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大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麻烦
十二星次殿大致上,成环状包围着偌大的一片园林。
园林正中则是那座像人民大会堂一般,作为议事殿的“万象殿”。
而外围则是以二十四气节命名的功能性建筑,如此构成了无极宫的布局。
单从面积上来说,无极宫虽然略小于长安城中4.2平方公里的太极宫,仅有4平方公里大小,但从雄伟程度上来说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星纪殿作为无极宫的首殿,原本应该是白玉琦这个“无极帝君”的居所。
但是因为能代替睡眠恢复精神和体力的关系,所以白玉琦始终保持着充沛旺盛的精力,哪怕是夜晚往往也闲不住的到处折腾。
别说是新建成的无极宫了,就连原本的大罗天无极府小别墅都没怎么回去住过,所以就一直让给了厚着脸皮留下来避暑的大唐皇帝一家老小居住。
当白玉琦和李世民二人走进星纪殿,城堡的大门隔开了外界的视线之后。
原本还跟白玉琦有说有笑的李世民顿时沉默了下来,而白玉琦也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但是却不以为意的淡然以对,并不主动提起话题。
和白玉琦在星纪殿的正殿之中,不分宾主的相对安坐下来,又命内侍去通知了皇后与太子过来与白玉琦见礼,并陪坐于下首,传膳饮宴。
说是“家宴”,可你还指望人家长孙皇后,亲自下厨弄一桌子菜上来不成
自然也还是星纪殿配备的小膳堂中,鼎俎门弟子做好了端上来的各种精心烹制的菜肴。
连饮三盏清酒的李世民,这才重重的放下了手中的碧玉琉璃盏……其实也就是天工门下负责玻璃坊的弟子,练
第122章 《基业管理制度》.为求推荐票加更
但现如今,白玉琦的“库峪制度”。
却让李世民看到了摆脱世家门阀制约皇权的希望,这让他如何能不欣喜若狂
所以自从来了这库峪城借居避暑,他最大的收获反而不是那些天工奇巧的上界事物,而是这能“以民治民”新奇制度!
李世民倾吐的牢骚,让白玉琦还真有些为难。
倒不是说不愿意将“库峪制度”教给李世民,而是他对这方面着实也不怎么懂。
所谓的“库峪制度”,其实就是后世企业管理模式的简化版本。
但这种管理模式能够在库峪城成功的运转,却并不代表在整个大唐就都能适用。
毕竟被迁徙到库峪城来的全都是流离失所的流民,只要能有口吃的,再有个地方住。
能稳稳妥妥的熬过这场兵灾,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不至于在即将到来的寒冬之中被冻饿致死,他们就已经很知足了。
所以白玉琦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甭管是对是错反正他说了算。
这就相当于是从无到有的建立一套属于他自己制定的“规则”,合适了就继续沿用,不合适立刻修改就是了,完全由他这个“神仙”一言而决。
可是这种事放到李世民身上就不行了。
他虽然是皇帝,可这大唐境内还真就不是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环境。
毕竟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无论他做什么决定,都得考虑世家门阀的利益。
要是李世民决定的政策影响到了他们的利益,你看那些世家门阀不立马跳出来掀桌子革他大唐的命
而且真要是将企业管理制度,生搬硬套的运用到治国上,那岂不是把大唐变成了一家“大唐帝国有限责任集团公司”
所以对政治方面一窍不通的白玉琦还真是心里没底……看他之前为了安置几万流民把自己忙的屁滚尿流,就知道他对于管理方面有多没经验了!
但是仔细想了想之后,白玉琦突然又觉得,为毛不能把企业管理制度运用到治国上
再差还能差的过一帮子学了一肚子之乎者也,就知道照搬老祖宗这个曰那个曰的所谓文化人
这古代的“治世能臣”,其实也只不过是看的书多,比一般文盲老百姓了解的更多一些,能够从历史上一些案例中找到可以借鉴和参考的地方而已。
难不成有例可循的企业管理制度,还比不过那些“学富五车”但其实加起来还没几万字的古代文化人
“不瞒皇兄,我这套基业管理制度》,在上界时常用于内阁六部以下的大小‘宗门基业’”
“通过严谨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宗门麾下的天人先民,让他们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比较适用于环境比较单纯权利又高度集中的机构,并不一定适合用来治理这下界政务民情瞬息万变的人间皇朝。”
“所以皇兄你可以参考借鉴其中的部分制度,因地制宜的妥善修正后再用于治国,并时时密切关注其中变化及时修改增补条例来适应大唐的环境。”
白玉琦一脸严肃的对眼巴巴瞅着他的李世民解释着:“万万不可生搬硬套的直接挪用,以免造成祸事……”
李世民听闻白玉琦的基业管理制度》可以被用于治国先是一喜。
但听到白玉琦一阵明言暗喻之后,顿时明白过来他指的是什么,无非是那些五门七望对皇权造成的约束桎梏而已。
“这世人愚昧,心思繁杂阴私。”
&nbs
第123章 殿中秘议.为700月票加更
这样一来的话,只要能获得李世民的绝对信任与支持。
白玉琦就可以放开手来魔改整个大唐,使其变成符合自己利益的地上神国!
借着饮酒的动作拖延了一下时间,将其中细节仔细思考了一番之后。
白玉琦这才清了清嗓子,将自己的想法讲给李世民听。
原本见白玉琦话说一半突然陷入沉思,心急难耐却又不敢惊扰他思路的李世民闻言大喜。
虽然白玉琦并未细说自己的计划步骤,但李世民仔细思虑之下不得不承认,将白玉琦带入朝中帮助自己理政,的确不如他在野时所能做的事情多。
白玉琦作为上界下凡的紫微太子,又是他李世民亲口承认的无极帝君,封奉终南山的玉帝。
从身份层面上来说,足以与他这个大唐皇帝比肩。
但一旦将他引入朝堂,无形之中就褪去了那超然物外的仙人光环,落入了凡俗之中。
地位再尊贵也只不过是一介比皇帝低了半级的帝君而已。
那些世家门阀连他这个皇帝都敢不放在眼里,更何况是比皇帝地位更低还没什么实权的帝君了。
而且白玉琦入朝,还会带来一个分薄他皇帝权威的隐患。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一朝不事二主,白玉琦入朝若是无所建树也就罢。
若是朝政大事,皆由他这个玉帝建言解决,岂不是显得他这个皇帝太昏庸无能
短时间内也许还没什么,时间长了难免会有人生出异心再度闹出事端来。
难不成他李世民还得再发动一场,清君侧的血腥清洗来维护自己的皇权
况且,在世人看来,皇宫是个无比尊贵高高在上的地方。
可真正身在其中的人才会知道,那里就是个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的金玉囚笼。
这一点刚刚登基不过一年的李世民,是最有感触不过的了。
将白玉琦这个神仙下凡的无极帝君引入朝中,就像是将除了他这个大唐皇帝之外的另一头老虎关了进去一样,同样约束住了他的爪牙手脚。
还不如像白玉琦所说的,他这头大老虎坐镇朝中,而白玉琦这另一头大老虎则游弋在朝外,遥相呼应,互为依助。
一些他这个大唐皇帝不方便实施的事情,交由白玉琦这个在野的无极帝君去执行,根本没人能说什么,他要做的仅仅只是毫无保留的信任和绝对的支持而已。
这样两人不仅仅是伸展开了手脚、稳定了政局,而且还巩固了他这个皇帝的权威,实乃一举多得之策。
而白玉琦能将这其中利弊坦言相告,也进一步证实了他之前所言,只为这天之祖地,万界之源的原民信仰功德而来,根本无心于李世民这个下界人皇的权力地位。
在白玉琦这个无极帝君,对他这个大唐皇帝的权力地位没有威胁的前提下。
他们一个希望大唐强盛,一个则希望信众广博,这本身是没有利益冲突,反而是目的一致的。
所以两人完全可以携手合作、互惠互利,就看他这个大唐皇帝敢不敢对白玉琦这个无极帝君,付出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了。
李世民像个第一次吃螃蟹的人一般,心中想要尝试但是却又怕中毒。
思来想去的纠结了好一会之后,李世民也想通了其实大唐的一切,对白玉琦这个下界的仙人来说根本无关紧要,肯帮自己已经算是看在他身为人皇,又对其收取功德有益的份上了。
若是白玉琦想取而
第124章 太子拜师.为800月票加更
“你乖乖吃饭,不能挑食,自然就能快点长大了。”
白玉琦不禁失笑,小孩子总想快点长大,而大人却总想保持年轻。
“哦……”
李承乾多少有点失望,他还以为这个神仙皇叔能使个仙法,让自己变成大人呢。
长孙皇后见白玉琦与李承乾亲昵,美目不由眼波流转,不由轻启朱唇笑道:“陛下,帝君学究天人,不若让高明拜在帝君门下当一童子,也好学些仙家本事”
不愧是亲妈,逮着机会就给自己儿子捞好处。
以现在的情况看,李承乾若是能拜在白玉琦这个紫微太子、无极帝君的仙人名下。
无疑相当于是给他这个太子找了一座铁打的靠山,同时又能借着这份情谊将白玉琦这个仙人牢牢绑在李氏的战车上。
李世民厚着脸皮要跟白玉琦拜把子称兄道弟图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加深与他这个仙人的羁绊,好让他多帮着李氏巩固皇权么
别说什么太子还要什么靠山了,那也得看是跟谁比!
人家无极帝君可是上界紫微天帝的太子,他一个人间帝王的太子抱大腿很丢人么
也就是不知道这仙人是否能够婚配,不然李世民早就拿出皇家嫁女儿拉亲戚的惯用手段了。
就算他跟白玉琦拜了把子,嫁女儿差着辈了,可他老爹那不还有一堆的公主姐妹么
别说是太子了,哪个皇帝不想修仙得长生
眼下皇帝他是当上了,可他还希望长长久久当下去,如果非要加上一个期限,那么他希望是一万年!
所以要不是白玉琦说他修的是“皇道”,又已经登基为帝,不宜再分心兼修仙道两头耽误,他怕不是也得向白玉琦求仙问道了。
但他是不能修仙了,可他还有儿子啊!
他这才刚刚登基,估摸着怎么也要当上几十年的皇帝吧
趁着儿子年幼先修仙道,到时候继承皇位来个仙道、皇道兼修。
好把他大唐李氏的皇位,千秋万载的传承下去,岂不是美滋滋
要不然他为什么一直压着那帮勋贵子弟,不准他们主动开口拜师呢
尉迟宝琳这个合了无极帝君眼缘的傻小子也就算了,他们一帮子勋贵子弟一个二个的上赶着去拜师,到时候岂不是太子就多了一大帮子的师兄出来,那成何体统
要拜也是他李世民的儿子先拜,在大罗黄道宗万象无极门当个大师兄嘛!
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到时候等太子继位了,也好以这帮子仙家子弟为班底,建立起一个地上天国的仙家皇朝,到时候他李氏一族的江山就更稳了,说是铁打铜铸也不为过!
你说无极门已经有了孙思邈这个大师兄
呃……那老神仙比不得,当个二师兄也不错嘛!
“既然下界一趟,在这人间祖地传下我天人一脉的道统也好,总不能让老君专美于前!”
“皇兄不妨替无极放出话去,就说我无极门要甄选弟子,让家中有适龄子弟的臣工将家中子嗣送来参选。”
见李世民满脸热切的瞅着自己,知道他心思的白玉琦考虑了一下,笑着点头道:“不敢说人人都能得道成仙,可学些本事总不是坏事!”
李世民为之大喜,连忙让李承乾跪下磕头拜师。
而李承乾一听能跟着神仙皇叔学仙法,那以后岂不是不用跟着陆德明与孔颖达两位老学士,学那些子子曰曰的儒学经典了
这熊孩子差点没快乐的飞起来,连原本循规蹈矩的太子礼仪都顾不上了,噗通一声跪下恭恭敬敬的行了三拜九叩的拜师礼,白玉琦也笑着受了大唐太子的叩首,将与李氏皇室的关系再度拉近一层。
&n
第125章 先定个小目标
趁着皇帝还朝之前,白玉琦很是灌输了不少私货理论给他。
例如说什么“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养猪”之类的。
至于《基业管理制度》,白玉琦也整理出一份详尽的资料给他,让他拿回去跟自己的智囊大臣好生参研。
至于大唐朝内,白玉琦则建议李世民组建“内阁议会”,对应三省六部设“上下议院”,并在民间组建各级“民议院”。
一人计短,众人技长,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呢。
就拿长安城来说,可在城中110座坊市内,召集在邻里之间有威望的耄耋宿老为“坊议员”。
组成以坊正为首的“坊议院”,既商议处理家长里短的坊间杂务,又能向京兆府递交坊间难决的问题……好吧,这就相当于是后世的“居委会”机构,只不过没有戴红袖章的大妈而已。
但不可否认的说,这种基层管理机构,既能实现从下至上“以民治民”的目的,又可以防止官不知民、求告无门等管理体系上的脱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