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绝地求生尼古拉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金铃雪珠

    “既然列宁还没想好,那么在位置比较高的人里面,有一个人他还没评价过,那就是总书记斯大林。列宁没说他好也没说他不好,是不是说明列宁觉得他不是很重要呢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干脆支持他好了。”用中国人的说法,那就叫“烧冷灶”了。

    而且,他们盘算得很精:“这个




第104章 无法实现的握手
    上回在上海信交风潮中尝到甜头的刘原,觉得这只是一次热身,主战场还是为1929年的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准备。∮菠∞萝∞小∮说而在1929年之前,热身赛还不止这一场,还有1924年8月发生在京、沪两地的“二四公债风波“和1926年12月的“二六公债风波“。虽然刘原记不清具体日期,只知道大致有那么一回事,但是宗旨是,大家都不怎么买时买进,大家都疯狂抢购时抛出,准不会有错。刘原不禁又想到了小说中的那位被人当作了搞笑梗的丝袜将军,深深感受到作为个人,没有国家在背后支持的话,要想在金融危机里大发其财实在是太危险了。

    但是,赚钱毕竟不是根本目的,完善工业基础才是本质。为此刘原也在想方设法补课,他的头脑里可没有相应的储备。毕竟,这不需要穿越也能弄清楚,就是没有后世可以上网查那么方便。

    在又一次见到列宁时,列宁看着上回记录的刘原描述的未来的中国,又提起了上回接受瞿秋白采访并让他去和刘原谈话时的情景,感叹道:“要是能和领导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那位见面该多好!”他知道,另一个时空的自己是没和他见面过,但是斯大林却见过他。但即使如此,那个斯大林还是过于低估了他。

    听到这句话,刘原却立刻想到了一部电视剧(那部电视剧播出的时候刘原年纪还小对这种题材的电视剧还看不懂,他是多年以后才在网上看的),名叫《开国领袖xxx》。而片尾处却有一个镜头,他第一次看到的时候目瞪口呆。那个镜头,正是这位领袖和列宁见面握手的情景,背景则是莫斯科红场!

    有些播放软件会默认设置自动跳过片头片尾,所以不少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还不知道有这一幕。问题是,刘原也知道,这位年轻时并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即使一度有过这想法后来也改变了主意,再说即使他有出国留学念头的时候,想去的也不是苏俄(那段时间是1918-1920年,苏联尚未成立),而是法国。等到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出国,踏上苏联的国土时,已经是1949年的年末,新中国成立以后。列宁1924年初就逝世了且不说,镜头里面的那位,看年龄明显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模样,可列宁逝世时他才刚过了30(实岁)岁生日没多久!为此,刘原曾经忍不住吐槽道:“要真有这样的情景的话,一定是两个人当中起码有一个坐上了时光机!”

    现在既然列宁提到了此事,刘原就把这个镜头说给了他听。但是说完以后,他又遗憾地说:“这一幕只能停留在想象中了,就不说年龄差距问题,就算是让现在的他到莫斯科来见您,也实在是缺乏可行性。”

    有一点刘原没有说但是毫无疑问也就不必说,那就是列宁肯定不能也不会去中国。此时的列宁的身体已经经受不起长途跋涉,再说此时的中国又是乱世,治安实在成问题。哪怕是退休了的前领导人,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人物。

    而让现在的他到莫斯科来见列宁同样缺乏可行性的原因,刘原则这样解释:“他最后决定不去出国留学,主要原因在他给友人写的信里面说了:欲改造中国,有两



第105章 联合
    列宁接着说:“你不是说过,另一个时空的斯大林,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获得我认可他接班人的身份吗现在我就给他机会向别人证明他有资格接替我。闪舞单单你、我、他知道是不够的。”

    听到列宁这样说,刘原又想到了从前的一件事:“当初我第一次见到您,没告诉您您的接班人是谁,说等到8月30日也就是我说的您将会遇刺的日子以后我一定说。然后您就说,万一没法告诉您就告诉捷尔任斯基。可是,幸亏您没事,要是万一真出了事,那时候的斯大林能接替您吗”

    列宁说:“那时候我还真没想到会是他,他那时候级别确实太低了点,连我都没想到短短几年里他会变得这么重要。不过,要是我真的出了事,捷尔任斯基知道是他以后,就会和他一起提前来找你了。从另外一个他的表现来看,虽然要多费一番波折,可能中间还得有人过渡,但是最终他还是能稳住局面的,不会有多大问题。”

    刘原想想也是,而且起码这段时间里捷尔任斯基和斯大林的关系很好,这样做行得通。

    那天,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去找了斯大林,对他说了他们准备把托洛茨基弄下去的计划以后,斯大林不禁暗自好笑。就别说他已经被剧透过另一个时空里未来的情况了,即使没有刘原的剧透,斯大林也一眼就看出了他们的小九九——哪有那么好心的人,现在表面上口口声声都说是为了我,还不是为了他们自己得利。正如刘原转述后世的人所言,所有企图把斯大林当做棋子的人都变成了斯大林的棋子。

    但是,斯大林却作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皱着眉头说:“你们想不让托洛茨基接列宁的班这谈何容易啊!除去列宁,在苏联威望最高的就当属托洛茨基了。他是十月革命实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画像长期和列宁的放在一起。同时他还是红军和苏联海军的最高领导人,他的组织才能和演讲才能似乎只有列宁同志本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现在人们除了喊‘列宁万岁’就喊‘托洛茨基万岁’。要是不反对他,他会不会真把我们怎么样还说不好,可是如果反对了他又没有成功把他弄下去,那才真的肯定没有好日子过了呢!”

    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奇怪地说:“这可不像你啊!你当初沉掉一船托洛茨基的人的勇气和魄力哪里去了”但是斯大林提到十月革命时期,这恰恰是这两人一生中最大的短板,也是他们自知自己不可能接替列宁的最大原因。

    当初,当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公开反对武装起义时,斯大林坚定地站到了列宁一边,成为领导十月革命的领袖之一。但是,等到他俩在媒体上泄露起义计划以后,当初中央委员会几次开会要对他们做出组织处理时,斯大林却总是提出不同意见。其中在11月2日讨论列宁要把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开除出党的建议时,斯大林表示相信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会承认错误,应该将他们留在中央委员会里。由于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确实很快就承认了错误,另外,在起义即将举行的时候,列宁也觉得斯大林的意见不无道理,这才使他们两人幸免于难。

    &nb



第106章 一模一样
    镜头转到刘原那里。此时,刘原正在列宁的办公室里,拿着一份内参,捂着嘴不断地忍不住发出笑声。



    原来,上面有工农红军政治部主任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安东诺夫-奥弗申柯在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的讲话,里面有这样几句:“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谁也没有把握。”“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人相互交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就成为不可容忍的了。这个人应该较为耐心、较为谦恭、较有礼貌、较能关心同志,而较少任性。”这几句话,除了具体字句表述略有不同,基本上的意思与另一个时空里列宁的《给代表大会的信》里面评价斯大林的话几乎一模一样!



    刘原一边笑,一边说:“这下可好,您那封《给代表大会的信》可算是被他补充完整了!”



    当然,因为奥弗申柯地位毕竟无法同列宁相比,所以“想个办法把他调离总书记职位”这样的话就没有明说出来,但是字里行间还是很显然有这个意思的。



    补充一下,斯大林之前曾经是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之一,但是自从被托洛茨基安排“背锅”辞去军职以后已经没有这个职务了,也就是说,奥弗申柯发表这番讲话时斯大林根本不在场。但是他也知道,他的讲话内容之后会被其他人看到。这样“背后议论人”的做法显然太不光明正大。



    再说,就算被别人看到了这些内容,也会想:都知道你奥弗申柯是托洛茨基的死忠,你说出来的这些话能有多少力度再说,你说斯大林太粗暴,那托洛茨基又好到哪里去国内战争期间,他因行事严酷,也遭到谴责。“较为耐心、较为谦恭、较有礼貌、较能关心同志,而较少任性”这些特点,托洛茨基哪点胜过斯大林了



    也幸亏奥弗申柯还算有点头脑,没有说出“这一点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我想,从防止分裂来说,从我前面所说的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相互关系来看,这不是小事,或者说,这是一种可能具有决定意义的小事”这几句话。他也知道,谁都知道他是托洛茨基的亲信,炮轰另外一个人的个人特点会导致分裂,这意图也太明显了,和直接说“不准反对托洛茨基”有多大区别



    所以,同样的话,因为说的人不同,其实际效果根本没办法相提并论。闪舞www如果说列宁遗嘱对斯大林的政治生涯来说险些成为灭顶之灾的话,那么,奥弗申柯的发言斯大林可以压根不予理会。



    刘原接着又说:“怎么会这么巧莫非是只要反对现在的斯大林的,是个人都能想到这几句”列宁也忍不住笑了。



    过了一会儿,刘原又奇怪地问:“起码在现在,总书记这个职位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位置,为什么另一个您和现在的奥弗申柯都会说他‘掌握了无限的权力’”



    列宁答道:“一开始,这个职务是在我病倒以后设立的。你也说过,当时那个我建议中央委员会书记处设总书记职务,相应的提高书记处级别,然后由这个



第107章 不按常理出牌
    因此,不大一会功夫以后,刘原就把那幅图画好了,交给了列宁。刘原的心里有一种小学生交作业的感觉,又有摆路边摊给人画像的感觉。



    刘原画画的时候,列宁就如同他不存在一样,自管自在那里批文件。反正刘原坐的位置根本看不到那些文件。不过,两个人都没有想到,这段时间里两人心里想的都是差不多的内容:“按理说这个尼古拉二世也不是笨人啊,点的技能点相当不少,可为什么就偏偏没点最至关重要的治国技能点呢他曾经说过,处理国事简直如同和大象作战一样累。”



    刘原还想到了中国历史上那些不务正业的皇帝,比如宋徽宗、李煜之类,而列宁则想,哪怕是拿21世纪的那个平民刘原和尼古拉二世比治国能力,恐怕都要胜过他,即使是去掉了穿越时空带来的预测能力的加成的情况下。



    等到刘原画完了图,交给列宁的时候,列宁又想起了刘原上回描述未来中国时,说的一句话:“有人写过一篇文章,末尾一段是:‘从前提到中国,人们想到的是丝绸、香料、瓷器、书法、京剧和功夫;希望将来提到中国时,人们会想到核聚变、高铁、超算、空间站、天眼和移动支付。www’”不由得心里又是一番感慨。



    再说斯大林那头。之前,在答应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联合的要求以后,斯大林以退为进,把两个人尤其是季诺维也夫捧得高高,捧得飘飘然——加米涅夫知道自己不但和季诺维也夫一样有十月革命的黑历史,还单独有1914年时在敌人法庭上攻击列宁的黑历史,因而也不去和他争风头,甚至斯大林还在重要会议上主动把作报告机会让给季诺维也夫,以此换取这两人的支持。十二大结束后,斯大林进一步加强了与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的合作,几乎所有问题都是他们3个人经过事先商量,有了初步想法后再提交政治局或中央委员会讨论。于是,人们称斯大林、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为载着党和共和国向前奔跑的“三驾马车”。他们周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拥护者、追随者,继承列宁意志的政治力量已经形成了。



    另一个时空里,到1922年年底,斯大林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做出或准备做出与列宁的意见不相符合,甚至是恰恰相反的决定。闪舞www其中主要有贸易垄断权、民族问题和关于建立联盟等问题。这也就是列宁的《给代表大会的信》的由来。但是这个时空,列宁从刘原那里得知实际上斯大林的意见才是对的以后,尽管他的身体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严重的问题,但却完全没有去否决掉斯大林的主张——那个列宁是想做而不能,这个列宁直接就是不想这样做。



    而克鲁普斯卡娅依然就贸易垄断权向斯大林提出异议以后,斯大林也没有和她吵架更没有用难听的话骂她,而是心平气和地向她解释了半天外贸垄断的必要性。正因为如此,之后奥弗申柯炮轰他“太粗暴”的实际效用也就减弱了许多。



    即使如此,克鲁普斯卡娅也并未被说服。这回既然列宁没有病倒,克鲁普斯卡娅也就不必因为担心他的身体而隐瞒此事。然而,列宁听了以后,却也表示,斯大林同志的想法是有道理的,在资本主义世界环伺之下,苏联为了生存,必须这样做。



第108章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不可能想到,斯大林固然对中国的历史感兴趣,但他最感兴趣的地方并不是这些。闪舞www



    在此之前,刘原有一次对斯大林说:“我穿越过来之前,有一段话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但是后来被人查出来是假的,不知道是哪个上网的中国人编的。这段话是这样的。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斯大林听了以后说:“那么,这个笼子又是用什么制造的呢”刘原答道:“三权分立——三权是指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



    斯大林说:“三权分立是孟德斯鸠的学说,这个编造的人倒也有点水平。然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再怎么分立,到头来还不是变成终究由资本做主权力被关进了笼子,资本的笼子又在哪里呢”他接着问道:“那么我刚才说的那几句话,有人发表在这段话后面吗”刘原点头:“有的,还远不止一个。闪舞www”



    斯大林又问:“那么发这几句话的人又是什么人呢”刘原说:“不知道,互联网都是匿名的,或许后台可以查到,但是除非这人自己愿意说,否则别的上网的人是不知道每个人的身份的。就算说了,也不见得就是实话。不过,真正位高权重的人根本



第109章 托洛茨基的昏招
    托洛茨基察觉到了自己的不利处境以后,就拾起了自己在十月革命之前无往而不利的一件武器——演讲。闪舞www



    在十月革命前夕那时候的俄国,要论起演讲水平来,列宁要称第二,恐怕无人敢称第一(后世有人认为,要是抛开国别与立场不谈只谈这项能力,恐怕只有后来的希特勒能和他比拟,而这或许也是列宁得知自己中风后将会失语以后,向斯大林索要毒药的原因)。但是托洛茨基这方面的才能也是不遑多让,他要称第三恐怕也没人敢称第二。就连斯大林也知道自己这方面比托洛茨基差的远,尤其是即席演讲能力上。



    这也就是列宁宣布将要退休以后,一开始托洛茨基人气很高的主要原因了,很多人都觉得“谁最像列宁,谁就最可能接替列宁”,更何况托洛茨基在十月革命和三年内战期间的丰功伟绩不容否认。但是之后,他的表现却让很多支持他的人失望了。



    这回,托洛茨基再次拾起演讲这件曾经无往不利的武器时,结果却大大地“和说好的不一样”。非但没有像十月革命之前那样一呼百应、应者云集,反而招来了铺天盖地的攻击。原以为会收获掌声,结果收获的却是嘘声。



    原因,此一时、彼一时。托洛茨基的理论里面有一条是“不断革命论”,主张半殖民半封建国家必须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反对主张首先进行资本主义革命的“阶段论”。这是1917年二月革命以后不久就又有十月革命的理论基础,在当时是非常正确的,否则也就没有苏俄和苏联了。但是他也知道现在说这些已经过时了,于是又继续阐述“向世界输出革命”的理论和“超越国家的世界主义”。



    问题是,苏波战争就是“向世界输出革命”的现成例子,结果大家都看到了。虽然托洛茨基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安排斯大林背锅,但是当时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知道的人太多了,毕竟才隔了没几年。这样一来,拥护“三驾马车”的人纷纷朝着托洛茨基集火。打个波兰就搞成这样,遑论向全欧洲乃至全世界输出革命这和让苏俄自杀有多少区别



    而“超越国家的世界主义”又涉及到“德国革命中心论”,托洛茨基的世界主义是否认民族特点的,认为革命的中心应该是工业最发达工人占人口比例高的国家,比如英法德等,其中又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祖国德国为中心。然而,德国十一月革命以及更早的法国巴黎公社的例子都摆在眼前。现在还非要说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比苏联的更进步,还有说服力吗



    更何况托洛茨基话里话外还流露着废除农奴制才没多少年的俄国的无产阶级落后于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味道,又使得原本拥护托洛茨基的人又成批倒戈——民族自尊心被伤害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啊!许多人私下里还说:“犹太人没有祖国,别人也没有祖国吗”



    刘原很快也得到了相关消息。他这个穿越者心里想的,自然和所有人都不一样:“既然托洛茨基还觉得德国是革命中心,那你怎么不去德国发动革命,就像切格瓦拉那样呢早点那样做的话,卡尔李卜克内西与罗莎卢森堡也不见得会被杀害吧!如果是在苏联建立以后
1...16171819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