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山堂
这就存在一个巨大的、非制度的因素,贵族之间往往会互相请托,免于奔波,而平民子弟如干谒无门,就不得不浪费大量时间。
当然,考试内容不合理,评审不规范,选拔人才太少,想象力不够等等各种其他的问题也不少。
张华也没指望一次性全部改革,那就不算是改革,而是和自己的小命过不去了。
“陛下正是千秋鼎盛的年纪,科举制度改革没有必要追求一朝一夕的效果,我们完全有时间缓缓图之。陛下,微臣有一个小实验想拿出来分享。”
&n
第504章 科举制度的改革
大唐的科举是很不成熟的。
秦代之前中国采用的是世袭制度取士。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之下,社会阶级分明。
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
到了东周,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国君服务。
汉朝时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民间人材。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更是变成世家统治社会了,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不但堵塞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所以隋朝才开始进行了改革,可以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这导致科举制度到了唐初,仍然还是一个婴儿状态。
单单看唐代科举考试设科就觉得有点晕。
其中常设的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
这让寒门士子怎么选
后世很多农村学生高考选专业的时候,几乎都是乱选的,因为搞不清楚各个专业以后具体做什么,有什么优劣。
大唐的科举科目虽然没有不好选到如此程度,但是种类太多,不利于推广。
当然,张华也不觉得后世统一成“八股文”的科举就是好。
折中一下,将一大堆的科目消减到五门左右,张华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数字。
“你认为具体要怎么消减呢”
张华的这个提议,李世民以前倒是没有考虑过,所以干脆直接问。
“陛下,科举制度里面,以秀才科为最高,所以被录取也最难。隋代秀才科先后录取不过10人,大唐秀才科每次录取的也仅一二人,由于秀才科录取的难度较大,微臣认为可以取消。”
“进士科最受士子青睐,这个自然是要保留的。明经科注重三礼,即、、和三传,即、、以及、等的考核,是仅次于进士科的科目,自然也是要保留的。”
“明法科,也就是法律科,主要考律、令等知识,主要是试考生对朝廷刑法和国家组织制度的了解程度,微臣觉得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科目,但是没有得到重视,录取人数很少。”
“明算科,即算术科,着重考核算术,要求详明术理……”
张华一一点评了大唐科举科目的优缺点,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好在当初开设蒙学的时候,张华就考虑过蒙学学童的出路问题,也跟多啦好好的了解过大唐的科举制度,要不然今天还真是说不上来。
而李世民看着侃侃而谈的张华,虽然表面上宠辱不惊,其实心里也是非常震撼的。
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有理有据的给李世民分析活科举制度的优缺点,更不用说提出这么多的改革措施。
最关键的是这些改革都和张华提到的“温水煮青蛙”的理念相互吻合,不会引起世家太大的反弹。
“张华,原本太子和魏王跟着你学习,朕还有点担忧,现在看来,你的才学足够胜任他们的老师了。”
李世民虽然对科举有比较深的了解,但是毕竟少了一千多年的见识,再厉害也没有办法想的比张华全面。
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算科、医术科,张华提案保留的五门科目
第504章 科举制度的改革
大唐的科举是很不成熟的。
秦代之前中国采用的是世袭制度取士。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之下,社会阶级分明。
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
到了东周,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国君服务。
汉朝时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民间人材。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更是变成世家统治社会了,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不但堵塞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所以隋朝才开始进行了改革,可以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这导致科举制度到了唐初,仍然还是一个婴儿状态。
单单看唐代科举考试设科就觉得有点晕。
其中常设的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
这让寒门士子怎么选
后世很多农村学生高考选专业的时候,几乎都是乱选的,因为搞不清楚各个专业以后具体做什么,有什么优劣。
大唐的科举科目虽然没有不好选到如此程度,但是种类太多,不利于推广。
当然,张华也不觉得后世统一成“八股文”的科举就是好。
折中一下,将一大堆的科目消减到五门左右,张华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数字。
“你认为具体要怎么消减呢”
张华的这个提议,李世民以前倒是没有考虑过,所以干脆直接问。
“陛下,科举制度里面,以秀才科为最高,所以被录取也最难。隋代秀才科先后录取不过10人,大唐秀才科每次录取的也仅一二人,由于秀才科录取的难度较大,微臣认为可以取消。”
“进士科最受士子青睐,这个自然是要保留的。明经科注重三礼,即、、和三传,即、、以及、等的考核,是仅次于进士科的科目,自然也是要保留的。”
“明法科,也就是法律科,主要考律、令等知识,主要是试考生对朝廷刑法和国家组织制度的了解程度,微臣觉得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科目,但是没有得到重视,录取人数很少。”
“明算科,即算术科,着重考核算术,要求详明术理……”
张华一一点评了大唐科举科目的优缺点,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好在当初开设蒙学的时候,张华就考虑过蒙学学童的出路问题,也跟多啦好好的了解过大唐的科举制度,要不然今天还真是说不上来。
而李世民看着侃侃而谈的张华,虽然表面上宠辱不惊,其实心里也是非常震撼的。
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有理有据的给李世民分析活科举制度的优缺点,更不用说提出这么多的改革措施。
最关键的是这些改革都和张华提到的“温水煮青蛙”的理念相互吻合,不会引起世家太大的反弹。
“张华,原本太子和魏王跟着你学习,朕还有点担忧,现在看来,你的才学足够胜任他们的老师了。”
李世民虽然对科举有比较深的了解,但是毕竟少了一千多年的见识,再厉害也没有办法想的比张华全面。
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算科、医术科,张华提案保留的五门科目
第505章 拉风的场景
名品阁现在算是长安城的一景了。
但凡是你能想到的高端产品,在名品阁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由于规模不断扩大,旁边的一处院子也被买下来重新建成了和名品阁连体的二层楼,这更是让名品阁声名远扬。
一楼进门右手边就是服饰展示区域,各种羊毛衫、羊毛大衣、羊毛围巾都在这里展示。
最近,这个展示区新增加了一批商品,这些商品从外观上来说,并不比羊毛大衣漂亮多少。
最开始几天卖的也并不好。
直到有几个买了回去的顾客过了两天之后重新回来一口气买了十几件,这些衣服慢慢的就火了。
为了让这种势头继续下去,张华给出了个主意。
这一天,伴随着西伯利亚吹来的冷空气的来袭,长安城气温骤降。
刺骨的寒风像刀子一样猛刮着,灰蒙蒙的云在不停地滚动着,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家家户户都关起了门窗。
风慢慢的越来越大,空中开始飘着雪花,小小的白羽毛,又像吹落的梨花瓣,零零落落的,忽而又如鹅毛般,洋洋洒洒的,不一会,似乎整个世界都被银装素裹成童话世界了。
整个长安城似乎都没了人气!
这个时候,一队人马从西市张家院子走了出来。
许敬宗穿着一件黑色的羽绒服,亲自走在队伍前面,一手拎着一个煤油灯,一手举着一个条幅。
只见条幅上写着“用煤油灯,不怕风不怕雪,不怕黑夜!”
紧接着后面的人也都是和许敬宗一个装扮,区别只是条幅上的字有所不同。
“您若拥有羽绒服,将不再有冬天。”
“如云般舒适,似春天样温暖,名品阁羽绒服。”
“美丽而且不冻人。”
“一盏煤油灯,陪你到天明!”
“有了煤油灯,不怕赶夜路!”
“名品阁出品,必数精品!”
“买煤油灯,去名品阁!”
“冬天不怕冷,就穿羽绒服!”
“名品阁羽绒服,你最好的选择!”
虽然这些标语都很俗很普通,但是对于长安城来说却是一个新鲜玩意。
以前从来没有人这么玩过!
虽然路上行人不多,大部分人家都关门了。
但是当许敬宗带着一队人马沿着朱雀大街喊着条幅的标语的时候,还是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
中国人是最爱看热闹的,大唐这个时期也不例外。
许多原本关闭的门窗,在队伍经过的时候,都悄悄的露出了一条门缝,许多只眼睛从门缝里看着外面。
自然而然的,大家都注意到了许敬宗他们的不一样。
一些胆子大一些的好奇心患者,甚至直接出了家门,走到了队伍旁边好好的看了看许敬宗他们手上的煤油灯和身上的羽绒服。
这些煤油灯是榆林送来的煤油第一次装在煤油灯里面,亮相在长安城。
原本按照煤油灯的定位,刚开始走的是高端路线,不搞这样的巡街游戏也能有很多方法推广。
不过张华考虑到煤油灯终究是要走进千家万户的,便干脆借着这次机会和羽绒服一起推广得了。
这羽绒服虽然现在的售价还比较高,但是张华希望在以后,稍微殷实一些的人家都能买得起,所以让更多人知道它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长安城的信息流通其实是很快的,没到第二天晚上,几乎就家家户户都听说了煤油灯和羽绒服这个新鲜的东西。
虽然普通知道自己买不起名品阁的东西,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在那聊天,有声有色的评论着煤油灯和羽绒服的优劣。
“名品阁推出来的煤油灯,灯座据说是用黄金制作的,灯罩是水晶制作的,里面的煤油也是特别炼制的呢。”
&n
第506章 临阵磨刀
张家蒙学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像模像样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每天早上,蒙学里面总是能够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大千世界有各种声音,皆有各种趣味,在互助村村民心中,唯有孩子们的读书声最为美妙动听。
古往今来,不论贫富,无不希望儿孙好好读书,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前程。
南宋诗人陆游晚年,夜晚公办回家,听到儿子的读书声,内心无比喜悦,烦恼顿时烟消云散:“官事归来夜雪埋,儿曹灯火小茅斋。人家不必论贫富,惟有读书声最佳。”
陆游的另一首《睡觉闻儿子读书》云:“梦回闻汝读书声,如听箫韶奏九成。”他听见儿子读书,简直胜过了人间最美的箫韶之乐。
张华小的时候,去上学不是说去上学了,而是说去读书了。
虽然书本是可以看的,但是看和读是不一样的。
《弟子规》有云:“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口到就是指书要读。
南怀瑾在讲《吟诵与音韵》时说,读书一定要读出来,嘴巴不发声不叫做读书,那叫做看书。他认为,读出声音来能培养人对书的语感,语感是帮助记忆的重要方法。
张华对此深表赞同,所以张家蒙学从第一天起,学童就要跟着读书。
目前看来,效果似乎很不错。
读书人伴随着村民们下地耕耘,读书声伴随着作坊帮工下值回家,读书声让互助村不至于被人来人往的游客和商贾带偏了气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