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诸葛封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江左白衣

    而且,典韦许褚同样带来一封书信,不是诸葛璟所写,而是出自郭嘉之手。信上说道,董卓进京,明显是有幕后操作之人,虽然何进张让一时合作,但终究二者之间已经势成水火,不会长久,据郭嘉料想,在董卓到来之前,何进张让定然会进行一场争斗。

    到时诸葛圭只需稳住皇宫,坐观虎斗便可,至于董卓进京之后,就请诸葛叔父按照诸葛璟留下的第三个锦囊行事,虽然会产生一些影响,但这时候最重要的是保住太子刘辩。

    郭嘉的谋略诸葛圭是知道的,诸葛璟之前经常称赞郭嘉为鬼才,想来这应当是郭嘉能拿出的最好的方案了。

    然而,雪上加霜的是,今夜,诸葛圭和诸葛玄被帝师王越紧急召入宫中,而收到的消息则是,灵帝的大限,就在今晚了。

    “咳咳咳……”一声剧烈的咳嗽声传来,灵帝支撑着坐了起来,刘辩急忙上前扶住灵帝,而诸葛圭和诸葛玄也是露出焦急的神色。

    灵帝此时已经是精疲力竭,很想就这样睡过去,但是灵帝知道,自己必须打起精神,安排最后的事情。

    “君贡……近前来……”灵帝虚弱的声音传来,向诸葛圭招了招手。

    诸葛圭急忙来到灵帝面前,倒身拜倒在软塌前,看到灵帝如同枯木般的手臂,登时眼眶湿润,声音颤抖道:“臣在。陛下善报龙体,想不日即刻痊愈,太子和大汉,都需要陛下啊。”

    灵帝费尽力气扶起诸葛圭,让他坐在自




第109章 交后事张让密谋
    不过,灵帝眼中遗憾的眼神也就是一闪而逝,勉强打起精神来:“不过,幸好有南华上仙,将鬼谷神通授予了诸葛孔明和诸葛墨辰两人,而且墨辰和孔明都是诸葛君贡之子,这才给我刘家一线生机。”

    刘辩看向灵帝,似乎知道灵帝将要和自己说什么。

    灵帝竟露出一丝笑容,轻声说道:“诸葛孔明你不必忧虑,此人志虑忠纯,且谋略鬼神不测,乃是一代良相之选,倒是诸葛璟……”

    听到灵帝的停顿,刘辩似乎并不意外,而灵帝此时也是接着说道:“诸葛墨辰这个人,朕一直在看他,但,怎么也看不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不会反你。

    在父皇看来,诸葛墨辰乃是一个重情之人,他在并州招兵买马,训练士卒,与其说是想争霸天下,倒不如说是想有一个安身之地,来保护诸葛君贡等亲人朋友。

    他这个人,野心是有一点的,毕竟是少年人,而且身怀鬼谷四大神通,有着这个资本,但他大体上还是重感情的。更重要的是,诸葛君贡是他的父亲,诸葛墨辰定然不会违逆父命。”

    说着,灵帝却牢牢盯着刘辩:“诸葛璟是个复杂的人,父皇知道你对他有对兄长般的孺慕之情,但你要知道,这个天下是刘家的,在父皇看来,这个世上已经没有人能治得住他了,你要慎重处理和诸葛璟之间的关系。

    还有,朕告诉你,如果有一天,你感觉你真的节制不住他了,你就去……”

    灵帝附在刘辩耳边,低声说着什么,只见刘辩的面色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有惊讶,有震撼,有纠结,而且,还有着一丝恐惧!虽然很细微,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



第110章 谋举事张让威逼
    就在灵帝托孤之时,皇宫深处的一间密室里,微弱的烛火下有着众多人影闪动,细细一数,乃是九人之数,正是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而十常侍中的蹇硕却不知所踪。

    张让此时身穿大红袍服,脸色阴沉,目光中夹杂着一丝狠辣,身为权倾朝野的十常侍之首,张让可谓是做到了宦官的顶峰,不能说绝后,但最起码是空前。

    但是这半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是让张让不由得产生一股股危机感。他这种人,能坐到现在这个位置,手段要有的,但张让最为依仗的,则是对于危机来临的预感。

    之前朝堂上,自己的对手只是何进那个屠夫,虽然看起来是张让和何进分庭抗礼,实际上,若是去除拥护何进的那些士族门阀,张让自信自己一根手指就能玩死何进。

    但现在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原本日渐衰微的汉室忠臣势力死灰复燃,诸葛圭担任侍中一职,有着近乎丞相的权利,三公之中,王朗又态度明确地站在诸葛圭这一边,再加上卢植,蔡邕,皇甫嵩等重臣,硬生生地支撑着灵帝。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诸葛玄携大破匈奴三族,剿灭并州张杨之威回到朝堂,一跃成为车骑将军,直逼何进大将军的锋芒,这让忠汉一系顿时振作,之前张让和何进的平分秋色,现在已经是三足鼎立。

    张让的眼光也是堪称极准,这一切波澜的源头,就在于年前诸葛圭进京,或者更确切地来说,是因为诸葛璟的进京!

    想起诸葛璟,张让的心底竟然没来由地生出一丝冷意,到现在为止,他仍旧看不透,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少年。

    当初诸葛圭进京之时,张让也收到过消息,但他并未放在心上,左右不过是一个诸葛圭到来,在自己和何进把持朝政的情况下,又能做些什么呢

    再到后来灵帝命令诸葛圭带着他的四个儿子进殿朝拜,张让第一次和诸葛璟相见,那种如同鹰隼般犀利的眼神,让城府极深的张让竟有一丝被看透的感觉,并且张让能够感受到诸葛璟看向自己时,眼底闪过的杀意,虽然很小,但却是存在的!

    这让张让感到十分诧异,但他仍旧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之后诸葛璟的所作所为,更是让张让越来越胆战心惊。

    河东之地收兵,得四员猛将,数千精锐;雁门大战之时,两万兵马破敌七万;后又仅仅凭借十万汉军,西灭三族二十四万,筑三大京观,东破并州张杨一十六万,得并州土地。

    现如今,更是官拜征西大都督,并州牧,冠军侯,堪比任何一位封疆大员,甚至高出许多。

    每当想起这些,张让就会寝食难安,他不像何进那样目光短浅,反而他已经意识到诸葛璟羽翼已成,再不加以节制恐怕自己也会因此受难。

    所以,他才会选择听取那个人的意见,与何进合作,令董卓进京,为的就是在诸葛璟初得并州,根基不稳的情况下先发制人,董卓进京,他的西凉铁骑就会为自己所用,那么京城洛阳就会有资本与诸葛璟的并州势力对抗,到时候一举将陈留王扶上皇位,再将刘辩小儿,诸葛圭等人软禁起来,不怕诸葛璟乱来,就算他有几万精兵在手,那也无济于事。

    想到这,张让嘴角浮现一丝笑容,但他似乎并没有考虑过董卓的西凉铁骑会不会为他所用,而且,诸葛璟也早就想到这一点,早早做了准备。

    看着围坐在自己身边的其余



第111章 宣入宫袁绍献策
    却说大将军府上,灯火通明,人影攒动。

    大将军何进正身穿一身居家服饰斜卧于软榻之上,模样休闲之至,而他身边却环绕着一群人,正是依附于何进的一干文臣武将。

    只不过这些人却是武将着甲,腰悬利刃,文官则是面色严肃,一丝不苟,与何进形成鲜明的对比。

    张让在皇宫中有着众多耳目,而何进也不例外,此时,宫中的耳目已经将灵帝病危即将逝去的消息报给何进,而何进手下的文武此时也是各自准备起来,一齐来到大将军府上,想要助何进一举敲定大事。

    可谁知何进本人却是和没事人一样,依旧歌舞升平,见到众文武来到才遣散歌姬,但依旧是一副茫然的样子。

    此情此景看在众文武心里,都是不由得叹息一声,何进除了是国舅这个身份,有着大将军的权柄,剩下的怕也就是那一手屠夫的本领了。

    心中这样想,但众人也别无选择,毕竟现在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也无可奈何,总之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而此时大堂上的一个人却是满眼鄙夷地看着何进,便是袁绍。身为四世三公之后的袁绍,自然瞧不上何进这种杀猪屠夫出身的人,但畏惧于他的权势,也只能忍气吞声地在何进手下做事。

    原来历史上,袁绍本来和曹操一起共事何进,袁绍瞧不上何进的出身,更加瞧不上曹操的出身,虽然是从小到大一起成长的伙伴,但袁绍却是从心里瞧不起曹操阉宦之后的身份,并不断地排挤曹操。

    现在不一样了,因为诸葛璟的出现,曹操找到了更合适的联盟伙伴,虽然诸葛圭在京城里的势力比不上何进,亦或者张让,但曹操的筹码却是在诸葛璟的并州三十万精兵上。

    这个十三岁的少年带给了曹操太多的惊喜,鬼谷四部神通更是让诸葛璟如虎添翼,如果说曹操之前还有什么顾虑的话,那么在灵帝宣布对诸葛璟的封赏之后,就再无一点异议。

    而更让曹操欣喜的是,这个少年同自己的性格是如此地相合,都是一样的豪爽,更让曹操接近诸葛璟的是,诸葛璟的家世比起袁绍也不弱多少,但自己从他身上感受不到任何蔑视,反而生生地感觉到一丝敬仰。

    曹操本就是个感性的人,不管是现在还是历史上,所以曹操选择与诸葛家联盟,不仅仅是因为政治上的有利形势,还有着曹操的内心驱使。

    言归正传,袁绍此时见何进的样子,心中的鄙夷更甚,只不过仍旧没有表现出来,对何进拱手说道:“大将军,此时已经是危急关头,还请早作准备,不然,被十常侍先下手的话,悔之晚矣!”

    在场众人听了不由得齐齐颔首,袁绍的政治才能还是有的,只是何进仍旧一脸无知,但多年的大将军做下来这点意识还是有的,当下便看向袁绍:“本初有何良策快快道来,若能成功,本将军必有重赏。”

    袁绍听了,这才面



第112章 收人心山雨欲来
    感受到袁绍身上毫不掩饰地杀气,再看看直指自己心口的宝剑,那宣旨的宦官登时拜伏在地,不断叩首道:“将军饶命,将军饶命!”

    袁绍冷哼一声,见宣旨的宦官如此模样,缓缓收起杀气,仍然剑指向这人,冷声说道:“识相地赶紧老实交代,为何是皇后下令,陛下何在,太子何在!”

    那宣旨的宦官急忙回答道:“是是!”咽了口唾沫,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继续说道:“陛下此时已经病危,太子殿下被陛下召入麟德殿中,但陛下病情危急,时而昏迷,无法下旨,故而皇后这才下旨,召大将军进宫主持大局!”

    袁绍等人听了这才缓和了面色,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说明十常侍还没有行动,这道懿旨明显是何皇后偏向何进这才发出来的。

    而何进此时也是再无半点疑惑,欢喜地拍了拍肥硕的肚皮,大声喊到:“来人,快给本将军准备坐骑,本将军这就入宫!”

    就在这时,刚刚发声质问的陈琳再次站了出来,拦住何进说道:“大将军且慢,如今皇宫之中,仍然是形势不明,十常侍那边还未有所风声传来,况且大将军乃是万钧之尊,岂可轻易犯险”

    但何进却是不以为然,“皇后乃是本将军的亲妹妹,怎么会害本将军,至于十常侍嘛,不过是一群阉竖罢了,平日里仗着陛下恩宠,现在陛下自身……咳咳,陛下龙体不安,他们还有什么胆子和本将军争”

    陈群却是没有因为何进的话而放弃自己的看法,躬身苦谏道:“大将军万万不可大意松懈,十常侍之首张让工于心计,城府极深,这些年更是栽培党羽,陛下万一有所不测,他定会拥立陈留王为帝。

    而且朝中还有不少人依附于张让,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啊,国家社稷现皆托付于大将军身上,琳恳请大将军三思而后行,免得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何进这就怒了,瞪大眼睛怒气冲冲地对陈琳说道:“好你个陈琳,你这是在咒本将军吗!来人,给我把陈琳拿下!”

    在何进看来,荣华富贵就在眼前,只要自己入宫,拥立太子刘辩为帝,那么自己就可以顺势成为辅弼重臣,再加上自己国戚的身份,那么整个大汉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就算是比起伊尹,霍光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何进的心态正是印证了那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屠夫不是好屠夫!

    只不过就在何大将军想要一展宏图的时候,偏偏有个陈琳跳出来磨磨唧唧,推三阻四,这是在挡我何某人的权路啊!

    一声令下,两排的甲士顿时上前就要把陈琳拉下去,惊得众文武一齐躬身施礼,为陈琳求情道:“陈孔璋虽然言辞激烈,但却是肺腑之言,还请大将军暂饶他一命,况且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先斩家人,大不利啊!”

    而袁绍此时也是出列道:“陈主簿之言虽然逆耳,但却是不无道理,大将军若是想要入宫,还请早做提防,必要的护卫甲士还是需要的!”

    这倒不是袁绍有这个眼力能看破张让的计谋。而是因为如果何进就这样进宫了,那么自己之前的一番献策就成了笑话,如果何进能够听了自己刚刚的话,那事情过去,袁绍也就是有功之臣!

    何进也不是傻子,听了众人的话语,这才挥手命令甲士放开陈琳,冷哼道:“今日若不是本初等人为你求情,本将军定要问你个妖言惑众之罪!来人,点起五百甲士,随本将军入宫



第113章 幕后人帝师有感
    诸葛圭此时也是面露落寞,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在朝中的力量太弱,只是……“帝师,胤谊,不知道你门有没有感觉到,洛阳的局势似乎有人在暗中推动……”

    此言一出,诸葛玄和王越俱都看向诸葛圭,诸葛圭目光投向远方,语气似是推测却又透露出一丝肯定,“你们想想,这次何进和张让为何会如此一致地令董卓进京。

    还有,前些日子陛下突然身中剧毒,致使身体迅速萎靡,这才……这一切,仿佛一只无形的大手在主宰。”

    听了诸葛圭的话,王越和诸葛玄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片刻过后,王越似乎想到了什么,开口说道:“君贡言之有理,月前我便感觉洛阳城中多了几股强大的气息,比起墨辰也毫不相让,只是隐藏得很好。

    在此之后,陛下便被人下毒,若不是墨辰留下的丹药,洛阳局势早已崩盘,现在想来,确实是有人在幕后出谋划策,只是,会是谁呢”

    诸葛圭沉默,这是他也想不透的一点,能做到这一点的,绝不是等闲之辈,只是诸葛圭不认为自己认识的人里谁能有这个本事。

    一时间,三人都陷入了沉默。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脚步声,三人回首望去,之前刘辩左手托起一个玉盒,右手负于身后,面容严肃,一步一步走来,仿佛主宰一般。

    诸葛圭三人目光看向刘辩手中的玉盒,不由得内心一惊,他们怎么会不认识,这分明是装有传国玉玺的玉盒,再看刘辩一副冷漠的表情,诸葛圭三人心中便已明了,灵帝的时代已经谢幕了。

    没有任何商量地,三人不约而同地对刘辩行起了三跪九叩大礼,“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辩这才将负于身后的手伸出,将诸葛圭三人扶起:“帝师,两位爱卿快快请起!”

    诸葛圭三人再次叩谢,这才起身。

    刘辩看向诸葛圭。露出一丝笑容,“侍中大人不必多礼,父皇临终前将朕托付于卿,日后还请侍中大人多多辅佐才是!”

    诸葛圭恭敬地答道:“承蒙先帝不以臣愚钝,臣敢不用命!”诸葛圭表明忠心后,不等刘辩说什么,旋即拿出灵帝之前的空白圣旨,捧给刘辩说道:

    “启禀陛下,臣不过是愚钝之辈,幸蒙先帝简拔,付以托孤重任,臣虽死而无憾,只是此圣旨乃是先帝错爱,还请陛下收回,臣万死不敢持有!”

    “侍中说哪里话,”刘辩急忙摆手,“此圣旨乃是父皇钦赐,便是朕也无权收回,况且这圣旨乃是父皇赐予璟哥的,于公于私,朕都不会收回。”

1...3132333435...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