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山堂
张华消化了一下多啦提供的信息,开始引导李泰他们去解决密封问题。
要发展机械行业,密封问题迟早都是要解决的,否则机械设备的性能就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状态。
“像是杜仲树和蒲公英的根,都受到伤害的时候都会分泌一种乳白色的液体出来,这种液体会慢慢的凝固成胶状的物质。
这胶有弹性,但是也有一些缺点,能不能考虑把这些胶经过一些处理之后制作成需要的零件形状,把它装在相应的设备上,达到密封的目的呢这个你们要具体试一试才知道,我只能提供一种思路。”
张华也没法直接告诉大家怎样把杜仲树和蒲公英的胶加工成可用的橡胶,要不然根本没有办法说明自己怎么会知道的这么详细。
因为橡胶这东西不像是其他玩意,大唐之前对它几乎是没有需求的,没有需求就意味着没有什么人研究,张华非得说是从路过的道士那边了解到的,说服力也是一点都不强。
不过,直接指定了杜仲树和蒲公英,再让李泰他们去研究,生成出合格的橡胶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张师父,我暂时没有疑问了,但是这个蒸汽机的结构虽然看上去不是很复杂,每一个部件其实都是一个单独的机械,相比张家机械作坊的其他设备来看,蒸汽机算得上是一个体型庞大、结构复杂、难度很高的东西了。
如果要想制作出它来,单靠一个人或者一个作坊的力量可能很难,师父你能不能让炼铁作坊、机械作坊、兵器作坊等作坊分别抽掉一部分匠人来协助我去研究这个蒸汽机”
对蒸汽机了解的越多,李泰就越想把它从自己的手中造出来。
作为一个王爷,虽然李泰很受李世民宠爱,但是整个历史上王爷何其之多,就是帝王也不是每个人都知道。
就比如汉朝,除了开国皇帝刘邦、汉武帝刘彻以及亡国之君汉献帝刘协,其他的帝王有几个人知道
除非专门学习历史的,要不然估计没有哪个人能够把每个朝代的每个皇帝都记住吧
连皇帝享受的待遇都不过如此,一个王爷要想在青史上留名,哪有那么容易呢?
但是如果李泰能够把蒸汽机制作出来,那么这种中原大地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设备,这种不需要使用人力、畜力,只要烧煤或者烧柴火就可以不断的运作的设备,这种可以带动各种大型机械设备的设备……
历史上想要把李泰忘记都很难吧
李泰越想就越觉得心动,恨不得马上就投身蒸汽机的制作上。
不过,他对现在的情况也是有充分的认识的,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单独依靠自己的话,制作出来虽然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花费的时间就不知道有多久了。
如果能够充分的利用张家旗下的各家作坊的力量,那么李泰有信心在今年内就制作出第一台蒸汽机样机出来。
“你说的没错,这样吧。我让许敬宗协调各个作坊的力量,成立一个蒸汽机研究所,你来当这个研究所的所长,许敬宗做管事,张家的资源会尽可能的满足蒸汽机研究所的需求。”
既然李泰亲自跳出来,张华自然二话不说的把他给圈进来了。
论才华,李泰是在坐当中物理和数学学的最好的。
论地位,人家是魏王,除了李承乾这个太子之外,在场的也没有谁比他尊贵了。
有这
第399章 李冰娥来了
女人多了是个麻烦,张华不知道长安城的勋贵们都是怎么处理家中那么多夫人的。
当张华回到家里见到李冰娥的时候,身边梦雨、梅子、清影给张华的感觉都是怪怪的,不过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装作很从容的样子了。
好在梦雨还是很识大体的,虽然心中估计不高兴,脸上并没有表露出来,微笑着和李冰娥打了招呼之后找了个借口就自己回房了。
梦雨都没有说什么,作为张华贴身丫鬟的梅子自然也是不好说什么。
再说了,这个李冰娥梅子也不是第一次见到,也算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冰雪聪明的她早就发现自家少爷对待李冰娥的态度很不一样。
至于清影,名不正言不顺,她现在只是张华的护卫,也没法说什么,只是不断用自己冷若冰霜的脸来表示不满。
“冰娥,让你久等了!”
看到那张久违脸庞,张华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冰娥今天显然是经过了精心的打扮,淡粉色华衣裹身,外披白色纱衣,露出线条优美的颈项和清晰可见的锁骨,裙幅褶褶如雪月光华流动轻泻于地,使得步态愈加雍容柔美。
三千青丝用发带束起,头插蝴蝶钗,一缕青丝垂在胸前,薄施粉黛,只增颜色,双颊边若隐若现的红扉感营造出一种纯肌如花瓣般的娇嫩可爱,整个人好似随风纷飞的蝴蝶,又似清灵透彻的冰。
十指纤纤,肤如凝脂,雪白中透着粉红,似乎能拧出水来,一双朱唇,语笑若嫣然,一举一动都似在舞蹈。
“没事,我也刚刚到而已,听说张公子你在授课,没有打扰你吧”
李冰娥说话的声音像百雀羚鸟般婉转清脆,如娟娟泉水般美妙,沁人心扉,甜如浸蜜,让人倍感舒适,心旷神怡。
嗯,这很明显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了。
“张公子,听说你都从华亭县回来挺长时间了,怎么都没有见你来找过我们家小姐呢。”绿剑在一旁打抱不平。
说其实,似乎张华和李冰娥的交往之中,还真是李冰娥一直在主动的联络着,难怪作为她的贴身婢女的绿剑会有意见。
“是我的错,一会我亲自下厨做两个特色小菜让你们尝一尝。”
碰到这种问题,争辩什么的都是没有意义的,人家也不是来和你辩论的,倒不如痛痛快快的道个歉,很可能就算是过去了。
“绿剑,不得无礼。张公子去年离开长安,差不多一年了才从华亭县回来,必然有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处理,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到处转悠。”
李冰娥很是善解人意的在一边说道。
其实,作为河间郡王的嫡女,李冰娥有很多办法打听张华的情况,事实上她也一直在这么做,所以对于这段时间张华的情况她还是比较了解的。
虽然心中对于张华没有主动的想起来找自己,有点点不满,但是更多的还是谅解。
在她看来,张华明明是一个书生,自己的叔父缺失要让他跟着大军出征,也是有点抱怨的。
“没事,确实是我疏忽了,忙晕了。正好我在华亭县根据当地的特产琢磨了几道新菜式,其中有一道大菜你们算是赶上了,昨天就开始准备了,一会让你尝尝,保证你会满意。”
作为一个吃货,张华到了华亭县也没少琢磨一些好吃的,考虑到长安离海边太远了,一些新鲜的海鲜是不可能在长安吃到了。
但是使用晒干了的各种海鲜制作一
第400章 佛跳墙
说起这佛跳墙,据说还有一个故事。
清朝道光年间,福州官钱局的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席间有道叫做“福寿全”的菜、是用鸡、鸭、羊肘、猪蹄、排骨、鸽蛋等以慢火煨制成的。
周连吃后很满意。回家后即命厨师郑春发依法仿制在原菜基础上,减少了肉类用量,又加入了多种海鲜,使成菜内容更加丰富,鲜美可口。
后来,郑春发离开布政使衙门,到福州东街上开了一家“三友斋”菜馆,在一次文人聚会的筵席上送上此菜。
文人们品后纷纷叫好,有人即席赋诗日:“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从此,这道菜就叫做“佛跳墙”。
还有一种说法,说发明此菜者乃一帮要饭的乞丐。
这些乞丐拎着破瓦罐,每天到处要饭,把饭铺里各种残羹剩饭全集在一起。
据说有一天,有一位饭铺老板出门,偶然闻到街头有一缕奇香飘来,遁香而发现破瓦罐中剩酒与各种剩菜倒在一起。
这位老板因此而得启悟,回店以各种原料杂烩于一往,配之以酒,创造了佛跳墙。
到底是谁发明的不重要了,反正现在大唐的佛跳墙是张华创造出来的。
“佛跳墙的汤也是精华,高汤一定是用猪腿骨、鸡骨、鸭骨交替熬五个时辰才能完成的,过滤出所有的食材,剩下的清澈高汤和处理好的肉类食材煨三个时辰,这一步才算完成。”
“张公子,按照你这个说法,要吃上一顿佛跳墙,岂不是提前一天就得开始准备”
李冰娥虽然也是出生在大富大贵之家,从小到大没有吃过苦头,但是像是张华说的这么奢侈的吃菜方式,还真是没有试过。
“是啊,佛跳墙的做法比较繁琐,就是肉类和高汤处理完了,海产品也需要精心处理,鲍鱼需要泡发和浸泡,单独烹饪好的鲍鱼最后加入佛跳墙中,所有的食材每完成一步就要用荷叶包住,好让香气不散掉,最后成就出来的一锅佛跳墙,香气扑鼻。”
张华一边说,一边走到一个大瓦罐旁边,从一旁拿起一个帕子之后,裹着瓦罐的盖子之后再掀开,立马就有陈年酒香与食材在一起产生默契且融合的香味飘了出来,直入心脾。
“张公子,这整坛佛跳墙看的跟浆糊一样,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吃吗”绿剑有点嘴硬的在那挑刺,也算是小小的继续发泄一下张华没有主动去找李冰娥的不满。
“这佛跳墙烂而不腐,回味无穷,好不好吃,一会你就知道了。”
在真正的美食面前,任何的争辩都是没有必要的,吃过之后公道自在人心。
接着张华快速的准备了几个小菜,再加上潘大娘亲自下厨准备的其他菜式,一桌丰盛的午餐就准备妥当了。
“外面天气热,我让人从沣河北岸的山里面的酒窖里面取了一瓶野葡萄酒回来。这野葡萄酒还是三年前酿下的,现在喝是最好不过的了。”
美食、美女、美酒,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搭配了。
“那我可就不客气啦。”
大唐的女子没有明清时期那么的保守和含蓄,自有一股独特的大气。
李冰娥说完就用纤纤玉手端起了桌上的那碗佛跳墙,用汤匙轻轻的舀了一口放进嘴里。
浓厚的汤汁包裹着舌尖的味蕾,迅速的刺激着整个人的感官,一口吞下去之后,李冰娥忍不住“嗯”了一声,紧接着才反映过来自己这样似乎有点失态,俏脸立马变得通红。
张华心中怦然的动了一下,不过为了不让李冰娥觉得不好意思,也自顾的端起了一碗品尝了起来。
鲍鱼是弹牙的,海参是q弹的,连响螺片的肉都吃出了惊艳的味道。
&n
第401章 身份
张华认识李冰娥以来,虽然没有刻意的安排人去打听她的身份,但是很明显从言行举止各方面也可以看出来,李家不是普通人家。
不管是李冰娥的才学还是穿着,无不暗示着她出身的不凡。
不过张华还真是没有想到她居然会是李泰的堂姐。
“承乾、青雀,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三兄妹大眼瞪小眼,都没有想到会在这里碰面。
说起来,几个人虽然小的时候经常在一起玩,但是这几年大家都慢慢的长大了,聚在一起的机会,一年也没有几次。
张华轻呼了一口气,喝掉了碗里的汤,将碗放在桌上之后,眼光在李冰娥和李承乾、李泰几个人身上扫视了几圈,心中也在快速的思索着。
李承乾他们作为李世民的儿子,能够让他们叫堂姐的,必定是李世民兄弟的女儿。
李世民是家中老二,大哥李建成和弟弟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被干掉了,家小也没有幸免于难,李冰娥自然不可能是李建成他们几个亲兄弟的女儿。
不是亲兄弟,那么就是堂兄弟了。
当今皇族之中,还有哪个人的女人能够让李承乾和李泰心甘情愿的叫一声“堂姐”的呢
历史上,以李世民的堂兄弟的身份留下大名的是一个是李孝恭,一个是李道宗。
他们同属于李氏家族,都是李世民的堂兄弟,两人并称为贤,但是到最后这两个人却得到了不一样的结局,哥哥风光大葬,弟弟却含冤而死。
张华还真不确定李冰娥的爹到底是哪一个
“张公子,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要隐瞒你的。”
看到张华没有说话,眼神一直在自己和李承乾他们几个之中转来转去,李冰娥有点着急,生怕张华产生什么误会。
“没事,我从来没有问过,你不方便主动说,我也能理解。”
李冰娥刚刚认识张华的时候,张华还没有今时今日的地位,李冰娥生怕他知道自己是河间郡王的嫡女之后,远离自己,所以张华不问,她也就没有主动的去说。
严格说来,李冰娥着实没有欺骗过张华。
张华也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自然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怎么样。
当然,李冰娥是李承乾和李泰的堂姐,这倒是小小的出乎意料。
原本以为她只是长安城某个富商或者官员家中的小姐,没想到出身这么显贵。
“张师父,你不会是今天才知道我堂姐是河间郡王家的郡主吧”
李泰一脸困惑的看着张华和李冰娥。
河间郡王李孝恭
张华从李泰的话里面敏锐的抓住了关键信息。
李孝恭是李世民的堂哥,李渊很看中他的才能,便让李孝恭作为代表,出兵巴蜀。李孝恭这个人很厉害,精通兵法的他很会用兵,他在巴蜀,攻占了三十多个州,百战百胜,并且没有大杀四方,而是拉拢投降的士兵,笼络人心,收到将士们的欢迎,后期所到之处,都一一归顺。
同时他拥有很强的领导指挥能力,可以独当一面,独立完成任务。在朝政之中,他还是有个有心计和政治眼光的人,能够让自己在权贵之间游走,深受文武百官的爱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