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界奇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肉都督
这个销量已经是超越了这本书在中国的六百万销量,而且据统计,这九百万销量里面北美市场占了近六百万,而这北美的六百万里面,美国又是占了四百五十多万。
也就是说,这本书在美国的销量等于其他欧美各国的总销量了。
听到这个数据的时候,连庄言都不禁感慨,看来《麦田守望者》这本书还是更加适合美国人看。
正好《麦田守望者》里面霍尔顿也是在圣诞节那几天离开学校的,所以也就有人想起来在圣诞节弄这次请愿。
“他们倒是挺有诚意的。”庄言沉吟道。
“确实挺有诚意的,连我都被感动了。这事已经上了各大网站的新闻头条,我也是刚刚上网的时候看到的。特别是国内,都在讨论这件事情。”姚谦说道。
庄言也有些感动,不过他想了一会还是皱眉道:“这事虽然说长脸,但是也不全都是好处,《老人与海》的发布日期已经定了下来,还有几天的时间就要面世,所以是完全不可能做到英文版同时发布的,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我倒觉得无所谓,时间定了他们也都知道,我不相信你要是没同意同时发布他们会不能理解。不过签售的事情你可以考虑一下,去美国那边逛逛,安抚安抚他们也好。”姚谦说。
庄言却摇了摇头,“签售的事情暂时搁着吧,要是因为他们请愿我就去签售,那以后其他地方的读者一旦想要我去签售,就搞一场请愿活动怎么办,这个先例不能开。”
姚谦觉得庄言有些言重了,但是这个道理却又无法反驳,就没有再说签售的事情,而是说道:“嗯,我知道了,不论怎么说这次的事情对你都有好处。”
又说了两句,两人就挂了电话。庄言暗叹了口气,他哪里是怕开先河,他就是不想往美国那边跑,一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想想都难受。
如果以后有其他事情要过去,可以顺便去做几场活动,至于特意去给他们签售,还是算了。
姚谦的电话刚挂了没多久,王立健的电话也来了,为的也是美国这次请愿的事情。
王立健言语间都是祝贺,在他看来这是中国文化往外国输出的好事情,不过庄言倒是不敢苟同,人家愿意看这本书完全是因为里面写的是人家的故事,他们当然捧场。
要说做到文化输出,之前的《活着》倒是做到了,只不过输出的是另外一个世界中国的文化,而不是这个世界的。
所以说,庄言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本书真正做到文化输出,或许等到过段时间他的《边城》英文版发布之后就可以了。
没有去网上看,但是庄言知道这件事情在网上肯定关注度不小。
确实,此时的网络上,网友们都在关注这件事情。
特别是庄言fof上的最新一条状态下面,评论已经达到了五万,都是在说这个事情的。
【我的天,一大早竟然看到这样的新闻,还以为我是看花了眼,庄大威武。】
【真的威武,我看以后美国佬是不是还敢说咱们中国现在文学不如他们。】
【要是庄言能拿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就更好了,少拿两个物理化学奖都可以,一定要有文学奖啊。】
【庄言肯定能够拿诺贝尔文学奖的。】
【楼上的在梦游,庄大虽**,诺贝尔文学奖至
第二百五十二章 你怎么在这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1917年的一月一号,也是庄言新书正式发布的时候。
美国的读者们注定要失望了,因为今天发布的只有中文版。
之前有读者一直问庄言会不会满足美国读者们的愿望,庄言最终也没有出面回复,只是等到了一月一号当各大书店正式挂上了新书的时候,中国的读者们才算是安下心来,他们不必因为美国读者而延迟看到新书了。
前几天的大雪,一直到到了一号才真的化得差不多,也是因为自从下过雪之后的这几天一直艳阳高照,气温都算不错,所以雪才能化掉,要不然没个一两个月根本化不掉。
太阳不错,在家窝了四天的庄言准备出去走走。
他这几天在家算是休息好了,天天除了睡觉看书就没干其他事情。
奇怪地是,自从那天梦到了田村卡夫卡之后,到今天为止也在没有梦到过了。
以前可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事情,一般要是做一个梦都是连续几天做完的,不会出现中间断了的情况。
这种情况让庄言稍稍也有些担心,做梦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不确定的,谁也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做梦。
以前没什么大追求的时候,庄言对于这些梦的态度还是比较淡然地,反正他也没指望赚多少钱,就算没有梦做了也无所谓。
可是现在不同了,他有了更多的追求,也对这些梦有了更多的依赖,这种依赖不仅仅源于能赚很多钱,也是因为这些梦已经成为了他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能在梦中感受到不同的人生,本来就是一份难得的经历。
不过这个事情也强求不来,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本身就不受庄言控制。
出去走走也不全是为了散心,因为今天也是新书发布的日子,所以庄言准备去书店看看新书的销售情况。
跟上次不同,这次去书店,庄言不得不特意伪装一下。大冬天的戴墨镜有些奇怪,所以庄言找了个严实的帽子戴上,再找了条围巾把脸包着,在镜子前看了好一会,确定连自己都认不住来自己之后他才敢出门。
《老人与海》的销售情况要超过庄言的想象,他本以为这本书缺乏宣传,所以销量应该会较其他书更加低一点,但是谁知道比其他书还要更加好。
在鼓楼的这家书店,一进门就能看到为《老人与海》特别设立的一个书架,周围围了很多人。这一次商家很有良心,一下子摆出来五六本试读本。
其实《老人与海》虽然没有宣传,但是今时今日庄言的名气跟之前可是不能同日而语,特别是他成为最年轻的蒲松龄奖获得者之后,名气更是高了不少。
而且这本书当时还在蒲松龄奖上被庄言拿出来说了一下,就他那么提上一句,在线观看的几十万人可是人人都听见了,这可比其他的任何宣传要好很多。
庄言这个名字,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金字招牌,只要听到是他写的书,读者们问都不问就会买账。
有很多人买书,根本就不管你书里面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只认准作者,只要作者是自己喜欢的那个作者,买了就没问题。
在书店随便逛了一会,一会也没了意思,庄言便走出了书店,开始在鼓楼那边逛了起来。
如今的金陵街头,相较于前几天他来的时候,显得更加有过年的气氛了。政府
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量
庄言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碰到任一莲。小店面积不大,这会来吃饭的人也不多,庄言一眼就看到了她。
任一莲也是惊讶地抬起头,看到庄言之后,眼睛一亮,脸上像开了花,“子言,你来啦。”
要是庄言够细心就会发现任一莲这句话的异常,按道理来说,在这里偶遇,她的第一反应应该跟庄言是一样的“你怎么在这里”,但是她却说了“你来啦”,听起来就像是客人到家了一样。
她之所以脱口而出这句话,完全是因为她早已对庄言的到来期待多时。
哪里有什么偶遇,自从她到金陵之后的几天,每天她都要跑到这家店来吃鸭血粉丝,而且一吃就是一两个小时,中午一顿,晚上一顿,一天要在这待三四个小时。
就因为庄言当时提了一句喜欢吃这家鸭血粉丝汤,她就记在心里,同时也盼望着他这两天会过来。
对于这一切,庄言并不知道,还以为这么巧,正好碰到了呢。
庄言笑着在任一莲旁边坐下,说道:“真是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碰到你,之前我在燕京跟你们说的鸭血粉丝汤就是这家的,本来还想着如果过两天你还在金陵,我就带你来吃呢,没想到你自己就过来了。”
“真的么”任一莲问道。
庄言愣了一下:“嗯,什么真的么”
“你说你本来准备要请我吃鸭血粉丝汤,是真的么”
庄言点了点头,“当然是真的。”
他没有撒谎,这两天他确实这样想过,任一莲来了金陵,虽然不是来找他的,但是他作为东道主,也应该尽一尽地主之谊。正好之前在燕京跟他们说过鸭血粉丝汤的事情,所以就准备找个时间请她来吃,没想到她自己却来了。
听到庄言的话,任一莲笑得更灿烂了,“正好我还没给钱呢,回头你把账结了,这顿就算是你带我来吃的。”
庄言也笑了:“你这要求倒是不高,不过话说回来,你是怎么找到这家店的这家店虽然好吃,但是名气可不大,我是本地人也是机缘巧合才知道有这么一家店的。”
“这家店比你想象中还要出名,我在金陵的论坛看到过,所以就过来了。”
任一莲确实是在金陵论坛上看到这家店的,不过那已经是几个月之前的事情。那次还是她带何小雅到金陵来参加庄言的签售会,在飞机上没什么事情做在网上找的。
庄言点了点头,网络是个好东西,能让人比本地人还要本地人。
“你到金陵这几天去什么地方玩了么”庄言问道。
任一莲摇了摇头,“没有,前两天地上的雪还没有化干净,也不方便出去,我就在市区这边转了转。哦,对了,我刚才还去了书店一趟。”
说着任一莲从旁边的手提包里面拿出了一本书来,正是庄言的新书《老人与海》,把书拿在手上,任一莲说道:“去书店也不为其他的,就是为了这本书过去的。”
庄言笑着说:“之前王哥不是说从出版社直接拿一本给你么,干嘛还自己买。”
“我又不在燕京,着急看呢。”任一莲笑了笑,“再说了,好不容易来了趟金陵,正好买一本让你给我签个名。”
“这个容易。”
庄言顺手从口袋里掏出随身带的钢笔,拿过书刷刷刷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签完之后又觉得太普通了一点,又在名字上面的空白处写了一句: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打败。
&n
第二百五十四章 黄福贵
买了书之后,庄言又随任一莲去了趟她住的酒店,将围巾取了。
这次庄言没急着走,而是约任一莲去附近的咖啡厅又坐了一会。聊着聊着天,庄言说到晚上金陵大学那边会有烟火大会,任一莲听了立马来了兴趣,央庄言一定要带她一起去。
这并不是什么麻烦事,庄言一个人也挺闲的,任一莲要一起去看,庄言自然求之不得。
跟任一莲聊了一会,庄言才知道她是个医科博士生,现在在医院做实习医生。
原本庄言还以为任一莲是从事文学方面工作的,毕竟她父亲就是古典文学方面的专家,子承父业是很正常的事情,却没想到她竟然是学医的。
不过她虽然是学医的,但是文学底子十分扎实,一说到文学浑身起劲,从巴洛克文学、古典主义讲到阿卡迪亚诗派以及哥尔多尼启蒙主义。
又从但丁说到莎士比亚又说到巴尔扎克,然后就是莫泊桑、左拉、福楼拜。
而庄言对于这些人,顶多是读过其作品,至于但丁这种人,庄言只能知道他写了个《神曲》,其他一无所知,而且《神曲》这本书庄言压根没看过,也根本就不想看。
至于巴尔扎克和莎士比亚,庄言要更加熟悉一点,特别是莎士比亚,对于中国的中学生来说,你就算是不想读他的书也没办法,因为《哈姆雷特》被编进了教科书里面。
要只是聊聊书庄言还能说几句,如果是谈到什么启蒙主义之类的东西,庄言就完全是个外行,根本说不上。
好在他知道自己的短处,根本不跟任一莲说这些专业术语,就跟她聊书本身的东西。任一莲不是说启蒙主义么,他就扯一扯卢梭,说一说《忏悔录》,再加上他不仅看过《忏悔录》而且还看过巴金的《随想录》,对于这类书也有一些相对这一世比较新颖的想法。
就是这些想法在任一莲那里都变成了闪光点,她也注意到了庄言一直都不说写作手法和文学流派方面的事情,但是他总能抛出一些深入浅出的观点,而且这些观点都会让人眼前一亮。
所以渐渐地,任一莲也不再跟庄言说文学流派方面的事情了,因为她感觉到庄言不喜欢这个话题,而是开始更多地谈论一些文学作品本身。
庄言也感受到了任一莲的改变,这种改变让他感觉非常舒服,两人的聊天也越来越投机。
“哈哈哈,狄更斯真的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作家,《匡克威克外传》简直就是一部‘幽默史诗’,连他自己都说这本书要让书里面的人既逼真又逗乐。”
两人之前还在说《双城记》和《雾都孤儿》的冷漠残忍,一下子又转到了狄更斯的幽默属性上面去了。
庄言则笑道:“要说挖苦人,还要属契诃夫,这家伙的文学生涯就是从挖苦人开始的。”
任一莲翻了个白眼,“什么挖苦人,人家是讽刺文学。”
“讽刺文学难道就不是挖苦人么”庄言撇嘴笑道,“我以后也写几本书,不叫它们讽刺文学,就叫挖苦文学,你看怎么样”
“你一个人讲了可不算,讽刺文学也不能平白变成了挖苦文学。”
“嘿嘿,谁要是不同意,我就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挖苦,直到他们都同意为止。”
庄言当然是开玩笑,而任一莲也真的被他逗笑了。
“你啊,倒是比狄更斯和契诃夫还要让人逗乐。”
“多谢夸奖。”庄言腆着脸笑道。
“德性。”任一莲喝了一口咖啡,笑说,“说起来,契诃夫本人倒是医科学院的高材生呢,
第二百五十五章 园丁
金陵大学的地方很大,特别是玄女湖旁边这一块尤其空旷。
但是再空旷也架不住人多,人都喜欢凑热闹,有烟火大会这种事情,当然都会过来看。
先不说金陵本地人,这里是金陵大学,学校里的学生就有好几万,而且旁边就是河海大学,再远一点走几分钟东南大学也不远。
这几个学校加起来就有十多万人,一个寝室里面来一个人也有两三万人了。
庄言他们到地方的时候只能看到到处人头攒动,想要挤进去都很难,只能在边上找个地方站着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