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混人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高音上不去
一定不过!
一定不能让他过!
绝对不能让论文过关!
谭松阴沉着脸盯着舞台上的那个身影,心里暗暗的祈祷着。
“那……史蒂芬李先生,请问我们的论文贵刊已经审核完毕了吗“
蓝天沉住气,大声问道。
“当然,要不然我也不会急着打电话给你。“
史蒂芬李的回答明确而又响亮。
虽然还没有听到最终的确切消息,但是从史蒂芬李之前那几句话的语境就能推断出来,这篇论文的结果一定不会太差,要不然这位史蒂芬李根本没有可能这么着急的给蓝天打电话,找不到人居然还等了足足五六个小时。这样的态度足以说明,就算这篇论文仍然有可能暂时还没有过稿,但是至少也能拿到一个“修改“的通知,那就意味着这篇论文距离登上《science》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记者们全都隐隐的兴奋起来,他们开始慢慢的向着舞台方向靠拢过来。
一篇能够登上《science》的学术论文并不算太稀奇,华夏的学术大拿早已实现过这个目标。但是一个音乐学院大一新生和老师合作撰写的论文登上《science》这样的顶级学术期刊,那可就绝不寻常了。
没有任何一个记者可能忽视忽略这样的大新闻,不过现在他们仍然还在继续等待,等待那个可以最终确定、可以拿来报道的事实出现。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慢慢的向前,围拢到舞台周围,他们都想第一个采访到蓝天。
文字记者还在默默等待,摄影记者早已经行动了起来。
闪光灯开始成片成片的闪耀在蓝天眼前,每一位摄影记者都在毫不犹豫的按动快门,并且试图靠近舞台甚至爬上舞台,每个人都想用自己的相机留下最令人难忘的那一霎那。
唐天安从一开始就牢牢占据了第一排中间最好的位置,刘芸已经暂停了她的写作,她在唐天安身边帮他照看着四周,努力抵挡着正在挤过来的人群。
虽然每一位记者都很安静很克制,每个人都还能听清电话里传过来的声音,但是小礼堂里的现场气氛也已经接近沸腾。
沉默着压抑着的沸腾。
只要再有一点点火星,这里立刻就会燃起冲天的火焰!
小礼堂的最后一排,谭松的脸色已经阴沉得快要滴下水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就在他感觉胜券在握的时候竟然会被如此无情的逆转。他绝对不敢相信自己见到听到的一切,但是无论他愿意还是不愿意,这一切已经在他眼前发生了。
谭松真想立刻就转身离开,不过蓝天的问询声拦住了他。
也许……还会有奇迹出现呢
谭松心里再一次默默的祈祷起来。
“那……咳咳,“
蓝天轻轻咳嗽了两声。
面对即将揭开的最后一层面纱,他的心里也不由自主的稍稍有些紧张起来。
“史蒂芬李先生,麻烦你告诉我贵刊的审核结果,谢谢。“
蓝天轻声问道。
“不,蓝天先生,说感谢的应该是我们,感谢你和吴伟先生给《science》投递了如此精彩如此有趣的一篇论文。“
电话里传来史蒂芬李的声音,非常诚挚的声音。
记者们已经开始激动起来,不过他们仍然保持着有限度的安静,他们都在等最终确定的那个消息。
电话里,史蒂芬李的语气忽然变得极其正式。
“蓝天先生,现在我谨代表《science》期刊社主编麦克唐纳杰克逊教授正式通知您,您和吴伟先生共同撰写的论文《试论新式框架结构在电脑音乐制作当中的运用》已被《sci
第九十三章 岳章和蓝天
当天晚上,学院小宴会厅。
冷餐形式的庆祝酒会正在进行。
“小蓝,我敬你一杯。“
岳章端着一杯红酒笑盈盈的走了过来,今天,他可真是扬眉吐气了。
中午,岳章率领在校的全体领导集体赶赴记者会现场,当场回答了众多记者的提问,当众洗刷了曾经泼在音乐学院身上的众多污水,这令他的心情极其畅快。
下午刚一上班,岳章就连续接到了来自市委市府的祝贺电话,几位领导对他的工作大加赞扬,并且表示要亲自听取他的汇报,这令岳章的情绪更加振奋。
到了傍晚,当天的《明珠晚报》就在二版头条位置刊登了蓝天的论文即将登上《science》的详细报道,同时配发了唐天安拍摄的多幅现场照片。这篇报道的笔触热情洋溢,民族自豪感溢于笔尖,是一篇近年来难得的振奋人心的好文章,势必会取得极好的宣传效果。如此迅速而又良好的媒体反响,也让岳章赴会时的心情变得更好。
结束了自己的发言之后,庆功酒会正式开始,岳章第一个就找上了蓝天。今晚谁的酒岳章都可以拒绝都可以不理,但是这杯酒,岳章是一定要喝也一定要敬的。
为了岳章自己,同时也为了明珠音乐学院。
“院长,您太客气了,感谢院长和学院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我敬您。“
放低杯身跟岳章碰了一下,蓝天抿了一口红酒,微微一笑就不再说话。
没办法,他的喉咙又开始疼了,火烧火燎似,一说话那就更疼,针扎一样的疼痛难忍。记者会的时候情绪激动还不觉得,午饭过后歇息下来他就感觉越来越不对劲儿,去医务室一检查,刚刚有点好转的急性咽喉炎再次加重了。
这,就是上午那一段唇枪舌剑慷慨激昂的代价了。
“小蓝,你的嗓子怎么更哑了病了吧你这么下去可不是个办法啊。我认识一个很好的喉科医生,明天我带你去他那儿好好检查一下吧,免得耽搁了。“
作为一名蜚声乐坛的著名指挥家,岳章的耳力和记忆力都非常优秀,蓝天一出声他就听出了问题。
他的关心同样也是发自内心。
“没事的院长,下午已经去医院检查过了,就是普通的咽喉炎急性发作。“
蓝天尽量不去理会针扎一样的痛感,平稳的说道。
“确诊了吗有没有其他症状“
岳章很不放心,继续追问。
蓝天先是点了点头,随后摇了摇头。
“那还好,急性咽喉炎不是什么大毛病。不过小蓝我可要叮嘱你几句,最近你一定要好好休息才行,没有彻底恢复之前你可千万不要再用嗓过度了。“
“你还年轻,一定要当心自己的身体,别仗着年轻不注意,到老了可有你后悔的。“
拍了拍蓝天的肩膀,岳章温言嘱咐了几句。
对于急性咽喉炎这种常见病,音乐学院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如何治疗如何保养,岳章这个院长当然也不例外。
如果换成徐润泽在此,他甚至可以立即说出几个极有疗效的应急偏方来,就连前一阵蓝天吃的那些中药也是他亲手配的。急性咽喉炎可以算是声乐系的两大“系病“之一(另一个则是声带小结),几乎每一个声乐系的学生都曾(或将会)罹患此病,基本上很少有例外的出现,作为声乐系系主任的徐润泽自然对此非常熟悉。
久病成医就是对他这种状况最好的写照。
“谢谢院长的关心,我一定注意。“
蓝天勉强又说了几句,即使强忍着不适,那股针扎似的刺痛感
第九十四章 细声细气慢吞吞
(新年到,恭祝书友们猪年大吉!万事顺意!财源广进!)
“小刘,以后……你就跟我搭档吧。“
唐天安一边擦拭自己的相机一边说了一句,他的态度看上去相当随意,视线一直集中在相机身上而不是他嘴里所说的搭档身上。
刘芸吃了一惊:“唐老师,跟您搭档……我……我可以吗“
直到这时,唐天安才抬头看了刘芸一眼。
“就是你了,这一次你和我配合的不错,只要通过我的考试你就是我的搭档了。怎么,不愿意吗“
“当然不是,唐老师,我愿意,我当然愿意!我怎么可能不愿意!唐老师,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这简直……您真的没说错吧“
刘芸差一点就尖叫起来了,兴奋的她几乎语无伦次的答应了下来。
自从唐天安原来的搭档五年前离职下海之后,唐天安就再也没有找过固定的搭档,而是随遇而安的听从报社的安排。但是报社的任何一位记者,无论是资历深厚的老记者还是刘芸这种初出茅庐的新手,每一位记者都想成为唐天安的固定搭档。别的不说,单单唐天安拍摄的那些照片配图能为报道带来的直观冲击就已足够,更何况唐天安人脉、背景、资历、成就样样不缺,无论走到明珠的任何地方都几乎可以平趟,简直就是一块闪闪发亮的金字招牌,这就更让所有记者趋之若鹜了。
没想到,唐天安在空缺了五年搭档之后却偏偏选择了刘芸,即使他还设置了一个考试的前提,这也已经非常不容易。也许,真的是这一次的配合让他感觉非常舒服吧,至少刘芸的乖巧识做在唐天安的选择当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小刘,咱俩能不能搭档就要靠你了,我希望我们能拿到蓝天的专访机会。“
等到刘芸的兴奋劲儿稍微过去一点,唐天安微笑着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唐老师,您想采访蓝天“
“没错,目前来看他才是最有价值的采访对象,我很想给他做一次专访,拿到第一手资料。“
唐天安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野心。
刘芸微微蹙起好看的娥眉。
“唐老师,采访蓝天……恐怕真有点难度,您也看见他在记者会上都不怎么说话,上一次我们的采访请求就被他当面拒绝了,这一次……“
“这一次就是你的考试,如果你能在一周内拿下这次专访,我们的搭档组合就算正式成立。“
唐天安抛出了诱饵。
刘芸想都没想就一口吞下。
“好,一言为定,唐老师,您就看我的吧。“
紧握着小拳头,刘芸跃跃欲试。
唐天安轻松的笑着,目光中透着一丝狡黠。
……
“这-么-多-采-访-请-求“
蓝天几乎一字一顿、细声细气的表示诧异。
遵照医嘱,现在的蓝天必须彻底休息,能不说话就尽量不要开口,实在必须说话的时候那就只能细声细气慢慢说,不能让更多的声带振动影响到病情恢复。几天下来蓝天已经渐渐适应了这样的说话方式,只是听上去看上去都非常怪异。
身高1米8的阳光少年只能这样细声细气慢吞吞的说话,谁看了谁听了都会觉得画风怪异得很。
吴伟忍着笑,正儿八经的说道。
“这些都是通过学院和声乐系转来的请求,共计25家媒体,其中包括明珠的两家电视台,涉及47位记者。最近这两天,这个数字还在迅速增长,等到刊登论文的那一期《science》上市之后,估计还会有另一波采访**。院里和系里的意思都是有选择的答应几家,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商量了一下,我们也认为挑选一两家媒体接受采访,对工作室会比较有利,特别是明珠的两家电视台,他们都已经向你发出了正式邀请。“
“小蓝,你觉得呢“
蓝天抓了抓头发,神情有些苦恼。
记者会之后,蓝天、论文、酷炫一号、《science》这几个名词几乎一夜之间就传遍了整个明珠,所有媒体都在连篇累牍讨论着这些。随着时间慢慢过去,讨论的热潮开始向着全华夏蔓延。这两天已经陆续有唱片公司、录音棚以及研究机构给工作室打来电话,询问酷炫一号的销售事宜。
这当然都是
第九十五章 定价
“非常感谢蓝天同学接受我们的采访,辛苦了,这篇专访明天就可以见报,我尽量争取头条。“
刘芸站起身来,跟蓝天再次握手,她的心情非常激动。
能在这样的风口浪尖采访到蓝天这个关键人物,尤其是在蓝天身体欠佳需要休息的时候拿到这次机会,这不仅让她成功成为唐天安的固定搭档,对于提升她在报社的地位和影响力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刘芸的感谢发自肺腑。
唐天安依然还在按动快门,远景、近景、特写不停的转换,从进门到现在他已经消耗了两卷胶卷和一整张储存卡,就这他还觉得意欲未尽,唐天安似乎想把工作室的每一个角落都记录到他的相机里。
当初蓝天和吴伟商量之后,决定把这次专访安排在工作室,蓝天就坐在调音台前接受采访。
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无比正确。
随着这次专访的推出,工作室的名气也一定会随之大涨,这就是唐天安这个名字和他的照片能起到的作用。
送走了两位记者,吴伟兴冲冲的返回工作室。
蓝天已经斜靠在沙发上闭起了眼睛。
咽喉炎急性发作期会让人感觉全身倦怠只想睡觉,不能睡觉的时候这样靠着也会舒服许多。
“小蓝,小蓝“
吴伟轻轻喊了两声,蓝天睁开了眼睛。
“累了吧要不……你就先睡一会儿,睡醒了我们再聊。“
蓝天摇了摇头。
睡意的确是在阵阵袭来,尤其在接受了专访之后,精神放松下来整个人都觉得困倦的要死。不过工作室百事待定,还远远没到可以松懈的时候,吴伟这个时候要聊,那就肯定是有他单独一个人决定不了的事情。
“那我说,你听着就行。“
蓝天眨了眨眼睛,从鼻子里轻轻“嗯“了一声。
吴伟翻开记事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