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诸葛封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江左白衣
诸葛璟身穿四海星辰袍,同顾言,诸葛亮俱都是一脸饶有兴味地打量着这片草堂居所,而小五则是好奇地飞来飞去,自从诸葛璟教会小五轻功之后,以小五的根骨此时已经是身轻如燕,来去自如了。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看着周遭景致,虽然是隆冬时节,但依旧有绿竹葱茏,诸葛璟不禁曼声吟诵道《三国演义》中的诗句。
一旁的顾言和诸葛亮听了,不禁呵呵一笑,“好一个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啊,能在如此地方高卧草堂,闲时抱膝长谈,躬耕为乐,强过乱世杀伐,征战不休多矣。”
诸葛璟微微一笑,对诸葛亮开口说道:“其实,二哥,如果天下不乱,是个太平盛世的话,我倒是想要一直待在南阳隆中,我们一家人安安静静地生活,至于名权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
听到诸葛璟的感慨,诸葛亮也是露出一副怀念的样子,接口说道:“三弟所言,未尝不是我想要的,只是命局如此,你我不过是局中之人罢了。”
见诸葛璟和诸葛亮都是感慨的样子,顾言不禁朗声笑道:“这又有何难,待到天下平定之时,墨辰,孔明,我们就直接归隐山林,不问世事,每日饮酒涉猎,岂不美哉至于地方嘛,我看墨辰你老家南阳就不错!”
诸葛璟听了,同样爽声一笑,“尘羽说得在理,到时候定要与你共饮千杯美酒,笑对林泉日月!”
就在三人相识而笑的时候,只见原本在草堂之中对饮的青年和少年急匆匆地走了出来,见到诸葛璟之后青年便是当先拱手行礼道:“不知鬼谷墨家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诸葛璟三人见青年一语道破自己的身份,不由得一怔,急忙还礼的同时也细细打量着青年,只见青年二十几岁的年纪,身高七尺有五,面白无须,一双眸子似乎能够穿透一切,青衣着身,一派令人捉摸不透的样子,而跟在青年之后的少年,年纪和诸葛璟相仿,一举一动方正大气,颇有儒士风度。
眸中精光一闪,诸葛璟心中已经确定,那位走在前面的青年便是自己此行要找的人……三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乱国毒士,贾诩!
在三国时代的众智者中,诸葛亮有街亭之失,周瑜有荆襄之失,司马懿有上方谷之失,独贾诩用谋,千虑而无一失。审时度势,临机善变,察人心曲,游刃有余,能者不胜,藏而不显,乃是后世对贾诩的评价。
贾诩,字文和,曹魏开国功臣,初为董卓帐下谋士,董卓被杀后,李傕、郭汜欲远遁西凉得一条生路,而就是贾诩,教二人反攻长安,导致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可谓是一言而乱天下成三国;后又成为张绣的谋士,在此期间,数次献计于张绣,击败实力强大的曹操。
宛城之战中,曹操掠张绣叔父张济之妻邹氏于帐中,张绣大怒,而就是贾诩献策连夜强攻曹操大营,致使曹操之子曹昂,外侄曹安民,以及大将典韦俱都阵亡,从此名扬天下。
张绣投降曹操后,贾诩称为曹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贾诩主战,继郭嘉十胜十败论之后同样精辟分析时局,言道:“袁绍民心已失,师老无功,明公但以巧计破之,中原得矣”;
赤壁之战前,贾诩早已看透先机,劝曹操不可动武,应休养生息,若曹操不一意孤行,大战赤壁,岂会发出“哀哉奉孝”的懊悔;
曹操与西凉军对峙时,贾诩使用离间计,教曹操实施抹书计,离间西凉兵
第104章 叙过往收服毒士
徐庶一身浩然正气弥漫,不似荀彧的天行正法般豁达开朗,却真正偏向儒门君子修身的正气凛然,诸葛璟心中暗自揣测,这样看来,徐庶应当是传于儒门亚圣这一脉了。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民为本,社稷次之,君王再次之,故而亚圣孟轲这一脉,主民政养生,若是能够主政一方,治下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人心向往;再者,孟子亦善兵战之术,行军布阵一往无前,充满了浩然正气,令人无法阻挡,同时暗藏多种变化,如同儒家答辩一般信手拈来,防不胜防。
诸葛璟心中想着,不禁十分开怀,徐庶他自然是本来就知道,更何况现在也能判断出他的师承门派,更是让诸葛璟意识到,徐庶同荀彧一般,内可处理民生政务,使民无饥馑之色,国有泰山之安,外可出谋划策,决计于两军阵前,真是天赐良才啊!
听到诸葛璟的发问,徐庶微微一笑,对诸葛璟恭敬拱手说道:“庶自三岁时便受教于家师水镜先生座下,得家师授予儒门亚圣传承,如今乱世当现,天下纷争相起,家师以为庶略有所成,故而派庶出山,意欲在主公帐下多加历练,还望主公恩准!”
诸葛璟一脸笑意,心中对水镜先生不禁夸赞一声,还是这老头好啊,先是荀彧,又是鲁肃,现在又来了一个徐庶,真是如一场及时雨一样,儒门讲究的是春风化雨,为他人之困而潜移默化地解决,水镜先生能成为儒门首座,将孔圣,亚圣,荀祖三人传承融会贯通,不是没有道理的。
既然徐庶都已经自己表明心意了,那诸葛璟哪里还会矫情,直接爽声笑道:“元直深得水镜先生真传,想必定然胸有才华,能得到元直的辅佐,乃是璟之幸也。”
徐庶笑着还礼,不经意地往旁边一看,只见贾诩正一脸淡然地坐在座位上品茶,似乎刚刚的一切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见此情形,徐庶不禁恳切地对贾诩说道:“文和兄,无论才识胸略,亦或者格局气象,文和兄都胜庶十倍,何不一同辅佐主公,也好一展平生才华,了解因果孽缘。”
诸葛璟此刻也是看向贾诩,刚刚徐庶的话他听得一清二楚,对于徐庶对贾诩才能的评判,诸葛璟自然是认同的,而让他在意的却是徐庶最后一句话,因果孽缘,难道贾诩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不管如何,徐庶都已经敲上了边鼓,诸葛璟也不能不跟上,更何况他此行就是为了贾诩而来,当下对贾诩躬身行礼道:“不瞒文和先生,璟此来便是为先生而来,而今天下即将大乱,百姓饱受离乱之苦,璟不忍见生灵涂炭,欲以鬼谷神通救济世民,还请先生出山相助,璟替天下苍生谢过先生!”
贾诩听了,不禁有一丝动容,论门派传承,诸葛璟师从鬼谷,乃是世间第一门派,谁也不会反驳;论地位,诸葛璟官拜征西大都督,冠军侯,另并州牧,乃是朝廷一等一的官职。
而且看诸葛璟的样子,似乎不知道自己乃是天机门人,但正是因此,才让贾诩动容,诸葛璟这样的人,仅凭徐庶的一番话语和自己的目光便对自己行此大礼,真是好气魄,更难得的是这份诚意,怎能不让贾诩动容
急忙起身扶起诸葛璟,贾诩不由得叹息一声:“诩何德何能,敢当诸葛掌门如此大礼,快快请起,折煞我也!”扶起诸葛璟后,不给诸葛璟接着说话的机会,贾诩便说道:“诩不过是山野庸才,元直之赞过谬,此生只愿躬耕于此,不问世事,有劳诸葛掌门前来,请恕诩招待不周之罪。”
说罢,贾诩便一拂袖便走进了内堂,只留下诸葛璟等人留在这里。
诸葛璟三人就都是沉眉思索,而徐庶则是一脸尴尬地对诸葛璟拱手道:“主公见谅,文和兄一向如此,还请主公不要放在心上。”见诸葛璟依旧面无表情,只是蹙起眉头,还以为刚刚贾诩的行为惹怒了诸葛璟,一时之间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片刻之后,诸葛璟才缓过神来,笑着对徐庶说道:“元直说哪里话,文和先生率真不羁,毫无矫揉做作之态,与我性情十分相投,又何谈见谅只是,元直,方才我见文和先生眉间似有郁结之事,可是有什么隐情是我不知道的吗”
诸葛亮和顾言也是看向徐庶,他们两个的想法和诸葛璟一样,刚刚徐庶所说的话也记在了他们的心里,贾诩不愿辅佐诸葛璟,想必就是因为徐庶口中的“因果孽缘”吧。
徐庶闻言不禁苦笑一声,请诸葛璟三人来到草堂外的石亭之中坐定,便又是一声叹息,对诸葛璟拱手说道:“主公有所不知,文和兄确实是有所顾虑,以致犹豫不决,不肯出山。”
诸葛璟不禁凝眉道:“还请元直细细道来。”
“主公知晓,如今天下的各门各派皆是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王诩老祖以一人之智演绎四门神通创立鬼谷,现又分出纵横兵家两脉,墨翟前辈奉机关之术为根本开立墨家,我儒门孔圣,亚圣,荀祖先后创立神通。
蓬莱一脉出于童渊前辈之手,兵甲门发于岐山,哦,对了,还有阴阳宗始祖邹衍造化阴阳神通,公输班传承公输家,更有刺客一道易水阁,可谓是显赫一时。
而文和兄也有师门传承,那便是天机门!”
“天机门”诸葛璟同诸葛亮顾言对视一眼,不禁发声问道。
“不错,”徐庶点了点头,“天机门同样是得天独厚,观星之术不弱于鬼谷神通,甚至可以并驾齐驱,天机门人可依靠世间万事万物来推衍天机,不拘一格,虽然犹如天马行空,但结果却是能够一语中的!
可谁知道,天机门却因阴阳宗毁于一旦,人才凋零,在当时几乎断了传承……”
“天机门竟然和阴阳宗有过牵绊”诸葛璟眸中不禁闪过一丝厉色,他似乎已经猜到了什么。
徐庶没有注意到诸葛璟的异样,继续说道:“主公说得正是,主公可能也知道,鬼谷王诩老祖学究天人,天地玄黄四门神通可谓是极尽世间之妙,而阴阳宗始祖邹衍同样不输于老祖,阴阳两脉神通可造化天地。
王诩老祖本无意世间门派排
第105章 誓效劳三派共徒
小五一身白衣,束手静静地立在贾诩和诸葛璟身前,一双眸子不经意间迸发出的灵气直冲人心,经过这段时日诸葛璟的教养,小五整个人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仍旧带有孩童的活泼天性,但气质却是如山岳般沉稳,而整个人的性格似乎都在向着诸葛璟靠拢,一样的潇洒不羁,一样的玩世不恭,而清秀的面容似乎越看越像诸葛璟。
贾诩微微抬头看向小五,对上小五的眸子不禁一怔,急忙取出袖中金钱排卦于桌案之上,看着面前分布诡异的铜钱,贾诩眸中精光闪现,对诸葛璟一字一句地问道:“墨辰,可是欺天之体”
诸葛璟心中讶异,仅凭金钱排卦之术便可断定小五的根源,天机门的本事果然令人敬佩,也不犹豫,直接对贾诩点头道:“先生说得不错,小五正是欺天之体。”
贾诩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多少年了,拥有欺天之体的人已经不再出现在人世间,没想到面前这个和诸葛璟略有相像的少年竟然拥有这种诡异体质,真是天道多变,命运莫测。
“不知墨辰的意思是”心下已经明白诸葛璟的想法,但贾诩仍旧忍不住问道。
诸葛璟笑笑,对贾诩真诚地说道:“若是璟所料不错的话,文和先生心中挂牵之事,应当是天机门唯有先生一人传承,并无后人来继,故而先生不肯出山,不知璟之所言对否”
贾诩闻言不由得复杂一叹,对诸葛璟拱手说道:“实在是惭愧,诩受教先师,立誓恢复天机门昔日荣光,无奈寻游天下数年之久,竟无一人可托天机门传承,故而见墨辰相请而相拒绝,还望墨辰莫怪。”
诸葛璟摆手笑道:“先生所虑,乃是人之常情,想我鬼谷自高祖时期留侯张良和淮阴侯韩信乃是鬼谷地部和玄部神通传人,便四百年再无传承之人。
幸而南华师父受老祖所托寻找门人,找到璟和我二哥将鬼谷神通传于我二人,鬼谷这才重新现世,否则便要几乎灭绝。
天机门千年前同阴阳宗的纠葛,说到底还是因为我鬼谷和阴阳相争,这才殃及天机门,故而,璟欲让小五受教于先生座下。
一来天机门后继有人,二来也算鬼谷对天机门的些许补偿,三来,我也想为小五谋得一份机缘,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贾诩闻言不禁激动地站了起来,抓住诸葛璟的手颤抖地说道:“墨辰,此话当真”
诸葛璟露出一丝真诚的笑容,转身对小五说道:“小五,还不快来拜见文和先生今日起你也要在文和先生座下,须要好生学习,不得懈怠!”
小五听了,急忙答应一声,“是,哥哥!”然后便直接跪在贾诩面前,口中呼道:“徒儿拜见师父,还请师父收我为徒!”
刚刚在进来的时候,诸葛璟就对小五说过,要他拜贾诩为师,乃是一份大机缘。哥哥说的话永远不会错,而且小五经过这些天诸葛璟的调教,心智早就已经开启。
刚刚见贾诩直接说出诸葛璟,诸葛亮和顾言三人的师承,在旁边的小五就觉得贾诩不简单,而被诸葛璟带进来之后,听到诸葛璟对贾诩的天机门十分推崇,小五虽然不知道天机门是什么,但还是能感觉出是个很厉害的存在。
贾诩双手颤抖,嘴巴翕动地一张一合,无法自已,看着面前的小五,贾诩忍不住心中感慨万千。
那可是欺天之体啊,贾诩作为天机门唯一传人,自然知道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欺天者,天道可瞒,集万千钟灵毓秀于一身,修习武功一日千里,谋划韬略知一反十,乃是多少名门大派都梦寐以求的,现在诸葛璟竟然让小五拜自己为师,这是多大的情意啊。
贾诩不敢想象,小五得到天机门传承之后,即便是不继承门派掌门之位,那天机门实际上也已经是浴火重生了,天道无情亦有情,天机门终可不绝矣!
“好徒儿,快快起来!”贾诩这才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急忙将小五从地上拉起来,看着小五清秀的面庞,心中可谓是十分满足欣喜。
就在这时,诸葛璟亦是来到贾诩面前,双手拱起面对贾诩,态度谦逊真诚地说道:“既然先生后顾之忧已解,璟在此再次斗胆相邀先生出山,助璟一臂之力,先生不出,苍生何救”
说罢,诸葛璟直直对贾诩躬身一礼,小五见了,同样对贾诩再次跪拜下去,虽然没有说话,但闪动的双眸透露出的祈求却是丝毫不假。
见此情形,贾诩不禁内心生出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诸葛璟为了请自己出山,在天下局势危急的情况下,舍弃并州众多政务不远千里来到容城山野,又让小五这个拥有欺天之体的人拜入自己门下,解决天机门无后传承的难题。
现在,又不惜身份地再次行大礼恳请自己,拳拳之心,款款之意,怎能不让人动容
想到这,贾诩再无任何犹豫,当即撩衣下拜,对诸葛璟拱手说道:“诩不过一介山野村夫,竟蒙主公两请授徒之大恩,敢不以死相报,诩愿追随主公,效犬马之劳,从此不离不弃,必得肝脑涂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方报主公!”
说着,贾诩心甘情愿地对诸葛璟行三拜之礼,以表明自己的心意。
诸葛璟闻言大喜,急忙拉起贾诩,语气中透露着欣慰和满足,看着贾诩说道:“我得先生,好似如鱼得水也!”
贾诩同样看向诸葛璟,两人相视良久,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贤才遇良主,在二人的身上完美地实现了。小五在旁边同样十分开心,既替诸葛璟感到高兴,又为自己又有了一位十分了得的师父感到开怀。
在草堂之外一直等待着诸葛璟消息的诸葛亮,顾言,徐庶三人听到草堂中突然传出一阵大笑声,诸葛亮和顾言相视一笑,便齐齐走进草堂,而原本茫然的徐庶跟进来之后正好看到了这一幕,不禁马上反应过来,也露出会心的笑容。
“恭贺主公再收贤才,也恭贺文和兄再收明主!”徐庶笑着说道,还是诸葛璟的本事高,竟然能劝得动自己这位文和兄出山相助,徐庶心中对诸葛璟的钦佩又上一层。
诸葛亮手摇羽扇,同顾言一同上前对贾诩拱手笑道:“文和先生胸有锦绣才华,日后还请多多赐教才是啊
第106章 思统帅太史子义
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者,称之为大将。
纵横捭阖,决计两军,引三军将士困敌于隐藏深彀之中者,称之为统帅。
出谋划策,预测先机,运筹帷幄之中而能决胜千里之外者,称之为军师。
若三者相互配合,凝结在一起,则三军将士无不用命克敌,与之对阵者无不闻风而逃也。
诸葛璟现在,若是说还有遗憾的地方的话,便是麾下并无太多的优秀统率。荀彧,郭嘉,贾诩,徐庶,鲁肃,龙天,诸葛瑾可作为谋士,外处理军机,内调和政务,却独领一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