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大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麻烦
白玉琦看了看正在扩大的竹海,再看了看不远处的库峪城高耸的城墙,多少有点尴尬,这次有点丢人……不是,是丢仙了!
他也没想到只是试试法术效果,结果搞出这么一副翻车现场。
不过好处是,这下竹产品加工厂肯定不会缺竹子了,竹鼠养殖场更加不会缺饲料了。
原本光秃秃的山头,突然被茂密的竹海覆盖,显然惊动了库峪城里的人。
特别是库峪城外养殖场和天工门的工匠们,纷纷跑了过来看发生了什么情况。
好在已经“见多识广”了的他们,多少猜到了肯定又是白玉琦这位仙尊搞出来的动静。
所以倒是没有被正在蔓延过来的竹海吓到,反而啧啧称奇的在那张望着,一个劲的给白玉琦贡献信仰。
“咳咳!那个谁……”
“赶紧去招呼城里闲着的人手,过来帮忙砍竹子!”
白玉琦也不好意思说自己差点被困在竹海里,只能摆出一副云淡风轻的仙人嘴脸吩咐了一声。
假装刚刚发生的翻车事件仅仅只不过是基础操作,大家不用喊666一样。
原本还发愁找到的几片竹海距离库峪城太过遥远,有点难以运输的竹材砍伐队队长这下可高兴了。
连忙叫人去通知砍伐队的人员从遥远的竹海撤回来,城里暂时闲着的流民也都拎起大斧头、小砍刀的来帮忙。
密密麻麻的人群围着竹海叮叮梆梆的砍了半天,却发现竹海的范围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还扩大了不少,越来越逼近库峪城的城墙了。
但是就在砍伐队开始有些慌张,生怕竹林蔓延进库峪城里去,打算向白玉琦请示看能不能收了神通,别让竹林再继续生长了的时候,竹海的蔓延居然慢慢的停了下来。
这倒不是白玉琦的法术失效了,而是疯狂暴长的竹林耗尽了土地之中的水份,使得竹根的繁殖速度一下子放缓了下来。
由于竹子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生长需要大量的水份,而且喜欢富含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这一点苦谷附近的土地还是很符合的。
所以只要在法术依旧生效的期间,下一场大雨来补充足够的水份。
或者干脆人工引水浇灌,它还会再度恢复之前的生长速度,甚至更加的疯狂。
这就导致竹材砍伐队必须抢在再一次下雨之前,将这片几乎长成了实心的竹海……不对,应该称之为“竹山”!
尽可能的砍伐和清理出来,为新竹腾出足够的生长空间,以便让白玉琦的植物催生法术,发挥出最大的生长效果来。
这下可就一下子将库峪城闲置的人力全部发挥了起来,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忙着砍竹子、搬竹子、运竹子。
大量砍伐下来的竹材,被搬运进了库峪城内的空地上堆放,如同在库峪城中堆砌出了一座又一座的翠绿山头,短时间内是肯定不会再缺竹材和饲料了。
一捆一捆的鲜嫩竹枝,被竹鼠养殖场的养鼠工们,兴高采烈的扔进鼠池之中。
一时之间大片的鼠池之中,都传来了听上去让人禁不住头皮发麻的嘁哩喀嚓声。
养殖竹鼠只不过是之前白玉琦,发现这些呆萌可爱但能吃的大耗子之后一拍脑门的决定,把竹鼠抓回来扔给流民
第107章 [子系统]体系.为亞特魔斯万赏加更
这些养鼠工,本就是从流民之中挑选出来的,有过养殖经验的成员。
就算没有养过竹鼠,最起码也养过鸡鸭鹅,或者是兔子之类的家禽家畜。
所以听说无极仙尊,打算收他们为神农门的外门见习弟子,传授他们养殖竹狸的“仙法”。
全都激动的噗通一声跪下来梆梆磕头,每个人都向白玉琦贡献出了上百的信仰。
要知道无极仙尊所说的神农门,那可是与天工门齐名并列的仙门!
看着那些从各地赶来的工匠都学会了神奇的仙法,流民之中很多人都羡慕的不行。
一个个都想加入天工门去当一个临时力工,没准在工匠方面有些天赋,被无极仙尊看中收为匠族传下仙法了呢
可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依然是“流民”。
无极仙尊慈善才以工代赈给他们一条活路,还算不上是库峪仙城的“仙民”。
自从来了这库峪仙城,他们不但人人有新衣服穿,每天还能吃上三顿饱饭,更是住进了高耸如天宫一般的“仙舍”,简直就像是过上了神仙一般的日子。
这让他们每天都战战兢兢的拼命干活,唯恐因为表现的不好而被赶出去,重新过那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凄惨生活。
看到了生存希望的流民们,在这座库峪仙城里停留的越久,就越是产生了想要留下来过一辈子神仙日子的野心,而不是等兵乱饥荒过去之后被遣返原籍。
就算能回到老家,地也荒了,房子也没了,那日子能比现在更美
而想要成为“库峪仙民”,最大的机会就是加入无极仙尊麾下的天工门。
一些自持有些手艺的流民,早早的就去天工大殿前跪门,被天工门的那些大匠考核之后收入了门下,哪怕是当个力工呢,也总算是有了留下来的机会。
而其他除了种地什么都不会的流民,就开始惶恐不安了。
因为这库峪仙城可没什么“仙田”可供他们发挥自己的庄稼把式。
那岂不是等兵灾饥荒过去,他们这些人就会被从伸手一扳就能喝到自来仙水的舒适仙舍中赶出去
而就在这种恐慌情绪达到顶点的时候,说是无极仙尊名下除了“天工门”之外,还有“医圣门、鼎俎门、神农门”这样的仙门。
那个“鼎俎门”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可“医圣门”一听就知道是瞧病的。
一些懂得几手乡野偏方,甚至仅仅只是认识一些草药,会采药的的流民。
又赶紧直奔无极仙尊的大弟子,孙思邈孙老神仙正在筹办的“库峪城卫生所”跪门去了。
剩下的流民就只能将希望,放在了最后的“神农门”上。
虽然不知道这“神农门”,跟他们这些泥腿子有没有关系,可好歹还带了个农字呢
但是无极仙尊仙务繁忙,又要招待大唐皇帝陛下,又要传授那些工匠仙法,根本就抽不出空来关注他们这些什么都不会的泥腿子。
要不是听宿舍长说听单元长说听楼层长说,去开会的时候听说大唐皇帝陛下,馈赠给了无极仙尊数县之广的封地,还实封十万户邑民。
这些名额可都还空着呢,到时候他们这批流民都有机会成为玉帝大老爷名下的仙民,这才稍稍安抚了一下躁动不安的流民们。
现在大老爷突然说,要收他们为神农门弟子,
第108章 《繁育女神的繁殖圣典》.为冰輘万赏加更
至于那些由获得了[学徒]子系统的大匠代传法术的工匠,就属于是他们的[学徒],也就是白玉琦的徒孙,从上至下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承体系。
经过这段时间来对永恒无尽系统的了解,白玉琦也逐渐掌握了一些系统的功能。
知道除了主系统之外,还有[门徒]、[学徒]、[随扈]、[仆役]、[同伴]、[部属]、[奴隶]……等各种不同的子系统。
虽然基本上大同小异,可不同的子系统约束性和功能却各不相同,这让白玉琦准备利用这些子系统的性能,来完善属于自己的“无极门”体系,用来管理日渐庞大的宗门和大唐皇帝馈赠的封地。
白玉琦一边照本宣科的向首批神农门司畜堂弟子讲解《育狸经》的内容,一边自己也开启了各种学习法术进行学习和理解,并根据《育狸经》上提到的各种竹鼠养殖经验,来调整竹鼠养殖场的养殖环境。
因为[动物亲和]专长的效果,以及各种动物系法术的作用,数量庞大的竹鼠群对白玉琦那叫一个言听计从,白玉琦发现自己甚至能通过语言来指挥它们。
这倒是让白玉琦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
不再用一米见方的小小鼠池来关着竹鼠,而是尝试着驯化它们来实现放养甚至放牧的效果。
在确定自己能够指挥竹鼠群之后,白玉琦索性一挥手将密密麻麻的小鼠池,改造成了一片大型的集体饲养池。
有他在,脾气暴躁的竹鼠倒是不会因此而互相撕咬,等到驯化到一定程度之后,只需要给竹鼠们下达一个诸如“这只竹鼠爱打架,不如我们把它……”的命令,就能解决竹鼠群养自相残杀的问题。
为了便于管理,白玉琦将集体饲养池又划分成了,孕鼠池、育婴池、幼鼠池、青鼠池以及成鼠池等不同的分区,打算将竹鼠群区分开来。
可怎么区分公母和是否怀孕了又成了个问题。
一只一只的抓起来看小啾啾辨认的话,好几万竹鼠得认到什么时候去
白玉琦企图通过[动物交谈术],让竹鼠们公的站左边,母的站右边,小的站中间。
可竹鼠们虽然能够服从他的命令,但是却对公母大小压根就没有概念,以至于在他的命令下一脸懵哔的满池子乱窜!
系统投影:【建议激活法术:[辨明性别];或消耗100万点信仰激活《繁育女神的繁殖圣典》;】
白玉琦一愣,不禁腹诽:系统,你变了!你现在都已经懒到开始一本一本的推荐法术了么而且信仰价格还这么贵!
好奇的看了一下系统推荐的《繁育女神的繁殖圣典》,白玉琦顿时被其中奇葩的法术给惊呆了:
[辨明性别]:侦测生物的性别;
[繁殖本能]:目标进入强烈的繁殖冲动中;
[侦测怀孕]:探知生物是否怀孕,从而了解怀孕时间、阶段、产期、胎儿性别;
[受孕术]:提升受孕几率;
[保胎术]:胎儿数量+1/级,确保胎儿的安全;
[助产术]:确保生产安全,消除生产疼痛;
[哺乳术]:产量+50%/级,营养+50%/级;
[母爱勃发]:目标产生强烈的母爱本能,将任何生物幼仔视为己出;
[速孕术]:加快胎儿生长速度,缩短每个周期为一小时;
[狂暴成长]:目标的成长期,缩短为每个月为一天,直至成年;
[绝育术]:……
[阉割术]:……
……(厚道麻注:数据字数不计算在正文字数内。)
前面的几个法术,白玉琦能够理解是为了方便判断,动物是否能够进行繁殖。
中间的几个法术,则是为了提升繁殖几率和繁殖成功率,以及提升幼崽存活率。
可后面几个法术是什么鬼
而且那个[速孕术]和[暴风成长]的效果有点逆天了。
&n
第109章 贞观时期什么最重要.为华人桥万赏加更
一边吩咐一名勋贵子弟,对这只怀孕的母鼠进行一对一的专职看护。
一边让尉迟宝琳派人去库峪城大膳堂的后厨搜集吃剩下的骨头,送去畜力磨坊磨制成骨粉,和蒸熟的米饭、米糠、麸皮等物混合在一起,做成营养饲料准备随时给母鼠补充营养。
然后想了想,又让尉迟宝琳亲自去请孙老道过来,白玉琦觉得孙老道除了治人之外,肯定不介意再兼职一门兽医技术。
竹鼠的主食虽然是竹子,但是跟熊猫一样同属杂食动物。
搭配一些其它青料,利于竹鼠成长和增强免疫力,不容易生病。
但是白玉琦从系统搜索中,找到的一些竹鼠饲料配方里的材料,如甘蔗、红薯、玉米。
这个时间段的大唐可没有,只能另寻材料如高粱、芒草、皇草、鸭脚木等植物来代替。
可这些植物除了高粱之外,在唐初时根本没人利用,自然也不会有人大规模种植。
所以想要找到它们,有谁会比常年满山遍野采药,几乎相当于半个植物学家的孙老道更了解它们在那的呢
等孙老道和岐晖老道,带着徒子徒孙和一帮道士匆匆赶来。
白玉琦将这几种植物的形态描述给他们听之后,一帮道士凑在一起一琢磨,很快就回忆起了类似植物的生长地点。
岐晖老道大包大揽的,一边派出了楼观道弟子去寻找这些植物,连根挖回来准备在库峪城周边种植。
一边吩咐人去宗圣观名下的田产,收集收割后的高粱杆运回山来,高粱这东西种植十分广泛,所以宗圣观名下的田产之中就有大规模种植,而此刻正值高粱收割的时节,倒是不难寻找。
岐晖老道会这么殷勤的忙前忙后,自然是为了抱上白玉琦这个无极仙尊的金光大腿。
之前白玉琦虽然松了松口,但是因为一直忙碌根本就顾不上他们,就这么把一大帮道士晾在了库峪城里。
既没说什么时候收他们入门,也没表示要把他们赶走的意思,所以岐晖老道也只好带着楼观道的弟子,先跑到“大师兄”孙思邈的卫生所里帮忙,总不能跟大爷一样闲着在库峪城混饭吃吧
要说这时代的道士还真都算是人才,除了个个都会几手功夫之外,在医药、炼丹、天文、地理、数算、兵学、铸造、经学、文学、艺术、仪典……等个个方面,还真就没有他们不会的。
特别是楼观道一系,在医术上虽然不如孙思邈那么精通,可几乎个个都会治病救人,这也是为什么白玉琦没有拒绝楼观道主动投效的原因……大唐贞观时期什么最重要当然是人才最重要!
唐初时的道士,还只是“道家、道门”而不是“道教”,更接近于一种学派而不是宗教,后世一些知名的道派在唐初时甚至都还没有完全成型。
所以这时候的道士,绝对属于社会上层精英知识分子和技术人才。
有他们的加入,对白玉琦以后发展自己的无极门体系有着莫大的好处。
后世有人认为唐朝时道家不如佛家,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因为这时候不是谁都能够成为道士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