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大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麻烦
所以即便白玉琦并未在这种“代金购物券”中采取什么防伪措施,单纯的只是竹纸的材质特殊点、图案精致些、色彩鲜艳些而已,但这本身就已经形成了一种防伪的特性。
别说是连雕版印刷都还没发明出来,想要一本书籍只能靠自己手动抄录的唐初了。
就连已经开始运用铅活字半自动滚轮印刷机的天工门,也不可能印刷的出来这种票据。
为了解决票据防伪的问题,白玉琦可没少琢磨,不但让天工门弟子,配合岐晖老道他们。
研究出这种加了粘性树浆、树胶,具有一定耐磨、柔韧、防水、防腐、防虫蛀等特性的特殊竹纸。
还特地消耗信仰,激活了一个名为的法术,将可以完美复制各种作品的,临时共享给门下的弟子们,让他们照着自己费了不少功夫,制作出来的第一套“贞观代金券”样品,大量复刻出了不同面值的票据。
为了严格掌控这种票据制造技术,所以白玉琦不但不打算将这种,能够复制票据的传出去。
同时还严格掌握了工匠们研究出来的特殊竹纸配方,以及岐晖老道他们一帮道士炼制出来的,由矿物和植物混合而成的天然染料配方。
而保密的手段其实也很简单。
跟几个掌握了核心配方比例的大匠和老道,签订一份具有约束效应的就好。
一旦契约生效,对方将无法使用任何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语言、文字、图画、示范等方式,将保密内容泄露出去。
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白玉琦都不用担心会出现“假劵”的问题。
“到时候,大罗天市内部,将不使用除了这种‘代金购物券’之外的财帛。”
“百姓入内采买、消费,将统一使用这种票据来进行结算,所以需要在大罗天市入口处的‘门市部’,将带来的财帛按市价比例兑换成代金券,才能入内花销。”
“举例说明的话,百姓可以将价值100枚开元通宝的财帛,在‘门市部’兑换成价值105枚开元通宝的‘代金券’后在大罗天市内花
第134章 九五至尊仙晶卡.为1100月票加更
魔改大唐正文卷第134章九五至尊仙晶卡.为1100加更“而且大罗天市还能提供现成的店面摊位和各种善后服务。”
“商户不用再自行花钱建起店面摊位,还有完善的制度替他们解决各种繁杂手续。”
“虽然商户要支付20钱的‘管理费’,但无形之中却节省了相当于30钱的店面成本,反而还多赚了,何乐而不为呢”
白玉琦笑了笑,这才哪到哪
商人在古代的地位普遍不高,小摊贩得面对青皮混混的敲诈勒索。
大商贾也得给自己找个权贵当靠山,这其中消耗的保护费和孝敬难道不算成本啊
可是在大罗天市就不一样了,白玉琦这个无极帝君就是商人们最大的靠山。
而且大罗天市不但有“市场保安部”,负责保护商人的还是原本那些净街如虎的权贵纨绔,上那去找这么好的经商环境去
知道大唐君臣一时之间,很难想清楚这其中的道理。
可白玉琦也不打算跟他们详细解释,所以继续领着他们前行。
却见一支身穿无极门弟子制式白衣的青年队伍迎面而来,领头的却是年仅八岁的大唐太子李承乾。
见到自己的父皇,大唐太子却并未赶过来拜见,而是开心的笑着遥遥一礼,就带着无极门弟子四散开来。
指挥着无极门弟子们各司其职的,往路边一座座约莫一丈高的精致石龛灯柱中,释放出一团团明亮的光团将其点亮,然后又被石龛内顶部的镜子折射下来,便在道路上投射出一片片柔和却明亮的朦胧白光。
见李承乾在白玉琦这个无极帝君的管教下,短短时间就对治人理事具备了一定的章法,有了那么几分储君的风范气度。
李世民禁不住抚着颏下短须,老怀大慰的呵呵笑着点了点头,到也不去怪罪那些勋贵子弟,不过来向他这个皇帝见礼的无礼之举。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既然将自家子弟交给无极帝君管教,自然要优先遵守无极门的宗法门规。
这一点即便是孔颖达、陆德明这样的老学究,也说不出什么不合祖宗礼制的闲话来。
往小了说,人家太子现在是仙门弟子,那容得他们几个儒学弟子说三道四
往大了说,尊的是谁家的祖宗从的又是谁家的礼制
无极帝君这么一尊大神往面前一戳,来一句:跟谁俩呢要不把你们家祖宗叫出来,咱唠十个开元通宝的呗
他们这些儒学弟子就只能张口结舌无言以对,所以一直致力于让历朝历代的皇帝,遵从儒家礼制治国治世的儒学弟子们绝望的发现。
大唐太子在多了“仙家弟子”这一重身份之后,事情好像就脱离了他们的掌控。
无法再用儒学经典之中任何的条条框框,来约束和引导大唐储君往他们希望的方向成长了!
要只是仙门学派跟他们儒家博弈,他们还能仗着老祖宗的荣光搏上一搏。
可有无极帝君这么一尊活神真仙站在太子身后当靠山,以后这大唐朝堂可就真的不归他们儒家说了算了!
可面对一位真神带来的压力,却没人敢跳出来蹦跶,最起码在没掌握可以抗衡的力量之前没人敢说出一个不字。
就算有什么想法和心思,也得老老实实的憋在肚子里,一千年都这么苟下来了,还差这么一世么在儒学之中这叫隐忍,才不是什么从心之举!
随着一座座的石龛灯柱亮起,逐渐陷入昏暗之中的大罗天市重新亮堂了起来。
第135章 与民争利无极门-1
因为这种奇特“会员制”的出现。
弄的长安权贵都开始攀比,能在鼎俎楼的几楼吃席面才算有面子了。
而朝堂上更是有不少囊中羞涩吃不起席面的言官,抽空就跑去鼎俎楼对面的墙根子底下蹲着。
一边闻着鼎俎楼里传出来的香味流哈喇子,一边羡慕嫉妒恨的拿着小本本记那些大吃大喝的大臣名字。
最主要的是,这些朱门酒肉臭的权贵,居然还不请他们这些高风亮节的清流去打打牙祭,逮着机会非弹劾他们不可!
也不知这股酸溜溜的风气是如何形成的,总之在朝堂上和民间是越演越烈。
居然已经开始有人指桑骂槐的,说大罗天市是在与民争利,教人奢靡无度、浪费荒年存粮!
对此风向,皇帝表示十分担忧,连忙派人暗中知会了正在大罗天市内入世修行,感悟凡俗七情六欲、体验人间五谷轮回的无极帝君一声。
忙着修炼的白玉琦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却只是轻笑了一声。
这摆明了是有人在幕后暗中推波助澜,派出一帮子无知的替死鬼,来试探他这个神仙的底线。
如果白玉琦这个神仙对此无动于衷,甚至对这些流言蜚语无可奈何的话,相信有人的胆子就会开始大起来了。
而白玉琦对此有反应吗他还真没反应!
就好像一尊木塑泥胎的雕像一般,躲在大罗天市中闷头修炼,对外界的流言蜚语不闻不问。
这越发助长了某些人的气焰,居然开始猖狂的当众诋毁无极门不过是欺世盗名的妖邪惑世,需严加惩治、罚没产业、还富于民,否则当今圣上就是昏庸无道、宠信奸妄的昏君!
大唐不以言获罪,而且也不见有什么天罚神雷的,劈死这些诋毁无极门的市井之徒。
以至于事态是越演越烈,逐渐从民间开始有往朝堂上蔓延的意思,一拨人觉得应该对无极门加以管制和约束,而另一拨人则保持沉默不语并不发表意见。
有意思的是,那些对无极门“大肆敛财”的行为觉得义愤填膺的,往往都是关陇世家门阀出身的官员,而保持沉默的却大都是自家子弟拜在了无极门下的贞观新贵。
甚至连皇帝的态度也很暧昧,既不对无极门“与民争利”的行为发表意见。
也不对那些嚷嚷着“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大唐太子不应该太过亲近仙道而远君子。
希望皇帝将太子从无极门下召回,继续由大儒教导才是正理的儒家门徒,做出明确的答复。
也许连这些叫嚣的人自己都没有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们跟后世键盘大喷子一样津津乐道挂在嘴边的话题,悄然从李世民得位不正,转移到了无极门这个仙家宗门入世欺民上。
有叫嚷着无极门不应该干扰世事的,有嚷嚷着无极门应该尊皇重儒的。
还有痛心疾首的觉得无极门弟子身为仙家弟子,居然不与他们这些儒雅清贵的儒家弟子为伍。
却偏偏跟一帮子琢磨奇淫异巧的工匠、搅屎和泥的低贱泥腿子,还有那些不事生产浑身铜臭的商贾搅和在一起,简直就是自甘堕落、有辱斯文!
可令人尴尬的是,无论这些儒家弟子怎么吵吵,都没人搭理他们。
朝堂上的大佬压根就不提这事,而民间的百姓更是压根对这事根本就不感兴趣。
一群人吵来吵去,发现居然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口嗨,顿时觉得自己被排挤、被针对、不被重视了有没有
&n
第136章 与民争利无极门-2
身为尊礼懂法的儒家门徒。
他们当然要高举正义的旗帜,劫富无极门的富,济他们自己这些穷儒生的贫了!
最好是能将无极门纳入儒家的管制和约束之中,有什么仙家妙法就不要拿出来祸害世人了。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们这些受圣人教诲传承千年的世家子弟,就勉为其难的替天下苍生承担这不必要的重担吧!
不过他们面对的,毕竟是无极帝君这个神秘莫测、手段诡异的仙人,所以还需小心为上、徐徐图之……
随着时间的过去,大罗黄道宗门下的天工门、医圣门、神农门、鼎俎门、霓裳门……等门派,发展的是越发的壮大。
特别是天工门,除了不断吸纳工匠加入自身之外,还大肆招募闲置人口入门做工,逐渐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工匠队伍。
这显然引起了某些人的不安,一封又一封弹劾无极门有聚众作乱、徒耗民力之嫌的奏折,如雪花一般飞上了大唐皇帝的御案,但是却被李世民束之高阁不闻不问。
这就让某些人无比的费解,不明白皇帝为何会对这个无极门如此的宠信。
换了别人,即便是无中生有的风闻奏事,恐怕也早就被皇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撸个精光,赶尽杀绝以绝后患了吧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天工门的声势虽大。
但管理天工门的,却几乎都是朝中勋贵家的二代子弟。
代掌天工门的更是当今太子殿下,更有东宫六率负责看管众多工匠,就问怎么破
要是说有那么一两个勋贵子弟,因为身入仙门而生出异心还有可能。
可要是说满朝勋贵的子弟全都生出了异心,打算拥立太子再塑新朝……那不是闲得肾疼么
这帮人几乎就是大唐朝堂未来的预备役,犯得着提前几年冒险作乱么
虽然说历史上的李承乾,长大之后还真就这么干了,可他现在不是还只有八岁么
所以那帮不明就里的言官,这个时候拼命弹劾无极门聚众作乱,那不是给皇帝陛下添堵么
老子是那啥了才上位的没错,可你们现在来跟我说才八岁的太子也打算继承父业,把他爹拱下去好自己当皇帝
没弄死这帮被人当枪使的傻货,就已经算是皇帝顾全大局了,与民争利与民争个毛的利啊
大罗天市经营的货殖,可是为长安百姓提供了不知道多少生活便利。
而那些整天在大罗天市买买买,在鼎俎楼吃吃喝喝的权贵豪商,也能算是“民”
家里的钱粮多的都长绿毛了好吧拿出来吃点喝点又怎么了
要不是政务繁忙,李世民都恨不得整天住在大罗天市里不出来了,那才叫人过的日子!
最可气的是,骂得越狠的,往往就是那帮子往大罗天市跑的最勤的家伙!
要不是多少知道点皇帝陛下与无极帝君密谋内容的长孙无忌再三阻拦,被这帮子傻货给气的火都上来了的皇帝,怕不早就砍的人头滚滚了。
尼玛整天就知道吃饱了在那瞎哔哔,一点正事不干。
也没见这帮不知民间疾苦的酒囊饭袋,为百姓干点啥实事。
李世民算看出来了,天机匠族的传承为什么在下界断绝百工百业的瑰宝为什么全都失传了就是被这些只知道争权夺利、排除异己的儒家弟子给祸祸的!
相比之下,无极帝君跟他所说过的“务实求真”理论,越发是让李世民觉得让一帮只钻研儒学
第137章 [奥能粒子]浓度.1万推荐票加更
所谓的“泛信徒”,也就是已经开始崇拜信仰白玉琦这个“无极帝君”。
但是信仰还并不是十分的坚定,一旦他无法继续给他们带来好处,这种信仰关系很容易就会崩溃。
至于像孙老道、岐晖老道、尉迟宝琳,等等这些已经加入了无极门下,成为他门徒、学徒的人则属于第四梯次。
每天都会固定的向他贡献一定额度的信仰,所以白玉琦管他们叫“虔信徒”。
[准信徒][浅信徒][泛信徒][虔信徒],由此构筑出了向他贡献信仰的信徒体系。
所以为了保证每次收割信仰的效率。
白玉琦不得不保持身为一个神仙的“神秘感”,尽量不要太频繁的在人前露面。
除此了需要保持“神秘感”这个原因之外。
在奠基大罗天市基建工程时的意外发现,也是导致白玉琦不得不“闭关修炼”的主要原因。
他之前就很疑惑,为什么孙老道他们需要通过吟唱和施法手势,有时候甚至需要施法材料,才能够施放出系统赋予的法术技能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