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诸葛封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江左白衣
赵云,典韦,许褚,马超,诸葛均,张辽,徐晃,于禁虽可冲锋陷阵,斗将长威,却没有掌握大局的能力。
而现在诸葛璟军中可以称得上统帅的,也只有诸葛璟,顾言,诸葛亮和江南四人而已。诸葛璟和顾言自不必说,各自传承鬼谷墨家全部神通,而诸葛亮身为鬼谷地部和玄部神通的传承者,自然具备统率的才能。
别忘了,当初留侯张良和淮阴侯韩信正是各自出于鬼谷地部和玄部,诸葛亮现在相当于将二者结合,焉能不具有统帅之能至于江南,在大局的掌控下虽然比不上诸葛璟等人,但也算是佼佼者,否则诸葛璟不可能将整个并州都交给他统领。
至于统帅人才,诸葛璟来自后世,自然知道三国时候到底有谁,想到这,诸葛璟目光不禁投向南方。
“主公,不知我们是要这就返回并州,还是……”贾诩一身青衣,来到诸葛璟身后,对诸葛璟的称呼也已经发生了变化。
诸葛璟转过身来笑着对贾诩道:“不瞒先生,我此次出来就是为了寻访贤才,如今幸得先生元直,然而我还需再行游历,还请先生和元直先一同前往幽州治事,待我归来之时再前往并州,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贾诩微微颔首,昨日诸葛璟已经把公孙瓒相让幽州的事情告诉了贾诩和徐庶,贾诩也明白,诸葛璟此番出行,就是为了为幽州寻访人才,于是开口说道:“贾诩领命!”
诸葛璟点了点头,有贾诩统筹幽州大局,自己可以真正地放心了。
东莱,黄县城外,诸葛璟四人驻马在一处高坡上。
说起东莱,可能不是很多人熟悉,但是若熟读三国演义的人就会知道,这里虽然不是什么兵家要地,但是这里却孕育着一位大将,那便是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义,三国时期吴国大将,武艺高强,箭法超群,手中一戟纵横天下,雕弓出手,箭无虚发,先是北海救孔融,后与小霸王孙策仓亭斗狠,最后与孙策惺惺相惜,归顺孙策,江东基业之成,太史慈出力甚多。
但这个时候想必孙策还只是个孩童,那太史慈这样的猛将诸葛璟岂会不收入囊中
于是,诸葛璟等人便出现了一处木屋院落前,他日前给黄县县令发过度牒,让他寻访太史慈,诸葛璟此时大破匈奴三族以及匈奴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天下,黄县县令自然不敢怠慢,急忙派出人手寻找太史慈。
却没想到,太史慈是找到了,没想到出来一点意外,太史慈听说是诸葛璟找他,并没有作为,而是说道,若是诸葛璟想要见他,便自己来找他,若能胜过他的手中戟,自然会归顺。
这可不得了,诸葛璟是什么人,征西大都督,并州牧,冠军侯,现在不惜身份来找一个默默无名的人在黄县县令看来已经是屈尊降贵了,没想到那叫什么太史慈的还如此蛮横无理。
战战兢兢地将这些汇报给诸葛璟,没想到诸葛璟居然没有生气,反而是微笑颔首,似乎并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反而是一大早就出城前往太史慈的住处。
在距离木屋几百步的距离,诸葛璟示意墨白停下,坐在马上向木屋眺望了一会儿,然后翻身下马,牵着缰绳,徒步向木屋走去。
见到诸葛璟的举动,诸葛亮三人人无不莫名。这个东莱太史慈,到底有什么手段值得诸葛璟如此,以表示尊敬之意要知道,当初拜访贾诩,诸葛璟也不过如此。
没有人知道诸葛璟的想法,原来历史上太史慈英年早逝,临死前仍不忘守护江东基业,诸葛璟怎能不敬佩万分。
似乎感觉到诸葛璟等人的气息,木屋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从木屋中中出一个虎背熊腰、身长八尺的青年。看年纪大概在十**岁左右,和赵云年纪相仿。
这个青年人,手中提着一杆长戟,腰间还挎着一张大弓。自从走出木屋之后,这个青年就一直站在原地注视着诸葛璟。
诸葛璟在他的注视下,牵着墨白一步一步走到他的面前,微微一笑,抱拳问道:“可是东莱太史慈”
那个青年大声答道:“不错,某正是东莱太史慈,你又是何人”
敖烈身后不远处的黄县县令怒斥道:“大胆!竟敢对冠军侯,征西大都督如此无礼!”
听到黄县县令的怒斥,太史慈的脸上先是浮现出一丝惊愕,接着又露出了不屑的神色,傲然说道:“某本以为征西大都督威震天下,必定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今日一见,却是大失所望,难道我大汉无人了么竟然让一个黄毛小子闯下偌大名声!还大言不惭,敢称冠军二字,可是笑死我了。”
诸葛璟依旧保持着微笑,缓缓说道:“有志不在年高,你邀某前来时,曾说过只要战胜你手中戟,你便投在某麾下效力,这句话,属实吗”
太史慈不屑的撇着嘴角说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只要你能战胜某手中枪戟,某这条命,今后就是你的!只怕你这黄毛小儿,连某一枪也接不下!”
敖烈不再言语,太史慈就是这样的性子,当初不也是和孙策大战了一番才归顺的吗,至于自己,总不至于比不上孙策吧
而诸葛亮和顾言同样面带微笑,太史慈这样做,完全是正中诸葛璟下怀,这不是紧赶着投效诸葛璟吗,而小五更是一脸希冀,希望自己哥哥能出手教训一下这个人。
诸葛璟拍了拍墨白的头,翻身上马,取下幻影游龙戟,随便摆了一个架势,戟尖斜指向地,对太史慈招了招手。太史慈同样是用戟,诸葛璟也想看看,太史慈的戟法,比起吕布来又有何不同。
太史慈见诸葛璟轻视自己,气的俊脸通红,搓起手指放在口中吹了一声口哨,一匹黑色的骏马听到太史慈
第107章 得虎将变局突起
诸葛璟瞳孔一缩,竟然露出惊讶的表情,同时,在远处观战的顾言也是微微错愕,太史慈这一招,明显带有双绝的影子,虽说左右手都是戟,只有长短之分,但能配合到这个地步,已经是殊为不易!
足尖轻点墨白腹部,诸葛璟沉声喝道:“疾!”墨白立刻撒开四蹄,斜向奔跑了起来,速度快若闪电,兜着半圆向太史慈冲去。
马背上的诸葛璟戟法再次出现了变化,朗声喝道:“神鬼乱舞!”双手抡起幻影游龙戟,左右劈斩着,每一次劈出长戟,都会带起一阵破风之声!阵阵破风之声连成了一片,在众人眼里,似乎以诸葛璟为中心,刮起了一阵龙卷风一样!
铛……
铛……
连续两声碰撞声接连响起,太史慈手中的一长一短两支戟伴随着金属特有的碰撞声,一前一后的被脱手震飞,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激射而去。
诸葛璟这才停住了攻势,诚恳的问向太史慈:“子义,如何,可是服了,若是还不服,我们再来过。”
太史慈看着诸葛璟诚恳的神色,又低头看看自己被震得红肿发胀的虎口,心中莫名对诸葛璟生出了敬佩之情。他自然知道刚刚那一招有多大威力,自己日夜苦练,汗水足以流成一道小溪,没想到却被诸葛璟一戟破除。
于是翻身下马跪倒在地,口中说道:“慈本是无名小卒,得蒙诸葛将军不嫌弃某夜郎自大,亲自上门赐教,慈输的心服口服,今后愿意追随在将军身边,为将军冲锋陷阵。”
诸葛璟连忙下马,来到太史慈身前,将太史慈扶了起来,笑着说道:“子义乃是当世豪杰英雄,璟于情于理都应前来拜访,何谈夜郎自大之说,倒是子义最后施展的招式,让璟险些招架不住啊。”
虽然这是诸葛璟谦虚的说法,但诸葛璟还是对太史慈最后施展出的酷似双绝的戟法感到惊诧莫名,他自己已经掌握了双绝自然知道其中的威力,刚刚太史慈施展出的,虽然还没有达到真正地双绝,但意境绝对是有了。
而在诸葛璟麾下,能做到这一点的,几乎是没有几个。诸葛璟肯定是,天律剑和幻影游龙戟在手,施展出的双绝也是站在顶峰的,顾言有着胜邪剑和金纂提卢枪,同样会达到这个境界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剩下的众人中,在诸葛璟看来,只有赵云和小五能在日后习得双绝了,别忘了,原来历史上的赵云就是靠着双绝,左手青釭剑,右手龙胆亮银枪,在当阳长坂坡七进七出,曹操八十三万兵马竟无一人敢拦。
至于小五,诸葛璟自然会传授,只是日后还需给小五找到趁手的兵器了。
但是今日,太史慈竟然能够做到这一点,怎能不让诸葛璟欣喜莫名
太史慈听了诸葛璟的话,不由得躬身抱拳道:“主公武功高绝,令慈敬佩万分,慈自当追随主公,为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是慈还有一事牵挂在心,还请主公恩准。”
“子义可是在担心,若你追随我之后,令堂孤身一人,无人照顾,故而放不下心来”诸葛璟含笑说道,能让太史慈心心念念的,也只有他的母亲了。
原来历史上,太史慈外出学艺,只剩下母亲一人在东莱黄县,当世还是北海太守的孔融经常慰问太史慈的母亲,直到太史慈归来之后,孔融被黄巾余孽围困在城内,太史慈为报答恩情,单戟匹马便直入北海救援,可谓是孝义无双。
太史慈闻言一惊,看向诸葛璟说道:“主公明察秋毫,慈正是因为老母在堂,故而不忍相离,所以……”
诸葛璟听到这,挥手打断太史慈的话,一位刚烈汉子为了自己的母亲不惜舍弃建功立业的机会,诸葛璟怎能不动容,“子义不必再说了,母子天性,乃是人伦根本,璟自然不会拒绝。
就请子义将老夫人一同带着,将老夫人安置好,如今天下即将大乱,东莱也并非避乱之所,不如直接将老夫人送至并州,那里我有重兵坐镇,老夫人亦可无忧,不知子义意下如何”
太史慈听到诸葛璟的话,这明显是诸葛璟提早谋划好的,自己一介草莽,能让诸葛璟如此上心,古代求贤也不过如此了吧当即十分动容,单膝跪地说道:“主公如此大恩,慈万死难报!”
“好了,”诸葛璟笑着扶起太史慈,“既然子义来我麾下,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就不要这样拘束了。”
接着,又将诸葛亮和顾言小五介绍给太史慈认识,当听说诸葛璟乃是鬼谷传人时,太史慈这才恍然大悟,鬼谷天部神通的威名他自然听说过,但得知诸葛璟将天地玄黄四门神通融汇一身之后,太史慈更加震撼,输在诸葛璟的手下,自己当真是心服口服。
而诸葛璟又将幽州被公孙瓒让与自己,无将镇守,这才外出访贤的事情告诉太史慈,之后又看向太史慈,诸葛璟认真地说道:“子义,我并州有五方兵马,现西方白虎军由舍弟诸葛均掌管,只是他年纪尚小,不足以担当此任,所以我打算将白虎军交给你统率,继而进驻幽州,配合子敬等人镇守幽州。
同时,子义你箭法超群,我手下有一支弩兵,乃是尘羽和我共同研制的床弩装备出来的,只是苦于无人教导训练,就请子义一并代劳,我相信,你会将他们调教好的。”
之前并州战场上,床弩的使用给敌军造成了十分大的震慑,但看在顾言眼中,则是远远不够,要知道,那床弩可是由天机神臂弩演化而来,威力不容小觑,虽然经过紫依兰用机簧之术改造之后使用简便,但没有精准的操作依旧不行。
顾言和诸葛璟讲述之后,诸葛璟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现在还没有见过的黄忠,百步穿杨黄汉升可谓是领导这支军队的最佳人选,但鞭长莫及,黄忠现在还在刘表部下,无论如何,诸葛璟这时候都赶不过去了。
但太史慈的出现,恰巧解决了诸葛璟的难题,别人不知道,但诸葛璟可是一清二楚,太史慈的箭法可谓是在原来三国历史上排的上号的,由他来训练弩兵可解一时之急了。
太史慈并不知道诸葛璟的想法,他只知道,自己刚刚投效,便被诸葛璟委以重任,不仅
第108章 阴阳谋灵帝托孤
诸葛璟现在内心可谓是复杂不已,同时还掺杂着懊悔,虽然自己曾经想过,雁门大战之后阴阳宗南宫雪肯定不会就这样善罢甘休,但诸葛璟怎么也想不到,南宫雪竟然会潜入洛阳。
更令诸葛璟想不到的是,南宫雪已经迷惑住了何进和张让。原本在诸葛璟的策划之中,何进张让不过是有勇无谋之辈,即便是张让身为十常侍之首,工于狠毒心计,但诸葛璟自忖留下的后手绝对可以遏制住他。
可谁想到,南宫雪已经进入洛阳,翻云覆雨,变化时局于莫测之间,乃是阴阳宗最为擅长的事情,有了南宫雪参与这件事,那就极为不可控了。
蔡邕来并州宣读圣旨的时候,提到灵帝曾经危在旦夕,幸好有诸葛璟留下的丹药勉强抢回一条命来,现在看来,灵帝中毒定然是南宫雪的手笔了,她这是要灵帝驾崩之后,趁着自己根基未稳之时,一举将天下的局势大乱。
到时候,天下诸侯的心思各异,但肯定不会都是维护汉室,但自己不行,自己这班人已经深深刻上忠汉的记号,但诸葛璟并不是在抱怨,而是在担心。
黄巾张角之乱之后,汉室天下已经是元气大伤,如今饿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已经是屡见不鲜,就算诸葛璟的并州,现在也仅仅是能吃的饱饭而已,更不要提别的地方了。
若是天下一旦分崩离析,还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亡于战争之中,想到这,诸葛璟不禁仰天长叹,人算不如天算啊,自己机关算尽,就是为了灵帝死后,刘辩顺利登基,然后再将何进张让这两大势力铲除之后,整顿吏治,肃清叛臣,就不会出现原来历史上三国鼎立的局面了。
可谁知道,天下大势终究不可阻挡,一番努力之后,历史又回到原来的轨迹上,灵帝驾崩,何进无谋引西凉董卓进京,江南来的信应当已经是月前的事情了,想必董卓此时已经在进京的路上。
自己已经让天行返回并州让江南截杀董卓,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如果真的能直接杀掉董卓,后面何进如何说辞,那自己也有应对之策。
别忘了,诸葛璟现在已经是并州牧,征西大都督,可以说,并州以西诸葛璟皆可征讨不臣,更何况诸葛璟身怀灵帝所赐金牌,就算是何进想找自己的漏洞,那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只是,这些还来得及吗
时间回溯到月前时分,京城洛阳已经是风雨飘摇,局势一触即发。
今夜,月光暗淡,阴云四起,星象不显,北极垣中,紫微星已经是摇摇欲坠。
皇城,麟德殿中,灵帝此时已经是形容枯槁,躺在一张软榻上,太子刘辩,帝师王越,侍中诸葛圭,车骑将军诸葛玄正站在灵帝身边听候吩咐,每个人都是面色沉重,不苟言笑。
诸葛圭此时的内心可谓是极为凝重,灵帝危在旦夕,尤其是陈留王刘协和万年公主被送往并州的而消息传开之后,洛阳局势更是紧张,而灵帝经过一次中毒之后,已经是风烛残年。
就在这时,诸葛圭终于打开了诸葛璟留下的第二个锦囊,急忙按照锦囊中的安排部署,如今曹操已经率领西园禁卫保卫着皇城,只是,令诸葛圭十分懊恼的是,西凉董卓进京了。
虽然不知道诸葛璟在锦囊中为何要着重强调不得令西凉董卓进京,但诸葛圭还是相信自己这个儿子的,而且诸葛圭对于董卓也曾有过了解,此人生性狠辣果决,这样的人如果进入洛阳,就是太平时分也会有所不虞。
只是,不知为什么,朝会上大将军何进竟然提出要董卓进京拱卫京师,防备不臣之人危及京城洛阳,而出乎诸葛圭意料的是,向来与何进不合的张让竟然也支持董卓进京。
虽然不解,但诸葛圭明显感觉到这是一场策划,极力反对之下却无济于事,而且险些因此下狱,幸而王朗等一班汉室元老搭救,再加上诸葛玄归来,这才保得平安。
无奈之下,诸葛圭只得请帝师王越将京城洛阳内的情况传于诸葛璟,而自己将曹操叫来保卫皇宫,没想到,并州回信的竟然是江南,说道诸葛璟同诸葛亮,顾言三人俱都外出访贤,至今未归,而江南已奉诸葛璟留下来的命令,派遣典韦许褚引一千血煞营前来。
听到消息,诸葛圭不禁痛心,很明显,诸葛璟也没预料到这一局势的产生,难道是天亡大汉吗!不过,看到典韦许褚以及带来的一千精兵,诸葛圭还是微微放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