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大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麻烦
亲自动手是不可能亲自动手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亲自动手的。
虽然馋,但是懒,宁可不吃,也绝对不做的白玉琦,怎么可能亲自动手去干琐碎无比的厨艺活儿。
性子比较急躁的他,虽然激活了[厨师]专业和[厨艺]手艺,但主要是用来通过[授技术]传授给鼎俎门的弟子。
毕竟他想要把技能传授给他人,必须他自己先掌握才行。
所以嫌各种精细厨艺太麻烦的白玉琦,偷懒的打算培养出一批特级厨师来,专门给自己做各种好吃的。
他都穿越成神仙了,当然也得过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神仙日子才符合身份嘛……他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馋,想把大吃货帝国子民的身份落实一下,把穿越之前看《舌尖》的时候被馋哭的那些玩意都吃一遍的!
至于鼎俎门的厨门弟子等级,本来他是打算照搬小当家的
第114章 [活化植物].求月票
因为杨老碳往年烧炭的时候。
也会上山采集一些这种铁筋藤回来,砍成一截一截的用来烧制精碳。
由于铁筋藤质地异常坚韧,别说是扯断了,拿斧头都得砍半天才能砍断,火烧都很难烧透。
但是这种“不成材”的树藤,却是烧制精碳的最佳材料,焖制出来的“铁筋碳”不但温度高而且还耐烧,价格往往是寻常木炭的好几倍!
不过在山中找到这种铁筋藤不难,难的是如何将缠在树枝上的它扯下来,所以往往只能碰运气找到那么几根,缠的不是太死的铁筋藤拖回来烧炭。
终南山中居然还有这种奇物,倒是让白玉琦意外了一下。
取过一截数米长的铁筋藤试了试,发现这东西与其说是藤还不如说是根曲里拐弯的铁棍,以他上百公斤的力量居然都很难掰弯它。
来了兴趣的白玉琦叫来杨老碳,让他带自己去山里找这种铁筋藤。
可是憨厚老实的杨老碳,却说这种藤在山里很常见,村子附近就有一棵长了好几百年的老藤,根部能有水桶粗细,在山林里也不知道蔓延了有多远。
白玉琦骑着团子跑到杨老碳所说的老藤处一看,好家伙!
一根水桶粗细的老藤,像一条钢筋扎成的巨蟒一般,弯弯曲曲的蜿蜒而上,大量的枝桠像一张大网般,在周围的树冠上蔓延开去。
可以明显看出它原本是攀附在一株参天大树上的,不过现在大树已经在它的缠绕下枯死消失了,只剩下这棵铁筋藤取而代之的留在了原地。
白玉琦拍打了一下这棵铁筋藤老化后斑驳的表皮,感觉就像是在拍打一根钢柱一般,这让他有点发愁该怎么把它弄回去,还是说砍点枝条移植回去,用[植物滋长]进行催生
系统投影:【建议激活:[活化植物];或消耗100万信仰激活《森林女神的自然圣典》;】
白玉琦直接无视了系统后面那句,他之前为了激活繁殖法术,把积攒的信仰几乎消耗一空,刚刚升级又把收割到的魂能也挥霍一空,现在穷的兜比脸都干净,系统这货还老是一本一本的给他推荐法术,这不是故意诱惑他么
[活化植物]的效果可以赋予植物活动的能力,如果搭配上《森林女神的自然圣典》中的[植物交谈术]、[命令植物]、[操控植物]等几个法术,甚至可以像指挥动物一样指挥植物服从自己的命令!
白玉琦有点难以想象植物是怎么和动物一样活动的,忍不住好奇的激活了这些植物法术后对铁筋藤释放了过去。
顿时原本像条铁蟒似的铁筋藤颤动了起来,枝条发出瑟瑟的声响,白玉琦甚至能够感应到它向自己传递来的简单意念。
惊奇的命令铁筋藤松开自己缠绕住周围树木的枝条,拔出深埋在地底的根须,白玉琦打算把它移栽到准备建立索道塔的地方去。
在法术的作用下,铁筋藤很“温顺”的服从着白玉琦的命令。
就听见周围的树木发出一阵剧烈的哗哗声,甚至传来大量枝条折断时发出的噼啪声。
却是因为铁筋藤在这些树木上缠绕的时间太久远了,以至于部分枝条都与它们生长在了一起。
而为了抽回藤蔓,铁筋藤竟然凭借自身强大的韧性和茂密的根须带来的抓地力,绞动着勒
第115章 库峪城的衣食住行.为400月票加更
在白玉琦的要求下,老铁仅仅只是伸长一根藤蔓,却并不分出分枝。
就这么直直的一直往山下长去,但很快它却向白玉琦传达出一道需要营养的意念。
白玉琦恍然,就和竹鼠被施加了[狂暴成长]会疯狂进食一样,植物被施加了[快速生长]同样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
连忙赶去库峪城外的化粪池,用[移土术]控制着一道泥流涌了进去,充分搅拌混合之后变成一条臭烘烘的粑粑龙。
在法术效果的影响下,一路跟着捂着鼻子的白玉琦回到了索道塔下,用[化石为泥]在老铁的根系下融开一座地窖,将粑粑龙投入了进去,并引来一条水渠为老铁提供水分。
有了充沛的营养和水分,老铁生长的速度越发狂暴了起来。
在白玉琦不断释放的[快速生长]支持下,老铁就这么疯狂的生长了大约半个月左右。
终于成功的将自己的藤蔓,蔓延到了山下库峪仙市所在的位置,中间用一座又一座的索道塔作为支撑节点连接起来。
随着老铁将一根足有碗口粗的藤蔓,在看上去如同高塔电线塔一般的索道塔上缠紧绷直,再由白玉琦为它施加[金刚木]进行强化,一套从库峪城通往山下的下行索道系统终于完工了。
经过大量测试,单只滑索吊篮可以承载500公斤的重量,再多的话老铁就会传递出不满的意念。
不过500公斤的运载量,对于一个位处深山交通不便的城市来说已经很幸福了,最起码可以将库峪城积压的大量玉宝盐币和各种竹制产品,方便快捷的送出山去了。
所以将一只只用[金刚木]加固过的竹制滑轮装置制作出来后。
只需要挂在老铁的藤蔓上轻轻一推,就能将山内的物资运送到山下。
唯一有点不便的就是“老铁索道”没有卷扬机,所以滑索只有下行没有上行。
山下的东西想要运进山里来,还是得靠驴马骡车走通天御道,才能送到库峪城。
不过总的来说,修通了平坦的高速山路,又架起了高空索道的库峪城。
已经比绝大多数城市的交通要方便的多了,也算是实现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
还想要更加便捷快速的交通体系,那就只能等待白玉琦什么时候,研究出了后世的什么黑科技,或者又激活了什么不科学的系统技能,才能进一步升级了。
至此,库峪城总算是满足了“衣食住行”的基础需求。
虽然“衣”仅仅只是从山外“进口”布帛丝绸,交由[霓裳门]又叫“织门”的织女们裁剪缝纫,还未实现原材料自产。
但是因为白玉琦实在有些受不了,唐代穿戴起来十分繁琐而且还没有内内的服饰。
干脆借着杨赵氏为尉迟宝琳缝制马仔裤、防磨丝袜的机会,将后世一些服装设计山寨了过来。
让杨赵氏带着一帮子流民妇女组建了[霓裳门],专门负责为库峪城各部门缝制制服。
以至于库峪城开始流行起各种后世风格的服饰来,在这大唐也算是一幅奇景了。
被流民们称之为“库峪服”的服饰,主要是奔着方便实用去的。
例如说为工匠们设计的“工服”,就以经脏耐磨的亚麻布加工而成,款式跟后世工厂的工作服如出一辙。
上衣和裤子都缝制有大量的口袋,用来盛纳各种随身物品。
还用竹制钮扣取代了系起来麻烦的衣带,穿戴起来不但简单舒适,而且干起活
第116章 库峪制度.为500月票加更
这段时间来辛苦折腾的结果,也让白玉琦踌躇满志的看着眼前这个,跟后世小县城一样的库峪城满意极了。
而跟他一样,闲暇之时喜欢站在无极仙宫高耸的城门楼子上,居高临下眺望整个库峪城的还有大唐君臣。
每到“下班高峰期”的时候,库峪城平坦的岩石大道上,都会出现大量由粗笨的竹制二八载重自行车汇聚而成的车流。
一群群流民工兴高采烈的用力蹬着二八,与身边的同伴高声谈笑着,或是说着家长里短谁家婆娘的闲话,或是讨论着今天晚上大膳堂又会有什么好吃的供餐,熙熙攘攘的从城外的工厂归来。
照道理说,规模这么庞大的车流人群汇聚到一起,必然会造成各种混乱。
可是在库峪城这一切却并不存在,明明没有任何武侯拿着棍子嘶吼驱赶,一切也都显得是那么的井井有条。
宽达十五丈的大道上,车有道、马有路,被长长窄窄的花坛、灌木丛和一排排整齐的行道树隔开的路面。
分为了车道、马路、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等等功用不同的道路,载货的大车、拉货的马车、拖货的人力三轮车,都各行其道的行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所有人都自觉的沿着宽阔平坦的道路右侧前行,每到经过相交的路口时,还会遵照路口中央岗亭里的交管员……全称好像是叫“交通管理指挥员”的人,挥舞的红绿小旗和吹响的尖锐哔哔竹哨声,或是停下等待,或是快速通过。
而这种井然有序的画面整齐的让人震撼,让大唐君臣不禁怀疑,大唐的精兵悍卒能不能做到这么行令禁止。
至于为什么都靠右行走
当初制定这个规则的无极帝君大老爷说:靠右走是因为神仙保“佑”啊!
“玉帝现在在何处”
李世民收回怎么也看不够这库峪仙城的眼神,头也不回的询问了一句。
“陛下,帝君带着孙老神仙、岐晖真人等道家弟子,还有尉迟宝琳等勋贵子弟进山了。”
皇帝身后自然有全天候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盯着无极帝君的百骑恭敬禀报。
这几乎是他们百骑司近来最重要的任务了,为的就是好随时回答时不时就会询问无极帝君在干什么的陛下。
“又不在城里么”
李世民那叫一个无奈,也不知道这个神仙御弟那来这么好的精力。
自打他来了这无极仙宫借居避暑,就没见他消停过的东奔西跑到处折腾。
可也正是他这种停不下来的折腾劲,让这座库峪仙城、无极仙宫,就在李世民的眼皮子底下一天一个大变样的,发生着速度惊人的变化。
也不知道他那来那么些奇思妙想,还是说库峪城里的各种精巧奇物本就是上界所有,他只是在这下界重新复造出来
不仅仅是皇帝陛下难以理解,就连大唐群臣也无比迷茫,谁都知道这库峪仙城里的各种事物都是好东西,无论是仙法神通还是工法匠术,甚至是制度、体系,都让大唐君臣目眩神迷。
但问题是,他们看不懂啊!
不少文官都企图研究分析出,库峪城不用官员就能管理百姓的这种制度体系的原理。
以便于借鉴过来用于改善大唐因为战乱,士大夫不愿做官,所以官员不足的问题。
可是他们越研究,就越是细思极恐!
因为他们发现,如果按照这种库峪制度,士大夫似乎就失去了“读书人=官种子”的天然基础,以及“只有读书人才能做官”的必然关系。
&
第117章 库峪城的发展.为600月票加更
近来陛下越来越喜欢在这无极仙宫登高俯望。
看着那些流民勤勤恳恳的,为了自己美好的生活而忙碌的场景。
那双鹰顾狼视的目光亮的让群臣心惊,也亮的让他们胆颤!
但他们能怎么办呢他们也很绝望啊
皇帝现在没有对世家门阀下手,除了他还并未完全掌握这种“库峪制度”之外,也不无突厥大患未除还需要维持大唐境内稳定的原因。
一旦让皇帝腾出手来,怕不就是延续千年的世家,迈入衰落之日!
那些世家出身的官员内心在嚎叫,不能让皇帝继续在这库峪城里待下去了。
这无极帝君就是个祸害,若是让皇帝与他接触过深受他妖言蛊惑,天下士族恐有大祸!
好在酷暑将尽,皇帝还朝在即,再忍忍!再忍忍就好……可是这库峪城之中的一切,未免也太舒适了。
吃的美,住的爽,就这么走了,实在是有些舍不得啊!
也不怪大唐君臣纠结无比,实在是这库峪城的居住环境太宜人了。
经过白玉琦的初期基建,和天工门弟子根据他给出的设计图,进行细化装修之后。
这座隐匿在深山之中的小城,已经越来越符合人们心目之中对“仙境”的幻想了。
除了建筑的外观,都被改造成了符合时代特色的飞檐斗拱之外,还在谷中挖掘出了溪流、湖泊,修建起了大量的亭台楼阁、花园步道。
从山中移栽来各种奇花异石进行装点后,搭配上苦谷中特有的缭绕云雾景象,使得库峪城就仿佛是瑶池仙境一般美丽。
再加上城内便利的生活设施,美味的食物和舒适的居住环境,这让短短时间内已经在无极仙宫住习惯了的大唐君臣,重新回到那个年久失修、原始老旧的太极宫里去。
估计会跟在大城市里过惯了便利生活的城里人,突然搬到上个厕所还得找茅房的的偏远乡村之中去一样,各种的不习惯吧
就在大唐君臣愁肠百结的时候,白玉琦却带着大批的人马正在搜山……是的,就跟土匪进村了一样的搜山!
经过他这段时间来忙到飞起的发展,库峪城的各种产业基本上已经进入了稳定发展的阶段。
挂在无极门名下的苦泉盐场、天工门名下的竹制品加工厂、霓裳门名下的成衣服装厂、神农门名下的竹鼠养殖场,在满足了库峪城所需之后,都已经开始对外输出产品了。
其中苦泉盐场的产出是最稳定的。
大量的盐晶被不需要太多人力的太阳炉炼制出来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