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求生尼古拉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金铃雪珠
斯大林有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一面,但是他也有者的一面。
斯大林又看了看列宁和捷尔任斯基。按照刘原的说法,这两人本来一个活到1924年,一个活到1926年。现在列宁没有因遇刺受伤也还没有病倒,然而先前的长期超负荷的紧张工作依然不可避免地严重地损害了列宁的健康。再加上他那无法改变的家族遗传,即使有木耳吃,依然如同刘原所说,“不知道他能多活多久”。而捷尔任斯基更是和另一个时空比没什么区别,虽然他也吃木耳,但刘原也说不准这对他的心脏病有没有帮助,有多少帮助。他要活得长一些最好的办法就是放下工作安心去休养,可他又哪里放得下……能够替他分担工作的维亚切斯拉夫鲁道福维奇缅因斯基,身体也不比他好。
列宁给斯大林看的
第96章 未来中国(一)
斯大林听了列宁的话以后,没有说话,而是走上前去握住列宁的手,用坚毅的目光看着对方。≒菠﹤萝﹤小≒说回答,不需要用语言。
刘原看到此情此景,思考了一会,缓缓说道:“八十年前,也就是公元1842年,中国的清朝有一位大臣,叫林则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后,他因主张禁烟和抗英而受到谪贬伊犁充军的处分,被迫在西安与家人分别时作了两首诗,名叫《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第二首里面,第三、四句在后世最为著名,被后人看作林则徐一生的写照,后世临危受命的人上任之前也以此自勉。”他把这两句诗用汉字写在了纸上,用汉语念了一遍,又用俄语解释了意思,还用威妥玛拼音给每个字注上了发音。
刘原之前教中国学生识字时,因为自己也不懂威妥玛拼音,甚至都不知道有这样东西,所以只能用自创的从汉语拼音改成的“汉字拼音”。后来等到要教俄国学生学中文以后,觉得再这样做未免不规范,也知道了威妥玛拼音——“常凯申”的梗就是这么来的——于是用几天时间恶补了一通以后,就“现炒现卖”去了。
斯大林听了以后,点了点头,并用眼光向列宁示意。列宁表示同意后,他把这张纸折起来,收进了衣袋里。
列宁问刘原:“你说那个我活到1924年,那你还记得具体是哪天吗”刘原说:“只记得是公历的1月份,几号真记不清了。”到现在刘原还是不大习惯用俄历,平时还好点,尤其是在讲述“未来历史”时依然用公历。
列宁说:“按照原定计划,明年4月份将会召开俄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刘原明白列宁的意思。另一个时空里,此时列宁已经病重不起,未能出席大会作中央总结报告,因此总结报告由两人来作,季诺维也夫作政治报告,斯大林作组织报告。而按照列宁原来的意思,是准备在此次会议上公布《给代表大会的信》的。但是刘原也奇怪,为什么结果却没有在这次会议上公布呢
同样明白列宁的意思的斯大林,问刘原:“当时是谁负责列宁的治疗的”刘原回想了一下,茅塞顿开:“就是你!不过,这是俄共(布)政治局的决定。”斯大林与列宁互相交换一下眼神,心照不宣。
斯大林突然问列宁和捷尔任斯基:“他有没有详细说过在他穿越之前的,公元2018年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两人都摇头。
斯大林转过头对刘原说:“那你就说说。”他的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但神情却显得不容拒绝。
刘原也的确无法拒绝——他这个穿越者根本不敢想象违抗斯大林的命令,尽管此时的斯大林还没有后世那么高的地位。即使如此,捷尔任斯基还是补上了一句:“别以为我们不知道,那时候的中国一定是个非常厉害的国家。连你都懂得这么多的国家,还能不强大”这句话使得刘原想到了电影《厉害了,我的国》。
可是,刘原却一时不知道从何说起,因为这个题目未免太大。他心想,
第97章 未来中国(二)
实际上,刘原本来对描述2018年的强大的现代化中国是有顾忌的,所以一直不提。ζ菠萝小ζ说因为他担心苏联领导人知道了以后,会想:既然你都这么能了,我还帮你干什么,不背后拆台就不错了。但是现在被直接问了,他又不敢不说。
中国的钢铁与水泥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全世界最快时速达350公里,总长度超过2万公里的高铁,最大的起重船,太阳能发电量和风力发电量均为世界第一,高压电力运输技术同样也是世界第一,以及那些最难修的路,最难造的桥,还有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能够建造航空母舰和客运大飞机,中国名列其中,这些起码还在当时的人——特别是现在坐在刘原面前的列宁、捷尔任斯基、斯大林等人能够理解的范畴之内。甚至听到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能够研制五代机,其中一个是中国,还有一个是俄罗斯时,他们还显得有些欣慰。
至于无人机,共享单车什么的,从名称上就可以知道都是什么。
甚至就连峰值性能为12.5亿亿次/秒,持续性能为9.3亿亿次/秒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和直径500米,简称fast,也被称为“天眼”的全球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雷达遥感卫星高分三号,还有世界首例克隆猴以及世界上率先实现可燃冰可持续开采,中国在21世纪成了仅有的能发射空间站的国家并实现和载人飞船交会对接,深潜的深度也是全球之冠,还拥有世界上最有效的物流系统,这些他们也都能勉强理解。
当时虽然没有电子计算机,手摇计算机却是1878年由瑞典发明家奥涅尔首先制造的,且发明地点正是俄国;天文望远镜他们也听说过见过;遥感卫星被他们理解成从天上往下看的“千里眼”;双胞胎谁都见过;可燃冰则被他们理解成另一种形式的“煤炭”。而“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也不是只有中国人才有的梦想。至于物流系统,既然中国的铁路网公路网这么完善,也是顺理成章的。
但是还有一些,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刘原不得不费了很多口舌来解释,甚至有些连刘原自己也不怎么理解因而根本没法解释。
中国发射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并已经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量子卫星网络。可惜,刘原连量子纠缠也没弄清楚,只能强调量子通信的传输高效和绝对安全。而列宁和斯大林则同时想起了因密电码被破译而惨败的华沙战役。
美国曾是人工智能研究关键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而中国正迅速崛起,和美国共同成为该领域的领头羊。这被刘原解释为“机器人”,还提到了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也是世界第一。
中国在可控核聚变研究领域也走在国际前列,刘原则解释成“等到实现了就不用担心缺能源了”。
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则让他们感到每个人走到哪里想怎么走,导航系统都清清楚楚。
中国的互联网规模和网民数量都是世界第一,有自己的根服务器,他们理解成开了超大规模的沙龙,可以在里面进行种种社交,每个人都可以随时进入聊天随时离开,脸上都戴着面具认不出谁是谁,只有主持沙龙的人知道每个人的真实身份。
&nb
第98章 曾经的苏联
刘原说:“中国有句话,叫‘吃水不忘挖井人’。≯菠≌萝≌小≯说新中国在建国初期,苏联援建了156个工业项目,后来成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没有这156个项目,中国也无法取得后来的成就。”说到这里,他望着斯大林,眼里流露出感激之情。
斯大林却说:“可是赫鲁晓夫后来不是又中止了援助,撤回了专家了吗再说苏联应该也不会只援助中国的工业,别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应该也援助过吧!”
刘原苦笑着摇摇头:“就算赫鲁晓夫中止了援助,撤回了专家,中国人已经学会了,还没学会的后来也自己摸索出来了。别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确实也援助过,但是具体情况我就不清楚了。”
虽然刘原没有说,但是三人心里都在想:看样子哪怕苏联不援助,中国也会想尽办法用别的途径实现工业化。而从后来中国“一枝独秀”成为了世界工厂,别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是变色就是勉强支撑,没有一个能和中国的成就相比来看,虽然要考虑到国家体量,但是也可以猜到,苏联援助任何一个国家工业的效果都没法和中国比。
假如把当时的苏联比作老师,别的社会主义国家比作学生的话,那么援助工业就相当于教学。苏联的学生里面只出了中国一个优等生,其余的学习成绩没有一个能和中国比,成绩一塌糊涂的倒是有一堆,甚至交白卷的都有不少。
刘原接着又说:“2018年的中国的辉煌,苏联在几十年前基本上全部都拥有过。除了一些1991年以后才出现的科技以外,几乎是中国有什么,苏联都提早很多年就有。比如苏联的核弹比中国早十几年,苏联的航母、客运大飞机都比中国早几十年,横向比较的话,那时候的苏联也有很多项世界第一的科技,而且是全方位多领域的。教育普及和入学率,高等教育水平,养老和医疗保障覆盖程度,人均动物蛋白摄入量也就是肉鱼蛋奶之类都稳居世界前列。总之,那时候的苏联,无论是工业规模还是尖端科技还是人民生活水平,中国都只有远远望着羡慕的份。中国当时还有一句口号,叫做: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虽然刘原没有说具体时间(他自己也不清楚),但是推理下来这句口号流传时间应该是在中苏尚未交恶时期。
捷尔任斯基则说:“那么苏联解体以后呢是不是应该改成‘千万不要使苏联的今天,变成我们的明天’”刘原点点头:“民间不怎么说,但是官方一直强调吸取苏联的教训,一直在组织学者总结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并且要求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都要学习。”
列宁说:“所以我从前问你苏联解体的原因,你说专门研究这方面的专家都没有研究出统一的结论。你原来又不是党员,所以不是很清楚。”
刘原说:“这些研究出来的结果如果取得了一定共识,也会发表在公共媒体上给大家看。不过,马克思主义哲学里面有一句,外因通过内因来起作用。中国有句古话意思也差不多,叫做: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再说,2018年的中国远未完美,物质文明丰富容易,发展生产力就能做到,精神文明极大提高可就难了,各种各样落后腐朽反动的思想仍然存在。”说到这里,他想到了穿越之前在网上遇到的种种“精外”带路党,如同“出土文物”一样不知“大清亡了”者以及“
第99章 准备交接
刘原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列宁说到大会日期的事情,还以为只是早就做好的例行安排,只是为开会频率略微惊奇,因为后世中国是五年才开一次。ξ菠萝小ξ说
他心里还在想着写《中国三部曲》的张维为描述的过去走访东欧那些加入了经互会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单个体量不大,但是加在一起各司其职各自努力发展优势门类,取得的成就也很可观,那时候这些国家的发展水平、城市面貌和人民生活水平曾经令他艳羡不已。但是几十年后故地重游,那些地方变得反而还不如当年,再说他眼光已经在国内变高了,吸引不了他了。
还有一个故事,说在中国建国初期,苏联的学校里有来自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学生来学习。有一次,老师进来宣布了一番话,大意是:某某国家的学生哪里不行,必须补习,某某国家的学生哪个习惯不好,必须改掉……最后一句是:中国学生,必须去休息!
正当刘原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却听到列宁接着说:“明年的俄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我将宣布不再连任,后年的俄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我将正式退休!”
这下可把另外三人都惊得不轻,捷尔任斯基和斯大林自然是竭力挽留。而刘原这个穿越者说:“难道列宁同志觉得,另一个您是活到1924年,现在就非要在1924年退休没必要啊!”另一个列宁在逝世前三次中风,而眼前的列宁连一次中风都还没有过。他又联想到了叶利钦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天宣布退休,由普京接任的情景。后人评价说,这是叶利钦一生中唯一做对的一件事。
&nb
第100章 新版宣言
那时候,《剑桥中国史》和《哈佛中国史》还远远没有出版。虽说列宁真要找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也不是找不到,但是那通常只是记叙某一段,经常是作者的亲身经历,系统性地描述完整的中国历史的书籍确实不好找,就算有,列宁觉得也不如中国人用自己的眼光看,从自己的角度来写的。
《加拉罕宣言》原来在1919年和1920年已经两次发表过了,现在却因为刘原这个穿越者反对而还没有发表。不过,这次谈话以后,刘原“怕斯大林因此不帮助中国革命”的顾虑解除了,于是,改版后的
第101章 初始积累
暂时把时间线调到1922年初。&菠萝小&说
先前,中国近代证券市场爆发过好几次危机。其中典型的有1883年的矿局股票投机危机,和1910年的橡皮股票投机危机。这两次证券危机爆发时,中国还是清朝,俄国还是沙俄,最关键的是刘原还没有穿越过来,所以这两次没有任何参与。而到了1921年的信交风潮危机时,刘原已经穿越过来了。
原来的情况是这样的:当时,交易所这一新兴事物刚在上海出现,几家大的上海交易所在短短时间内便赢取了巨额利润。一时间,成立交易所便成了短期暴富的捷径,各行各业竞相设立交易所,1921年5月―11月间,上海交易所共有136家,信托公司12家,远远超出了社会经济和金融事业发展的需要。由于人们的蜂拥抢购,各交易所内股票价格暴涨,社会流动资金纷纷投入股市。到1922年初时,社会流动性突紧,银根紧张,银行及钱庄收缩信贷,一些交易所无处借贷,资金周转困难,交易所纷纷倒闭。倒闭风潮过后,只有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和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等较规范的6家交易所存活下来,信托公司仅存2家。而在其中损失惨重的人里面,名气最大的一个,不是别人,正是蒋
第102章 众生相
之前,托洛茨基曾经接到为其打探消息的手下报告,说列宁和捷尔任斯基、斯大林以及另外两个无名之辈一起为一个也没听说过名字的人(尼古拉伊万诺夫这个名字太普通,估计那人记不住)当了入党介绍人,但是列宁后来也没重用他,只不过因为他曾经在中国居住过,就让他去教中文,这人似乎还发明过一些小玩意。々菠じ萝じ小々说于是托洛茨基觉得,此人想必就是列宁的某个故交旧友。列宁本人出身贵族,他的故交旧友估计也属于“出身不好”的那一类,需要5个入党介绍人才够资格入党,后面那两个是被他拉来凑人数的(托洛茨基你这点倒是猜对了)。
不过,也不知道是为托洛茨基打探消息的人不给力还是刘原的行动确实隐秘(他去列宁或者捷尔任斯基那里都是低调进行,再说托洛茨基的人也不可能一直盯着,捷尔任斯基本身就是“契卡”创始人更加懂得如何不让别人查看到消息),托洛茨基还真不知道这个人是列宁和捷尔任斯基办公室的常客,最多知道他去过。
话说,这回列宁宣布一年以后就要退休后,一开始大多数人还不相信是真的,故竭力挽留。但是后来发现列宁确实是真心想退休后,不少人就动起了心思。
当时还有人说,地位较高,有可能接替列宁的人年龄通常都和列宁差距不大,照这个样子岂不是他们过不了多久也要退休了吗比列宁年轻得多的人现在的职位又都还太低。列宁于是指出,我决定退休没有别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身体原因。在我之后接替我的同志没有必要非得在我退休的年龄也退休的。今后干部有生之年退休应该成为惯例,但是不需要把我的年龄作为惯例。
这样一来,比列宁年轻9岁,除了列宁以外威望最高,当时仅有的两个被别人喊“万岁”的人之一(另一个正是列宁),十月革命的直接指挥者,苏联红军的缔造者,且文武双全的托洛茨基,就成了当时人们眼中接替列宁的最热门人选。再说,他手下拥趸者甚多,有的是替他摇旗呐喊之人,他自己反倒可以做出一副不求名利的清高姿态,例如跑到郊外打猎之类。
为此,列宁说:“托洛茨基同志,正像他在交通人民委员部问题上反对中央的斗争所证明的那样,不仅具有杰出的才能。他个人大概是现在的中央委员会中最有才能的人,但是他又过分自信,过分热中于事情的纯粹行政方面。”而这些话,居然都没有引起托洛茨基与他的拥趸者的足够警惕。
而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则跑到列宁那里试探列宁对他们的态度。列宁则说:“我只提醒一下,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在十月的那件事当然不是偶然的,但是此事不大能归罪于他们个人,正如非布尔什维主义不大能归罪于托洛茨基一样。”这两个人倒也不算笨,知道虽然有“此事(指他们在十月革命时反对列宁关于武装起义的思想和具体计划,并把这一分歧公诸于众,这一行为曾受到列宁的严厉谴责)不大能归罪于他们个人”这句,但是最多只能表示不予追究,做列宁的继承人是不要指望了。于是,他俩就在考虑如何站
第103章 烧冷灶
苏联如今的情景,使得刘原这个穿越者,想到了2016年的美国大选:希拉里本来以为能躺赢,谁知道会杀出这匹黑马,同样在此时的苏联,托洛茨基本来以为能躺赢,谁知道同样杀出一匹谁也想不到的黑马——当然这个“谁也想不到”不包括这匹“黑马”本身。
本来无论是党内还是军队,拥护托洛茨基的都占了压倒性优势。然而正因为如此,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却动了心思:“我们两个本来就和托洛茨基不怎么对付,他现在又是春风得意,就算投靠他也不会被他重视。列宁评价了托洛茨基,评价了我们两个,还评价了布哈林和皮达可夫,但是给的评价都不是太好,没有一个能让他完全满意,看来列宁也没想好究竟让谁接替才好。”他们也不想想,要是列宁真没想好接替自己的人,会宣布要退休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