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伐清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日日生
侯玄演马上放下邸报,抬头一看是在殿中和他一块处理政务的张煌言,轻咳一声问道:“何事”
“陛下,臣仔细看了靖北湘西侯夏完淳传来的几封奏章,发现罗刹国不容小视,准噶尔汗国也是一个实力不俗的潜在敌人,靖北孤立在塞外虽有满洲征辽军为其后盾,尚显不足。不如早发兵马,彻底平定漠北,教罗刹国不敢再起南下之心。”
侯玄演眼神逐渐恢复正常,凝神沉默片刻,说道:“漠北,向来是四战之地,你方唱罢我登场,铁打的草原流水的胡夷。现在我们既然设立了靖北省,就要把漠北当成自己的国土,漠北的子民不分胡汉也都是我们大明的子民。平定草原,北征罗刹是我早就定下的国策,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那一支兵马可堪发派呢”
张煌言脸色兴奋,直言道:“下官愿率浙江、湖广兵马,前去漠北参战。”
侯玄演摇头道:“不行,你去还不如朕亲自去呢,你身为一个大学士,好好地待在这里跟朕一起治理江山。再说了,浙兵和湘兵累年征战,虽是精兵老卒,但是也有个乏累的时候。当初血战山海关,我就答应他们,让他们在家乡修整一年。蜀国公杨展此时还在金陵,朕以为川兵出蜀,是个不错的主意。”
张煌言神色一黯,破罐子破摔,没好气地说道:“陛下所言有理,臣无异议...”
张煌言有理由生气,当初荆襄鏖战,侯玄演亲口告诉他将来有机会一定让他统兵征战,到时到现在张煌言还没有单独领兵呢。
唯一一次就是初出茅庐的时候,碰到了穷途末路的洪承畴,被好好教育了一番。
侯玄演冷哼一声,拂袖而去,你不想待在金陵,老子还不想呢,我捞不着出去,都给我乖乖待在这里。
一群宦官宫女簇拥而上,围着侯玄演不胜其烦,迈步来到暖芳阁内,将他们全都打发走了,只想一个人静一静。
皇宫就像是一座围城,侯玄演现在无比了解朱琳灏的心境,可怜她一个三四岁的女娃,竟然就在这种环境中熬了这么久,怪不得一说出宫这小丫头就跟猴一样兴奋呢。
“来人!取一身便装来。”
小内侍忧心忡忡,问道:“陛下,要去何处”
“蜀国公的住在哪儿,就去哪里,朕有国事相商。”
&nb
第四百七十九章 瘦马
侯玄演从杨展的府上出来,蜀国公一家老小笑的合不拢嘴,恭送皇帝回宫。
看着日头才刚刚黄昏,侯玄演歪着头想到谁家去蹭个晚饭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个熟悉的身影。
当朝柱国张煌言牵着一匹瘦骨嶙峋的马,在国公府门口经过,那匹马身上的肋骨都能看到,一看就是老弱至极,可能是害了什么病,马上要死了。
这可真是蹊跷事,侯玄演虽然喝的醉醺醺的,但是也知道自己的眼神没有问题。
他揉了揉眼睛,问道:“秦禾,那个人是张煌言么”
“陛下,正是大学士张煌言。”
金陵城内往来行人摩肩接踵,侯玄演虽然感到有些奇怪,也没有追问,看着张煌言牵马离开,望了眼西边说道:“时辰还早,去吴易府上看看,我和他满剌加一别,还没一起喝过酒呢。”
秦禾一脸犹豫,还是硬着头皮劝道:“陛下,不回宫么”
“聒噪!吴易和我既是君臣,情同兄弟,他从海外蛮夷之地回京,为我治理满剌加这么久,我岂能不去探望。”
秦禾无可奈何,只好前面带路,好在道路两旁都有隐藏的侍卫。
走了没几步,刚转过一个路口,在一个皮货店门口,侯玄演又看到了牵着瘦马的张煌言。
张煌言一声普通的青色衣衫,头戴方巾拢发,垂袖而过,老马不用牵引慢慢地跟在他的后面,堂堂的内阁学士,此时看上去更像是个落魄的中年文士。
侯玄演的好奇心算是按捺不住了,前面的张煌言走的慢慢悠悠,侯玄演快步上前拍了下肩膀。
张煌言回头一看,故作震惊,还不能透漏他的身份,低声道:“呀,陛下怎么出宫了,恕微臣大街之上不能全礼。”
侯玄演撇着嘴说道:“少来这一套,我问你,我给你们定的俸禄还算不菲吧”
两个人的声音都很小,堂堂的皇帝和内阁大学士,倒像是两个贼子在街上商量怎么行窃。
“陛下仁恕慷慨,古来无人能及。”
“那你为何牵着一匹老马,还瘦成这个样子,不知道还以为我不给你们发俸禄呢,堂堂的阁老如此上街,岂不是要让有心人说朝廷的闲话,成何体统!”
张煌言心中一喜,暗道:终于等到你发问了。
他突然抬高了声音,抬头挺胸扬声道:“侯公子有所不知,此马本来健硕无比,在下非常喜欢骑乘。拍着它的鬃毛说道‘好马儿,你好好跑,我一天喂你三次上好的草料’。说完之后,你猜怎么着哎,在下就是不喂,一根草也不给它吃,久而久之它就成了这副样子。所以说,这马落到这步田地,并不是因其老了病了跑不动了,只因为在下言而无信也。”
张煌言说道言而无信四个字的时候,拍着胸脯高挑大拇哥,一脸的自豪。
周围的围观百姓,指指点点,掩嘴偷笑。
侯玄演气的脸色涨红,鼻息粗重,这厮分明就是影射自己答应了他没有做到。
看来这匹羸弱老马,不知道是他从哪里弄来的,故意前来恶心自己。
侯玄演气咻咻地回到皇宫,在没有半点兴致,到最后叹了口气苦笑一声:“这么想打仗,就让他去好了,省的再弄出什么幺蛾子来恶心人。”
当天夜里,张煌言正在家中喝着小酒的时候,圣旨到了。
宣旨的小太监雄赳赳气昂昂,挺胸抬头,语气高傲地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今有大学士张煌言能文武兼全,出力报效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宠命乎。
钦赐张煌言为御兵营前部中军挂龙虎将军印,率应天四府兵马十万,赴漠北戡乱。自古道蛇无头不行,靖北有湘西侯、蜀国公两路兵马,将兵在外不论名爵,应以夏完淳为三军主将,卿领兵助之,宜听调令,不得擅专。
漠北群敌环伺,惟愿众卿兴兵讨寇,早报凯歌,勿失朕望。
钦此...”
张煌言接旨谢恩,心中兴奋不已,吩咐家人收拾行装,准备明日就入宫拜别圣上,统兵启
第四百八十章 赏花
望着对面空空如也的军营,罗刹人终于从他们的石头城中走了出来,收拾那些挂着他们战友首级的长枪。
图巴佐夫脸色沉郁,他本来准备趁着风寒,给与靖北军致命一击。毕竟他的战士有着充足的冰天雪地作战的经验,但是靖北军赖以成名的火炮却会在冬天的寒冷中出现各种问题。
可惜的是,他们竟然就这样撤了...
就像是蓄谋已久的一记重拳,突然失去了目标,图巴佐夫心里窝囊到了极点。
撤回乌梁府南边的靖北大军,在辽阔的草原上尽情地操练,陕甘新兵抚摸着自己的战马,爱不释手。
侯玄演对这个地方的战争,已经有了一丝的厌倦,但是不打又不行。沙俄的脚伸的太长了,眼下正是他们疯狂往东方扩张的时候,不在这个时候遏制住这头熊,等他们站稳了脚跟,熊口夺食的难度将会大幅增加。
西伯利亚的树木和矿产,迟早要成为重要的资源,这是一场为未来而打的战争。
在徭役和农民赋税为主的朝廷统治下,对外扩张的战争是无法谋取到等同的利益的,只有商业发达、工业先进的国家,才能通过对外战争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大漠的战争,无法为本国的商人带来市场,只是提供了一些毛皮、牲畜的原料地。
如果不是国库充盈,仅仅漠北的战场就足以拖垮底蕴深厚的大明,侯玄演知道自己的帝国刚刚起步,经不起这么折腾,必须尽快找到新的财源,来供养这场战争。
就在这种焦虑中,西南传来了利好消息,暹罗国王在荷兰人的支持下,悍然进攻安南。
安南也就是后世的越南,这里其实名义上不是大明的属国,而是大明的属地。
永乐帝期,朱棣派兵出师越南,推翻了胡朝,并在越南交阯布政使司地图设交趾布政使司,对越南进行直接统治。后来他的孙子朱瞻基撤了交趾,此举直接动摇了大明在南洋的震慑力,动摇了明朝的宗主国地位。从此这个地方的小国,都变得不再驯服。
自从弃置交趾以后,安南的历代统治者都将大明视为敌人,彼此间摩擦不断。后来嘉靖帝下决心收复故土,当时的安南皇帝莫登庸吓得与大臣数十人自缚跪拜,入镇南关向明朝官员纳地请降,明朝将安南国降为安南都统使司,从一个属国降为属地,名义上纳入了大明的疆土,实际上还是别人自治。
莫家的这次投降,也给大明留下了好的印象,朝廷对这个识时务的小子很满意。所以后来安南的黎朝重新复位,南方后黎朝复国后,黎朝得以中兴。黎世宗遣使赴大明,请求明廷恢复过往“安南国王”的册封,但是明廷以局势未定为由,暂时授予“安南都统使”头衔。按理说莫氏是造反的逆贼,黎氏推翻了莫氏,护犊子的大明就告诉黎氏,你们夺权可以,要割让高平、太原给莫氏子孙。
形势比人强,黎氏虽然万分不愿意,也只好忍气吞声让宿敌莫氏子孙占据两个城池。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秋来江南风景异,总是一种别样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尤其是那满院的菊花,更是观赏性和采摘乐趣十足。
此刻侯玄演就在御花园的亭子里和卞赛赛,赏玩菊花,累的满身是汗。
卞赛赛双手撑地,**
第四百八十一章 杀意
讲武堂位于金陵城郊的栖霞山下,一来此地远离闹市繁华区域,可以尽情地试验火铳和火炮。二来也方便学员操练,毕竟一万多人的规模,一般的地方还真装不下。
身为天子,自然有天子的銮舆仪仗,浩浩荡荡的一群人簇拥着中间的马车,沿途百姓皆驻足观看。
“这还是陛下登基之后第一次出城呢。”
“可不是么,以前经常可以见到陛下,现在见一次可难了。”
...
灵药一袭青衫头上青丝拢发,标准的士子打扮,就是有点俊俏的不像话。偷偷掀开帘子往外看,一路上虽有侍卫开道,仍然是引了很多百姓围观。
轻轻拍了她的手掌一下,侯玄演瞪眼道:“把帘子放下,穿这么单薄,当心着凉。”
灵药听出他话里的关心,就势钻到侯玄演怀里,心底软软的抿嘴一笑,嫣然道:“知道啦。”
等到了栖霞山下,漫山的红叶,就像是团团燃着的火焰,是一道迷人风景线。
栖霞山共有三个山峰,主峰凤翔峰卓立天外,东峰名曰龙山,西峰状似伏虎,山上枫林、乌柏林连绵成片。
在山谷中,有一处占地极大的建筑群,就是大明军官的摇篮,金陵讲武堂。
在这里的教头都是从军队中选调来的,往往是任职一段时间,就会换人。
当值的武将是风字营的一员参将,名叫赵安平,当初风字营随侯玄演入川作战,赵安平还是一个普通士卒,他在伏击马应试的战斗中立下大功,被提拔起来。后来屡立战功,如今已经混到了从五品的武略将军。
早就接到消息的赵安平带着讲武堂几个高阶教头,在栖霞山下等候圣驾,自从他们的大帅登基之后,他还没有得见龙颜。
远远望见天子仪仗,赵安平的手紧张地搓在一块,以往喜怒不形于色的脸上,挂满了期待。
当先的秦禾认出了老战友,笑道:“赵安平,提了讲武堂总教头,也没见你请客。好啊,到了金陵城下避而不见,我看你是把旧日的情分都忘了。”
“秦统领说笑了,我倒是想请,您也得有空不是。”赵安平笑道:“陛下呢”
“就在后面,陛下的脾气你是知道的,不用搞这一套虚的仪式了,直接进去吧。”
赵安平等人赶紧让开道路,随着仪仗一起进入讲武堂内,侯玄演掀开车帘,站在马车前面,观望讲武堂内部。
狭长的山谷内,竟然出奇的十分宽敞,两侧的学员甲胄在身,腰杆挺直,看上去十分精神。
侯玄演还算满意,环视四周看到了跟在一旁的教头们,伸手一招。
赵安平等人忙不迭地凑了上来,就要躬身行礼,侯玄演扬声道:“讲武堂也是军营,军营之内,不施俗礼。”
一众教头这才起身,紧紧跟上,侯玄演指着赵安平说道:“你看上去有些眼熟,是不是在风字营待过”
周围众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眼神,赵安平自己也没有想到陛下还记得自己,受宠若惊,喜道:“陛下圣明,隆武二年臣在风字营追随陛下入川,以后就留在了襄阳,刚刚调回金陵讲武堂。”
侯玄演顿首道:“不错,能从襄阳调来金陵讲武堂,就说明了堵胤锡很看重你。尤其你还是风字营,不是他的忠贞营老部下,就更难能可贵了。”
说着话,已经到了讲武堂内的校场,此地已经出了山谷,是一片平地,足以容纳万人操练。扮作一个面如冠玉俊俏书生的马灵药从车中走出,陪伴在侯玄演身边,一起走到了高台上。
赵安平一挥手,鼓角声起,学堂内各处的学子纷纷集结前来校场。
不到一柱香的功夫,几千人集结完毕,整齐地站在台下。
集结的速度,绝对是一个军队专业性的表现,更是纪律性和战斗力的表现。在战场上,能不能做到如臂指使,对一个指挥官来说是最重要的。
侯玄演对这些人很是满意,没有辜负自己建立讲武堂的初衷,将来就要靠这些即将成为中下级武将的年轻人,把这种精神传下去,自上而下的改进自己的军队。
阳光明媚而不刺眼,正是深秋特有的景色,侯玄演举目远眺,声音根本无法传遍,后面的很多人应该听不到自己的讲话。
好在军队现在也有了自己的邸报,讲武堂内学员回去之后,肯定都能看到。
轻轻了嗓子,侯玄演张嘴说道:“朕自起兵以来,兵祸连接干戈不止,四方
第四百八十二章 回家
众所周知,明末的藩王是比较惨的,被李自成和张献忠杀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又被多铎、豪格捉到北京,然后被多尔衮杀完了。
只有逃到最南边的几个,朱由榔等人苟活下来,隆武帝驾崩的时候,这些人被当地的军阀扶持,建立了许多的小朝廷,尽数被侯玄演扫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