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传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百梦千回
孙少华和苏万春关系密切,地理上的老乡关系占了很多因素,他和班里的邻省大城市战友一道,对这个混不吝的苏万春说不上有什么特别好感,甚至有些轻视。
轻视的最主要原因源于刚刚入伍后不久班务会结束前班长组织的一次读报活动。当班长梁天明让苏万春接过班里前一名新兵读报时,自称为初中毕业的他吭哧瘪肚地把“开展群众**国主义教育活动”这句话读的稀碎,硬是断句少字地读成了“开展群众**~国主,义教活动”时,直接把班长梁天明笑岔了气,拍着大腿好半天没缓过来。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九九四年二月,孙少华新兵连的所有新兵一样,在边陲小城晋安度过了一个没有家人陪伴的春节。除夕那天上午,换上便装的班长梁天明向队里请完假,带着孙少华上了街。
买了几捆草黄烧纸后,梁天明带着孙少华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和车流来到城边,停在了东北方向一个人流稀少、通往郊区的十字路口。
梁天明均匀摊开每捆第一张刚刚写上自己父亲姓名的草黄烧纸,接过孙少华递来细长木棍,在路边画好的一个留有缺口的圆内将烧纸点着,默默地烧着,不一会,泪流满面。
蹲在一旁的孙少华心里也不是个滋味,为失去亲人的班长难过,也为自己。他不由得想到了一年前的除夕上午,他和陈香为李武上坟烧纸的情形,曾经的陈香在维系他们之间
的感情,寻求心里的安慰所做出的种种努力,至今在孙少华的心里余温尚在,可一年的光阴过后,却到了形同陌路的地步。
老兵病多,新兵信多。像许多新兵一样,孙少华也尽可能的给所有曾经有过联系和交往的同学和亲人写着信,然而从入伍到现在,五十多天的时间过去了,及时回信的除家人、鲁盖、当了两年兵的姚世利之外,其他人并不怎么上心,往往回信一封便没了下文,至于陈香,更是没有回信,虽然孙少华理解这期间有大学放假的因素,但也一度心灰意冷。
花期过了,一切都过去了。孙少华想起了看过的书里一句话。
“今天单独找你出来,有些话想单独和你聊聊。”烧完纸后的梁天明把孙少华拉到现实中来,俩人走在路人匆匆回家过年的街面上,你一言我一句地搭着话。
“出来当兵,除了想锻炼一下,还有啥目的”梁天明边走边问。
孙少话想了想,有些拘谨地说了出了自己当兵提干的想法。
“曲线就业啊,跟我差不多,这也是农村家孩子的普遍想法。”梁天明感慨地说。
“哦,班长为啥当初不考教导大队呢”孙少华问。刚入伍不久,他就听说了省总队为尽快弥补全省基层边防干部队伍缺编的情况,两年前便开设了预提干部培训班,每年一期,每期十个月。
孙少华的言外之意,文凭是小事,提干是大事。
“当年心比天高,就想考个有文凭的武警指挥学校,结果没考上,后来报考教导队的年龄也超了。”
提起班长这些尽人皆知的往事,孙少华从班长梁天明的脸上看到了那丝后悔的表情,也显然听懂了自己的言外之意。
“不要犯了和我同样的错误,今天班长想提示你的是到了部队,收一收自己在家的脾气,是龙是虎都得盘着卧着,不能意气用事,你和苏万春都是新兵,但你不能用他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懂吗”梁天明边说边加重着语气。
“嗯……”孙少华感到自己的脸上一阵阵发烧。
“…班长以后的打算呢”孙少华岔开话题问。
“转个志愿兵再说吧,离开那个偏远闭塞的小山村,用句时髦的话说,想换个活法。”梁天明说完拍了拍孙少华的肩头,看着远方的天空,好久没有说话。
初五正式操课的前一天上午,胳膊伤势好的差不多的苏万春磨着孙少华陪他请假上街,说是给家里打电话再要点钱花。
苏万春的父亲在延州城郊开了一家汽车修配厂,家庭条件不错。
“你不是说年前你拜年了,年后就能给你邮来压岁钱吗”孙少华问。
“他们俩口子,一个比一个心大,现在天天在家打麻将,我怕把这事忘了,上街请你吃大餐。”苏万春说的无比诚恳。
孙少华拗不过,只好答应下来。
“我妈答应给我邮来一千,这两天,她手气不错。”电信局的长途电话厅里,苏万春放下电话,兴高采烈地对孙少华说。
“你也打一个吧,我一起算账。”苏万春对孙少华说。
打给谁呢年前家里有电话的同学在信里都联系过,也拜过年了,想来想去,合适通话的只有夏晓荷还有自己的亲生父亲赵东升。
对于赵东升,孙少华刻意保持着距离,无论是情感还是自己的接收能力上,他不想也更不愿意很快就和自己的生父打的火热,对自己的养父孙安国来说实在不公平。入伍半个月,孙少华同时收到了夏晓荷和赵东升的来信,在分
第103章 特殊的验枪方式
青林镇位于晋安市东南六十公里处呈葫芦状的山间盆地中,是一座紧邻边境的秀美小镇。小镇以横贯小镇东西的青林街道为界,街道北侧是规划整齐、楼宇错落有致、铺着柏油马路的城市街区,有办公楼、医院、学校、宾馆、影剧院和灯光球场等完善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组成的居民是青林国际水利发电厂的职工和家属;相比之下,街道南侧规划的便没有那么精致,不同时期建造的砖瓦结构的平房分布在沙石路面街巷的两侧,与普通的乡镇并无区别。
顺着青林镇电厂职工小区东南部围墙外侧的沙石山路蜿蜒北上行致七、八公里左右,前方出现一片相对平坦的高地,山脚下倚山而建的一幢两层办公楼便是青林边境检查站的站部,孙少华和梁天明所在的机动班就设在站部内。沿着从楼前铺设的柏油继续向东三公里,就到了站里所设三排的警戒守卫区域,如果继续前行,穿过长长的隧洞后,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十米宽、一百多米高的混凝土重力水坝横亘在两山的峡谷中间,将鸭绿江水拦腰截断,被群山环抱的宽阔壮丽的青林湖便展现在眼前。
在水库尽头紧邻对方邻国湖岸的水坝上,设有一个执勤班和一个固定哨位,被站内官兵称为“国际哨。”这个班的内务管理是全站最为严苛的地方,从某种程度上说,代表着国家形象。
水坝尽头有一个一人多高的铁栅栏大门,跨过去,便是孙少华熟悉又陌生神秘的另一个国度了。
直到下连两个多月后,站部机动班的副班长高玉江才利用周末时间,带着站里的新兵到这里进行了系统的参观和学习。
站在距异国最近的地方,孙少华听到了水坝下面邻国的储木场里传来的悠扬深情的异国歌声,放眼四望,不远处的山路上,邻国妇女头顶重物前行和冒着黑烟的烧炭嘎斯汽车清晰可见。
这也是孙少华第一次零距离见到邻国的士兵。5月中旬的青林镇,已有了初夏的炎热,孙少华和中方的士兵已换上了凉爽的半袖军装,可对方邻国的士兵依旧穿着土黄色厚实的呢料制服。
“穿的这么厚,这还不得捂出痱子来呀”孙和华对带班过来的副班长高玉江说。
“不要乱说话,对方是听的懂汉语的。”高玉江瞪了一眼孙少华说。
孙少华吐了吐舌头,他最感兴趣的还有对方正装的沿帽,不同于中国武警部队带着弧度美感的大沿帽,邻**人的沿帽顶部是平平的,帽沿低矮,加之土褐的颜色,这让习惯了武警部队大沿帽上扬着威武美感的孙少华,总是忍不住产生莫名的联想,忍俊不已。
“不准笑!”高玉江看了一眼孙
少华,指着对方一个年龄较大老兵领口上孙少华看不懂的军衔自豪地说:“他是下士,我也是下士,可他已经当了十年兵了。”
“哦!”孙少华吓了一跳。
烟波浩渺的青林湖让人心旷神怡。在中方一侧的山体中,一条长长的引水隧洞穿透山体,引导着把青林湖水奔流而下,冲击着山脚下发电厂房内四台十万千瓦的水轮机组发电,苏万春所在的二排便担负着这个国际电站厂区的警戒和守卫任务。【 ……免费阅读】
根据两国的协议,整个电站厂区和水坝的警戒、维护、管理和运营归中方,产生的电能两国共有。沿着拦腰截断的水坝形成的干江段前行5公里左右,有一条搭设在相邻两国间的国际铁路桥,不定期地进行着货物运输,担负警戒任务的是站里的一排,站内习惯称做列车排。
同其他刚刚下连的新兵一样,孙少华对周围环境和工作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之外,也积极努力适应着新的环境。作为正规化管理和军事训练的先进单位,站部和各排点严格执行着周计划安排,每天从早到晚的时间安排满满的,除了正常上岗执勤外,训练、政治学习、劳动、包括周末的文娱活动是周计划的主要内容,或许是为了给下部队的新兵一个惊喜,新兵们下连的第一个周日傍晚,全站所有哨位上全都替换上了老兵,所有新兵和部分没有执勤任务的老兵被统一组织起来,到镇上观看电影。
头一天晚上突然而至的一股寒流,让本温暖和煦的小镇在当日下起了大雪,但这也没阻挡着新兵们准备观看电影的热情。周日傍晚提前半小时开饭的站部和排点,新兵们都早早吃完晚饭,收拾好饭堂,顶着初春纷纷扬扬的雪花,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山下的青林镇电厂的影剧院门口,同已经提前到来的二排和列车排的队伍汇合,排队进入影院,观看周星驰的大片--《唐伯虎点秋香》。
这是全体新兵下连后观看的第一个电影,滑稽和无厘头表演引得场内笑声阵阵,也充分释放了新兵紧张了一周的心情。但孙少华却有些笑不出来。看着电影里的秋香,他忽然联想到了陈香,陈香本来也应该姓秋的,记得在学校还曾和她开过类似的玩笑,如今已是流水落花,留存在记忆里的当年真情,至今还温暖着他,下连之初,孙少华又给陈香写了一封信,算算时间,现在应该收到了吧
电影散场时,已是雪后初晴,依稀的圆月挂在天空,一同顺路的站部和三排的六十多名新老兵再次排着整齐的队伍返回在单位的
第104章 苞米堆里的疯娘们儿
五月的青林镇,阳光温暖,万木葱绿,到处是欣欣向荣的美好。
炊事班四轮拖拉机的后车箱里,孙少华系好大沿帽帽带,双手扶着后车箱前部护栏刚刚站好,四轮拖拉机便在柴油发动机清脆的“突突”声中,沿着蜿蜒的山路,飞快掠过山路两侧的一排排碧绿的钻天杨,一路冲下了山。
小镇东侧粮库门口,看门老头看了看司务长王超国很熟悉地一摆手,四轮拖拉机直接冲进了粮库大院。
青林镇粮库占地约有一千五百多平方米,被两米多高的红砖围墙围裹着,临街办公区域平房对面空旷的水泥地面上,晾晒着厚厚的玉米粒,围墙两侧矗着4个高大的粮囤,旁边是高高的传送带。
孙少华跳下车,随即被前面不远处的喧嚣的场景惊呆了。只见前面铺着厚厚玉米的晾晒厂上,五、六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女人,嬉笑追打着仓皇逃窜的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年轻男人。孙少华发现,这哥们虽然身高体壮,但架不住这些妇女死缠烂打的贴身攻击,很快就被放倒在地,即便如此,他在挣扎中也没有忘记攻击和反抗,不时地把随手抓起的玉米塞进企图制服他的年轻女人们的怀里和裤腰里。
“这帮结完婚的疯娘们儿,调来一个男的就扔在苞米堆里折腾祸害一下。”王超国把拖拉机熄了火,看得津津有味。
被按倒在地的男人不停反抗似乎惹恼了这帮气势和精力正旺的年轻妇女,他们很快做了分工,其中四人分别死死按住身下男人的双手,另外俩人腾出手,一边按住他的双腿,一边解开他的腰带,几下就把他的裤子扒下来,露出鲜艳的红裤头。
得势的这几个妇女丝毫没有顾忌身下男人的大咸大叫,继续扩大着战果,最后,他们一起努力,连拉带拽地把他上身的衬衫和背心脱掉甩到一边。在围观众人的大笑中,这个男人拼命捂着硕果仅存的红裤头,弓着身子乱踢乱蹬:“救命啊!救命啊!”声嘶力竭地大喊着。
直到这时,这帮满面潮红、头发凌乱、衣服不整的妇女们才歇了手,纷纷抖掉身上的苞米粒,看着放倒苞米堆里的男人,肆无忌惮地大笑着。“瞅瞅你们这些小浪娘们儿!没人管啦!”王超国大声说着,似乎和这些人很熟。【 # ¥最快更新】
孙少华慢慢看出些门道,刚才打闹的这些人,都是粮库的职工。
“怎么,王司务长不服啊上来比式比式”其中一个年轻的妇女说。
王超国撇撇嘴,把头扭到了一边。
“来呀,王司务长,让我们看看,你到底是不是个雏儿啊”其中一个笑着妇女伸出手,向王超国勾着手指头,引得周围人轰堂大笑。
“要不,你和身后刚来的那位武警小叔叔一起上!我们来者不拒!”又一个年轻妇女说。
听到这话,吓得孙少华敢紧转过了身。
又一阵轰堂大笑。
“瞅瞅你王秀芬,这才结婚一年多,就浪的和他们一样了!不怕回家福才收拾你啊”王超国回敬着刚才说话的年轻妇女。
“福才身子骨弱,晚上不能及时保障供给呗!”一个妇女接过话茬嘻嘻哈哈地说。
听得孙少华耳红脸热,赶紧迈步躲开。
“哟,腼腆的真是个雏呢,看模样瘦点,可骨头缝里都是肉!秀芬,这是你喜欢的类型吗让给我吧!”身后传来又一阵嘻嘻哈哈的大笑,窘迫得孙少华不由得快走了两步。真到笑声慢慢远了他才停脚,定了神一抬头,忽然看见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孩双手吃力地咬紧牙关拎着一个米袋,踉跄着走出左侧发放粮米的库房门口,向自己的方向走过来。
孙少华迟疑了一下,快步迎了上去。
“需要帮忙吗”孙少华快步走上前,一脸的关切。
女孩连忙说着谢谢,头也没抬地弯腰赶紧把米袋放到地上,孙少华无意间一抬眼恰好撇见了女孩俯身露出纤细的腰肢和浑圆紧绷的臀部,不由得脸一红。
过接米袋,孙少华在女孩的指挥下,双手抓牢米袋的两端,挺起腰,跟着她快步向院门口的一辆28型自行车走去。
五十多米的距离,孙少华双手拎着足有70多斤的米袋走到这辆28型自行车的跟前,已经有些气喘不匀了。
女孩麻利地解开自行车后座上的麻绳,接着拉开后座上的铁夹,示意孙少华把米袋放上去。
孙少华看了看车后座的车夹子,把米袋放到了地上。
“怎么啦”女孩一脸疑惑。
“这是你的车子吗”孙少华迟疑地问。
“不是!这是老校长的破车子。粮一直是他买的,结果这几天他病了。”
“不清楚你回去的路有多远,如果路上一颠,容易把袋子磨破,米会漏光的。”孙少华对女孩说。
“嗯~上次老校长驮回去的米袋子上就有两个米粒大的小洞洞,当时也没多想。”女孩皱了皱眉头,一脸的愁容说。说话的尾声明显带着晋安地区的口音。
眼前的女孩十八、九岁的模样,中等个头,圆脸微瘦,细密的两个短辫刚刚过耳别在脑后,微宽的额头飘着几丝稀松的刘海,红润的脸上一双单眼皮大眼睛伶俐有神,挺拔的俏鼻下,有着一幅微微翘起的薄嘴唇。她上身着件浅绿色大翻领短身西服,粉色碎花衬衫,下身是一条蓝青色的裤子,脚穿一双
小巧的黑色系带的敞口平底布鞋。
孙少华看看她,又打量一圈四周,忽然
第105章 蹊跷被陪练
孙少华向苏万春悄悄提起可能是班长梁天明的对象李参花的时候,苏万春刚刚到站部开出供给关系,办理完从二排调动到列车排的手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