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边城传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百梦千回

    月朗星稀,上午纷扬的雪花已经停了,冷风阵阵,俩人系好围巾,扣上狗皮帽子,抄近路走在赶回知青连队宿舍的小路上。

    袁贞淑挎着赵东升的胳膊,神情落寞,解开自己心里的谜团,并没有带来心里的安慰和轻松,她渐渐意识到,看似平静的现实世界,远比想像的复杂和凶险。

    此刻赵东升的心里也不平静,围绕着那两箱失落的黄金和袁贞淑母亲不为人知的秘密超乎了他的想像。

    俩人各怀心事地走着,就在他俩已经走到镇子边上时,赵东升下意识地回了一下头。

    “我刚才好像也听到后面有脚步声。”袁贞淑也下意识地搂紧了赵东升的胳膊,惊恐地回回头看了看说。

    赵东升摘下狗皮帽子,侧耳听了听,轻轻拍了拍袁贞淑的胳膊,示意不要出声,接着俩人迈开双脚,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脚步。

    就在俩人的双脚刚刚走进镇子的胡同准备踏进主街的刹那,街道两侧和他们的身后突然“呼啦啦”蹿出十多个身影,一下将他俩团团围住。

    袁贞淑一下搂紧赵乐升的胳膊,“呀!”得吓得出了声。

    赵东升也吓了一跳,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搂住袁贞淑,借着月光,紧张地打量着突然围过来的几个人,看着看着渐渐心里有了底,原来,这几个人




第66章 那年花落花开九 迂回
    大雪小雪又一年。跨过一九七二年的门槛,一九七三年的春节如期而至。每逢佳节倍思亲。临近春节,漂泊在外的知青们才发觉,那个成长的家总是在特定的时刻开始传递那种魂牵梦绕的柔软思绪,无论曾经有着怎样的恩怨情愁。袁贞淑和赵东升分别向连队请好了足够的假期,此行回家,他俩都带着相同的重大任务:说服家人,同意他们的结合,俩人也想好了足够充分的理由。

    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母女没有沟通和交流,再次重逢,袁贞淑发现,母亲的眼里没有了以往的凌厉,流露的是关切和温暖。

    袁贞淑小心翼翼地规避着敏感的话题,陪着母亲吃完丰盛的年夜饭。撤下碗筷,摆上水果和糖果,崔喜顺打量着心神不定的女儿:“是不是有话想对妈妈说呀”

    袁贞淑低着头,鼓了半天的勇气也没开口。

    看着女儿的态度,崔喜顺老人似乎明白了一切,她叹了口气说:“前两天,你们东兴边防连队的一个指导员回家探亲路过延州,找到妈妈单位,我们聊了半个下午。”

    袁贞淑听了大吃一惊,呆呆地看着母亲。

    “这个名叫秋志雄的部队指导员在心里成功地说服了你妈妈,虽然我没有表态。”

    袁贞淑的脑子轰轰作响,神情紧张地看着波澜不惊的母亲。

    “他没有夸夸其谈,很自信,说话的思路也很清晰,将来的仕途会有他成长的空间,我也相信,因为这身军装的关系,他会是一个正派的人。母亲唯一有些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他的个头稍微矮了些,但我想,对于任何一个聪明的姑娘来说,这,不是问题。”

    袁贞淑低头摆弄着苹果,默不作声。

    “母亲不是老传统,当年也曾自由恋爱过,我只是建议,不会干涉你的恋爱和婚姻。”

    袁贞淑心乱如麻,她听出了母亲的让步和妥协。

    ……

    沉默了半晌后,崔喜顺侧身看着自己的女儿不甘心地问:“就那么喜欢姓赵的北京知青!”

    袁贞淑红着脸闷了半天,点了点头。

    ……

    整个春节,袁贞淑都在无精打采中度过的。母亲除了三十和初一在这个空旷的家里呆上了两整天,直至初七正式上班前,除了值班,便是在单位领导和同事家串着门,袁贞淑隐隐地感到母亲在商讨和酝酿着什么事情,但她没好意思去打听。其实,袁贞淑很想和自己的母亲汇报一下自己半年来的知青生活,甚至包括她在韩家的所见所闻,联络一下已经疏远的母女感情,可母女间似乎被一堵厚厚的墙隔着,一直没有宽敞合适的氛围。【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和刘莹的关系也出现了明显

    的裂痕。初五那天下午,早已去过刘莹家拜过年的袁贞淑在家中再次见到了她。梳着当下流行的波浪头,上身穿着一件在知青连队猫冬时织好的红色套头毛衣,两腮还涂了些粉,像一个随时待嫁的新娘。

    “怎么,这扮相,是相亲去啦”

    “也只有在家打扮打扮,知青点又不敢穿。”刘莹不满地撅起了嘴,忽然又眉头一展,兴奋地看着袁贞淑说:“你说,我这打扮,秋志雄能喜欢吧”

    “秋志雄!”袁贞淑笑着摇摇头:“好像不会吧,年前他还去了我妈单位呢。”

    袁贞淑说完就为自己的口无遮拦后悔。

    “你以为你谁呀万人迷的公主”听说秋志雄春节前曾特意找过袁贞淑的母亲后,刘莹的脸立刻变了天,一扫春节的喜庆,言语也富有攻击和挑衅:“你已经有了赵东升了,怎么还脚踏两只船呢!明里暗里勾搭人家秋志雄!”

    “谁脚踏两只船啦怎么是我勾搭人家呢”听到这话,几个月来一再退让想着维系关系的袁贞淑也站起身来忍不住地反击:“不要这么恶毒的说话!”

    正在这时,袁贞淑的母亲从外面推门走进屋里,刘莹连忙收敛着情绪,匆匆拜过年就走了。

    崔喜顺酝酿了好几天,力求一次谈话把自己的观点和利害关系向女儿讲清楚,弥补代沟的方法靠挚爱亲情,更需要有效的沟通方法。对于女儿的可喜变化变化,崔喜顺是看在眼里的,褪去了校园的青涩,有了面对风雨的勇气,但善良的心境仍然缺乏对困难对危机的基本防范意识。

    在袁贞淑休假期满的前一天晚上,母女俩面对面坐在沙发上,开启了母女之间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深谈。围绕复杂的政坛形势、当下人言可畏的人际关系、还有在利益面前无法把控的未来等方面,崔喜顺告诉自己的女儿:一是年后不久,整个延州政坛将会有一次大的调整,自己想进一步调整到延州妇联主席的愿望已经落空,再过上两年,就到了退居二线的年龄;二是她的父亲袁世才年过将调整到延春任县革委会的主任;三是国家将对知青政策在年后进行调整,知青回城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说到这,崔喜顺再一次告诫自己的女儿:把控好自己的情感,面对回城这个涉及到自身命运的重大问题上,没有圣人。

    袁贞淑听懂了母亲的言外之意,低着头好久没有回应。

    崔喜顺看懂了女儿的态度,也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她摇了摇头



第67章 那年花落花开十 定情
    一天中午,刚刚吃罢午饭的袁贞淑放下碗筷,便被人匆匆喊了出去,来到营房门口,发现竟是穿着军装的秋志雄,脸一沉,转身想走,却被秋志雄一把拦住。

    “到旁边说话。”不容袁贞淑回应,秋志雄拽着她的衣袖来到了营房东侧的树荫下。

    用力甩开秋志雄的胳膊,袁贞淑的脸上已是阴云密布:“说吧,找我什么事”

    秋志雄看着袁贞淑,心潮起伏,他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说:“你母亲和你谈起咱俩的事吧”

    “咱俩!可是,母亲对我说,尊重我的选择。”袁贞淑看了看秋志雄紧张焦灼的表情,平静地说。

    看着袁贞淑拒人千里的神态,秋志雄努力平复的情绪又起了波澜。

    “整个知青连队都知道我喜欢你,我现在想说的是,认真考虑一下你母亲的意见,不会错的!”已乱了方寸的秋志雄尽量用着平和的语气,表达着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

    “这件事上,决定权是我!不要总拿我母亲说事!”袁贞淑的脸上起了怒意:“你如果坚持这么做,起的作用只能相反。”袁贞淑说完,向旁边一闪身,头也不回的地走了。

    望着袁贞淑远去的背影,秋志雄彻底绝望了。

    这两天,心情绝望的还有庄剑。起因是一张招工回城名额,又搅动了他内心的一潭春水,也在知青连队中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只有一张招工回城表,上级的要求是连队民主推荐,在公开公正的前提下,自行决定回城的人选,条件之一政治觉悟好,之二也是最核心的条件是:国家有政策,照顾父母身边无子女的家庭,可以办理下乡的子女回城。

    那天下午,在知青连队简陋的透风的会议室里,经过无记名方式投票和测评,在郝连长的主导下,特别是套用第二个条件进行筛选,完全符合条件的只有两个人:袁贞淑和赵东升,俩人二选一。

    这是俩人谁也没有预料到的结果,在大家羡慕嫉地恨的眼神里,俩人呆呆地看着对方,谁也没有反应过来。

    “你俩私下里商量好后报给我吧。”坐在前面台上的郝连长半开着玩笑,意味深长地看着袁贞淑说。

    “不用商量了,我退出,这个名额给东升,他的家是我们连队距离延春最远的,他比我更需要,我相信,对于我,以后还会有机会的。”袁贞淑站起身,平静地看看大家,又看了看赵江升说。

    “还是把表格让给袁淑贞吧,一个细皮嫩肉的城里姑娘,本身就不适合咱们林场的工作。”激动得满脸通红的赵东升也立刻站起身,深情地看着袁贞淑说。

    连队所有的男女知青们呆呆地看着

    俩人,满眼都是复杂的表情。

    “瞅瞅,你们瞅瞅小袁同志的思想境界,再看看咱们连队里的某些知青,为了回城,不择手段,什么下三滥的事都做!”郝连长说到这叹了口气,接着说:“这事不急,离最后的上报期限还有段时间,你俩再好好考虑考虑再报给我吧。”

    坐下的时候,袁贞淑的余光里看到了赵东升因激动或是感动而泛红的眼圈。

    一张招工表,改变的是一个人生命的走向,在涉及到每个人命运转折的关键时刻,无论用怎样华丽的溢美之词去形容对方的宽容、大度以及自我的牺牲精神都不为过。

    到是袁贞淑有些淡淡的失落,她对赵东升的格外感动有些不解,激动什么呀不是你说过的咱们在这里要长相厮守的吗

    当天晚上刚刚吃完饭,袁贞淑接到了母亲打到知青连队队部的长途电话,电话里,崔喜顺强压着怒火告诉自己的女儿:这个招工回城的指标是她费了好大心思和努力才争取到的,必须对她有所交待。

    虽然袁贞淑找了各种理由辩解,但是仍然没有压制住崔喜顺心头的怒火。

    “妈妈实话告诉你,这张回城招工表格延州市就发出去了20份,先前,我已经和你们的郝连长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我争取到这张表发到你们连队,说白了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电话这端的袁贞淑闷声一言不发。

    “不喜欢秋志雄妈妈不勉强你,因为年轻,你调回延州,还有多的是机会。可是,妈妈已经老了,就你这么一个女儿,明白吗”电话里,崔喜顺慢慢加重着语气,在情感的天平上开始加码。

    袁贞淑的内心一遍遍地起着波澜,但还是固执己见地挺到了最后也没表态,母女俩最终闹个不欢而散。

    闷闷不乐的袁贞淑拉开办公室的屋门,差点和旁边闪过来的身影撞个满怀,她吓了一跳,定睛一看,竟是庄剑。

    “你能不能和郝连长说说,把你俩不要的那张招工表给我!求你了,小袁!”庄剑一把抓住袁贞淑的胳膊,浑身紧张、满脸哀求几乎是要下跪似地看着她,像是看到了救命稻草。

    “…这事也不是我说了算的呀!”袁贞淑从猝不及防中反应过来,推开庄剑的手。

    这么没骨头,为了回城至于吗袁贞淑心里顿生反感,在庄剑绝望的眼神里,她匆匆地走出营



那年花落花开十一贪欢
    韩昭辉夫妇在大门前热情迎候俩人,在这偏远荒凉的小山村,只有这两个知青连队的知青是他们真正可以信赖的朋友,在他们身上,没有世俗的政治偏见,更没有高人一等的心里优越,沟通是平等的,感情交流是真挚的,让韩昭辉感到愉悦和快乐的是,每次和这个北京男孩的交流都有收获和感悟,无论是人生理念还是当下敏感的政治观点,碰撞交流的最后,总能产生惺惺相惜的火花,虽然俩人年龄有着五、六岁的落差。

    褪去了厚厚的冬服,白皙俏丽的智美让人耳目一新。袁贞淑情不自禁地拉着她的手,连连夸着嫂子年轻漂亮。赵东升也频频点头说是,那种娴静淳朴的年轻少妇形象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很多年后仍记忆犹新。

    被馋虫勾引的赵东升,进屋盘腿坐在炕上不久便甜甜地叫着嫂子催促着智美炒菜做饭。丰盛的午餐除了酸菜炖野猪肉和野鸡炖蘑菇之外,还多了柳蒿芽和山蕨菜等山菜。

    这次时隔三个多月的会餐聚会让主宾都格外的兴奋,高兴之余甚至喝光了预先准备好的两斤散白酒,不得已,韩昭辉拿出了珍藏的浸泡着鹿茸、虎鞭等的药酒,时不时也沾了些白酒的袁贞淑思维也特别的活跃,不断要求韩昭辉夫妇讲述他们小俩口的爱情故事。

    “如果说到爱情嘛,我们俩是从深厚的兄妹情开始,逐步发展到爱情这个平台的,说白了,在我们曾经很年轻的时候,无论是我还是她,喜欢追求我们俩的女孩和男孩还是很多的,但我们后来都忍住了,都在为对方考虑,特别是父亲出事以后,当外面的世界抛弃了我们的时候,我们俩都在心里告诉自己,只有我们俩报团取暖,相依为命,才能在这个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最后,母亲的撮合也就水到渠成的事了。”

    虽说韩昭辉讲的平淡,但袁贞淑却感受到了这平淡叙述背后的真情。她呆呆地回味了一会,接着问智美:“嫂子,你就没想过将来回日本吗”

    智美听了坚决摇了摇头:“日本海的那一边已经没有了我的亲人,再说了,我一走,韩哥怎么办啊谁会给他洗衣服做饭啊”

    “还有,你走了,谁给我生娃呢”向来很稳重的韩昭辉借着酒劲也忽然开起了玩笑。

    结婚两年多的智美没有怀上孩子,一直是夫妇俩心里的隐痛,聊到后来袁贞淑才得知,韩昭辉近期有去放山的打算,弄根山参回来,给一直体弱的智美进行充分的调理和滋养,更为这个寂寞无助的家添丁生子,延续生生不息的希望。

    “什么是爱情这就是爱情!!”回去的路上,袁贞淑还沉浸在韩昭辉夫妇相濡以沫的故事里,不时的和

    赵东升进行着交流。

    午后的春光温暖明媚,拉着心爱姑娘的手,赵东升的心情从未有过这么的舒畅。

    “走,我领你去一个特别的地方,那里能看到樱花!”赵东升看着满山的花海,忽然想起了什么,兴冲冲地对袁贞淑说。

    “樱花!”袁贞淑顿时起了好奇心。

    “当年守在这里的小日本关东军栽下的。”赵东升边走边介绍。

    离开韩昭辉的家向顺着小路向东南方向行至不到两公里,是日军当年修筑的东兴要塞遗址。

    当年苏联红军大轰炸留下的断壁残垣已经荒草所覆盖,赵东升拉着袁贞淑的手,小心翼翼地沿着巴掌宽的小路蜿蜒走上半山腰,前面露出一个半人多高的洞口,俩人走进去,洞内延伸到里面的部分已被坍塌的石块堵死,洞里面积不大,铺着萱软的茅草,秀过洞口,山下的景色一览无余。【…… ¥…免费阅读】

    “你来过这里呀”袁贞淑好奇地问。

    “韩昭辉领着我来过,这是当年关东军要塞的一个瞭望哨,现在成了村里放羊的人落脚休息的地儿。”

    “真是沧海桑田啊!”袁贞淑感慨着。坐在洞口一尺多高的土台上,袁贞淑迎着清凉的微风,无比的惬意。连续走了这段山路,她的额头和鼻尖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1...2122232425...1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