贤看着下面的军户,很多人都还穿着单衣,冻得直打摆子,眼圈忍不住有些发红。抬头看着略微有些阴郁的天空,张维贤的心很暴虐,他现在想杀人。

    人很快就分好了,张维贤直接对身后自己的亲卫说道:去,每一个百户派一人,帮着他们讲明白。

    是,小公爷!张维贤身后的亲卫快速的分散了出去,他们的脸色也很难看。

    曾庆这个卫的百户都经过培训了,培训他们怎么和下面的人说分地的事情,说改户籍的事情。张维贤这么做是怕有人搞鬼,对很多军官来说,这是断了他们的财源。

    不过这一刻,张维贤期待着有人出来闹,因为他真的很想杀人,手紧紧的压着皇帝送给他的那把剑。

    两千多人分成了二十几个人群,百户们已经开始讲解了。张维贤悄无声息的走到一伙儿的后面,静静的听着里面的百户给大家讲解,他想切身体会这些军户的感受。

    皇上已经下旨了,给大家分地,看到这些地没有。

    张维贤站着的这伙人的百户是一个大胡子男子,面容很是粗狂,说起话来也很大声,关中口音很重,在大同这么多天了,张维贤能听懂大部分。

    大胡子指着周围的田地,开口说道:你们每家每户都能分到一块田,每家十六岁以上的男丁能够分到十亩田,女眷五亩田,十六岁以下的男丁五亩田,女眷三亩。

    以后这些田,不在收屯粮,只交田税。

    众人面面相觑,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有的人颤抖着问道:大人,这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这是皇上的圣旨,难道我敢假传圣旨,我可没有那么多的脑袋砍!大胡子百户笑着说道:以后你们就和普通百姓一样了,朝廷会给你们地契。

    孩子可以读书,可以科考,可以做官,好日子来了。

    下面不知道谁先哭了,然后就是连成片的哭声,一群骨瘦如柴的军户,这一刻哭出了很大的声音,哭的声嘶力竭的,仿佛要把心肺都哭出来一样。

    哭声是会传染的,当所有人都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后,整个田地上哭成了一片。

    张维贤看着这一幕,对着不远处一个人使了一个眼色,那人立刻会意,大声的喊道:皇上万岁啊!皇上万岁啊!

    于是在撕心裂肺的哭声之中,皇上万岁的喊声震撼了这片天空。

    张维贤看到这一幕,心情好了一些,他相信这些人这一辈子,或者说几代人都不会忘了这一天,忘了这些事情,以这些人为兵员,当可得强军。

    这一刻张维贤都有一种冲动,一种留在这里的冲动。

    选拔士卒,训练他们,将他们打造成西北的一支强军。

    剩下的事情就不用张维贤参与了,测量土地,开具地契,到税务司那边登记,整个流程进行的流畅而有序。不过张维贤还是把自己的人手留下了,盯着他们,以防有人搞鬼。

    张维贤知道自己在西北不受欢迎,不过他也不在乎。他是英国公府的小公爷,皇上面前的红人,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他的心从没有如此时这样坚定。



第一百九十二章 朝廷要募兵
    对于大同卫的军户来说,今天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他们分到了田地。

    在众多军户当中,王大一家就是第一批拿到地契的,这位四十多岁的汉子,刚刚哭的还像一个孩子,可是这个时候,他正喜悦的坐在家里面。

    王大一家有七口人,父亲早就不在了,但是母亲还在。

    除了母亲还在之外,王大的家里面还有他和妻子,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大儿子今年十七岁了,也到了娶亲的年纪了,只不过军户娶妻已经越来越困难了。

    没人愿意将儿子嫁给军户,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可是现在好了,他们一家有了田地,老母亲都分到了五亩田,妻子分了五亩田,大儿子和自己分到了十亩田,两个女儿一个五亩田,一个三亩田。

    小儿子则分到了五亩田,一家人分到了三十三亩田。

    这些田地让王大看了希望,虽然不足以让他们过上富足的生活,可是这是一个希望。大儿子不用去做军户了,自己也不用拿女儿去给儿子换亲了。

    咱们是不是该把地卖上几亩?

    王大的妻子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她就是因为换亲才嫁给王大的,这些年的苦日子让她显得很憔悴,老的有些厉害,鬓角处都有白发了。

    看着自己的妻子李氏,王大眼圈依旧有些发红,伸手握住了妻子的手。

    不用,不用,我前些天听人说了,外面现在正在不少人都在雇人干活,我明天就带着老大去看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活,挣点钱回来。

    到时候给家里买一点东西,咱们今年肯定能过一个好年。

    李氏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咱们家里面也没有牛,没有马,虽然有地了,可是耕种也是问题啊!老大要定亲了,咱们也得给他盖房子,老二也不小了。

    听着妻子絮絮叨叨的说道,王大没觉得厌烦,反而觉得这种生活才是有滋有味的。

    虽然前路艰辛,可是日子有了希望,这些看似困难的生活,是自己以前从来都不敢奢望的。看着妻子絮絮叨叨的样子,王大笑着安慰道:会好的,都会好的。

    正在这个时候,王大的儿子王超风风火火的从外面跑了进来,而且还是气喘吁吁的。

    看着儿子,王大松开妻子的手,瞪着眼睛说道:跑到哪里去野了?你弟弟呢?要吃饭了不知道吗?

    王超顾不得这些,而是面带喜色的说道:爹,你知道外面在议论什么吗?他们在说招兵的事情,朝廷要招兵了!

    听了儿子的话,王大的脸色大变,惊恐的站起身子说道:不是说给咱们改户籍吗?

    这个时候王大真的害怕了,刚刚有了希望,自己刚刚和妻子说的那些,如果全都没了,王大觉得天都塌了。如果不曾拥有过,那也就不害怕失去,王大现在真的害怕失去。

    王超连忙摆手:爹,不是,不是那样的!

    是招兵,现在外面都在疯传,是募兵,是自愿的,如果去当兵,朝廷先给安家费,十两银子的安家费。如果被选中了,每个月给一两的饷银。

    王大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儿子:这谁胡说八道的?

    外面都在说,他们说皇上这一次废除了军户,给咱们分了田,可是总不能没人守城吧!王超激动的解释道:可是皇上体恤边军苦寒,便拿出钱募兵。

    按照当兵的年限,饷银还会涨,一年比一年多。

    听到这个消息,王大都激动了,可是还是有些不敢置信的说道:不可能吧?

    虽然嘴上这么说,可是王大还是忍不住动心了,他也觉得儿子没说错,总得要有人守城啊!如果真能这样,那自己去了,岂不是就能给一家人挣银子了。

    爹,我想去!王超看着老爹,开口说道。

    王大一愣,看着儿子,怒斥道:什么你去,要去你也我去!

    爹你就别想了!王超见老爹发怒,退后了几步才开口说道:人家说了,要十六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爹肯定是去不了的,咱们家就我能去。

    王大默然,半晌他还是摇了摇头:儿子,不行。

    你今年都十七岁了,也该娶妻了,爹不能让你去从军。明天跟着爹出去看看,他们说有做工的地方,好好干,多赚钱,过了年给你定一门亲事。

    王超的态度却很坚决,摇了摇头道:爹,我想去杀鞑子。
1...180181182183184...2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