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万历驾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橘白衫




第二百七十四章 劝谏
    ?

    虽然在朱翊钧看来,自己的什么大顺天府经济圈简直是lo的不行,谁家的经济圈是依靠养鸡养鸭养猪确定的,可是在大明的大臣看来,这简直就是大手笔。

    大家都很激动,这是一场盛宴,官员们都想着怎么捞点政绩。

    不过有一个部门不爽了,这个部门就是礼部,文教本来就是咱们礼部的事情,皇上你办学校也就算了,公务员学校不归礼部管,这个就已经很过分了,你现在居然还要成立什么教育部。

    这个不能忍,礼部上下舆情沸腾,直接就翻锅了。

    咱们礼部虽然听起来很重要,可是一直以来都不怎么被重视,比起其他衙门就更是清水衙门了。好处不多,政绩在不让捞,皇上你这个过分了。

    顺天府的教育,多好的事情,不交给礼部,我们不服。

    大明的官员要是不服气怎么办上访!

    闹大了,直接去宫门外跪着请愿,我们这么久没闹腾,皇上你都忘了我们的威力了。于是礼部站出来了,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方逢时就被抬出来了。

    “皇爷,方阁老在外面求见!”张鲸恭敬的站在朱翊钧的身后,开口说道。

    朱翊钧顿时就有些头疼了,自己一时兴起,说要成立什么教育部,这可倒好,直接把礼部给惹毛了。显然这个方逢时是来找自己算账来了,朱翊钧顿时一个头两个大。

    “宣进来吧!”虽然有些头疼,可是还得见不是。

    时间不长,方逢时就从外面走了进来,这位朱翊钧的心腹大学士,此时一脸的严肃。见到朱翊钧之后,直接就跪在地上行礼。

    “爱卿免礼吧!”朱翊钧摆了摆手:“爱卿起来吧!”

    方逢时却没起来,而是直接把自己的官帽子给摘了下来,然后以头杵地:“臣有罪,未能替陛下打理好礼部,请陛下看在臣忠心任事的份上,放臣致士回乡。”

    朱翊钧嘴角一抽抽,要不要搞这么大

    事实上方逢时的压力很大,礼部的主要职责就是掌管文教以及科举,原本大家听说皇上要大兴文教,大家还兴奋了好一阵。

    这一次终于轮到咱们大展身手了,到时候功劳捞的飞起,岂不美哉

    谁想到皇上要成立什么教育部,那我们怎么办吃冷饭啊!

    这些人不爽了,自然就找方逢时,你是礼部尚书,反正这事你看着办。方逢时有什么办法反正他是打定主意了,这一次说服不了皇上,自己就不干了。

    朱翊钧算是方逢时树立的榜样,非翰林入阁的大学士。

    这个时候自然不能放他回家,事实上话说出去之后,朱翊钧就有些后悔了。看来是最近太顺了,自己有些飘了,这样不好啊!

    朱翊钧稳定了一下心神,从龙椅上走下来,伸手将方逢时搀扶起来。回头瞪了一眼张鲸,没好气的说道:“还不把方阁老的帽子拿起来,没眼力劲的东西。”

    无辜躺枪的张鲸连忙屁颠屁颠的跑过来,将方逢时的官帽子捡了起来,你总不能让皇上弯腰去捡吧恭敬地递给朱翊钧,张鲸又退到了一边。

    朱翊钧将帽子带回到方逢时的脑袋上,开口说道:“爱卿何至于此”

    这一下轮到方逢时不好意思了,心里面憋着的这口气顿时就泄了一半。不过气势不能输,方逢时躬身说道:“陛下,礼部哪里有缺失,罪在臣一人。”

    朱翊钧翻了一个白眼,你个老狐狸。

    “张鲸,又弹劾礼部的奏折吗朕怎么不知道礼部最近有什么缺失啊”朱翊钧转回头看向张鲸,有些狐疑的问道。

    张学颜心里面叹了一口气,陛下再也不是当初单纯的陛下了。

    “回皇爷,没有啊!”张鲸连忙摇头道。

    转回头,朱翊钧看着方逢时:“爱卿你看,没有啊!礼部很好啊!自从爱卿到任以来,忠心任事,兢兢业业,礼部的成绩,朕是看在眼里的。”

    “难道是爱卿对朕有所不满爱卿直言无妨,朕虽然不敢自允盛世明君,但是虚心纳谏还是能做的。”

    朱翊钧摆出了后世官僚打官腔的架势。

    方逢时心里面暗叹,陛下成长的真快,连忙退后一步说道:“陛下,既然礼部没有缺失,臣也尚算勤勉,因何陛下要废除礼部文教职权”

    “自三省六部创立以来,礼部就是掌管文教礼仪。”

    “现在陛下要成立教育部,废除礼部文教职权,将礼部至于何地臣代表礼部上下大小官员,请陛下收回成命,并且将公务员学校交于礼部。”

    “臣向陛下保证,必然将此事办得妥帖,否则臣愿意接受陛下处置。”说到这里,方逢时又跪下了,脸上的表情非常的坚定。

    反正态度表明了,要么你把文教交给我,顺便把公务员学校也给我,不然我就辞官回家。

    朱翊钧无语的看着方逢时,朕当初提拔你的时候,怎么没看出来你居然还有如此无赖的一面。朱翊钧算是看明白了,大明的官员还真是全能。

    上能阿谀奉承拍马屁,下能调理阴阳管黎庶,中间还能撒泼打滚耍无赖。

    朱翊钧再一次把方逢时搀扶起来,笑着说道:“朕私下之言,尚未与内阁及六部尚书商议,此时做不得准,既然爱卿反对,那这件事情就作罢吧!”

    “朕将文教之事交于礼部,礼部协调教谕兴文教,并且将学院建设交给礼部。”

    &



第二百七十五章 搜刮钱财
    别说在这个时代了,在后世药材都是一个问题,正所谓药材好,药才好。以大明如此生产力,想要解决药材的问题,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回陛下,医学院那边已经派人去各地考察了。”

    “主要的药材产地会鼓励当地百姓种药材,实在是不行,还可以租用公田来种药材。”李建元连忙回答道:“到时候还要皇上下旨,地方官员予以配合。”

    朱翊钧想了想,沉声说道:“朕会让内务府配合你们。”

    事实上大部分的常规药材都是能够人工种植的,大明也不是没有干这个药材商。只不过没有统一的规划,朱翊钧相信,一旦皇家医院开的遍地都是,那就必然会刺激大明医药行业的发展。

    医药行业的房展,必然能够使得大明的百姓多一条财路。

    大明现在有百姓一千多万户,人口六千多万,随着新作物普及,接下来的十年,朝廷会迎来一个农作物的大丰收,为了提振粮食的价格,朱翊钧觉得要从现在开始做准备。

    虽然现在的情况是富庶的长江三角洲一带是桑、棉经济作物和手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很多土地都改稻为桑,导致了粮食的不足。

    可是朱翊钧相信,一旦新作物铺开,大明的粮食价格肯定会跌入谷底。

    根据税务司的统计,大明现在的耕地突破了千万顷,大明的一顷地是五十亩,也就是说大明现在的耕地数量在五亿亩左右。

    虽然很多地方的土地种植的经济型作物,可是大部分的土地种植的还是粮食。

    以顺天府为例,由朝廷大肆推广新作物,良田种植高产的玉米,沙地山地则是种植土豆地瓜,未来一年,顺天府必然会迎来一波粮食的大丰收。

    在这个时代,交通条件落后,粮食运输成本高,顺天府当地的粮食即便是有人买,也会大大的拉低粮食的价格,这是朱翊钧不允许的。

    稳定粮食价格,增加粮食的附加值,种植药材这样的经济型作物也是一个增收的好主意。

    加上自己的养殖场计划,顺天府百姓的生活将会迎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了,自己的养殖场说是养殖场,还不如说是育雏场更合适。

    采用人工孵蛋的方式,孵化鸡鸭鹅,然后以成本价,甚至是补贴价卖给百姓。

    比起养猪牛羊这样的大牲畜,鸡鸭鹅相对好养的多。廖原记得很清楚,自己小时候爷爷就在乡下养了一群鸭子和大鹅。

    早上开门,它们自己就嘎嘎叫着跑到小河里面去了。

    晚上还知道自己回家,也不用去找,也不用喂什么。青草虫子都是它们的食物,养殖起来也不会为百姓增加太多的负担。

    大明的百姓,家里面要是养上几十只鸡,几十只鸭子和大鹅,光是下蛋就足以改善它们的生活了。等到自己京城第一烤开业,鸡鸭鹅也就有了销售的地方。

    一旦产业完成了过渡,甚至可以采取后世的采销制度。

    由商家出幼崽,出饲料,百姓出地方,并且负责饲养,养大之后由商家负责回收。只不过事情要一步一步来,暂时还是以农村散养为主。

    徐光启那边已经弄出温度计了,大规模的人工暖棚孵蛋,已经可以实现了。

    一旦实现了人工暖棚孵蛋,那么幼崽的售价必然大幅度降低。朱翊钧相信,一旦自己的京城第一烤红火起来,绝对会有商人跟风,鸡鸭鹅的价格绝对会飞涨。

    到时候说不定还会出现大规模的养殖场,甚至都不用自己引导。

    如果粮食价格下跌,除了朝廷收购之外,畜牧养殖也会成为主流,尤其是在京城这样的大城市周边。这也是朱翊钧的一个未雨绸缪的做法,否则粮食真的降价了,自己可没有钱推出粮食保护价。

    要知道大清可是靠着新作物,养活了两三亿的百姓,甚至到了民国时期,已经是四万万同胞了。

    大明虽然天灾比较多,可是人不过六千万,自己故意的推广新作物,粮食价格必然会下跌。除非大明的人口爆增,不过那怎么也要十几二十几年后才会显出威力来。

    现在朱翊钧是想尽一些办法为百姓增收,李建元的想法很好。

    朱翊钧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好好干,朕都看在眼里面。”

    李建元自然喜不自胜,原本他觉得学医前途不大,奈何家里面是独子,只能传承李家的医术。加上读书是在读的不好,考科举也没戏。

    原本李建元觉得,依靠老爹的余荫,自己没准能混一个太医院正。

    没想到朝廷突然建立的皇家医学院,现在又建立了皇家医院,这都是能够大展身手的地方。李建元这个功名之心再一次燃烧了,他觉得自己能做的很高。

    不说其他的,单单是皇家医学院的祭酒,那就是正三品。

    换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但是现在李建元觉得,自己还是可以想一想的。毕竟现在坐在那个位子上的,那是自己的老爹啊!

    “多谢陛下赞许,臣定当尽心竭力!”李建元连忙说道。

    一行人穿过了主楼,很快就来到了后院,比起主楼来,这是的建造可是要好多了。两边是花园,还修建有凉亭,在后面则是一排平房建筑。

    右侧则是一间间的院落,绿树掩映之间,倒也颇有几分趣味。

    “陛下,这边是住院的地方!”李建元指着那一排平房说道:“病人如果病情严重的话,那就需要安排在这里住下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 精准扶贫
    朱翊钧懒得看这些人在这里预定疗养院,不过朱翊钧知道,医院这一次又多了一条生财之道。一旦勋贵入住,朱翊钧都能想象这个疗养院会抢成什么样子。

    要知道大明的有钱人其实很多,朱翊钧前世曾经看到过一个数据。

    大明在这个时期民间私营经济力量远比同期西方强大,当英国商人手工场业主拥有几万英镑已算巨富时,明朝民间商人和资本家动用几百万两的银子进行贸易和生产已经是很寻常。

    郑芝龙海上贸易集团的经济实力达到每年收入数千万两白银,当时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根本无法与之相抗衡。

    穿越过来十五年了,朱翊钧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不说其他的,单单是抄家,那些个寻常的盐商之家,抄出几十万两都稀松平常。

    这还不算田产商铺古玩字画等等,大商人,百万两级别的存银。

    要知道这个时代最好的医生全都在太医院,加上自己这些年的大力投入,太医院的医术有了长足性的进展,一旦造势之后,皇家医院必然成为人人都想进来的地方。

    皇家医院的疗养院,必然会成为有钱人的标准配备。

    很可能有钱你都进不来,还得有身份,这个世界上垄断行业是最赚钱的。尤其是关乎社稷民生的垄断行业,人吃五谷杂粮,没人不生病。

    对于有钱人来说,花钱买命他是愿意的,当然了,极特殊的吝啬鬼除外。

    不过朱翊钧也知道,这个世界上的那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在这个时代,你有身份,有钱,享受应有的待遇是普世价值,不会被仇富的人痛骂。

    倒是医院这边,如果能够赚大钱,可以对平民进行适当的医疗倾斜。

    要做到全民享受医院的福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估计自己到死都不一定看得到。只是这个基础打下了,那么日后的发展就可以拭目以待了。

    逛完了皇家医院,朱翊钧就回宫了,路上朱翊钧叹了一口气。

    虽然皇家医院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顶尖了,可是比起后世的乡镇医院尚且不如。现在想想自己的大顺天府经济圈,朱翊钧觉得更像是精准扶贫。

    前几天的得意一扫而空,朱翊钧知道自己任重而道远啊!

    回到皇宫之中,朱翊钧就得知有人在等着自己了。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廖斌,这个是朱翊钧派出去考察道路的。朱翊钧准备修建一条从京城到天津的水泥直道,廖斌就是去做考察的。

    自从从朱翊钧这里得到了命令,廖斌直接就马不停蹄的开始忙碌。

    朱翊钧在得知廖斌回来了之后,脸上的表情一动,点了点头说道:“让他进来吧!”

    时间不长,风尘仆仆的廖斌就从外面走了进来。身上的官服还带着泥土,显然是没有换衣服就来见自己了。当然了,这里面多少有演戏的成分。

    不过朱翊钧早就习惯了,作为领导,属下对你表功,在正常不过了。

    摆手示意廖斌起来,朱翊钧这才开口说道:“爱卿辛苦了,看爱卿胸有成竹的样子,怕是已经做完了所有的预算了,说来听听吧!”

    “是,陛下!”廖斌答应了一声,连忙说道。

    “京城到天津的水泥直道,如果在现在的道路上铺设,能够省下不少的人力物力。修筑的宽度一丈宽,厚度一尺方可达到陛下的要求。”
1...212213214215216...2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