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文艺界奇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肉都督
    “秦书记是父母官,日理万机可以理解,你有工作那就快去吧,如果耽误了您的工作,我可担待不起。”庄言笑道。

    秦书记笑了笑,回头又对何兵说:“何队长,我先回去了,庄老师在这边,还要你多照顾。”

    何兵呵呵笑道:“秦书记你放心好了,我在这照应着呢。”

    等到秦书记走了之后,何兵又拉着庄言要往人群中挤,“走,我带你去我家的吊脚楼上去看,站得高看得远。”

    庄言却没跟他走,而是站在原地说道:“这么多人,还是不往里面挤了,正好这里人又少,我在这站着看一会得了。”

    何兵朝周围望了一圈,基本上河街上的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这边,他叹了口气说道:“唉,我也是为了你好,你在这边目标也太大了。”

    “算了,就算是到你家的吊脚楼上去,我的目标也没小喽,反而他们看我都要仰着头去看,多难受啊,我就在这里看吧,也让他们方便看看我。”庄言笑道。

    “嘿,你还真是贴心,那好,我叫人拿两把椅子过来。




第二百零三章 得了吧
    “我靠,大新闻啊,蒲松龄奖公布了。”

    何小雅她们正在认真看下面的比赛,同在一栋吊脚楼的一个人忽然嚷嚷起来。

    何小雅撇了撇嘴听到后撇了撇嘴,“切,不就是蒲松龄奖嘛,算什么大新闻。”

    旁边任一莲也微微摇头,蒲松龄奖虽然是中国四奖,但是关注的人还真不多,就算关注了,也就是看看而已,何小雅说得对,蒲松龄奖的公布,绝对算不上是大新闻。

    这个跟含金量完全没有关系,诺贝尔奖的含金量够高的了吧,但是关注的人依旧很少,提到诺贝尔奖,大家都觉得厉害,但是一般人还真说不出来当年到底是谁获得了诺贝尔奖。

    似乎是听到了何小雅的声音,那人拿着手机连连摆手:“蒲松龄奖确实不是什么大新闻,但是你知道今年中篇小说的获奖作品是什么书么”

    “是什么书我也不关心,每年不都是那些老头子么。”

    “那可不是,我要是说出来,你肯定比我还惊讶。”那人笑道。

    他们两个这番对话,吊脚楼上的人都听到了,纷纷侧着耳朵想知道到底是谁获奖了,有些人受不了这人卖关子,已经掏出手机开始搜索了。

    见状那人也不再卖关子了,有些激动道:“我跟你说,这一届蒲松龄奖的中篇小说获得者,现在就在这里。”

    “就在这里”

    “就在这里!”

    很多人没反应过来,也有很多人都听明白了,齐刷刷地朝着石墩桥上看去,那里庄言翘着二郎腿,正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看比赛呢。

    何小雅有些不敢置信地说道:“你是说,今年的蒲松龄奖,庄言获奖了”

    “可不是嘛,《边城》获奖了,不信你看。”那人为了证明还把手机递了过来。

    这时有其他人也已经搜到了蒲松龄奖的信息,举着手机兴奋道,“是真的,他没说假话,蒲松龄奖的中篇小说获奖作品就是《边城》,庄言的《边城》。”

    “看看,我没说假话吧。”

    “真的假的,蒲松龄奖这次玩这么大”

    “谁说不是呢,庄言才多大啊,他们就敢颁奖。”

    “我看你说的不对,得不得奖跟年纪有什么关系,庄言的书这么好,就该他得奖。”

    他们这边一下子热闹起来,旁边人都在好奇他们在说什么,一打听也知道了庄言得奖的事情。

    消息就像长了腿一样,没到几分钟,就传遍了整个茶峒河街。

    倒是庄言,算是整个茶峒最后一批知道的了,还是姚谦走上来告诉他的。

    “庄老师,我刚收到消息,说你得奖了,蒲松龄奖的中篇小说奖。”姚谦抬头看了看周围的人,又说:“现在在茶峒的这些人已经知道了,有不少记者都想往这里面挤。”

    姚谦说完就盯着庄言看,可是庄言却是面不改色地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你去把记者们安抚一下,告诉他们一会我会留出时间给他们采访的,现在是活动时间,不要扰乱秩序。”

    看到庄言这么淡定,姚谦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哦,好,我这就去说。”

    走出人群的时候,姚谦还站在那里摇了摇头,暗叹自己的养气功夫还是不够,看看人家庄老师,这么大事情还是能做到心如止水,面不改色,真是大场面先生。

    他却不知道,庄言不是心理素质好,而是因为之前就知道消息,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哪里还会有什么情绪变化。

    何兵当然听到消息了,笑眯眯地走到庄言身边,哈哈笑道:“庄言,这下真的要恭喜



第二百零四章 姐夫
    何小雅的话,把任一莲的思绪拉回到了几个月前庄言的首场签售会那天。

    那一天庄言就像个毛毛躁躁的毛头小子一样,连自己的签售会都能出那样的幺蛾子,要说他是处事老成的,确实说不过去。

    “或许艺术家都是这样,对不同的事情表现都是不一样的。”任一莲自己找了个理由。

    何小雅怪笑道:“莲姐啊莲姐,我记得还是你跟我说的,现在的人把这些艺术家们都给妖魔化了,其实艺术家都是普通人而已。怎么,现在又变了还是说,在你眼中,庄言跟别的艺术家不一样”

    任一莲愣了一下,伸手敲了何小雅一下,“你这丫头,敢拿我开心”

    “我哪里敢,你自己扪心自问,我说的有没有道理。”何小雅捂着额头说道。

    “我再……”

    “你可别打我了,我额头本来就大,你这么一敲,就更大了。”看到任一莲再伸手,何小雅连忙往后面一躲。

    任一莲被她这动作逗笑了,笑着说道:“行了,我不打你了,我还没听说额头能被敲大的。”

    何小雅咯咯直笑,“就算不变大,敲着也可疼。”

    “疼是你该的,没大没小,跟我乱开玩笑。”任一莲翻了个白眼说道。

    何小雅讨好地抓了抓任一莲的胳膊,看着庄言的方向凑到任一莲的耳边说道:“不过说真的,庄言这家伙虽然长得普通,但是也白白净净,看着挺舒服的,要是给我做姐夫,我肯定同意。再说,大作家给我当姐夫,那可倍有面儿。”

    任一莲呆了一下,像是被什么触动了一下,忽然她又笑道:“你这丫头整天胡思乱想,敢情我找男朋友还要看你有没有面儿”

    “我可没有这么说,只不过能有面儿那就最好。”说着何小雅上下看了看任一莲,“啧啧,说起来莲姐你也是个大姑娘了,快三十了吧,到现在还没个男朋友,叔叔阿姨他们都着急坏了。”

    “说什么呢,我才二十七,离三十还早着呢。”

    “二十七也不小了,该找了,时光易逝啊,莲姐。”

    “人小鬼大,操得淡心。”任一莲摇头笑道,“你要是看庄言好,让他当你男朋友呗,他可才二十三。”

    何小雅立马捂着嘴做出惊讶状,“莲姐,你说什么呢,我才十五岁,还是未成年,你这是教唆未成年犯罪。”

    任一莲逗她道,“唉,哪条法律说十五岁不能谈恋爱了又不是叫你跟他结婚,你先跟他处对象,等到明年你十六岁了,到了法定结婚年纪,你们再结婚。”

    “啊,莲姐你太坏了,我不跟你说了。”何小雅说着还真把脸往旁边一撇。

    任一莲笑了笑,心道小女孩还是小女孩,不经逗。

    不过何小雅说的话,又好像是在她的心里打开了一个道豁口,让她多了一些从前从来没有过的想法。

    ……

    在茶峒看了一天的比赛,晚上的时候庄言拒绝了何兵他们留他过夜的盛情邀请,跟姚谦赶了晚上的飞机,到金陵已经是凌晨了。

    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庄言连澡都没洗,倒床就睡了。

    他还能睡,但是现在各个报社媒体的记者编辑们可没什么时间睡了,而罪魁祸首就是他庄言。

    谁也没想到今年蒲松龄奖竟然会抛出这么一个大炸弹,一下子就把文化圈给炸开了,谁能想到,中国中短篇小说的最高荣誉,会颁给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

    &



第二百零五章 多了个老师
    “蒲松龄奖获得者庄言,竟跟洪都百炼生颇有渊源。”

    这是一家叫做新时代文化报的新闻标题,这个标题看起来有点像什么“男默女泪”,不过倒是把要说的关键点都提到了。

    只是庄言没想到自己只是提了一句跟刘鹗交流过,这些记者们竟然就能脑补出他跟刘鹗有什么大渊源。

    特别是新闻里面还详细解说了,因为刘鹗祖籍是镇江,而庄言也是金陵人,他们是老乡,所以应该都算是金陵系的作家。

    还说就在庄言还是少年的时候,刘鹗就非常看好庄言了,而庄言现在的创作有一部分是受到了刘鹗潜移默化的影响。

    好嘛,这就是把庄言跟刘鹗两人一个当成是千里马,一个当成是伯乐了。

    不过文章里面的措辞很有意思,全部都是猜测性的,并没有任何肯定或者明确的用词,所以要非说他们是造谣也谈不上。

    不得不说,这些搞新闻的就是会打擦边球,明明是一本正经的造谣,却没办法说人家是造谣,因为人家在措辞上已经表明这些只是他们的猜测。

    但是读者们哪会管这些,特别是庄言的粉丝们,一看到这条新闻,都是恍然大悟,怪不得庄言这么厉害,原来是师承了《老残游记》的作者,这也算是师从名师了。

    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个误会,其实是给庄言身上增加了一道大师弟子的光环。

    其实刚看到新闻的时候,庄言只不过是一笑了之,以为这些八卦新闻没人会关注,却没想到到了下午的时候,网上就传遍了,说庄言跟刘鹗是师徒关系。

    这下好了,假的都变成了真的了。这样一来,庄言就必须要出面解释一下了,他怕这是弄大了以后,以后人们都以为这是真的。

    庄言不是什么有正义感的人,也没有强迫症,真的假的对他来说无所谓。但是他怕刘鹗看到了会反感,或许别人会以为是他故意这么说的要跟刘鹗攀关系,到时候他就是裤裆里掉了黄泥巴,不是屎都是屎了。

    不过庄言还没来得及在网上澄清,傍晚的时候段奇瑞就打电话过来了。(这里名字不是写错了,而是我改了一下,特殊原因,大家将就一下。)

    “哈哈,你小子竟然成了那老毛头的弟子。”电话一接通,就传来段奇瑞幸灾乐祸的笑声。

    庄言苦着脸道:“先生,这也不是我想的,我就是记者采访的时候随口提了一句我跟刘先生一起聊过茶峒,没想到会出这档子事情。”

    段奇瑞笑道:“我相信肯定不会是你说的,你就算要找老师也不会找这老毛头,你去找康有维,找辜鸿名,哪个不比他好。”

    庄言感激道,“多谢先生相信我,我一会会到网上去澄清的。”

    “不不不,这事不要澄清,挺好玩的。”段奇瑞说道。

    庄言一头黑线,这是好不好玩的事情么,他说道:“先生,这事还是澄清一下好吧,不然刘先生要是看到误会了什么,那可就不好了。”

    段奇瑞呵呵笑道:“我看你是想太多,老刘他活了这么多年,这点事情他看不透放心好了,他不会误会的。”

    “可是……”

    “别可是了,这些八卦新闻,你还上去解释,忒麻烦,也忒给他们这些报社面子了。就听我的,老刘不会误会的。话说回来,要是知道自己多了一个像你这样的学生,他估计要高兴得屁颠。”段奇瑞顿了一下又说,“而且要是你急着解释,怕是老刘还要生气呢。”

    “刘先生会生气,为什么”庄言不解道。



第二百零六章 行程满满
    随便在网络上看了看自己的新闻,庄言就感受到了火热程度。

    这让庄言想起了上一世的莫言,他无疑是中国的文坛巨匠,也是一杆旗帜,但是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中国大部分人都不认识他。

    或许有人听过他的作品《红高粱》,可也是因为他的这本书被张一谋和郑晓龙分别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人们对于《红高粱》的印象也是来自于这些影视作品。

    真正看过书,知道《红高粱》是莫言写的人,又有多少,这些人绝对不是多数。

    而现在,甚至还出现一种声音,希望庄言再接再厉,能够一举拿下明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为什么要是明年,因为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名单已经在十月份公布了,文学奖的得主是来自瑞典的小说家魏尔纳。

    这位瑞典人,可是号称瑞典新浪漫主义领袖,不过庄言并没有看过他的作品。说实话,这位魏尔纳,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多少还是跟他的国籍有关系,他为瑞典文学可能做了很大贡献,但是对世界文学做过的贡献真的是少之又少。

    相对的,如果辜鸿铭不是中国人,或者说诺贝尔奖是中国的,那么辜鸿铭现在也能拿个诺贝尔奖玩玩,毕竟辜鸿铭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相对于魏尔纳对瑞典文学的贡献,肯定是只多不少的。

    当然了,对于这种让庄言拿下诺贝尔文学奖的声音,也就是随便喊喊而已。

    它跟蒲松龄奖是完全不同的,不仅仅是在文坛的地位不在一个层次,而且诺贝尔文学奖其实更多的不是关注作者的某一部作品。不是说某个作者某一部作品非常优秀,就能把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

    诺贝尔文学奖其实更像是一个终生成就奖,虽然有时候在颁奖的时候,颁奖词也会提到作者的某一本书,但是奖项还是颁给这个人的。

    所以,只听说过谁获得过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之类的,但是从没有听说谁获得过两次诺贝尔文学奖,因为终生成就奖,是不可能颁发两次的。

    也是因为这样,所以能获奖的人基本上都是暮年的,其中只有两个低于五十岁,一个是九年前的那次诺贝尔文学奖,英国人吉卜林在四十二岁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另一个则是11年的莫里斯,那年他已经四十九岁了。

    这个年代不同21世纪,虽然人的寿命已经相对于三四十年前大幅度提升,但是在人们的观念中,五十岁已经算是老年人了。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四十岁以上就已经开始跨入老年人的行列。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就算是庄言的粉丝,在心里面也不认为诺贝尔文学奖会颁给庄言,他才“出道”半年啊,试问有谁会把终身成就奖颁给一个才创作半年的作家
1...4950515253...1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