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潜龙有凤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查查字典

    “你去看看那沈其音,看她和锦哥儿是否般配,合不合得来。若是真有那么一点意思,就当场透透口风,问问她的想法。沈家现在无人,也只能让她自己做主了。”

    话是皇后娘娘亲口说的,而皇上在一旁默默不语,微微点头,显然也是同意了此事。

    魏良知道自己不是皇帝最宠信的太监,杨三九才是。可那家伙去了一趟常宁,回来之后就有些灰头土脸的,似乎还失了不少圣眷。

    同是远赴常宁,若是他魏良能把差事办得漂漂亮亮的,说不定这宫中第一太监的位子,也是可以抢一抢的!

    可怎么才算把差事办好了呢魏良这一路上想了很多。

    肖锦他熟悉,不管是先帝在位时还是今上登基后,都是经常进宫走动的。这位小国舅人很随和,又细心又聪明,是皇上的小跟班,皇后的心头肉。

    而那位沈姑娘,魏良虽然没有见过,但也把她的功绩记得清清楚楚。能亲赴闽州赈灾,是个心地善良的;能用计设伏,亲手毙敌,是个智勇双全的;而把痴愚的孪生兄长当弟弟养着,自己扛起沈家的担子,定是个有情有义的。

    两位都是人中龙凤,可凑成一对是否合适,那就很难说了。

    皇上想要笼络沈家女,方法有很多。但肖国舅的大婚良配,可就只有一人。帝后的吩咐里,第一条就是看是否般配!若只为此行有所成就,罔顾圣意,硬去撮合两人,结果很可能弄巧成拙,落得和杨三九一样的下场。

    哼,杨三九和皇上有多年的情分,所以哪怕差事办砸了,惹得龙颜不悦,也只不过降两级听用,说不定哪天又升回去了。他魏良可没有这份福缘,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

    正是有这般心思,所以魏良在当事的肖沈二人面前十分谨慎,只是用心观察,而不敢过早地妄言妄语。

    “魏公公,怎得这般拘谨远不似在京中时那样健谈了。”东云楼上,肖锦端起茶杯,对魏良笑道,“旨也宣过了,皇差也办完了,何必再端着天使的架子呢来来来,我敬魏公公一杯!”

    这话魏良不好作答,只能端起酒杯,把话题引向别处。

    “小国舅,您怎么喝上茶了以茶代酒,可不像是您的风范啊!”

    “唉,昨晚被涂山那几户百姓灌的,现在还宿醉未醒,实在是不能再喝了。魏公公见谅啊!请!”

    “小国舅请!”

    魏良和肖锦各自干了酒茶,魏良便转向一旁的沈其音,半开玩笑地问道:

    “小国舅在京中可是出了名的千杯不倒啊,莫不是沈县主手下藏了几位酒仙,这才让小国舅着了道”

    沈其音微笑着答道:

    “哪有的事。只因他们喝的是新蒸的烈酒,不熟悉酒性,还喝得又狠又猛,便全都醉倒了。与他喝酒的那七户的男丁,恐怕现在还在床上躺着呢。像肖锦这样还能站起来说话的,已经算是好酒量了。哦对了,还有知璃也是,好酒量!”

    沈其音说话间撇到一旁的宋知璃脸色不太好,便连忙把他也捎带上,以免让他觉得自己被冷落了。

    青春期的孩子嘛,对这种事情还是很敏感的。也许这就是为何肖锦出现之后宋知璃一直不太对劲的原因吧。

    沈其音之前还觉




第一百二十四章 杂谈
    宴请魏良,沈其音也有自己的打算,那就是投桃报李,彻底融入这个‘封建大家庭’。

    之前,由于沈家的无头案,沈其音一直对成王朝和皇帝宋世平有所戒备。不过从后续的发展来看,宋世平的嫌疑的确不大。

    从宋世清口中的内幕消息来看,皇位的继承者是老皇帝亲自选择的,根本没有任何可以质疑的地方。所以哪怕百官中谣传沈相保管着真正的传位诏书,以宋世平之智,也绝不会通过灭口的方法来处理此事。

    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典故,这个时空里也是有的。

    而此次魏良带来的圣旨,除了给他们两人的封赏外,还有对沈渠昆的追封。可以这么说,沈渠昆该得的,宋世平都给了,并没有因为沈其音和宋世清一家走得近就有所保留。

    这份恩情,沈其音认了。

    那么从这以后,日子不妨过得简单些。做着成朝的县主,就要忠于成国的皇帝。哪怕忠君为民四个字,沈其音只对后两个有兴趣。

    为人民服务嘛!只要宋世平是个心系百姓的好皇帝,就一定会认可她沈其音的所作所为的。

    所以趁着魏良还没走,沈其音便想借这个机会向皇帝的耳目展示一下自己——她是个什么类型的员工,还是得让领导心里有数才行。

    于是开宴之后,除了一些礼节和闲话,大多数时间,沈其音都在和肖锦抢话头,努力把话题往自己的产业和规划上带。

    比如看魏良对东云楼的菜色有兴趣,就着重介绍一下海外作物引进的必要性。顺便献上几份菜谱,确保常宁百姓能享受的美食,天子在宫中也能品尝得到。

    看魏良对思珞和阿羽的演出有兴趣,就要解释一下他们的演艺之路与其他伶人的不同之处。并且着重强调,这样的演出非但不会丢了朝廷的脸面,反而能帮助百姓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沈其音这一套又一套的新词,听着古怪,但解释之后再仔细想想,又确实是那么个意思。哪怕魏良的本心并不在这些事情上,也不由得对沈其音敬佩了起来。

    “沈县主博文多才,胸中自有锦绣乾坤,实在是让人钦佩。以沈县主之能,西雨书院定能一鸣惊人啊!”

    “谢魏公公吉言,说到一鸣惊人,我这书院里正好要做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时间就在过年之前。不知魏公公会在常宁停留多久,有没有兴趣瞧个热闹呢”

    魏良当然不会走,他身负的皇命还没有半点头绪呢。

    他立刻摆出兴致盎然的样子,顺着沈其音的话问道:

    “哦前无古人之事那咱家可不能错过了呀!不知是何种奇事啊”

    “抱歉魏公公,可否容我卖个关子若是顺利的话,最多三五天,我便会放出消息。到时候,就让肖锦亲自报予公公知晓,如何”

    魏良的眼睛在沈其音和肖锦之间转着圈,还用余光观察着宋知璃的表情。嘴上则说着:

    “哎哟,哪敢劳烦小国舅呀咱家不得不说啊,还是沈县主您有本事。咱家在京城多年,就没见小国舅老老实实地听过谁的话。哪怕陛下和娘娘发话,咱们小国舅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呢。也就是沈县主您,才有能耐让小国舅做这跑腿传话的活儿!”

    “魏公公这话可欠妥啊!沈县主的本事,还不是你从京城给带过来的吗现在父亲和姐夫都给她撑腰,我又不好和一区区女子相争,也只能暂时委身从贼啦。”

    区区女子,这话又扎了沈其音的耳朵了。

    “什么叫区区女子还委身从贼就你最贼了,要从也是从良才对!”

    沈其音习惯性地跟肖锦斗起嘴来。不过又很快意识到不妥,玩笑两句给圆了回来。

    魏良在边上看得迷糊,也不知他二人的关系到底算好还是算差。不过看看一旁宋知璃那略显羡慕嫉妒的眼神,也许……这该算是亲近了

    &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东云旬报
    岁比结束之后,一直到过年,可以算是常宁县餐饮行业的淡季。

    小吃摊子早点铺还好,但各大酒楼经过了一整个月的促销活动和加班加点,上上下下都疲惫不堪。而一众食客,除了少数家里有矿的,基本也都在十月份的岁比里给自己的钱袋来了个大减肥。之后还要置办年货好过年呢,哪能再接着挥霍

    这是大行情,哪怕是不断出新的东云楼也无法幸免。

    尤其是思珞姑娘去闽州的那段时间,最差的时候,酒楼里的客人能比十月份少上一半。不过其中也有一部分富家子弟是遣了奴仆来买寿司匣子吃。靠着这一项收入,东云楼的账目也还不算难看。

    而到了腊月,思珞姑娘的回归使得东云楼的生意明显回暖。而且有消息说,到了明年,思珞姑娘就会有专属的演出场地,不会再到东云楼里献唱了。虽然还是在常宁县里,但终归与现在不同。

    有那些怀旧恋初的文人骚客最是惋惜,于是日夜登门,场场感怀,当真是看一眼少一眼了……那个顾盼含泪的劲头,就好像思珞姑娘要不久于人世一般。

    思珞姑娘的演出曲目已经丰富了许多,从开门到打烊,每次出场只唱一曲,一天下来,已经不带重样的了。

    不止如此,她所演歌舞的类型也扩展开来:有闺中嬉闹,姐妹深情的欢愉小调;有婉转惆怅,不尽相思的悲怆情歌;甚至还有金戈铁马,巾帼豪气的绵延战歌!

    《无惧此夜》

    这是今天刚刚演出的新曲,由于和之前的反差太大,台下的食客们在演出结束后依然议论纷纷。

    “这好端端的,怎么唱起沙场征战的歌来了这思珞姑娘也不可能上过战场啊!”

    “谁说非要上过战场才能唱战歌的之前思珞姑娘还唱情歌来着,怎么,你还觉得她是有了个如意郎君不成”

    “那可说不准……我是说上战场这事!你们没听说吗思珞姑娘去闽州的时候,撞上番贼啦!”

    “还有这事那后来呢”

    “后来就是官军设伏,把那伙番贼给一网打尽了呗。我估计啊,思珞姑娘就是看官军剿贼有感,才唱了这么一首战歌吧!你们听这词:‘无惧此夜,寒枪在手同袍列。残月映血,贼虏不绝誓不歇。’这说的必然是闽州剿匪的事啊,那番贼的匪首,就是被抬枪打死的嘛!”

    “抬枪抬枪是什么”

    “是一种新型火器,由火铳改良而成。隔着二百步远,就把匪首打了个脑袋开花!可惜有些笨重,不然的话,必是我大成将士的一大利器呀!”

    众人看着那人侃侃而谈,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同一个疑问:

    “这些事你怎么知道得这般清楚”

    “《东云旬报》上都写着呢!你们进来的时候没拿吗”

    “什么《东云旬报》……”

    被人这么一说,那些食客才想起来,进门之前,好像确实有伙计递上来一张叠好的纸。

    因为东云楼常发传单,介绍特色菜品什么的,老主顾根本不用看,有的接了传单就揣进怀里,有的干脆就不予理会。

    这些没注意到东云旬报的食客,大多就是这样的老主顾。

    “哎,伙计,再给我拿一份那个《东云旬报》来!”

    “我也要一份!”

    《东云旬报》是什么东西,从字面上并不难理解。朝廷还有邸报呢,无非就是公告消息用的。想来是一旬发布一次,所以称为旬报。

    关键在于,《东云旬报》上登载的都是些怎样的消息



第一百二十六章 热度
    《东云旬报》这个主意,多少有些仓促上马的意思。

    沈其音也是听魏良说起京城里传抄夏伯严的新诗,才想到了办报。

    赚钱是肯定不可能的。现在的印刷技术还不成熟,成本根本降不下来。再加上广告的运用还没有真正火热起来,靠广告费来填补亏空也还不太现实。在东云楼里免费发放给食客的《东云旬报》,拿到别处去卖也只敢卖三文钱,卖一份赔一份。

    但为了宣传造势,沈其音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砸钱……幸好皇帝刚赏了她一千两银子,倒不至于从别的预算里挪用资金。

    十天出一张四版的报纸,工作量倒是不大。第一版朝廷要闻得跟闻怀远商量着来。第二版的杂闻趣事除了自己主笔外,多跟五娘聊一聊就什么都有了。

    第三版的四格漫画,沈其音自己画了两套,是直接挪用了某年校刊上的学生作品。谁知道宋知璃看了,竟深得其中精髓,转手就照着画了两套出来。虽然笔法还不熟练,但胜在更接地气。于是沈其音大手一挥,把第三版全交给宋知璃去折腾了。

    至于第四版,跟商人扯皮广告的事,还有谁比肖锦更合适呢

    这么稍微分了一下工,没用多久,第一期的《东云旬报》就新鲜出炉了。考虑到这年头的识字率还不太高,便只印了一万份。可沈其音完全没想到,这一万份,居然供不应求!

    文人士子,商贾小吏自不必说,凡是认得字的,或者去东云楼领一份,或者寻那走街串巷的‘报童’买一份,三文钱而已,看个新鲜,还是挺有趣的。

    若只是这些人买,一万份也差不多够了。沈其音没料到的是,这《东云旬报》,在不认字的贫民眼里,居然也成了抢手货。

    一来嘛,三文钱一份,实在是便宜。虽然只有一张大纸,但正反面那么多字呢,都快赶上一本小册子了,划算啊!

    这二来嘛,不认字,这不还有画可以看吗这么一大张写满了字的报纸,捧在手中,聚精会神,摇头晃脑,哪怕是看画,都显得那么有学问!

    也不知道这风气是谁给带起来的,反正在长顺街这种贫民窟里,一家家一户户的总要有个人举着张报纸在家门口端详,好像没有这玩意就显得自己低人一头一般。

    当然,也有那么几家求上进的,真的拿着报纸让孩子认字,哪怕一天只认一两个,一年下来,认识三五百个字,也能算是文化人了吧!

    不管初衷为何,百姓们肯读书看报,这就是教化之功!闻怀远亲自登门,给沈其音送了五十两银子的贴补,让她务必加印!

    虽然这五十两银子是一次性的表示,只代表了官府支持的态度,以后不会再发。但沈其音也不嫌少。这种官方的明确认可和鼓励,可比那五十两银子值钱。

    于是,加印的时候,沈其音特意在报头上加了一行小字:常宁县指定读物。

    知县大人特意拨了银子的,不是指定是什么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就这么一行字,找肖锦买广告位的商贾多了两倍不说,文鼎街上好几家书斋都派了人来,请求分一些报纸在他们的店铺里寄售。

    可以这么说,《东云旬报》,火了!

    与此同时,沈其音的那篇《科学杂谈:浮力》也引发了广泛的议论。如果此时有微博热搜的话,那么科学,浮力,飞天等关键词一定会榜上有名。

    而这些议论的声音里,质疑占了大半。毫不客气地讲,如果腊月二十六那天玩砸了,那沈其音就会沦为笑柄,她的西雨书院也就别想再办了。

    竹屋里,孟回风读着手中的《东云旬报》,再看看对面端坐的访客,问道:

    “沈山长,你这是为了请我出山费尽心机,还是搂草打兔子一举两得啊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空的召唤
1...3536373839...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