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山堂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作者:南山堂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第1章 多啦
    在长安南郊,一条清澈的河流蜿蜒穿过关中平原,河水清澈见底,静静的流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星光,她日夜流趟,渐渐消失在山的转弯处。

    一艘小渔船停在河畔边上,随水波上下起伏,仿佛失去了控制。

    对岸不远处,几个村民正在用各种动作打发时间:伸懒腰、摆弄草帽、哈欠连连。

    这就是沣河边上,隶属于长安县的互助村。

    农历六月初,正是一年最热的时候。

    村民们虽然勤劳,但是也不敢顶着烈日下地,一不小心中暑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有道是: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的村头传来一阵阵吆喝声。

    “快点,走快点,乘着张家那小子还没有断气,赶紧让他签字画押,把河边的那几十亩地抵押还债”,一个穿着亚麻布衣服的男子在催促着身后几个小厮说道。

    “林管家,那个姓张的今天刚刚满三年孝期,以前张老爷和我们老爷关系还挺不错的样子,我们现在就去他们家讨债会不会……”。

    “你知道个屁,以前老爷和姓张的来往,是看中他是前朝进士的份上,可是现在都已经是武德九年了,那姓张的也已经死了三年了,生前又整天沉迷于美酒,不愿意去大唐出仕,我们哪里还用得着太在意”,林管家很有“逻辑”的给小厮分析着。

    “那倒也是,不过这张老爷生前也够奇葩的,听说他可是大业年间的进士啊,年纪轻轻就是在那什么御史台占着好位置,偏偏要去劝说杨广不要征高丽啊”。

    “是高句丽,不知道就不要在那里乱说”。

    “对对对,是高句丽,还是林管家您有学识”。

    “不敢当,我也就当初跟着老爷学了那么一点点,要是没有老爷,就没有我的今天。现在张家欠我们林家几百贯钱,老爷落不下脸来追讨,我们这些做下人的当然要尽心尽责”,林管家一边走着一边说道,也不管那不断往下流的汗水,快步的往前走去。

    ……

    “来福叔,来福叔,少爷醒了”,一个丫鬟模样的小姑娘的声音从屋里传来。(在唐朝,称呼主家儿子一般用郎君、阿郎之类的,不用少爷、公子,不过考虑到读者们的习惯,本书还是用少爷、公子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叫法吧,包括后续出现的皇上、大人之类的,都将采取大家熟悉的称呼方式,而不是完全照搬历史)

    一个长方形的两进院落,坐落在沣河边上两里处,算是互助村最豪华的建筑了。

    这个院落由前堂、后寝、廊房、亭台和园林构成,排列有序,布局合理,其园林部分不失错落有致的“变化”之美,和关中的民居风格略微有点不同,带着点江南园林的感觉。

    小丫鬟的声音就是从这个院落的后寝传来。

    “头好疼”,被唤作“少爷”的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缓缓的睁开眼睛。

    一个十三四岁的小美女映入眼帘,一双漆黑清澈的大眼睛,柔软饱满的红唇,娇俏玲珑的小鼻子秀气地生在她那美丽清纯、有点兴奋的娇靥上,再加上她那线条优美细滑的香腮,虽然不能说是人间绝色,但也绝对算得上是美少女了。

    “我这是怎么啦”,张华有点晕乎乎的问道。

    张华只记得自己背着一堆食材,去好友李建锋的研究院旁边准备搞个烧烤,在李剑锋的热情邀请下,去到了他的实验室参观刚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机器狗”。



第2章 欠债
    “少爷,少爷,不好啦”,就在张华和梅子在说着话的时候,老管家来福跑进来了。

    “来福叔,怎么啦”,张华在梅子的帮忙下,起身道。

    管家全名潘来福,是张华父亲张损之的书童,自小就跟着张父,严格说来,已经不是简单的家仆,而是属于亦亲亦仆的角色。

    “林坊村的林老爷家的管家又带着几个小厮过来要债了,说是这次一定要我们把钱全部还请,要是没有个说法,他们就不走了”,潘来福苦着脸说道。

    “来福叔,我们家到底欠了林家多少钱这几年,家里稍微值钱点的东西都当掉了,就连耕牛都被拉走抵债了,怎么感觉永远还不清的样子呢”,张华有点困惑的问。

    之前的张华,可以说是个书呆子,这也是张父的影响造成的。

    父亲张损之,是隋朝大业三年甲科进士状元及第,那时候他才十八岁,算得上是春风得意,属于杨广设立进士科之后的第一批状元。

    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是却也是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世一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许多东西,都是受到了隋朝的影响,科举制度就是最明显的一个。

    魏晋以来,均以“九品中正制”选拔、任用人材,导致门阀世族垄断朝政。杨坚从北周手中抢过皇位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打击门阀世袭,在开皇末年实行科举制,规定六品以下官吏须由尚书省吏部为委派,废除了传统的州郡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虽然隋朝的科举制度还没有后世那么完善,但其重大意义不容小觑,房玄龄、温彦博、张损之等人都是隋朝年级的进士,绝对是人中之龙的存在。

    大业七年,也就是公元611年,隋炀帝杨广准备征高丽,张损之作为侍御史诸曹员外郎(大概相当于现在中纪委下面某个纪律监察室的副室长,副厅级),屡次上书反对,杨广一怒之下就把张损之的帽子给摘掉了,贬为御史台的基层官员。

    张损之也硬气,直接递交辞呈,不干了。

    当然,张损之也不甘心直接就回老家苏州,而是在长安郊区互助村置业安居了下来。

    也就在这一年,张华出生了。

    不幸的是,张母自从生了张华之后,身体一直很虚弱,勉强支撑了一年就撒手人寰了,这给张损之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再加上后面杨广第一次征高句丽失败,就更加的不愿意启用曾经劝诫自己不要征高句丽的相关人员了,张损之的仕途也基本就到此为止。

    空有满腔才华,但是没有发挥的余地。再加上张母的去世,张损之开始酗酒。

    酒这玩意,在唐朝的时候绝对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经常染指的。张损之虽然不是普通老百姓,但是就靠前几年的俸禄以及张母的嫁妆,张损之能够置业并买上几十亩水田就算是不错了,哪里养得起一个酒桶

    结果不用说了,大隋还没有被杨广给折腾没,张家就快被张损之给折腾垮了。

    也就是张损之写的一手好字,又会作画,管家来福张罗着在长安西市开了家书画铺子,主要售卖张损之自己的作品,这样才勉强把这个家又给撑了几年。

    隋朝亡了之后,张损之这个大隋的进士身份不好用了,字画生意也开始变差。虽然中间房玄龄和温彦博都有邀请张损之一起出来帮秦王做事,但是沉迷于丧妻之痛,又酗酒的张损之已经没有再在仕途拼搏的想法了。

    于是,张损之把自己没有达成的愿望寄托在了儿子张华身上。

    &n



第3章 恶奴
    “姓张的,你要是再躲着不出来,我们可就闯进来了”。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别以为我们老爷好说话,你就想拖着”。

    “要我说,你还是赶紧把钱还了的好,我们这也是为你好,要不然每个月光是息钱,就够你们家喝一壶的”。

    ……

    门口的吆喝声断断续续的传到了张华的卧室。

    “梅子,扶我起来吧,我们出去看看”,张华有点无奈的说道。

    别人家穿越,不是成为小王爷就是高官之子,张华却苦逼的成为负翁,还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负翁。

    看来,别的先不说,除了挣钱还债,当务之急就是要把现在这副身子骨给好好的练一练,要不然,还没有开始享福就去见马克思了,那可就成为史上最可悲的穿越者了。

    “少爷,你不能出去啊,现在大家都知道你受伤晕倒了,你不出去我们还能敷衍一下林家,要是出去了,林家真逼得我们现在还钱,那可怎么办呀”,潘来福轻压着张华的肩膀说道。

    “躲也不是办法,想当初,林家老爷也是和先父称兄道弟的,我倒是想去看看现在他们家到底是一副什么嘴脸”,张华一边不屑的说着,一边在梅子的帮忙下起了床。

    梅子是隋末天下大乱的时候,张损之收留的一个小丫头,那个时候,她才五六岁,骨瘦如材的跟着她父母身后,身上插了一根草。

    张损之想着自己七岁的儿子正好需要一个小丫鬟跟着,就花了一贯钱从其父母手中买过来。其实,碰上这种兵荒马乱的年代,张损之只要管饭,小丫鬟是要多少有多少,不过仁心作怪之下,还是花了“一贯”的冤枉钱,就算是买个安心吧。

    自此,张损之给小丫头起了个名字叫做梅子,梅子就一直跟着张华,伺候饮食起居。古时候穷苦人家五六岁的女孩,可没有现代社会那样整体众星拱月般的享福,而是要当做半个劳力一样开始干活的。

    “少爷,那一会你千万得小心,你现在身子骨弱,我怕那些小厮动手逼迫我们”,潘来福说道:“一旦有什么不妙,梅子你就带着少爷回房,我和阿忠留下来”。

    阿忠全名叫做潘忠,是潘来福的独子。张华家现在也就潘来福负责管理家里家外的事情,潘忠负责一些跑腿的活,潘来福媳妇潘兰氏负责厨房等事情,梅子负责张华的生活起居。

    “没事,我量他们也不敢怎么样,多啦,走,一起去看看”,张华一边向外走去一边叫上多啦。

    “对,多啦也一起去,他们要是敢硬来,就让多啦咬他们”,梅子挥舞着小拳头说道。

    “多啦多啦是谁”,潘来福一脸困惑的说道。

    “来福叔,多啦就是旺财,以前少爷养的那只大狗,昨天不正是他救了少爷嘛”,梅子解释道。

    “哦,旺财啊,好,叫旺财,不对,现在叫做多啦了,叫多啦跟着我们一起去”,潘来福说完就径直先出了卧室。

    “哟呵,张少爷,不是说受伤了吗,这不是好好的嘛”,林管家身后一个尖嘴猴腮的小厮跳出来。

    “阿三,这里轮不到你说话,想当年你在饥民堆里的时候,还是我们老爷替你说的话,林老爷才收留你的,怎么,一转眼你就什么都忘记啦”,潘来福指着阿三不客气的说道。

    张华的院子坐落在村中央靠山的地方,此时已经围了不少村民在看热闹



第4章 抵押
    华夏大地,自商周以来,都是属于农业社会,到了唐朝也不例外,在今后的一千多年,仍然不会有变化。

    在农业社会,大家最在乎的就是土地了。

    为工为商,亦是求财之路,终不如在家种田,上不抛离父母,下能照顾妻子,且其业子孙世守,永远无弊。

    这个,基本上是绝大多数农户的真实想法了。

    所以,在古时候,基本上只要家里有点钱,第一件要干的事情就是卖地,再买地。没有地的不用说,只要有条件肯定想买;有几亩土地的,就想着能够有几十亩;有几十亩的,仍然会想着要是有个几百亩就好了。

    即使是那些拥有几千亩土地的士绅,也仍然希望拥有更多的土地。

    这个貌似和现代人只要有钱就想买房子也有点异曲同工之妙呢。

    看来,华夏子孙的土地情结是自古有之的啊。只是现在的楼房,只是相当于租赁了70年的房子,土地产权的,和你没啥关系就是了。

    在这种大背景下,可想而知土地对一个家庭有多么大的意义,不到走投无路,没有哪家人会卖祖宗留下来的土地,那是会被戳脊梁骨的。

    所以说,林元武想要张家的田地,可以说是用心极其险恶的,也是非常招人恨的一件事情。

    “林元武,你不要太过分了,当初我们老爷刚搬到这里的时候,可是没少帮你们家林老家,现在你们就这么报答张家”,潘来福听到林元武的话之后,气的全身发抖。

    林家算是一条地头蛇,不过早年是属于档次比较低的那种,后面张损之定居在互助村之后,林家家主林周澎很是殷勤的来结交,张损之也就点拨了他几下,慢慢的,林家才成为远近几个村子中最大的地主,勉强算是个角色了。

    “老潘,你我也不是第一天相识了,你提这个有什么意思呢。反倒是你们张家,要我说,干脆把田地、山林、宅子什么的都变卖了,还了我们家老爷的钱之后还能有点盘缠会江苏老家,你不会是想客死他乡吧”,林元武摸着自己右脸大黑痣上的一根毛说道。

    “林管家,潘管家,可否荣小老儿说几句话”,这个时候,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

    白发斑白的老人。

    “史里正,刚好,你说句公道话,当初我们两家的事情,估摸着你也清楚。我们老爷在林家的忽悠下,不断的借钱,有些钱到底是真借了还是没借,现在都扯不清。我们张家也都认下了,这前前后后已经还了五六百贯了,家里但凡值钱的东西都给用来还钱了,当初说好了慢慢还的,突然之间要求今天让我们拿田地来抵债,哪有他们这样的”,潘来福对着里正史开明说道。

    唐朝以百户为一里,五里为一乡,每里置里正一人,里正在村里的地位算是比较高的,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村主任兼村支部书记。

    “刚好,你们里正也在,你给说句公道话,你老人家觉得张家现在还有实力继续还钱吗我们林家总不能眼看着这么一大笔钱成为烂账吧”,林元武唾沫横飞、挥舞着自己的手臂说道。

    “谁家都有不顺利的时候,张家这十几年来,在互助村也算是属于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典型了,现在虽然家道中落了,但是人家也没有



第5章 开头难
    在里正的见证下,张华和林家签了新的契约,林元武屁颠屁颠的回去请了林周澎过来签字画押,这件事就暂时告一段落了。

    “哎,少爷,这可怎么办呢,一千贯呢,要不我去求求房公,看看能不能从他们家借点钱”,看到张华将田契和房契都抵押给了林家,潘来福愁眉苦脸的说道。

    “房伯父虽然是秦王府骠骑将军,但是他为官清廉,家里应该不会有太多的余钱。虽然一千贯可能也勉强拿得出来,但是如果这样的话,这人情欠的可就大了。这几年,看在父亲的份上,他对我们家已经很关照了,我们不能再麻烦他了”,张华说道。

    “那倒也是,我在外面听说太子不喜秦王,连带着房公他们也受到了贬谪,这几年他们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就是了”,潘来福说道。
12345...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