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诸葛封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江左白衣

    诸葛璟急忙找到顾言,询问这时怎么一回事,顾言只是呵呵一笑,递给诸葛璟一份花名册,诸葛璟疑惑地接过来翻看一番,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二十万兵马中,并州人占了十三四万,而剩余的几万兵马,竟然是从关中长安三辅以及幽州西凉之地特地赶来投军的。

    虽然现在汉室权威日益衰竭,但四百年大汉的统治已经深入人心,卫国戍边更是大汉这个时代特有的风格和烙印,很明显,诸葛璟于雁门关阻挡匈奴三族并血战灭掉异族,护卫边疆太平的举动收获了很多人心,乃至四方来投,当然,汉军的军威赫赫,以及行军待遇也是吸引他们的一个关键。

    诸葛璟那夜亲下地穴,一路摸索到钟皇峰山顶,在此处顿悟并成功发现墨子留下的军资,其中,甲胄兵刃足有数十万套,粮草物资更是数不胜数,都被墨子封在钟皇峰下,诸葛璟同诸葛亮亲自探查过,储备的粮草足足够几十万大军两年之耗,更不用说无数的金银财宝,再加上诸葛瑾手中的玄机阁,说诸葛璟现在富可敌国也不为过。

    有了这些雄厚的资本,汉军待遇也直线上升,军饷优厚,一日三顿饭,三天一顿肉,五天两坛酒,这对于这时候的百姓来讲简直是不敢想象的,黄巾之乱使生灵涂炭,灵帝故意做出的骄淫无度也无意间损耗了社稷根本,现在百姓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更不要提喝酒吃肉了。

    但汉军从不滥收兵士,为此诸葛璟特意制定了详细规定:

    身怀暗疾,体弱多病者-不收!

    年龄老迈,昏庸无能者-不收!

    胆小怯弱,贪生怕死者-不收!

    贪图享乐,不能吃苦者-不收!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者-不收!

    性格执拗,不听军令者-不收!

    懒惰成性,不求上进者-不收!

    在这等严格筛选下,这二十万大军可谓是货真价实,只不过没有经过战场厮杀,终究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军队,故而诸葛璟只是让顾言派遣将领教练阵法,以后总会有机会磨练这些人的。

    而此时,招贤令也已经发布出去,诸葛璟深知,招贤令这种东西一定要循序渐进,绝对不能贸贸然地进行。故而,诸葛璟和诸葛亮商议过后,决定先在雁门,并州,太原这几处发布,之后再广而推行。

    并州自从诸葛璟接手之后,犹如焕发出新的生机,六大军队慢慢建立起来,招贤令的发布也缓缓而行,转眼间已经是将近年关,就在这时,洛阳的圣旨终于到了。

    出乎诸葛璟等人意料的是,此次来宣旨的人竟然是蔡邕,而跟在蔡邕身边的,则是一名身着五龙王服,头戴金冠的一名少年以及一位身着红衣,看起来充满富贵荣华气息的少女,在见到诸葛璟之后便不住地打量着他,似乎对诸葛璟很好奇。

    诸葛璟等人按捺下心中的疑惑,将蔡邕等人请到大堂上,众人在诸葛玄的带领下一同跪下接旨,只有诸葛璟身怀灵帝的御赐金牌,在圣旨面前负手而立。

    蔡邕欣慰地看了诸葛璟一眼,展开手中圣旨诵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帝王平定天下,式赖师武臣力;及海宇宁谧,振旅班师,休息士卒,俾封疆重臣,优游颐养,赏延奕世,宠固河山,甚盛典也!今征西将军诸葛玄外守边疆,内护百姓,厥功甚伟,特进诸葛玄车骑将军,即刻班师回京献捷,以慰朕心。

    诸葛璟少年奇才,先定破敌之策于洛阳,后集精兵于雁门,文韬武略,首获雁门大捷震慑异族,而后引少于贼寇数倍之兵,外灭匈奴三族之根本,内破反贼张杨之淫威,守边疆无患,国家安康,朕不胜欣喜之至,特封诸葛璟征西大都督,兼并州牧,封冠军侯,赏金百两,白银万两。

    诸葛亮神思鬼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协助诸葛璟破除敌虏,封军师将军,南阳侯。荀彧封军司马,郭嘉为军师祭酒,诸葛瑾为长史,鲁肃为赞军校尉。

    顾言领军战败张杨,平定内乱,为诸葛璟阻挡后患,功不可没,特封顾言为左将军,琅琊侯;赵云武艺高强,每逢大战奋勇向前,又生擒匈奴单于刘豹,封虎威将军,三军都先锋。江南前御匈奴三族大军于雁门,后追随诸葛璟建立奇勋,封鹰扬将军,雁门太守。

    诸葛均封威远将军,张辽为荡寇将军,徐晃为镇远将军,于禁为度辽将军,马超为中护军,典韦为典军中郎将,许褚为武卫中郎将。

    公孙瓒为平北将军,幽州牧,刘备为振威中郎将,关羽斩杀西羌王迷柯,封奋武将军,张飞勇斗吕布,封扬威将军,皆赐金银,以为酬功。”

    诸葛璟在一旁负手而立,听到自己的官封之后微微有些愣神,诸葛璟知道灵帝肯定会厚封自己,没想到会一次性将诸葛璟捧到这个高度。

    金银赏赐倒在其次,关键是征西大都督,并州牧,冠军侯这三个官职可谓是一个比一个重。

    汉朝封将,最高一层为大将军,乃是一品,一般也会是大司马,位于三公之列,接下来便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三公级将军以及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镇国大将军、南中大将军等二品将军。

    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为四征将军、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为四镇将军。

    灵帝封诸葛璟为征西大都督,看似和征西将军官职相等,其实诸葛璟能做的事情远比征西将军做的多得多。

    所谓都督,三军




第99章 刘协至谋划再起
    有御赐金牌的好处就是,只要大汉还在一天,诸葛璟就不必对任何人跪拜行礼。在灵帝面前可平起平坐,至于陈留王刘协和万年公主还要对诸葛璟进行施礼拜见。

    诸葛璟看着面前对自己恭敬施礼的刘协,不禁细细打量起来,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刘协,在洛阳的时候他并没有进皇宫几次,就算是进了也只是受到灵帝的传唤,只到过刘辩的东宫,便匆匆出征了。

    看着刘协不过十岁的年纪,但身穿五龙王服,头戴金冠增添了几分雍容华贵的气质,一双眸子灵动,看起来十分聪明伶俐。

    但诸葛璟却不这样认为,不光是因为他了解原来历史上的刘协,虽然是有些聪明,但骨子里却十分懦弱无为,单看曹操发现伏完谋反,逼迫伏皇后为国捐生,刘协虽然不甘,但终究没有做什么。

    而现在刘协虽然给人一种很聪明伶俐的感觉,但诸葛璟的眼光何其毒辣,刘协看似灵动的眸子深处仍旧蕴藏着一丝胆怯和懦弱。

    叹息一声,做皇帝的没有一个简单的,灵帝更是为了这汉家江山煞费苦心,一眼就能看出存在于刘协内心深处的人性弱点,这才选择了刘辩作为传承人。

    但出乎诸葛璟意料的是,灵帝竟然这么快就把刘协送来,虽然当初灵帝以皇室暗影卫为代价换来诸葛璟对刘协的庇护,但如今并州方定,灵帝便急不可耐地将刘协送过来,不光如此,就连万年公主也被他一并带来,如今留在洛阳城中的,怕是也就剩下太子刘辩了。

    而且看蔡邕的样子,看来刘协和万年公主出京起码在那时候来说是保密的,这是灵帝在向自己要承诺啊。

    把刘协放在自己这里,灵帝是想待自己驾崩之后,朝中必然分成两派各自拥立刘辩和刘协即位,到时候刘协在自己这里,诸葛璟想要置身事外也不可能了。

    想到这,诸葛璟突然感觉内心一阵不舒坦,但并没有发作,毕竟灵帝到了这个地步,用这个方法也是帝王心术,无非就是想给刘辩多加一层保险罢了。

    急忙扶起刘协和万年公主,诸葛璟温声说道:“既然两位殿下来此,就请安心住下,臣自然会妥当安排殿下。”

    刘协也在打量着诸葛璟,早就在宫中听说过诸葛璟,并且刘协知道诸葛璟和皇兄刘辩走的很近,两人甚至以兄弟相称,但刘协并没有什么非分之想,即便在原来历史上刘协当了皇帝,但现在他却认为皇位一定是皇兄刘辩的,父皇对自己的宠爱仅仅是另外一回事。

    而且刘协对于诸葛璟可谓是十分好奇,自己这次来是奉了父皇的旨意,父皇告诉自己,洛阳城内现在十分危险,所以才把自己和姐姐万年公主送到并州,并且严肃告诉自己,要视诸葛璟为长兄般对待,只有这样才能永保太平。

    那是父皇第一次这样严肃地对自己讲话,而且刘协不傻,他也能看出洛阳局势不同,提出要留在这里,却被灵帝笑呵呵地摸着头说道:“洛阳的事情有你皇兄和父皇就够了,至于你,就安安稳稳地陪着你皇姊到并州去,记得父皇跟你说过的话!”

    并且当诸葛璟的报捷信使到达洛阳,自己和皇兄亲眼看到父皇脸上露出最为真实的笑容,那是好久不曾出现的。而且诸葛璟的种种事迹深入刘协内心,顿时,刘协便对诸葛璟产生了无尽的崇拜和敬仰。

    听到诸葛璟温和的声音,刘协暗道果然和帝师说得那样温和如玉,立刻拱手回礼道:“有劳大都督,日后我和皇姊还需麻烦大都督的地方还有很多,在此先行谢过!”

    诸葛璟笑着摆手:“殿下说哪里话,照顾好殿下和公主本来就是微臣分内之事,那还敢说麻烦二字!”说着,诸葛璟不经意间看向万年公主,却发现万年公主正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见到诸葛璟看向她,俏脸一下子红了起来。

    刘协并没有注意到自家姐姐的异状,就算他注意到了也只会以为万年公主这是第一次见这么多人,难免会羞涩。但万年公主这一行为看在众人眼中就不那么纯洁了……尤其是郭嘉和龙天,瞬间露出会心的笑容,看向诸葛璟目光中多了一丝羡慕和崇拜。

    了不得啊……

    诸葛璟的面色难得尴尬了一下,转身对小五吩咐道:“小五,你带着殿下和公主去安排一下行李和住处,告诉阿影,给公主找一个清净的地方!”

    小五答应一声,待刘协和万年公主对众人告辞之后便带两人下去了。

    看着刘协和万年公主走远,诸葛璟这才猛地咳嗽一声,对蔡邕说道:“岳父,此番你亲自前来,可是陛下还有什么旨意吗”听到这,众人的脸色也逐渐严肃起来,是啊,蔡邕此番前来,怕不是仅仅来封赏三军众将的。

    蔡邕的面色此刻也是极为凝重,抓住诸葛璟的手严肃问道:“墨辰,这里没有外人,你告诉老夫,你在京城留下的后手,能有几分把握能保太子江山无恙”

    诸葛璟闻言不禁眉头大皱,蔡邕问的,应当也是灵帝的问题了,细细思索一阵,诸葛璟肃声说道:“若是我的后手能够贯彻到底,洛阳可保,太子无忧,江山不妨!若是不能全面实施,那也足可保住太子!”

    蔡邕闻言,不禁长舒一口气,诸葛璟能说出这样的话,可见他有着十足的信心,不是蔡邕信不过诸葛璟,实在是这段时日以来,何进和张让两方势力动作频繁,诸葛圭和自己等人只有苦苦支撑,好在诸葛璟这次大捷振奋人心,暂时遏制了何进张让的风头,只不过灵帝的身子已经是危在旦夕,据灵帝自己说,能闯过这个年关就已经是殊为不易。

    听完蔡邕的解释,在场众人无不是面色凝重,皇长子刘辩尚且年幼,怎样度过这个江山交接的重要时刻才是最关键的。

    诸葛璟亦是深深吸了一口气,对蔡邕说道:“岳父放心,小婿明白了,小婿会再做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蔡邕点了点头,诸葛璟既然说出来,自然会有所行动,但愿一切能够安稳进行。见气氛有些凝重,蔡邕这才笑道:“墨辰,琰儿呢,这段时间她没有给你惹什么祸吧”

    诸葛璟连忙摇手说道:“没有没有,琰儿极为乖巧,倒是小婿疏忽了,没有告诉岳父,小婿打算明年春暖花开时便迎娶琰儿,不知岳父意下如何”

    蔡邕哈哈大笑,“墨



第100章 洛阳局险象欲起
    京城,洛阳。

    北风萧萧卷黄叶,雪域纷纷落内廷。

    灵帝的身子现在越发不济,多年伪装下来的酒色荒淫已经渐渐掏空了他的身体,即便身着厚裘,也难以掩盖他单薄不支的身体。

    “咳咳……”灵帝负手站在麟德殿前,眼眶深陷,脸色苍白,整个人好像只需要一阵风就能推到,这段时日灵帝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间的斗争,险些就挺不过来,还好,总算是坚持到了这个时候。

    灵帝的目光投向北方,每当这个时候眼中总会流露出一丝安心,因为那是并州的方向。

    数日之前,灵帝卧病在床,本来以为自己这就要去了,没想到诸葛圭手捧奏章急匆匆地走进宫中,平时养气功夫极深的诸葛圭的双手竟然有些颤抖,跪在灵帝榻前,语气中带着难以诉说的兴奋和激动,

    “启禀陛下,雁门关八百里鸿翎急报,诸葛璟率五万兵马大破匈奴三族,二十四万异族尽数筑成京观,并州张杨起兵反叛,被顾言同样率五万兵马破之,阵斩张杨首级,并州无恙,边关无恙,臣谨为陛下贺!”

    听了诸葛圭的话,灵帝内心突然涌现一股莫大的欣喜,急忙拿过诸葛圭手中的奏章细细研读,连续看了不下三遍,灵帝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喜悦,不禁放声大笑,与此同时,一直守在灵帝身边的帝师王越也是露出破冰般的笑容。

    “好啊,墨辰果然不负朕也!朕无后顾之忧也!君贡,立刻将大捷消息散布出去,让满朝文武都知道这件事,并且,在洛阳城内张贴告示,传谕天下,要让每个人乃至百姓都知道这件事!”

    作为皇帝,灵帝自然城府极深,如今洛阳城朝堂之上,何进张让日渐坐大,气焰嚣张,炙手可热,如今,诸葛璟大破异族,斩首张杨的大捷传来,正好可以借此打压一下何进张让,让他们不敢再如此猖狂,如此,对于刘辩的即位也是有莫大好处的。

    诸葛圭同样明白灵帝的意思,立刻告罪一声便出宫而去。作为父亲,得知自己的儿子能够建立如此大的功业,诸葛圭心中自然是欣喜莫名,自从诸葛璟走后,诸葛圭和宫夫人一直是提心吊胆,这下好了,诸葛璟大获全胜,总算是让诸葛圭悬着的心略微放了下来。

    不到半日,诸葛璟大捷的消息便在洛阳城中人人皆知,灵帝于次日早朝之上更是借势一举敲定诸葛璟等人的封赏,众臣只是以为灵帝太过高兴才给诸葛璟这么厚的封赏,毕竟这种事情以前也没少干,也就没有放在心上,殊不知,这恰恰是灵帝想要看到的。

    诸葛璟唯一的遗憾,便是年纪太小,但灵帝的时间不多了,所以只能是对诸葛璟“拔苗助长”,幸好,能够以自己昏庸的借口遮掩过去,虽然算不上天衣无缝,但也足可瞒天过海。

    之后,灵帝也不耽搁,直接便把刘协和万年公主送到了诸葛璟身边,灵帝心中很清楚,自己这是用这两个孩子作为筹码,换来诸葛璟对刘辩的庇护,虽然不是光明正大,但灵帝也别无他法,相信有诸葛圭在,诸葛璟应该不会含糊。

    “儿臣参见父皇!”刘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灵帝这才收回思绪,转头看向被自己倾力栽培的儿子,不禁微微点了点头。

    自从诸葛璟出征之后,刘辩明显变得成熟起来,尤其是当灵帝将诸葛璟被前后夹攻的处境让刘辩知道后,刘辩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让灵帝微微颔首,其中刘辩在监视何进张让的同时也在监视着汉室众臣,这让灵帝对江山交给刘辩更为放心。

    作为皇帝,刘辩这样做在灵帝看来便是应该的,刘辩是将来要继承者大汉江山的人,他必须掌握每个臣子的心思,同时,不能将筹码放在一个人身上,孤家寡人,可不是白叫的,只是,灵帝也了解刘辩对诸葛璟的依赖,虽然这时候没关系,但刘辩登基之后,却不能再这样下去!

    “是辩儿啊,平身吧,有什么事吗”

    灵帝平缓的声音中自带着一股威严,但刘辩却毫不在意,此时的刘辩,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之后,凭空生出一股杀伐决断的气势,灵帝的气势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影响了,但刘辩依旧恭敬道:

    “父皇,儿臣有一事不明,特来请教父皇!”

    “是关于协儿的事情吧,你是不是在疑惑朕为何会这么急得就把你弟弟和姐姐送出洛阳城中。”灵帝依旧负手背对着刘辩。

    “儿臣知道父皇和璟哥之间有过约定,儿臣对于协弟也并无恶意,也明白父皇这样做是为了儿臣,只是,父皇,为什么还要把皇姊送到璟哥那里”刘辩疑惑道,他不是傻子,自然明白灵帝将刘协送走的意思,但为什么还要搭上万年公主
1...2728293031...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