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优秀青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然而操蛋的是,偏偏躬仁才是名义上的倭国天皇——他不接旨,源义持来接
伊逍顿时就想起来杨少峰所说过的话。
“倭奴之属,尚不如禽兽。禽兽尚有反哺跪乳之行,倭奴不如之,得中原教化至今,不思回报,反而任由倭寇横行,无礼无仁无德无义至极!”
自所谓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伊逍当下也不废话,直接把刚刚卷好的圣旨塞回吕渊手里,顺手便从熊处默的腰间抽出了腰刀,直接向着躬仁称光的脖子劈了过去!
如果论到杀人的手法,那么只有过杀鸡和看人杀猪经验的伊逍显然算不上什么好手,比之熊处默这样儿的锦衣卫就更加算不得什么了。
但是这些用新炼出来的好钢打造出来的刀,其质量和锋利程度却弥补了伊逍手法上的不足——刀至人头落,无头的脖腔之中鲜血狂喷,溅了伊逍一头一脸!
颤抖着的刀尖指向源义持的脖子,满脸鲜血,狰狞如魔王的伊逍冷哼一声道:“倭国国王躬仁称光不臣,今已伏诛,源义将军,你来接旨”
源义持呆住了。
实际上,呆住的不仅仅是一个源义持,包括在场所有的倭国人,甚至是吕渊和熊处默都被惊呆了。
惊呆的吕渊心里闪现过无数个名字,从陈汤到傅介子再到王玄策,最终定格在伊逍这个不起眼的名字上面。
同样被呆惊的熊处默反应倒是快了一些,直接挥手命身后的锦衣卫抽刀在手,只等着倭国士卒靠近便要大杀一场。
伊逍动了动刀尖,瞧着缓缓靠近的倭国士卒们喝道:“天兵将至!勿动,动则灭国!”
说完之后,伊逍望着当真停下脚步的倭奴士卒,用刀刃在源义持的脖颈处比划了一下,冷哼一声道:“源义将军也不打算接旨”
源义持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指旨——指旨,就要动,一动,这刀就有可能把脖子给划掉,而且接旨就代表着认怂,不仅要割让大片的土地,而且倭国以后也彻底抬不起头来了。
不接……躬仁称光的脖子到现在还在流血……
眼见着源义持也傻跪着,伊逍又大喝一声道:“若不接旨,今日尽屠你倭国朝堂上下,天兵至日,倭国上下俱为齑粉,鸡犬不留!”
&nb
第一百九十八章 请诛夏原吉!
直到连胆汁都吐了出来,实在没什么东西可吐了,伊逍也算是彻底缓过来了,挣扎着站起身来,伊逍向着吕渊和熊处默拜道:“多谢吕行人和熊百户,若非二位在,伊某身死多时矣。”
吕渊一把扶住伊逍,说道:“下次若再有这种事情,伊翰林还是多多考虑一些,莫要这般冲动了。不对,没有下次了,下次出使,老夫无论如何也不跟你一起了!”
熊处默道:“怕倒是不怕,可是你下次一定要提前说一声,省得兄弟们仓促应对。”
瞧了瞧伊逍,又瞧了瞧吕渊,熊处默又接着说道:“吕行人也不用怕,就算那些矮矬子们敢冲上来,俺也会护得你们周全!”
吕渊呵的冷笑一声,反问道:“当时倭奴有多少就算你锦衣卫能以一当十又如何或者说,如果你护不住我等,又该如何”
熊处默挠了挠头发,说道:“吕行人放心,旦凡锦衣卫里还有一个人活着,就不会眼看着你被倭奴给杀掉,如果我们锦衣卫都死光了,那我就没办法了。”
被熊处默的回答给气笑了,吕渊干脆不再理会这个憨货,转而对伊逍拜了一拜,说道:“无论如何,哪怕回去被陛下斩首示众,吕渊也感念伊翰林大恩!”
熊出默疑道:“吕行人莫不是傻了如果咱们被陛下斩首,那就是他伊翰林害的,你还要谢他”
吕渊瞪了熊处默一眼,说道:“你懂什么正所谓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此番倭国之行,千百年后也会有人记得我吕渊曾随伊翰林一起出使倭国!”
抓着熊处默递完来的水袋咕咚咕咚灌下去好几口,伊逍抹了抹嘴角,哈哈大笑道:“强汉有傅介子杀楼兰王,大明亦有我等杀倭王,值!”
说完之后,伊逍又忍不住叹了一声,说道:“现在想想,倒还是有几句话没来得及说,否则我等更添三分气势,倭奴更丧十分胆量!”
熊处默好奇的道:“什么话这么重要”
伊逍拍了拍脑袋,说道:“若是换成师尊在此,定然要说一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今汝倭国欲试我大明兵锋耶
若如此,我又何必挟持那源义持,反倒是那倭国上下会老老实实的恭送我等归国。”
吕渊和熊处默互相瞧了一眼,又各自转开了目光瞧向别处,干脆都不再看伊逍。
……
吕渊和熊处默不想理会伊逍这个装逼犯,而大明皇帝朱老四却对伊逍很感兴趣。
伊逍,男,洪武三十二年顺天府生人,未曾婚配,父母俱在。永乐十年中秀才,十三年会试后拜入杨少峰门下求学,永乐十五年顺天府乡试解元,十六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编修翰林,永乐十六八月初五奉诏往倭国。
永乐十六年九月初一至倭国,宣诏之后当众斩杀倭国国主躬仁称光天皇,挟持倭国幕府将军源义持,并称:勿动,动,则灭国!
永乐十六年九月初一,乘船往朝鲜补给,同日,复归天津卫。
朱老四在大殿里来回踱着步子,过了半晌之后才忽然对侍立在侧的白庚说道:“换成是你,你会如何”
白庚琢磨了半晌,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不如伊逍师兄果决,似倭国这般情况,臣只会陈之以利害,从而挑动倭国王室与幕府相争。”
朱老四嗯了一声,又接着问道:“倘若倭国王室不争,又该如何”
白庚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倭国王室争与不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幕府会怎么想,只要让人找到证据,证明倭国王室打算除掉幕府,那么幕府就会为了自保而先行动手。
同样的,这些证据可以拿给王室去看,证明幕府打算取王室而代之,那么王室同样会为了自保而与幕府相争。
臣记得黄学士曾经说过,彼分则易制,一则难图,只要倭国王室与幕府不合,我大明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瞧着振振有词的白庚,参加朱老四这次闭门小会议的一众大佬,如杨荣、金幼孜、夏原吉、吴中、张辅等人,都是死死的低下头,强行忍着想要狂笑的冲动——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古人诚不我欺!
朱老四黑着脸道:“果然,你们两个师出同门,学来的也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枉他杨癫疯还自称什么正人君子,君子可是这般模样的”
白庚躬身道:“启奏陛下,伊师兄当众斩杀躬仁称光,使倭寇再不敢正眼瞧我大明,英雄也。”
朱老四显然不太想继续这个话题,闻言也只是嗯了一声,转而又对杨荣问道:“依杨卿之见,倭国之事又该当如何”
杨荣躬身道:“启奏陛下,《书》曰:有备而无患。伊翰林既然斩杀倭国国主,那么倭国接下来的反应无非就是两种。
其一,倭国幕府忍不下这口气,或举国来攻,或暗中支持倭寇,使其为患我大明海疆。
其二,倭国幕府强行忍下这口气,另立新君,然后老老实实的迁走岛根以南的所有倭国百姓。
臣以为,应当抽调部分边军,充入备倭卫,以防倭寇生乱,
第一百九十九章 要做主人喜欢的忠犬!
在朱老四看来,倭国如果不愿意割地,那就打到他愿意,如果倭国直接就同意割地,那就先占了石见银山。
至于劳工问题,朱老四觉得其实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先不说倭国会不会迁移倭国百姓,就算他们把倭国百姓都迁走了又能怎么样大明之前不是赦免了一大批的贱籍这些原本就没有土地的人,不正是最好的劳工
如果表现的好,再把这些人往岛根那些地方一扔,给他们分配土地,等过上个百十年,那里就是大明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
然而令朱老四等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伊逍前脚带人跑路,干仁后小松上皇后脚就带着躬仁称光的尸首找到了源义持,他需要源义持给他一个交待。
不可能好处全让足利家全占了,而死人的事情却由天皇一系来承担。
只不过,被怒火和心痛给冲昏了头脑的干仁显然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自打幕府这个玩意出现之后,别说是幕府的那些将军了,就连倭国的民间也不太把天皇当回事儿,甚至有武士对着天皇的车驾射箭,把车驾掀翻后再把公卿们暴打一顿的事情。
倭国的士人阶层甚至有一种说法:“如果没有天皇不行的话,就用木雕一个,或以金铸一个,把活的天皇流放到别的地方去,省得惹麻烦。”
另一种说法就更扯蛋了,一度有“凤凰生末世,落魄亦堪悲;雉鸡遭野火,被逐无巢归”的说法。
面对着找上门来的干仁后小区,原本心情就不太好的源义持显然不太感冒,让人将躬仁称光的尸首抬出去之后,源义持就恶狠狠的盯着干仁后小松道:“上皇不止一子,死一个躬仁称光,不是还有伏见宫彦仁皇太子么如果彦仁也死了,不是还有一休宗纯这个私生子么”
“ばかやろう!”干仁后小松气得破口大骂:“原本就是你惹出来的麻烦,才导致了称光身死,如果你不能给我一个交待,那么我就给你一个交待!”
“你能给我什么交待”源义持瞧着干仁后小松,呵呵冷笑着说道:“你能调动京都的足轻你能指挥得动各地的守护大名你能让倭国百姓顺从你的旨意
醒醒吧,你就是一个名义的倭国天皇,你不是大明的皇帝,你指挥不了军队,你甚至指挥不了你的子民,我的天皇陛下!”
“ばかやろう!你和你的父亲一样,都是倭国的罪人!”
干仁后小松猛的一拍桌子,也顾不得什么天皇的形象了,干脆破口大骂道:“把土地拱手送人,你让那里的子民怎么办岛根,倭国之岛根,非大明之岛根!”
源义持哈哈大笑几声,笑声中充满了讥讽之意:“要不然呢你准备跟大明开战”
“ばかやろう!”
干仁后小松除了这一句之外,忽然找不到其他的词汇来骂源义持了。
沉默了好半晌之后,干仁后小松才无奈的道:“难道,你真的要把岛根以南的地方全部割让给大明”
源义持点了点头,认真的说道:“如果你不愿意,那就请上皇征兵吧,去跟大明帝国开战,祈祷着神风再一次眷顾倭国,吹翻明国人的战船!
当然,在此之前,请允许我将一切的权利都交还给您,而我,将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躲起来,等着你的脑袋被砍掉的那一天,我会派人去收殓你的尸体!”
干仁后小松悲哀的瞧着源义持,说道:“义持,你的胆子已经被明国人给吓破了。论治国,你不如你的亲,论胆识,你依旧不如你的父亲。如今这般局面,都是由你一手造成的,现在你却说出来这些话”
望着忽然怂下来的干仁后小松,源义持道:“说什么话,重要吗大明的皇帝要岛根及岛根以南的土地,又有谁敢不给你我还是这千千万万的倭国百姓
大明的皇帝不是蒙元的皇帝,他手下宝船无数,将士无数,而且他是中原正朔,神风不会再一次保佑倭国,懂吗
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就会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上皇,让一休宗纯或者伏见宫彦仁来做这个倭国的天皇,或者随便选一个人来做。”
“为什么难道你还想让一休宗纯来做下一任的天皇吗!”
干仁后小松忽然愣住,甚至不敢相信这话会是从源义持嘴里说出来的。
源义持却冷笑着道:“你还不明白吗现在做倭国的天皇,已经不仅仅是傀儡不傀儡的问题,而是一个随时可能丧命的差使,因为大明已经张开了獠牙,要吃人了!”
瞪着目瞪口呆的干仁后小松,源义持又接着说道:“一休宗纯的母亲是望南派的,她支持南派天皇,而你是北派天皇,如果一定要有个天皇去送死,那就让南派天皇去死吧!
当然,如果你足够聪明的话,就自己上表给大明皇帝陛下,自请去除天皇的称号,改为倭国国王,我会配合你自请削去足利家的倭国国王封号。
这样儿一来,你依旧是倭国至高无上的主宰,我依旧是幕府的将军,一切都不会有什么改变,除了岛根以南的地方。
当然,你愿意继续做你的倭国天皇也没关系。而我,源义持,将会是大明皇帝册封的倭国国王,是大明皇帝的臣子!”
干仁后小松继续目瞪口呆。
&nbs
第二百章 倭国无好人
如果用网文圈的眼光来看,《儒林外史》本身的名字就自带流量,再加上六首状元杨少峰潜心三年所著这个噱头,大火特火的潜质就有了一半。
而另一半,则要看其本身的内容有多招人恨——除了某些血还热乎的愣头青之外,剩下的那些老油条子们,有谁不恨《儒林外史》
这是把大家身上的遮羞布给扒的一干二净,连个线头都不给留下!
更操蛋的是,杨少峰杨大少爷还是没能上头条。
当初在京城高中了六首状元开诗会喷人,热度被朱老四给压了下去,如今发书骂士林,结果又被伊逍阵斩倭国天皇的热度给盖了下去。
这是何等的卧槽
明明就是人家躬仁称光老老实实的跪好,然后伊逍抽刀袭杀,而且抽的还是人家熊处默的刀好吗!
结果就被这些集体犯病的大明老中青少文青们传成了伊逍在百万倭国大军面前义正严辞的历数倭国不臣之罪,然后阵斩躬仁称光,数百万倭国大军“皆惊惧不已。”
就连伊逍当初拜入杨少峰门下的事情都避口不谈,仿佛伊逍生来就有这么牛逼一般。
一点儿脸都不要的同时,也绝不给杨少峰杨大少爷蹭热度的机会。
然而比这些大明文人更不要脸的是源义持和干仁后小松远——躬仁称光的头七刚过去没多长时间,倭国的使者伏见宫贞成就来到了顺天府,而且极为乖巧的按照朝贡流程觐见。
伏见宫贞成表示,倭国与大明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走狗,因为蒙元南下灭宋,这才导致了倭国流浪在外,没办法找到自己的主人。
等到大明太祖高皇帝赶走了蒙元,倭国原本应该立即恢复朝贡,重新回到中原王朝温暖的怀抱里面,可是倭国正值混乱之际,乱臣贼子横行,以至于凭空生出了许多的误会,直到高天原神使伊逍前往倭国之后,倭国君臣才彻底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愿意就此拨乱反正,重归大明爸爸的怀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