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边城传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百梦千回

    &




第165章 基层的脉搏和温度
    从报到的当天晚上和第二天几乎整整一天的时间里,孙少华都在进入情况和熟悉情况。

    站里有两个完整建制前勤班,其中一个班已派驻到三十多公里外的前哨执勤点,每半个月定期和站里的另一个班进行轮换休整;副站长牟祥鹏正在总队后勤基地进行晋职培训,站教导员刘星正在休假,不出意外,明年年初将转业或自主择业,因为他年龄已经到杠,服役已经超过二十年,而且已没有职务上升和发展的空间。

    这些情况都是健谈的站长管海俊向孙少华介绍的。

    辖区的边境形势和打私形势是他介绍的重点。在他的描述里,东坪辖区是整个延州地区打私条件最为艰苦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而且在整个延州地区范围内,延龙当地的黑恶势力和走私分子结合是最为紧密的。

    “当年的公安局局长许平晚上回家,六四手枪的枪膛都顶着火,他告诉媳妇:任何人敲门都不准开门,我有钥匙。当地黑社会当年传二十万买他的一条胳膊或者一条腿,一百万买他的命。许平也够硬,他放出话,只要你们一枪打不死我,第二枪死的肯定是你们。”

    “后来呢”孙少华听得很入神。

    “后来,后来据说全州最大的黑恶团伙几乎被一网打尽,两个被枪毙,三个死缓,十几个被判刑,还有一批被抓的。”

    “家里人也跟着遭罪了。”孙少华感慨地说。

    “嗯,家里楼房的玻璃不知碎了多少回,后来他就把媳妇送到了外地的亲戚家。不过,这许平的结局不太好,两年前升到州局任副局长半年,到延春负责侦办一个打私大案,坠楼身亡。当时传言非常多,有的说被推下去的,有的说是畏罪自杀的,到现在也没一个明确的结论。”

    “啊!”孙少华听到这,好半天才缓过神来,推算了一下时间,正是在许平死后,帮他当兵的姜致远正好接替了许平死后空出的州公安局副局长的位置。

    “许平死后,可苦了他姑娘,据说大半年都没上学。”管海俊感慨地说。

    “哦!”孙少华吃了一惊。

    管海俊说到这儿看了看孙少华:“你猜这个姑娘是谁呵呵,她叫许霁月,是咱们前哨执勤点周明诚的对象,据说俩人在大学就处上了,俩人现在热乎着呢!”

    “周明诚!他是转现役的大学生!”孙少华蹙起眉头,他一下记起了临别时张芸巧的嘱咐。

    “不是,他是咱们总队委托延州大学韩语系代培的一批学员。”管海俊认真地解释着。

    “延州大学的学员!”孙少华震惊地重复着,一个黑脸大眼睛反应机敏的学员立刻出现在他

    的脑海里。

    黑脸大眼,中等个,反应挺快挺仗义的是吧!孙少华的记忆飞速搜索整合着形象。

    “对,对!!你们认识!”管海俊听了一愣,疑惑地看着孙少华问。

    “应该是他!”孙少华点点头笑笑没有接话,拿出一只长白山香烟递给管海俊点着,自己皱着眉头点着火后重重吸了一口,分散零碎的记忆被迅速激活:当年他和史耀威兴冲冲地到延州大学找陈香,揍了陈香体育系的男友招至报复,危急时刻,正是这个周明诚仗义出手救了他;孙少华还想起了尹泽生,当年尹泽生在大学暗恋许久后又苦苦追求的女神正是许霁月!

    “呵呵,真是缘分啊!”孙少华感慨万千地说。

    “呵呵,你小子也有一段好缘分啊!”管海俊听罢笑笑,意味深长。

    孙少华微微一笑,听出了弦外之音,他一脸诚恳地对管海俊说:“我和政委的姑娘原本是高中高学,当时我俩确定关系时,张政委还是延春边防检查站站长,真没想那么多,再说,我原本就是农村长大的孩子,不矫情,皮



第166章 真实的边境一线
    小解放卡车在密林里颠簸地穿行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了东坪前哨。

    密林深处的东坪前哨坐落在沿江公路旁边,距身后界江有着五十多米的距离,六十多平米的砖混结构平房四周被实木板材围起,唯一的寝室窗前不远处支着一个被战士们称为大锅的电视卫星接收器,旁边的铁架上摆放着四组太阳能电池板,另一侧靠近墙根的位置,整齐地码放着劈柴。

    小解放卡车停稳后,一条大黄狗从劈柴旁边窜了出来,兴奋地摇着尾巴,和下车的战士打着招呼。

    “佳美!佳美!!”下车的战士拍着它的头,也兴奋地回应着,正在这时,从哨所冲出一个身着迷彩、皮肤黝黑的少尉军官,一脸兴冲冲的笑意。

    没有猜错,他应该就是周明诚了。孙少华迅速做着分析判断,上前几步主动和打着招呼:“你好周干事!久闻大名!”敬完军礼后他笑着上前握手。

    “我也是。”周明诚也笑了笑,上下打量着孙少华半天说:“嗯,一表人材,看来政委的姑娘很有眼光。”

    孙少华尴尬地笑笑,这两天,他已经习惯于即将成为支队张政委的乘龙快婿这个光环之下,庆幸的是,周明诚对俩人在延州大学校园内的一面之缘没有什么印象。

    因为孙少华的到来,周明诚按照站里以老带新的要求,在东坪执勤点多呆了两天。

    典型有着对事物敏感的触觉和独特的认知,在周明诚的身上,孙少华感受着一种经得起推敲、经得住考验的作法,言谈举止中有着一种朴实的睿智和富有成果的思考,特别是说到动情处的周明诚,言语中更带着对所从事的工作执着和热爱,甚至流露着同龄人身上少有的那种家国情怀的色彩。

    当天下午,周明诚跨着望远镜,带着孙少华穿过哨所前面的林业公路,顺着一条蜿蜒陡峭的羊肠小路,俩人连攀带爬,终于气喘吁吁地来到了山顶。

    心旷神怡的孙少华敞快地呼吸着最新鲜的空气,脚下和四周万木吐绿,极目望去,是一片片枯荣相间生机勃勃的茂密森林,前方不远处的界江像一条透明晶莹的玉带,和旁边的林业公路时远时近,在林海中蜿蜒并行。

    在执勤点正南方大约两至三公里的地方,有个邻国的不大的村落,红瓦白墙,错落有致。孙少华接过周明诚手里的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很快,在村落的东南角,有一处类似学校的公共设施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个村叫明溪里,看见那所学校了吧,查一查院里现在停放着多少辆走私车”站在孙少华身边的周明诚关切地问。

    从小就生活在边境的孙少华很小就知道,邻国的行政

    区划和自己国家相对应的级别,比如,“道”相当于省,“郡”相当于县,“洞”相当于镇或乡,而“里”是最小的行政单位,相当于村。

    经过周明诚这么一说,孙少华才意识到,停放在那所小学院子里明晃晃的一片原来竟都是走私车!

    “三十辆左右。”望远镜里,孙少华仔细查了一遍对周明诚说。

    “东北角的棚子里有两辆黑色轿车你算在内了吗”

    “哦…黑乎乎的看不清楚,好像是有两辆车…”

    “放下望远镜,咱俩说说话。”周明诚看着孙少华,一脸的严肃。

    孙少华脸上有些发烧,尴尬地笑笑。

    “你们预提干部培训班一定开设情报调研课了吧相信教员教员一定讲过认真观察、仔细观察的重要性是吧”

    孙少华红着脸点点头。

    周明诚指了指脚下:“这个地方是执勤设立的固定观察哨,每天都有老兵拿着望远镜进行定时和不时观察,掌握当面走私车辆的一举一动,有详细记录,包括车辆的增减、位置的变化,通过车的大致形状,分析判断车的大致型号、新旧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然后



第167章 佳美上勤
    孙少华对于边境的最初认识源于童年,记忆之初那一段荒芜的印象,就来自于童年刚刚记事的边境乡镇芦苇。自己一天天的在成长,如今已走过了最初的青葱岁月,而对岸的烟火似乎仍旧保持着儿时的状态。

    周明诚回到站里休整后,走上哨长岗位的孙少华按照萧规曹随的思路,一以贯之地执行着周明诚在执勤点立下的种种规章制度,自己则腾出时间去细细品味和体会这些从打私实战经验中提炼出的要点和原则。比如,周明诚极端重视山顶观察哨的观察记录。

    带着好奇,孙少华曾仔细查看过一本本a4纸装订的观察记录本,只见每一篇标注日期的记录都是一张张对面邻国明溪里的草图,那所囤放走私车辆的小学被不合比例地放大,表示停放的每一辆走私汽车楔形方块都用铅笔简单标注着停放日期,再用加号加上阿拉伯数字表示停放的时间长短,一目了然。孙少华心里暗暗称奇。

    “可我还是不太明白,标注这些对咱们打私有啥具体的作用啊”孙少华拿着这个记录本,向二班长钱程求教。

    钱程看了看一脸疑惑的孙少华微微一笑说:“根据我们掌握的可靠情报,走私犯在境外订购了走私车辆以后,在咱们对面的边境停放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通常他们都会在停放到二十天到三十天之间选择走私过境,往往这段时间,也是我们重点堵截潜伏的重点时间。”

    “咱们这边管控的严,走私犯一看过不来,他们不会选择向上游或者下游的走私口子过车吗”孙少华问。

    “这种情况有,但不多。因为走私犯选择从哪个口子过,都事先和对面的警备队打好招呼的,再选择从其他口子过,一是非常麻烦,二是还得重新把另一处管控边境的警备队花钱打点好,如果成本太高,就不合算了。”钱程笑眯眯地说。

    “可是,执勤点前后有两条林业公路通县城,怎么断定走私车过境后走哪条路呢执勤点又没执勤车,两条林业道离着咱们执勤点都不近,设伏堵截总得有个重点吧”孙少华思考半天,接着问。

    钱程笑笑没有接话,他低头看看手表,到了他上勤观察的时间。精彩的下回分解留在了星光灿烂的晚上。

    来到执勤点的这段时间里,在战士的行动和言语中,孙少华不断丰富着周明诚的形象,更对支队准备大力弘扬的先进典型充满着敬意,也深深感受到,前哨是他用心经营的家,无论他在家与否,做为家里的老大,影响无处不在,

    大到勤务派遣的时间,夜岗的排班顺序,小到每天的伙食安排,甚至执勤点里那条名叫“佳美”的狗,盛夏时节晚上也给

    安排上了勤务。

    佳美上勤起因是去年盛夏发生的两起天然冰箱重大食物丢失事件。所谓天然冰箱,是执勤点做饭的战士在界江我侧的江水里挖的深坑,然后将不易在暑期室外长久存放的肉类、鸡鱼等副食品放进塑料袋和玻璃罐中密封好后,用细绳拴住沉入长年保持着低温的界江水坑中,细绳的另一端系在岸边的树干上,做什么取什么很是方便。

    然而启用天然冰箱不久后随之发生的两起食物(牛肉和猪排)丢失事件,让执勤点的官兵都怒了,对于保障已经十分不易的执勤点来说,这是他们近半个月时间的美味,晚上派出兵力单独看管,对于还将夜巡及上哨观察本已就捉襟见肘的兵力实在得不偿失,后来,周明诚想到了“佳美”,经过调教训练正式上岗,战士们夜间把它拴到了江边天然冰箱附近,还在树林里给他搭建了简易窝棚。

    佳美正式上岗第三天的深夜,它的一阵狂吠惊醒了执勤点睡梦中的官兵。

    只穿着裤头的战士们拎着枪冲到界江边时,发现了界江里两个尚未逃到对方江岸的仓惶背影。

    &



第168章 许霁月被劫
    惊出一身汗的周明诚就这么拽下去,一直拽到了界江边。在江边,他俩看见了对岸一堆已经锯好搭桥用的松木杆,在一处洼地里被荒草掩盖着,隐约露着新鲜的锯口,顿时,周明诚什么都明白了。

    在雪花纷飞中,周明诚顺着原路,悄悄把一棵拽倒的松树扶正,恢复原样,回到执勤点后,在向站里通过对讲机报告情况的同时,集合执勤点所有战士进行了紧急部署。当天深夜,五辆过境的奥迪80和奥迪90走私车,被密林里突然现身的执勤官兵成功堵截在了距边境钱两公里处的林业公路上。

    第三天上午《延州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刊发的现场短新闻:《界江旁,那一棵棵被打私官兵碰倒的落叶松》,还原了打私经过,立刻在读者中引起轰动,东坪前哨执勤点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打私热点,而细心的读者再次记住了这个名叫霁月记者的名字。

    钱程对孙少华说,东坪前哨执勤点成为延龙和延州地区的打私热点,与许霁月持续不断的宣传有着直接关系。后来,孙少华在东坪站站部看到了那本报刊剪贴本,刊发的媒体以延州日报为主,也有延州晚报,包括省城日报、晚报,也包括省、州电台的发稿通知单。

    《长白山下第一哨》,《亦苦亦乐守边关》,《一个戍边大学生的情怀》,《密林哨所的兵情日记》,《现场短新闻:记住!今夜凌晨两点…》等等,里面内容涵盖一线执勤官兵打私和工作、情感的方方面面。

    孙少华一篇篇翻看着:加上反应延龙边防大队打击走私汽车的长篇通讯《多措并举守护边境安宁》,足有三十篇之多!他认真读了几篇,写的情景交融,兵味十足。

    “能有这样一个女朋友真是周明诚的福分。”孙少华感慨地说。

    “是啊,郑干事也这么说,其实,我们也这么认为,这个许记者我们当面叫他嫂子,她不好意思地说先叫他姐姐吧,其实她真的像嫂子一样给我们做饭,到了执勤点还给我们洗衣服,有时还穿着郑干事送给她的迷彩服,跟着我们一起巡逻、潜伏,说是体验生活才能写出好稿子。”

    “是嘛!”孙少华听到这吃了一惊,也愈发有了兴趣。

    “许记者隔上两三个月就到咱们单位来一回,遇到周干事在执勤点执勤,她就在点上住上三两天。”钱程进一步介绍着。

    “住在哪啊”孙少华疑惑地问。

    “就是执勤点厨房隔壁的仓库!周干事给她在里面搭了个行军床。”钱程郑重地解释着。

    “哦,为了写出好稿子,她真是拼了。”孙少华感慨地说。

    “名气也是拼出来的,她是咱们支队的特

    约记者,据说每次她到支队基层单位采访,支队领导都为她提供采访车辆。”钱程说着,一脸的羡慕。

    小有名气的许霁月也让延州和延龙的走私犯们记住了她。

    在钱程的描述里,因为许霁月,去年十一月底,他和站里复退老兵和走私犯们还亲密接触了一次,只不过这次接触闹的动静大了些,甚至轰动了延州市。

    那天正值老兵复退,东坪站复员的十多名老兵由周明诚负责,带车到达延龙武警边防大队后,同其他单位的复退老兵队伍汇合一道赶往延州市,乘坐火车踏上回乡之旅。

    复退老兵来自不同的省市,但大多都是乘坐傍晚从延州始发的列车,为此周明诚和许霁



第169章 冲破云霄的歌声
    许霁月的一番义正词严一下震住了几个走私犯,一番讨价还价的商议结果是,对方交出车钥匙由许霁月保管,然后许霁月才肯上车与几个走私犯交流。

    其实,这帮走私犯的本意是通过威胁吓唬许霁月,想达到敲打周明诚的目的,或者以此事为机会和周明诚建立有效联系,未来在打私过程中能收敛一些,给这伙走私犯多少留些缝隙,甚至可以每次走私时特意留下两台走私车做为周明诚的打私成果,彼此达成默契更好。

    他们还知道,这个年轻的女记者是周明诚的未婚妻,俩人处了四、五年,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1...5455565758...1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