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潜龙有凤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查查字典

    沈其音露出一个了然的神色,没有多做评价。

    &nb




第九十四章 人才难得
    自古以来,国朝的文官最防备三种人:

    宦官,外戚,武将。

    他们坚信,只要这三种人把控了朝政,国家一定就离灭亡不远了。

    当然,任何一个不是皇上的人——包括文官——把持了朝政,国家都会陷入危机。但文官们要抱团一致对外,内部的互相防备,靠日常的争权夺利就够了。

    像肖锦这种,又是外戚,又出身武将之家,还深受皇帝宠爱的年轻人,一定是文官集团的重点盯防对象。

    现在肖锦做出了假冒钦差的事情,不管怎么狡辩是误会,文官们都会死死咬住,逼着皇帝严惩肖锦。

    王鹤已经是文官中的异类了,如果在这件事上显得太过软弱放纵的话,他可就真要做孤臣了。

    没有朋党助力,只靠自己一人独自拼杀,或是仰仗皇帝的恩宠立足朝堂。这样的臣子不是没有,但的确是举步维艰。

    王鹤可不想做孤臣,他还想着有朝一日能坐上宰相的位子呢。

    所以正如沈其音所说,强令肖锦戴罪立功,至少从态度上,比轻轻放过要强硬一些。只要最后能顺利解除闽州灾患,朝中的文臣也就不好再追究什么了。到时候,陛下再站出来说两句话,不管是肖锦还是他王鹤,都不会再有后顾之忧。

    这沈其音,还是那么机敏聪慧啊!

    几乎是在一瞬间做出了判断,王鹤欣然接受了沈其音的提议。

    见王鹤答应下来,沈其音也很高兴。她这个主意可不光是替王鹤开脱,更重要的是,肖锦这个人才,已经入了她的眼。

    闽州的事情不说,常宁县城里可还有一大摊子事等着她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雨书院了。

    看看现在西雨书院的领导班子:拿主意的有了,沈其音自己;学术砥柱有了,万能教授窦静阁;踏实干苦力的有了,宋知璃宋大侠;嗯,还缺个搞外联的!

    沈其音毕竟是女子,什么事情都亲自出马,抛头露面去跟各种人谈,也实在是有点不妥。

    窦静阁是个学术型人才,情商没那么高,而且让一个番人代表西雨书院也不合适。学问可以借鉴西方,但并不是说整个校园都要刻上番人的印记。这一点,沈其音考虑得很清楚。所以窦静阁可信可用,却不能充当西雨书院的门面。

    至于宋知璃嘛,就算不考虑他敏感的身份,以及他正接受着半圈禁管制的事实。就他那小白兔的性格,可爱是挺可爱的,但派出去外联,跟各种妖魔鬼怪打交道,不被人生吞活剥才怪!

    当然,沈其音在书院之外也有援手。至少在官场上,文有王鹤,武有蒋成济,父母官闻怀远也基本是站在她这一边的。可校内校外,分内分外,区别还是很清楚的。沈其音可不想仗着和谁关系好,就腆着脸从头依赖到尾。

    打铁还得自身硬!企业还要员工强!

    所以,肖锦这样人品又好,脑子又快的自来熟,正符合现在书院里的空缺,一下就被沈其音惦记上了。

    然而直接强拉人入伙……那是梁山好汉,沈其音还做不来。

    她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能和肖锦多相处共事,增进了解的机会。等了解得差不多了,知道彼此有共同的志向,互相配合起来也比较舒心了,待时机成熟,就可以郑重其事地问出那个问题:你愿意……来西雨书院工作吗

    对,跟谈恋爱有点像。

    沈其音和王鹤在肖锦的问题上一拍即合,三言两语就敲定了对他的安排。这之后,两人又把赈灾的具体



第九十五章 执念
    “沈姑娘他们走了有十多天了吧”

    “十四天。”

    小院的后院里,宋世清和宋知璃这对父子围在石几旁,准备用晚膳。

    不知是不是受了沈其音那番话的影响,宋世清也喜欢上了这个露天的餐位,吹着清风,看着天空,确实比坐在屋子里要惬意许多。

    这段时间,宋知璃每天早出晚归,盯着书院的建设。忙忙碌碌的样子,宋世清看着就觉得顺眼多了。

    “这几天可又见到了蒋成济”

    “见过两次。”

    “哦那你们都说了些什么”

    “就是说说书院的建设进度,还聊了一些沈姑娘的事。”

    “沈其音……她现在倒是风生水起。若是能为我所用的话,肯定比苏全那个软蛋要可靠得多。只是不知道,蒋成济和王鹤是不是已经把她拉到了二弟那一边。”

    宋知璃没有答话。他完全不理解,都到这一步了,父亲怎么还对那个位子念念不忘

    而大半个月前,杨三九和王鹤先后找上门来,父亲惊惧不堪的样子,宋知璃虽然没有亲眼得见,却也略有耳闻。

    这么短的时间,伤疤都没愈合呢,就又忘了当时的刺骨之痛了

    事实上,就在今天,蒋成济和他闲谈的时候还反复暗示,说希望有些人能安分一点,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别再做什么非分之想了。

    可看看父亲现在反反复复在念叨些什么……

    “苏全啊苏全,真是难堪大用!要不是为了从他那里讨回银子,以图大事,为父又何必选择常宁呢亏我还想着替他遮掩!最开始为父让你卖番茄的时候,生怕你傻乎乎地卖到他的丰泰楼去,让监视你的人把苏全也给盯上,这才给你指了蒋成济家的酒楼。唉!他怎么就那么不小心,让一个阉人给抓到了马脚还有那些信件,我明明已经让人烧掉了呀……”

    宋知璃实在不想听父亲再说这些,他生硬地插嘴道:

    “父亲,别想旁的事情了,先吃饭吧。这个寿司匣子,放久了就不新鲜了。”

    宋知璃把一个书册大小的木盒推到了宋世清眼前。

    “哦,对了,为父还想问呢。寿司一物,为父已有耳闻。可这寿司匣子又是怎么回事”

    见宋世清终于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别的事情上,宋知璃连忙接上话头,解释道:

    “这是东云楼打算在最近推出的外带食品。这是半个时辰前制出来的,他们让我带一些回来,尝尝滋味如何。木匣子底层铺上冰块,上层码上寿司,可以在一个时辰之内保持新鲜。”

    “这又有何用想吃寿司,直接去吃它东云楼的自在餐不就好了装在盒中,再怎么保鲜,终究不如当场的鲜食吧而且还是放在东云楼里售卖客人都吃饱了,还会多买一份带回去吗”

    “东云楼的五娘说了,这是给不便出门的女眷准备的。而且有钱人家也可以遣个小厮上门,专买寿司匣子带回去给主家享用。这是沈姑娘临走前就定下的主意。现在还有东云楼的伙计在街上发传单呢,说是鱼肉多有补益,还不胖人,再搭配上蔬菜鸡蛋,美味营养又健康,男女老少都适宜。”

    想到从城外回来的路上,又看到东云楼的传单满街飞的盛景,再想想这一手段的始作俑者,宋知璃先是欣喜,又觉得有些失落。

    不知道沈姑娘还有多久才能回来呢

    “哦又是沈其音的主意呵呵,满脑子的新奇点子,倒真是沈渠昆的亲孙女啊!旁人,甚至百官都不知道,沈渠昆沈相,总有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对没见过的新鲜事物也极有兴趣。和他比起来,为父倒像是个因循守旧的老头子了。”

    这个话题宋知璃倒是有点兴趣,于是问道:

    &nb



第九十六章 孤村的希望
    千里之外,闽州的一座孤村里,同样有人在饭桌上叹着气。

    腌咸菜,干饼子,一家五口人就围着这点东西咽口水。

    挺好,口水咽多了,就能少喝点水。

    “爹,我饿了……”

    李家唯一的小孩子小柱拽了拽他爹的衣服。

    李大石摸着小柱的头,轻声说道;

    “乖娃,再等等,等爷爷回来再吃。”

    一旁的李二铁也是前胸贴后背,忍不住问道:

    “大哥,要不俺去把爹叫回来”

    “算了,就在这等着吧,省得惹爹生气。反正今天就这点东西,早吃晚吃都一样。这顿晚点吃,晚上就没那么饿了。”

    “可是……”

    李二铁看看媳妇微微隆起的肚子,再瞧瞧她那又黄又瘦的脸,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放心,一会我们两口子的饭,多分你媳妇一点。她怀着娃呢,怎么也不能饿着她。”

    “谢谢大哥!谢谢大嫂!”

    虽然全家都在饥饿线上挣扎,但是为了怀孕的媳妇,李二铁也没法推辞哥哥嫂子的好意。大不了等孩子生下来以后,再好好报答他大伯!

    前提是……他们能挺过这场旱灾。

    去年旱灾,家里的那点积蓄就用得差不多了。全家上下还指望着今年丰收,可谁想到老天爷造孽,又是滴雨不降,地里的庄稼全死了。要不是半个月前听到官府开仓放粮的风声,李大石到附近的县城拉了一车米面回来,他们这一家六口,现在已经做了流民了。

    其实要按李二铁的意思,做流民也比守在这孤村里强。

    为什么叫孤村呢

    这村子三面环山,都是小矮峰,山里还有点铁矿。村落最开始形成,就是采矿之人在此定居。

    可过了千百年,山里的矿采空了,这座村子的饭碗就碎了大半。

    村子周围的土地贫瘠,常年歉收。位置又有些偏僻,处在闽州和胡州的交界处。穷了不知多少年,以前的村名再没人叫了,连村子里的人都自称孤村村民,可见生活艰难到了什么地步。

    为什么不离开村子,另寻出路呢

    唉,最传统的中国人呐,就是故土难离。只要还有一丁点活下去的可能,都不愿意背井离乡。哪怕太阳系毁灭了,都要带着地球去流浪,而不是寻找下一个宜居星球去殖民。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吧。

    然而想要拼出个新世界的开拓者也不是没有,比如李二铁,他就很想带着媳妇离开村子,去别处安家。可惜老父和大哥都不同意。

    现在的李家,至少还有三个劳力能下田。李丰李老汉也才五十多岁,身体还挺硬朗,种起地来比两个儿子都利索。李家在这孤村里头,已经算是生活富裕的人家了。

    按李老汉的意思,只要饿不死,就老别想着往外跑。

    可现在倒好,连续两年的旱灾,李家人可能真要饿死了!

    然而李老汉偏偏不信邪!他告诉两个儿子,朝廷不会不管他们的。这大成国的皇帝可比先前的陈越皇帝好多了,不加赋税,徭役也少。这次受了灾,朝廷一定会派人来救的。

    后来,果如李老汉所言,有钦差到了闽州,官府也开仓放粮了。

    可日子也仅仅是好过了那么一点点……地里没有收成,到底还是坐吃山空。而且,谁知道明年还会不会再闹干旱呢

    李二铁再次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可李丰倔强得很,自从老伴死了之后,他就越来越容易钻牛角尖了。

    “俺不是说了,朝廷不会不管咱们的!你们看着吧,过不了几天,钦差就会到村子里给咱们送粮食来!”

    钦差会来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说出去谁信呐!

    可李老汉偏偏就信了自己随口一说的话,每天都要去村口等着。还不能劝,谁劝跟



第九十七章 繁忙的车队
    “二十倍的产量还特别耐旱荒地也能种”

    当袁江发现车队里仅有的两辆货车上,有一辆装的还是不能吃的工具器械时,他脸上的笑容比哭还难看。

    而当袁江得知那些工具是用来给村子打深井的时候,笑容才又变得真切起来。

    最后,当他听到红薯这种新作物的产量和特性时,那种惊讶和狂喜,是穷其一生也未曾体验过的。

    而车队里的每一个人,对这种场面已经习以为常了。他们熟练地按照一路上各自的分工,往村内村外铺开活计,热火朝天地工作起来。

    孤村,这是闽州东北部的最后一站了。

    这已经是车队走过的第几个村子了沈其音有些记不清楚了。

    赈灾进行得十分顺利,种薯已经发下去了大半,每个村子都打了几口深井。有朝廷救济的粮食吃,有旱涝保收的红薯种,再加上确保水源的深井,沈其音亲眼得见,灾民们脸上的表情转忧为喜。

    心里没了负担,再看上一场丰富多彩的演出,沉浸在久违的欢声笑语之中,一座座在绝望中挣扎的村子,就这样纷纷起死回生。

    王鹤跟着车队走了三天,确认了沈其音此种赈灾思路的成效,第四天就打马离开,把主导权完全交给了沈其音。他游走于各个县城之间,穿插在车队行进的路线上,除了完成自己钦差大臣的本职工作之外,也不忘亲自督促地方官员给车队备好补给。

    沈其音很骄傲,为自己的团队感到骄傲!

    此时,孤村内外,每个人都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沈其音自己不方便总是抛头露面,所以和村民们的交流,大多是肖锦在做。而这个任务,正好发挥了肖锦的特长。

    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肖锦都能第一时间把关系拉近,气氛炒热。有他在的地方,绝对不会有冷场的时候。

    肖锦就像是沈其音手里的一根线,把整个车队的人员事务串联起来不说,还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和村民们完成对接,然后拧成一股绳。

    与肖锦截然不同,车队里最放不开的应该是陈有年了。

    他一开始还有点怯场,面对一道道饱含期冀和敬仰的目光,说话都不太利索。但一个村子一个村子走下来,现在的陈有年已经有了点农学院专家的派头,拿着种薯和藤苗,在不同质地的土壤旁指点江山,耐心回答村民们提出的问题,愈发地游刃有余了。

    “咱们这说是四季如春,其实冬天还是有一点冷的,现在下种也不是不能长不能活,只是产量会低一些。老汉在遥州第一次种的时候,就是吃了这个亏。”

    “陈师傅说得没错,可现在这不是断粮绝收了嘛,地里要不种上点东西,这心里也不踏实啊!”
1...2728293031...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