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驾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橘白衫
这样的搭配在大明很常见,但是也不常见,这两年稍微多一些。
军机处行走,这个官职很特殊,说起来吴兑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在蓟州见到军机处的行走,而且是来传
第三百二十三章 豪奢
听到吴兑的话,张维贤苦笑着说道:“吴大人,后勤补给也是一个问题啊!”
“现在军机调配的补给有三块,一块是地方官员,这个就不用说了,以前都是这么做的。另外一块则是内务府,最后则是商人。”
“十万人的粮草物资,已经蓟辽的极限了。”
“这还是放在现在,要是放在以前,这个数字也做不到。这一次开战可不是咱们蓟辽一路,还有京营和辽东,朝廷的转运压力很大。”
吴兑点了点头,随后又说道:“朝廷这两年不是一直在囤积物资吗”
“沿着九边光是粮仓建造了多少个了,想来也不是什么问题吧在说现在有水泥直道,转运比以前快很多,多几万问题不大吧”
张维贤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果强征,问题是不大。”
“可是吴大人你也知道,自从军改之后,朝廷已经多久没有征发徭役了修筑水泥直道都是朝廷雇人做的,现在转运不像以前一样了。”
“以前是看粮草多寡,征发徭役的多少,以及各地地方官的能力。”
“现在看的却是钱,无论是大明航运还是大明陆运,又或者是各地的商人,全都是需要给钱的。一旦转运过多,朝廷就没那么多钱支付了。”
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吴兑笑着说道:“陛下大气啊!”
“张提督,有件事情老夫很好奇,朝廷现在有多少钱”
张维贤看着吴兑,笑着说道:“这个我倒是知道一些,万历十六年的地税大概有两千三百万两,粮食一千六百万石,结余了九百万两,粮食则是结余了六百万石。”
“商税万历十六年征收了一千三百万两,全都结余了。”
“到了万里十七年,农税没什么变化,商税全面铺开,商税大概是三千二百万两。不过朝廷开修各地水利,结余不过一千二百万两。”
“十八年朝廷开征营业税,商税达到五千二百万两,加上农税,岁入七千六百万两,粮食一千六百万石。万历十八年,也和十七年差不多。”
“朝廷现在结余的白银应该在万万两左右,至于粮食,我就不知道了,想来三千万石应该是有的。”
“当然了,这些只是结余,这两年朝廷为了平抑粮价,各地开建常平仓,粮食的储备应该是很充足的。尤其是各个边镇的粮仓,粮食想来是不缺的。”
听着张维贤的话,吴兑苦笑着说道:“朝廷还真是有钱啊!”
张维贤也跟着点头,笑着说道:“还不是陛下英明睿智,朝廷才有如今的气象。这一次陛下派三路大军灭朵颜三部,想来这就是底气了。”
吴兑当然知道这是底气了,现在陛下的底气应该是前所未有的足。要知道这只是朝廷的钱,不算皇上内库的钱,鬼知道皇上的内库有多少钱。
以前大家没钱的时候,总想着找皇上要钱,可是这几年没人管皇上要钱。
皇上守着内务府,金山银海一般的收入,估计皇上内库里面的钱都快放不下了。有了这么多钱,皇上真的是想打哪里打哪里。
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看着面前的奏折,轻轻的放到了一边,看了一眼申时行和英国公张溶:“这就是军机处和内阁拿出来的预算”
这份奏折内容很详实,是军机处内阁和户部做出来的预算。
三路大军,蓟辽十万,京营十万,辽东六万,总计二十六万大军。后勤补给则是由内务府和内阁负责,这就是他们给出来的预算。
“回陛下,自京营和蓟辽军开动算起,如果三个月内结束战斗,此战花费银钱大概在两千万两。”
“如果打半年,银钱花费就会猛增到五千万两。”
“朝廷在边境囤积的粮草,打一年肯定是没问题,如果超过一年半,那就需要从各地调拨
第三百二十四章 装备
各地的内务府全都调动了起来,钱庄的银钱流水剧增,整个大明的勋贵和商人以及士绅阶层,全都参与到了这一次大战之中。
各地的百姓也是一样,无论直接还是间接的,全都和这一次的战争发生了牵连。
辽东,锦州。
作为朝廷这一次北进的基地,锦州现在非常的繁忙,各种物资都从库房里面被拿了出来,连带着无数军械也被装备上了。
屯粮的粮仓被打开,无数的粮食都被搬了出来。
定国公徐文壁走在校场上,在他的身边陪同的则是李成梁。跟随大军到了锦州之后,徐文壁就留了下来,他今天就是来看辽东军的。
大明现在的军队很强,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从西北军到辽东军在到蓟辽军,最后到京营,可以说绝对是骄兵悍将。作为定国公,徐文壁也见识了不少,但是这一次却不一样。
这一次徐文壁是来打仗的,所以他尤其关心辽东军。
“定国公,看看,这些就是咱们辽东军的四大军种!”李成梁指着面前的四队人马,笑着说道:“全都是悍卒,这一次一定要一战灭了泰宁部。”
事实上李成梁心里面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他的目标是最强大的朵颜部,因为朵颜部的草场最好,可是现在皇上让你去打泰宁部,你也不能说我不想去打泰宁部,我要去打朵颜部,这也不现实。
徐文壁才懒得管李成梁怎么想的,皇上让你打泰宁部,那你就得去打泰宁部,没得商量。
“来,李总兵给我你说说!”徐文壁指着面前的士卒说道。
“好!”李成梁笑着点头道:“这边,火铳兵,装备的清一色的火绳枪,自从装备了这种火绳枪,咱们大明的火铳兵就很强了。”
徐文壁点了点头,新式的火铳他当然见过你。
射速快,射程远,火力猛,优点很多,尤其是配备了刺刀之后,火铳兵终于摆脱近战不行的束缚,彻底放开了缰绳。
在这种情况下,军中的长矛手都被废弃掉了。
“这边,铳骑,他们装备的可不是火绳枪,而是转轮式火枪,听说好像是京城皇家科学院的那个叫做徐光启的人弄出来的转轮。”
“就是那个造出座钟来的人,很厉害的人啊!”李成梁感叹道:“定国公应该更清楚吧”
徐文壁当然更清楚,那个徐光启可是深得陛下的信任,那个座钟可是让他发了大财了。每卖出一件座钟,内务府就会给他分成。
至于座钟的价格,能让徐文壁都感觉到牙疼,可想而是有多贵。
关键是家里面房间太多,总不能只买一个吧一个几万两,徐文壁怎么可能不牙疼。不过卖的那叫一个好,一般人你都买不到。
这种转轮式火枪徐文壁也知道,贵的要死。
“李总兵,你这里有多少铳骑啊”徐文壁忍不住转头看李成梁,自从有了这种转轮式的火枪,大明的骑兵基本上都是铳骑了。
“只有五千人!”李成梁一脸无奈的说道。
“我像朝廷申请了很多次了,可是没人搭理我!”
徐文壁点了点头,心中倒是没觉得意外,没人搭理你就对了,给你一万条转轮式火铳就不少了,你想要多少,给你几万条美不死你。
与火绳枪那种长枪不同,这种转轮式火枪很短。
长短只有小臂长短,为的就是在马上装填方便,每一个铳骑兵配备两把,左右各一把,马上有皮质的枪套,可以很方便的放进去。
徐文壁也有两把,就放在了他的马上。
据徐文壁所知,这种铳
第三百二十五章 调兵 下
定国公徐文壁对武器还是很了解的,原本朝廷做出来的手榴弹是一个圆球,下面有一个铁环,拉铁环,然后扔出去。
只不过那种手榴弹根本就没列装,到了后来又出来一种木柄手雷。
下面是一个木头柄,打开盖子之后有一个线,一拉,然后扔出去。现在大明装备的就是这种玩意,威力并不是很大,胜在携带方便。
据说这玩意研究十几年了,也是最近两年才弄出来的。
比起大炮来说,手榴弹威力有限,但是也看怎么用,徐文壁就见过把手榴弹绑在一起,然后扔出去的例子,那威力,啧啧!
“李总兵,这一战不容有失啊!”徐文壁看着李成梁,开口说道。
“定国公放心,此战必定大胜!”见徐文壁还是一脸的严肃,李成梁笑着解释道:“现在的草原已经不是以前的草原,咱们明军也不是以前的明军了。”
徐文壁听到李成梁这话,略微一愣,随后笑着说道:“愿闻其详!”
“拿咱们辽东军为例,军改之后,有了足够军饷和粮草,训练也好了,自然就能打了。加上朝廷供给的军械,不怕定国公笑话,拿到这些军械的时候,我兴奋了几天没睡觉。”
说着李成梁抽出了自己腰间的长刀:“这刀定国公想必不陌生吧”
徐文壁当然不陌生,这是大明军队现在的制式刀剑。
“这种刀比起以前的刀,真的是好太多了,不但锋利,而且坚硬,与以前的刀互砍,此刀无碍,原来的刀却被砍出一个大豁口。”
“不说这些火器,单单是这些刀,战力就能提升不少。”
“还有盔甲,以前哪里是人人都有盔甲,现在确实人人都有,而且都是上等的锁子甲。蛮子的那些破刀如果不是正面戳中,挥砍都砍不开。”
“不是我李成梁胡吹大气,单凭辽东军,灭了朵颜三部,绝对可以。”
徐文壁看着李成梁,不管李成梁是不是吹牛,朝廷都不可能让李成梁这么干。一来这份功劳太大,不能让李成梁一个人占了。
京营那些兔崽子一个个嗷嗷叫着要立功,李成梁都拿了算怎么回事。
二来朵颜三部让李成梁去灭,鬼知道他会怎么敢,皇上也不信任他。现在皇上最信任的军队,那就是京营,这事让京营去干,那才是皇上想要的。
不过这个徐文壁不会说,他也不觉得李成梁会想不明白,这货就是在装傻。
身为定国公,徐文壁也明白,不会装傻的武将,活不长,尤其是边将。李成梁这么干,这么表现,徐文壁也理解。
“再说说蛮子,现在的蛮子可不是以前的蛮子了,说白了,就是安逸了。”
“这些年咱们大明没出塞,他们一个个早就没了当年的悍勇了。拿朵颜三部来说,他们都有自己的草场,咱们打过去,他们都不敢跑。”
“往西边跑”说到这里,李成梁语气之中全都是嘲讽:“布延彻辰那个老家伙,绝对会一口吞了他们,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往北跑科尔沁那些人也没安好心。”
“加上现在的草原,各部都有自己的草场,草原部族又那么多,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到时候,他们宁肯投降咱们大明,也不会往西或者往北跑。”
这个说法徐文壁倒是第一次听说,不过这也是常事。
以前也有过,草原上部族之间的杀伐和吞并很正常,加上布延彻辰老了,各部都是虎视眈眈,这个时候吞并别人壮大自己,根本一点悬念都没有。
谁都想一统草原,只不过还没正式开
第三百二十六章 努尔哈赤
整座建州城分为三个部分,套城、外城和内城三层,内城中又设木栅,栅内是建州卫指挥使努尔哈赤的住所,内城有百余户,都是努尔哈赤的亲属。
外城住着两旗贵族,城外有400多户居民,是两旗兵丁。
在栅内有两座大宅,一座是属于建州卫指挥使努尔哈赤的,另外一座则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图的。此时栅内的议事厅里面,气氛略有些凝重。
舒尔哈图坐在下首,下面则是坐着努尔哈赤的心腹手下。
坐在最前面的是额亦都,出身钮祜禄氏,是努尔哈赤的心腹战将。对于额亦都,后世很多人不清楚,但是在钮祜禄氏之中出过一个狠人,那就是和珅。
额亦都与努尔哈赤认识,也是一段传奇故事。
努尔哈赤路过嘉木瑚寨,小住穆通阿家,与额亦都谈得十分投机。额亦都欣赏努尔哈赤的领袖气度,告诉姑姑要跟努尔哈赤出去闯世界。
他说:“大丈夫生活在世间,就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决不能碌碌无为。这番出走,我决不会做让姑姑为难的事,请姑姑放心。”
于是十九岁的额亦都就跟从二十二岁的努尔哈赤走了。
这一走,额亦都终身都未与努尔哈赤分离,护卫左右,折冲御侮,成为努尔哈赤最为得力的部将。
在额亦都的下首,坐着的是何和礼,出身董鄂氏。
在他的后人之中有一个妃子,史称董鄂妃,就是那位让顺治皇帝出家的董鄂妃。至于后世穿凿附会的汉人董小宛,纯属扯淡。
董小宛是秦淮八艳,大明名妓之一。
在何和礼的下首则是安费扬古,觉尔察氏。
除了这三个人之外,还有一个年轻人,一个是费英东,瓜尔佳氏,父亲是苏完部首领索尔果,他的部族世代居住于苏完地区。
费英东从小习武,骁勇而精于骑射,四年前,索尔果带领苏完部五百余户归顺努尔哈赤,是努尔哈赤手下的大将头领。
屋子里面的气氛很凝重,努尔哈赤沉着脸,开口说道:“大明调集重兵到辽东,如果本汗所料不差,他们要对朵颜三部动手了。”
“咱们现在该怎么办,我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之前定下的策略很简单,今年的战略目标也很明确,那就是往东打,攻取鸭绿江路。打下鸭绿江路之后,继续东进。
打到长白山,然后打下东海部,彻底完成东面的统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