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山堂
在蒙学的园林中,无论是小桥流水、假山回廊,都与讲堂构成了一副浑然天成的画面。儒道互补,庄重典雅,张家蒙学已经到了蓄势待发的时候。
张华站在讲堂上,扫视了一圈讲堂的情况。
只见两璧嵌“忠、孝、廉、节”四字石刻,这是李泰让李世民亲自手书的。这四字实际上正是儒家在整个封建社会的训言。
张华在蒙学里讲课的内容虽然都是后世的数学、物理、化学知识,但是儒家经典仍然由谢玄和季洋等老师负责讲授。
毕竟儒学能够在中华大地徜徉千年,必定是有他的独到之处,没有必要完全否定他,只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可以了。
在讲堂正面两侧壁上,还有四块碑“整、齐、严、肃”,与“忠、孝、廉、杰”碑相映衬,张家蒙学的灵魂的脉络始终清晰明了。
从跨入蒙学大门,从雅致、端肃的建筑群中,张华就能感受到蒙学严谨和闲逸的读书生活,欣赏到张家蒙学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理想,就会发现,“整齐严肃”的讲堂与“鸢飞鱼跃”的园林构成了一幅对照鲜明而又浑然一体的有趣画面。
在未来,张华打算在沣河北岸再建设一座书院,让张家蒙学的讲课内容能够有更大的平台发扬光大。
“再过几天,我就要去军营准备出征了,此去突厥,至少是要明年才会回来,在这段时间,我希望大家的学业不仅不会落下,还能更加的精进。”
其实历史上,不算前面的准备时间和后面的扫尾时间,大唐征东突厥的战争也就进行了不到半年,顺利的一塌糊涂,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
当然,这也和颉利对战局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以及李靖用兵高超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这次居然有机会出征草原,张华到时候准备好好的和李靖建议一下,给草原来电狠的。
单单打败东突厥可能比较简单,花费时间比较久,但是要长治久安的话还是要下一些功夫的。
“我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个内容,如果大家能够在未来三年内能够做出我说的东西,那么为师一定有重赏。”
张华看到讲堂里的李承乾、李泰以及陈安、阿青、阿牛、阿虎等人,脸上露出了微笑。
说起来,除了李承乾在学术上没有太高的天赋,李泰在物理、数学方面都是个天才,阿青还有房遗玉以及李丽质也都在物理、数学或者化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虽然张华准备扔出来的东西,对于这个时代的技术来说,有很大的难度,但是也并不是不可能制作出来。
“我不知道有谁还记得我给大家上的第一堂物理课”
“张师父,你指的是你用碳炉烧水的那节课吗”
自从李泰跟着张华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东西之后,眼光已经从太子之位慢慢的转移了,现在是张华认识的人当中物理学的最好的。
“没错,就是那节课。我当时提出过一个问题,蒸汽能够推开壶盖,那么是不是可以利用蒸汽的力量推动其他的东西呢我不知道你们回去之后有没有去考虑这个问题,但是为师是一直在思考的。”
&nbs
第396章 蒸汽机的原理
许多技术的产生,其实充满了偶然性。
原始的蒸汽机在几百年前就产生了,但是产生后并没有引起重视,一直过了一千多年才产生了重大改良。
这个其实不是因为在这一千多年里,技术没有办法实现蒸汽机的改良,而是这一千多年里,社会对蒸汽机这种机械的需求其实不是很高。
需求不高,自然就不会有人重视,要谈改良谈何容易。
但是现在大唐不一样了,不管是开采煤矿用来制作蜂窝煤,还是挖掘石灰石矿用来制作水泥,亦或是铁矿石的挖掘,都因为张华的到来而发生了变化。
蜂窝煤已经成为长安城乃至大唐主要的城市最主要的燃料,木材虽然没有完全被淘汰,但是家中但凡有些资产的都不会去使用了,也就是郊外的乡村地区还有一些自给自足的农户在使用。
因为对于长安城里的这些居民来说,买蜂窝煤比买木材划算。
而对于城外的村民来说,去山上砍柴卖的钱还不如去作坊做工挣得多。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称,都会计算利益得失。
很明显上山砍柴不是一个有利可图的事情,自然做的人就少了,也就是靠山吃山的村民砍柴用来自己烧还有一些意义。
城市对资源的消耗是巨大的,没有了长安、洛阳、太原这些大城市对木柴、木炭的需求,中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应该会比历史上好很多吧。
大唐以及之前的几百年,关中地区都是富饶、资源丰富、绿化很好的地方,但是到了后世,这一片就变成了黄土高坡了。
水土流失非常的厉害,森林覆盖率很低,除了一些深山上还有大树,城市附近已经找不到什么像样的树林了。
就连黄河也因为水土流失的原因变得更加黄了。
这也算是张华的一个贡献吧。
现在准备开发蒸汽机,也是因为挖矿实在不是一个轻松舒服的活,需要的人手很多,工作环境又很差,最关键的是生产效率还不高。
这两年由于煤矿、石灰石矿都还是开采的地表矿为主,这个问题还不是那么的明显。
以后要到地下采矿的时候,对机械的需求将进入到一个新的台阶。
从现在开始研发蒸汽机,按照张华的设想,初始版本的应该在一两年内就可以出来,三四年后搞出可以大规模推广的其实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早期的蒸汽机其实并不是多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技术难度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高。
当然,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还是有一些挑战性的。
“师父,你的意思是让蒸汽机和水车一样,用来驱动设备工作”
李泰快速的消化了张华的话,并且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没错,水车固然不错,但是限制还是很多。不用说其他的,这水车离开了水源,根本就没有办法工作;并且由于水流的限制,水车能够带动的机械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像是炼铁作坊新开发的轧制机械,就要五台水车一起才能带的动,使用起来很是不便。”
水车在互助村乃至大唐都已经是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不过其他地方主要是用来抽水,互助村是主要用来辅助各家作坊。
“确实是,前几天我还在和阿牛探讨能不能制作更大的水车。但是沣河的水流就只有那么大,做的太大的话根本就带不起来。师父,按照你的意思,难道蒸汽机可以带动大型的机械”李泰说着说着就眼前一亮。
“当然,你想一下,蒸汽机是根据蒸汽提供的动力带运动的。我们只要让蒸汽不断的变大,那么同等情况下可以提供的力量就越大,可以推动的设备自然就越大
第397章 难度不小
鲸油在后世也是一些精密仪器上使用的高级润滑油。
作为一种在高温下粘度基本不变的润滑油,鲸油绝对算是一种很好的润滑油,只是因为后世国际组织禁止商业捕鲸,以及其他石油制品的快速发展,鲸油制品才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张华让阿牛他们使用鲸油作为蒸汽机的润滑油,基本上可以解决润滑问题了。
“张师父,我还有一个疑问,这个蒸汽机既然是使用蒸汽来推动的,那么必然就会对密封提出很高的要求,这个是我们制作水车或者其他机械不曾面临的问题,您有什么建议呢”
李泰看来是真的已经在考虑怎么制作蒸汽机了。
从草图上的结构来看,这个蒸汽机并不复杂,以互助村现在各家作坊的力量,不见得就做不出来。
但是做出来了是不是就能够使用,是不是可以达到张华期待的程度,那就是个未知数了。
我国古代就有密封胶和粘接密封技术了,古代密封分为几类,比如用来密封储存酒类的泥封,用来密封信件密函的桐油或火漆,用来密封防水的蜡封等。
还有相当一部分采有液体混合物制成的密封粘接技术。
但是,很明显,这些任何一种都没有办法解决蒸汽机的密封问题。
即使在后世,中国密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也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
在张华重生之前,密封行业可说是中国工业里面很小的行业了,但产品却可与大工业配套使用的。
无论航空、航海、石油、化工,还是机械、发电、冶金、矿山等,均离不开密封件。
总之,凡是有机、泵、管、阀的地方,均依赖于密封件。
所以行业虽小,牵涉的面却很广。
大唐这个年代,本身机械设备就几乎没有,密封件的发展几乎为零,李泰能够想到密封这个问题,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要张华来选择解决密封问题的话,最好的当然还是橡胶了。
后世几乎九成以上的密封件都是各种各样的橡胶制品生产的,但是橡胶这玩意原产地是在南美,大唐现在才刚开始下南洋,要去到南美洲,根本就不是未来一两年内可以做到的事情。
后世的中国,到了1904年才开始引入橡胶树这种“会哭泣的树”,现在就不要想了。
“多啦,有什么可以替代橡胶的东西吗”
李泰的这个问题,张华还真是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好,不过有万能的多啦,想必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橡胶是不可替代的,即使是在后世人造橡胶大量的生成了,天然橡胶仍然是最主要的密封材料。”多啦的这话让张华心中一凉,难道要等到环球航行从南美带回来橡胶树之后才能搞蒸汽机吗
“不过,虽然橡胶是不可替代的,但是不是只有橡胶树才会产胶,还有一些其他的植物上面也能产出类似于天然橡胶的东西。当然,不管是产胶量还是生产速度,肯定都是比不上橡胶树的,要不然一直到后世大家还是深度依赖橡胶树。”
还没等张华继续发问,多啦就给出了希望。
“都有哪些植物也能产胶呢”
“多了去了,大部分植物都能产胶。但是能够产和橡胶差不多的胶的不多。截至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产橡胶的植物主要有三叶橡胶树、杜仲树、蒲公英草和银胶菊。”
“橡胶树不用说,肯定能够产橡胶。那个银胶菊听名字似乎也是能够产
第397章 难度不小
鲸油在后世也是一些精密仪器上使用的高级润滑油。
作为一种在高温下粘度基本不变的润滑油,鲸油绝对算是一种很好的润滑油,只是因为后世国际组织禁止商业捕鲸,以及其他石油制品的快速发展,鲸油制品才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张华让阿牛他们使用鲸油作为蒸汽机的润滑油,基本上可以解决润滑问题了。
“张师父,我还有一个疑问,这个蒸汽机既然是使用蒸汽来推动的,那么必然就会对密封提出很高的要求,这个是我们制作水车或者其他机械不曾面临的问题,您有什么建议呢”
李泰看来是真的已经在考虑怎么制作蒸汽机了。
从草图上的结构来看,这个蒸汽机并不复杂,以互助村现在各家作坊的力量,不见得就做不出来。
但是做出来了是不是就能够使用,是不是可以达到张华期待的程度,那就是个未知数了。
我国古代就有密封胶和粘接密封技术了,古代密封分为几类,比如用来密封储存酒类的泥封,用来密封信件密函的桐油或火漆,用来密封防水的蜡封等。
还有相当一部分采有液体混合物制成的密封粘接技术。
但是,很明显,这些任何一种都没有办法解决蒸汽机的密封问题。
即使在后世,中国密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也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
在张华重生之前,密封行业可说是中国工业里面很小的行业了,但产品却可与大工业配套使用的。
无论航空、航海、石油、化工,还是机械、发电、冶金、矿山等,均离不开密封件。
总之,凡是有机、泵、管、阀的地方,均依赖于密封件。
所以行业虽小,牵涉的面却很广。
大唐这个年代,本身机械设备就几乎没有,密封件的发展几乎为零,李泰能够想到密封这个问题,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要张华来选择解决密封问题的话,最好的当然还是橡胶了。
后世几乎九成以上的密封件都是各种各样的橡胶制品生产的,但是橡胶这玩意原产地是在南美,大唐现在才刚开始下南洋,要去到南美洲,根本就不是未来一两年内可以做到的事情。
后世的中国,到了1904年才开始引入橡胶树这种“会哭泣的树”,现在就不要想了。
“多啦,有什么可以替代橡胶的东西吗”
李泰的这个问题,张华还真是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好,不过有万能的多啦,想必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橡胶是不可替代的,即使是在后世人造橡胶大量的生成了,天然橡胶仍然是最主要的密封材料。”多啦的这话让张华心中一凉,难道要等到环球航行从南美带回来橡胶树之后才能搞蒸汽机吗
“不过,虽然橡胶是不可替代的,但是不是只有橡胶树才会产胶,还有一些其他的植物上面也能产出类似于天然橡胶的东西。当然,不管是产胶量还是生产速度,肯定都是比不上橡胶树的,要不然一直到后世大家还是深度依赖橡胶树。”
还没等张华继续发问,多啦就给出了希望。
“都有哪些植物也能产胶呢”
“多了去了,大部分植物都能产胶。但是能够产和橡胶差不多的胶的不多。截至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产橡胶的植物主要有三叶橡胶树、杜仲树、蒲公英草和银胶菊。”
“橡胶树不用说,肯定能够产橡胶。那个银胶菊听名字似乎也是能够产
第398章 蒸汽机研究所
张华在和多啦对话的时候,讲堂上大家的目光都盯着他。
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是还是让大家一阵紧张:难道这个密封问题真的没有办法解决连老师都在思考怎么办
“你能够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还是认真思考过蒸汽机的结构图的。这个密封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我曾经听说过一些方法,但是是不是可行还需要后面你们不断去试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