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良缘喜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百媚千娇

    众官员全都齐声称“不敢”,诚惶诚恐。

    自然有衙役有眼力,不消吩咐便在堂下设了旁听席,喻惊云拽着安生:“坐。”

    又有人大胆开口:“喻世子,这,这位姑娘听说与此案被告有牵扯,又非朝廷命官,坐在这里貌似不太合适吧”

    喻惊云冷声道:“本世子与这位姑娘也有牵扯,也就是说,与犯官夏运海也有渊源,是不是也应当回避”

    旁边一人悄生一拽那人袖子,那人悄眯地低下头:“不敢,是下官多嘴了。”

    安生作为一个看惯了别人脸色谋求生活的小丫头,如今跟在喻惊云身边,在这大理寺的大堂之上,那些素日里耀武扬威的朝廷命官冲着自己点头哈腰,格外客气,安生一时间也有点受宠若惊。

    几人相互谦让着坐在堂上,手中惊堂木高高扬起,瞅一眼喻惊云,又轻轻落下:“带被告!”

    沉重的铁链声响,吃过了断头饭,劫后余生的夏员外被带至大堂之上,惊疑不定地低垂着头,老老实实地跪在堂下。

    大理寺卿偷偷觊觎了喻惊云的脸色,吩咐衙役:“打开铁链枷锁。”

    衙役领命,上前取下枷锁。

    一旁的夏安生早已经热泪盈眶,哪里还能安然端坐高堂之上起身扑到夏运海跟前,颤抖着声音叫了一声:“爹!”

    夏员外只当做案子又有什么变故,心里七上八下,哪里会想到,竟然在这里见到自己的二女儿顿时就是一愣。

    “安生你怎么在这里”

    “爹,你受苦了!”

    眼见父女二人就要抱头痛哭,大理寺卿一声轻咳:“夏运海,今日是你女儿敲响鸣冤鼓,为你鸣冤,要状告户部上下许多官员贪墨栽赃,皇上下旨,此案重新审理。你可有什么好说的”

    夏员外听他一说,心里顿时就是五味杂陈。他是绝对没有想到,在自己生死关头,将他从鬼门关里拉回来的,竟然是自己一直以来都不待见的二女儿。

    他也更明白,自己这罪过那是铁板钉钉,不知道多少人在其中翻云覆雨,操控着这一切。安生竟然能够力挽狂澜,令皇上下旨重新审理此案,可见这些时日里究竟做了多少努力。

    想到这里,夏员外不禁老泪纵横,握着安生的手忍不住地颤抖。

    而一旁旁听的喻惊云自小就在官场之中摸爬滚打,更是比谁都明白这件案子背后的黑暗,轻咳一声:“夏运海,是生是死,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有何冤情,据实道来,自然有本世子为你做主。”

    喻惊云这话,意思很明显,他今日就是来给夏运海撑腰来了。

    夏员外虽然官职低,但是自然识得震惊朝野,大名鼎鼎的喻惊云。并肩侯府世子爷,战功显赫,满朝上




第一百九十五章 峰回路转
    夏运海心中五味杂陈,一是他这两日在狱中痛定思痛,只当做柔姨娘被李尚书等人收买或者要挟,才将刀锋对准了自己。

    今日听安生一言,也猛然醒悟,这柔姨娘接近自己怕是真的如同薛氏所言,乃是别有居心。他对于柔姨娘的满腔痴情化作流水,满脸颓败,悔不当初。

    二是自己当初听闻指证,也曾经在大堂之上据理力争过,却被主审官员一再打压曲解,驳斥得自己哑口无言。而今日喻惊云在场,他们对于安生的要求却能做到秉公而断,甚至于有些明显偏向与讨好的意味。这怎能不令他心生感慨

    不过盏茶功夫,堂外衙役扬声通禀:“证人丁兮柔带到。”

    安生扭脸,见果真是柔姨娘娉婷而至,不过褪去在夏府里柔柔弱弱的白莲花的娇怯,遍身风流,眉眼生波。

    堂上有两个官员当时眼睛就看得直了,直勾勾地紧盯着她细软的腰肢,肆无忌惮。

    柔姨娘上前,彩凤点头一般跪在大堂之上,一张檀口就是黄莺出谷。

    安生扭过头来,像是在看一尾响尾蛇。

    “丁兮柔,你将那日的证词对着几位大人与被告的面重新讲述一遍。”

    柔姨娘点头,偷偷瞥一眼夏员外,开口道:“我是犯官夏运海新纳的妾室,最初相识的时候,他就对我一掷千金,可谓挥金如土。我有些好奇,他不过一个小小的员外郎,如何能有这多家产挥霍,便旁敲侧击地打听。

    最初时他敷衍妾身,说是祖上留下来的家产殷实,我不疑有他,相跟着回了京城,这才发现并非他所言。

    再三追问,方才得知他一直利用职务之便,从仓廪中偷梁换柱,亏空粮仓,倒卖给他人,从中谋私。他将这些日子里倒卖的粮食数目全都记录在一个小册子上,藏在我院子屋檐下的麻雀窝里,已经上缴给几位大人。”

    安生一声冷笑:“既然如柔姨娘所言,那我父亲贪墨所得银两在哪可有追缴我父亲又是勾引了谁转移粮食,换做现银还有,我父亲一个小小的员外郎,竟然能有这么大本事亏空这么多的粮食,难道就没有人觉察户部的官员都是摆设不成”

    这些疑点正是安生适才深思熟虑归纳起来的几点,咄咄逼人地提问出来,柔姨娘顿时就是一愣。

    “我只是一个姨娘而已,哪里能知道得如此详细我只是尽我自己的本分与良知,揭穿他夏运海的真正面目,将他绳之于法而已。至于银子,自然是挥霍了。”

    其实安生适才所言,堂上审问的几位主审又何尝猜想不到只是各怀鬼胎,想要顺水推舟了结了这个案子,能在皇上跟前交差也就罢了。

    一时之间,堂上几人也聪明地保持了沉默不言。

    “只是一个姨娘而已”夏安生冷冷一笑:“你自己究竟是什么身份,我想你应当心知肚明!大人,假如说我是被告女儿,证词不足以为信,那么,我恳请大人遣人前往祥符县详查这位柔姨娘的真实身份。她压根就不是什么师爷府上千金,接近我父亲原本就别有目的。”

    柔姨娘面上显而易见的惊慌:“我原本是什么身份,与这案子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大堂外,有人扬声道:“启禀大人,下官这里有证据。”

    “堂外何人喧哗”大理寺卿沉声喝问。

    “启禀大人,是下官夏运沧。”

    安生与夏员外皆身子一震,安生更是满脸惊诧。自己这两日去过大房府上两三次,皆吃了闭门羹。原以为,大房对于此事已经是袖手旁观,不闻不问,没想到,这样的紧要关头,大伯竟然挺身而出,前来出堂作证。

    “是你”大理寺卿讶异地挑眉,向着身旁几人解释道:“此人乃是我大理寺少卿,同时也是犯官夏运海的兄长,此事因为需要回避,所以暂时赋闲。”

    主审官员望向喻惊云,见喻惊云端坐一旁,口唇含笑,一脸的意味深长,不解何意。众人不敢招惹,齐齐点点头,大理寺卿沉声道:“宣!”

    话音一落,一身常服的夏运沧急匆匆走上堂来,跪倒在地。

    大理寺卿开口问道:“你说你有证据,什么证据”

    夏大爷不紧不慢道:“下官有一人证物证可证明舍弟夏运海一案另有隐情。”

    此乃峰回路转,堂上几位官员皆面露诧异之色:“什么证据”

    夏大爷上前,自袖中摸出一个册子,恭敬地双手递呈到堂案之上:“这册子上面乃是夏运海记录的户部仓廪亏空情况,请大人核实真假,与那账簿做一个比对。”

    册子递上去,几位主审官员略一翻看,皆面有惊色:“两个册子大同小异,不过略有改动而已。孰真孰假,就不知道了。”

    “这个册子一定是假的。”柔姨娘斩钉截铁地道。

    “柔姨娘何以这般肯定”安生立即逼问。

    柔姨娘眸光闪烁,一口咬定:“因为真的早已经在大人手中了。”

    夏员外怒声道:“是真是假,几位大人问过犯官便知。这册子乃是我亲手记录,最起码的印象还是有的。”

    当下滔滔不绝地将自己所能记得的,一五一十地讲述出来,由大理寺卿亲自比对。

    几人确定完毕之后,暂时不敢决断,转向夏家大爷:“还有人证呢”

    “还有祥符县衙里的师爷丁正淳。他可以证



第一百九十六章 畏罪自杀
    有人将信将疑地问道:“喻世子所言,可是指咱们粮仓里的粮食”

    喻惊云点头:“而且还是被焚毁的那些仓廪里的存粮。李尚书等人早在八月间就已经在筹划这场阴谋,所以借故讨了圣旨,将夏员外等人全部调离京城,打算将粮食偷梁换柱,运出京城。只是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南方接连落雨,许多官道垮塌,或被泥石流阻断,致使那些粮食囤积在半路,不能运送出去。

    所以,他们暂时停下了手中的计划,等到前些时日,道路全部疏通之后,这才利用手中职权,分批将粮食换走。”

    众人全部面面相觑。

    喻惊云得意一笑,继续道:“夏员外觉察之后,将这一事情告知了柔姨娘。他没有想到,柔姨娘会是李尚书派遣了监视自己的人,所以打草惊蛇,给自己招惹了杀身之祸。

    柔姨娘与李尚书密谋,采用调虎离山之计将夏员外从仓廪叫回夏府,李尚书等人趁机发动,纵火焚烧仓廪,趁机掩盖仓廪亏空,并且将所有罪过推到夏员外身上,使他伏法灭口。几乎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只可惜,当日我恰好在东城巡逻,迅速调兵遣将赶去仓廪,扑灭了大火,发现其中疑点,怀疑粮库大火只是一出空城计。

    再加上安生不屈不挠调查此案,他们害怕事情败露,就抢夺了夏员外的手册,伪造了罪证与证人,命令柔姨娘指证夏员外贪赃一事。

    果真皇上龙颜大怒,迅速定下了夏员外的罪行,只等他开刀问斩,就绝无后患。

    而因为案发当日一场秋雨,使得李尚书等人转移粮食的时候遗落在沿路的麦子发芽。他们害怕暴露,便令心腹沿路铲除麦苗,却被前往仓廪调查此案的夏安生撞见,心中起疑。

    李尚书等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命令杀手暗杀于她。结果正好被本世子所救,顺藤摸瓜就寻回了被转运走的粮食。这便是我推断的此案过程。至于是否属实,或者说有什么需要补充之处,几位大人可以传唤李尚书前来,一审便知。”

    他一番话,有理有据,将整件案子前因后果全部串联起来,再加上喻惊云言之凿凿,手中握有被转运走的粮食,堂上几人自然不敢怠慢。

    这次审案乃是三堂会审,皇上钦点,即便是堂堂户部尚书大人,也一样可以请过来协同审理。当下发下签文,命令衙役即刻前往尚书府。

    衙役领命而去,堂上几位主审官一拍惊堂木:“丁兮柔,如今你可还有话说”

    柔姨娘几乎是瘫软在堂下,面对威严的公堂,还有丁师爷手中罪证,知道狡辩无用,连连磕头求饶,如实招供。

    “民女只是一寻常青楼女子,并不懂这其中利害关系。的确是李大人从青楼里为我赎身,命人调、教之后,送去祥符县的。他命民女想办法说服夏大人,能够为他所用。谁料夏大人别的事情对我百依百顺,唯独就是不愿意与李尚书同流合污。

    我害怕引起他的怀疑,不敢多言,只旁敲侧击地打听他户部的事情,他对我深信不疑,将自己的发现与顾虑如实告诉我。

    我拿这些情报去跟李尚书邀功请赏,李尚书便与我定下此计,调虎离山,纵火焚烧仓廪,栽赃于他。

    后来,仓廪失火,夏大人被缉拿进大牢。我原本以为可以功成身退。再加上夏夫人容不得我,我就想着一走了之。此事机密,我担心被人杀人灭口,所以,那账簿并未听李尚书的命令将其焚毁,而是藏了起来。

    果真李尚书并不肯放过我,危急关头,我利用那账簿做挡箭牌侥幸留了一条性命。

    安生小姐不依不饶,并且先李尚书一步,搜查到了那账簿所在。李尚书唯恐夏运海揭发他的罪行,先下手为强,威胁我出堂指证夏大人,将他立即置于死地。我明知道,不会再有生路,但是被逼无奈,所以又昧了良心。

    大人,小女子也是被逼无奈。他李尚书权势滔天,多少朝廷命官都要忍气吞声,不敢招惹,更何况我一个青楼女子恳请大人饶命。”

    柔姨娘一番话,令安生听得咬牙,令旁人听着动容。

    “你明知道陷害我父亲,李尚书一样不会放过你,你竟然还屈服在他的淫威之下,助纣为虐!我父亲待你可是不薄!”

    柔姨娘痛哭流涕,追悔莫及:“安生姑娘,蝼蚁尚且偷生,我不过一寻常人,也只是为了忍辱偷生而已。夏大人对我的确情深意重,我也曾想过就这样过一辈子,尽心尽力地伺候他。所以才会听李尚书的话,三番四次地劝诫你父亲明哲保身,不要与他们敌对。

    我还费尽心思讨你信任,在你父亲面前说尽你的好话,调解你们父女关系,与他人联手,制造被拐卖假案,打压薛氏,这样处心积虑,就是为了能在夏府站住脚跟。

    只可惜身不由己,只能听命于他人。我何尝不是寝食难安每日里苦苦挣扎所以今日将事情和盘托出,为夏大人开脱一点罪行,希望能减轻我心里的一丝愧疚。”

    安生原本就是心软之人,听柔姨娘一番哭诉,那满腔的恨意顿时便消减了许多,左右她要承受国法制裁,难逃法网,遂不忍心再过于苛责于她。

    大理寺卿命人将她与丁师爷的口供拿过来签字画押,便命人将二人押下去,此案审理完毕再做发落。

    刚一一发落妥当,前往尚书府的其中一名衙役慌慌张张地从外面直奔大堂,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大人,不好了!”

    &



第一百九十七章 轰动
    夏家大爷“呵呵”一笑:“你父亲的案子大伯同样是一筹莫展,无可奈何,哪里能有这本事从李尚书那里夺来这册子这是今日有一个小童到府上交给我的,并且交代我今日务必到大理寺呈上这人证物证,搭救你父亲。”

    “小童什么模样”安生诧异地问。

    “就是寻常书童打扮,年约十六七岁,个子不算太高,相貌清秀,脸上有几个油痘。”

    安生疑惑地思忖:“定然是他了。”

    “是谁”

    安生摇摇头:“还不太确定,需要问过才知道。”

    夏家大爷点点头:“那我就不再耽搁了,要立即回府,将这一好消息告知你祖母知道。她这两日茶饭不思,身子大不好了。”

    安生冲着夏家大爷福福身子:“烦请大伯帮安生问候祖母。我还有许多事情,暂时不能去探望她老人家。等到事情了结,再与父亲一同相跟着去看望她老人家。”

    夏家大爷欣慰点头:“巾帼不让须眉,你父亲能够有你这样的女儿,足慰平生。”

    “伯父谬赞了,安生什么也没有做,只是几个朋友仗义援手罢了。”
1...6465666768...1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