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优秀青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为了表示诚意,倭国愿意立即迁移岛根县及其以南的倭国百姓到其他地方,只等着大明爸爸派军队过去接收。

    至于那些为患大明海疆的倭寇,倭国能抓的已经尽数抓了,回头统统在海边蒸死以为处罚,只是还有一些不在倭国的倭奴,倭国想要处理也没有那个能力,只能请大明爸爸代为出兵剿杀,一个活口都不用留下。

    为此,倭国愿意承担大明爸爸的一应军费。

    同时,倭国后小松太上王也认识到了自己天皇的称号属于僭越,愿意自请去皇为王,以后倭国天皇请封为倭国天王。

    另外,躬仁称光已经死了,倭国新选出来的天王是伏见宫彦仁,请求大明皇帝给予正式的册封。

    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条件都说完之后,伏见宫贞成又悄然打量了一眼高坐在龙椅上的朱老四和朝堂上的诸位大佬。

    朱老四的脸上看不出什么,偶尔嘴角会露出一丝丝的笑意,也不知道究竟代表了什么。

    但是朝堂之上众位大佬们的反应,却是被伏见宫贞成给看在了眼里。

    左边那些武将勋贵体系的大佬们多半都是面无表情,最前面的一个嘴角含笑,似乎是很赞成自己所说的。

    右边文官体系之中,基本上都是面露赞许之意,唯有最靠前的几个人脸色阴沉,其中一个瞧模样恨不得吃掉自己,估计不是什么好人。

    伏见宫贞成心里很清楚,自己这次出使,基本上算是成功了。

    黄棘先生曾经说过,除了一休宗纯外,如果倭国还能有什么好人,那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什么坏人。

    伏见宫贞成代表干仁后小松和源义持提出来的这些条件,确实是经过干仁后小松和源义持商量之后得出的,然而倭国的天皇,并不是只有一位。

    这个时代的倭国,正好处于南北对立结束的时间点上。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室町幕府的和泉纪伊守护大内义弘开始同南朝方面的吉田宗房和阿野实为交涉两朝统一之事。

    同年十月,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通过神官吉田兼熙为媒介,向南朝提出了两朝讲和的条件,即明德和约。

    同月二十八日,南朝君臣接受和约,带着三神器离开吉野,闰十月二日到达京都的大觉寺,同月5日,三神器从大觉寺被移到北朝后小松天皇所居住的土御门内里。

    同时,南朝的年号元中被废除,后龟山天皇弟弟护圣院宫的东宫之位被废除,倭国的南北对立也算是宣告结束。

    南北统一之后,后龟山居住在大觉寺里,时人称之为“大觉寺殿”或“南主”,享受室町幕府的优待。

    洪武二十七年二月四日,后龟山第一次和足利义满在天龙寺会面,同月二十三日接受了“不登极帝”和“太上天皇”的尊号。

    洪武三十年十一月二十七,后龟山辞退了自己的尊号和兵仗,足利义满也没有提出异议。

    此后后龟山出家,法号金刚心,过上了隐居的生活,身边只有阿野实为、公为父子以及六条时熙等亲近的公卿侍奉,吉田兼熙、兼敦父子在身边进讲神道。

    永乐八年十一月二十七,由于室町幕府违反了明德和约中两统迭立(由南朝系大觉寺统和北朝系持明院统交替继承皇位)的条件,准备立后小松天皇的儿子躬仁亲王为太子;后龟山突然出奔嵯峨,秘密临幸吉野,欲召集旧南朝势力以示抗议。

    永乐十年,被伊逍一刀砍死




第二百零一章 调教藩属如养狗
    略微一迟疑,伊逍又接着说道:“臣以为,伏见宫贞成所提出的这些条件,其中必然包藏着祸心。”

    抬头瞧了朱老四一眼,见朱老四眼中满是鼓励的神色,伊逍心中顿时有了些底气,说道:“臣和吕行人前往倭国之时,曾听闻倭国有南北朝之乱,其民间甚至有一天二帝南北京之说,躬仁称光便是北朝之主,而南朝之主则在两朝合一之后居于倭国京都大觉寺。

    如果倭国想要使什么坏主意,那么想来便是在南北朝的身上做文章了,比如南朝之主叛逃出去,组织倭寇侵犯我大明海疆,或是袭扰岛根等地,却是能给我大明添一些麻烦。”

    朱老四笑着点了点头,从桌子上翻出一个信封,示意无心交给夏原吉之后笑道:“夏爱卿和吴爱卿不妨瞧瞧。”

    夏原吉瞧了平平无奇的信封,又瞧了瞧朱老四,打开看了一遍之后就递给了吴中,然后躬身道:“若真如信中所奏,那陛下大可答应伏见宫贞成之所请。”

    吴中同样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如此甚好,也好省下夏老抠一条麻袋。另外,正好让伊翰林带着伏见宫贞成在顺天府好好走走瞧瞧。”

    旁边一直未曾出声的杨荣在看过了吴中递过来的信之后,忽然开口道:“启奏陛下,朝鲜使臣沈温正好在顺天府朝贡,不若……”

    朱老四点了点头,说道:“准。”

    亲自在杨家庄子喂养过大狗子和二狗子的朱老四很清楚,狗这种东西不能只养一只,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养上两只或者更多。

    因为只养一只狗,狗子就会自我感觉良好,甚至会出现不拿自己当狗的情况。

    而是主人养了两只甚至更多狗子的时候,一旦有哪个狗子抽疯了向主人呲牙,另外的狗子也会扑上去护主。

    倭国和朝鲜也一样。

    朝鲜就有些不拿自己当藩属,反而完全一副拿着自己当大明亲儿子的态度——对待大明的时候还好些,对待其他的藩属,朝鲜也是向来强横的一批,光跟建州卫的那些女真野人就争斗了无数回。

    在这种情况下,朱老四觉得不如借这个机会,让朝鲜的李祹跟倭国的伏见宫贞成两个人多交流交流,也好帮着两个狗子找清楚自己的定位。

    吴中依旧心有不甘。

    夏原吉上次出主意说让伊逍带着让倭国割地的使命出使倭国,结果阴差阳错之下这主意打了水漂,好几十万的劳工就这么着飞了,剩下一个倭国南朝天皇一系,也不知道能剩下来多少劳工。

    现在夏原吉又说让伊逍去陪着倭国使臣和朝鲜使臣在顺天府逛逛,吴中心里总感觉有些不安。

    不行,弄劳工这事儿不能光靠夏原吉夏老抠一个人的歪主意,自己也得想想法子。

    琢磨了半晌之后,吴中又躬身对朱老四道:“陛下,臣听说当年状元公进京赶考,他那未婚妻曾花了六百两银行,在静心庵的主持师太那里求了个土地公的神位,甚至还被传成了一段佳话”

    夏原吉忽然躬身道:“启奏陛下,如今越来越多的学子效仿此事,可是那静心庵却是一文钱的税都不交,臣以为此风断不可涨!”

    朱老四哭笑不得的望着夏原吉道:“怎么,你还打算把税收到尼姑庵去”

    夏原吉道:“启奏陛下,静心庵是佛家观音菩萨的道场,土地公的神位却是天廷所属,那静心庵摆明了就是骗钱的!臣觉得该抄没了静心庵,充入国库!”

    吴中瞪了夏原吉一眼,对朱老四躬身道:“启奏陛下,臣觉得不管静心庵是不是骗钱,夏老抠说的都有几分道理。

    方今僧、道、尼多数不通经典,私行剃度之事屡见不鲜,不事生产,不纳赋税,除了说着导人向善之外,却又收着百姓供奉……”

    点到即止。

    剩下的话,吴中没有接着说下去。

    而事实上,吴中也用不着再接着说下去了,因为朱老四的脑袋里已经出现了天下之人大半光头的景象。

    ……

    “相公,该起床了。”

    “不,”杨少峰裹了裹身上的被子,全没有半点儿起床的意思,哼哼叽叽的对林棠说道:“起床干啥,朱二九还没抱着他儿子来显摆呢,我杨二九急什么。”

    拽了拽杨少峰身上的被子,却发现杨少峰裹的很紧,根本就拽不动,林棠顿时好气又好笑的呸了一声,说道:“相公可是嫌弃妾身没有身孕”

    呼的一声掀了被子,杨少峰一边找衣服,一边说道:“嫌什么嫌身孕这种东西又岂是说有就能有的晚两年生娃最好,咱不着急。我衣服呢”

    林棠晃了晃手里拿着的衣服,笑道:“在妾身这里。相公如果想要的话,就请相公吟诗一首,妾身双手将衣服奉上。要不然啊,您就让灵儿或者芫儿拿新的衣服过来换上吧。”

    杨少峰黑着个脸,说道:“让她们拿新衣服,你相公我岂不是要被看光了”

    想了想,杨少峰又嘿嘿笑道:“月下云翘早卸,灯前罗帐眠迟。昨宵犹是女孩儿,今日居然娘子。小婢偷翻翠被,新郎初试蛾眉。最怜妆罢见人时,尽道一声恭喜。”

    “呸!”

    林棠顿时羞红了脸,扭头骂道



第二百零二章 倒霉的一休(还债17/418)
    除了不拿倭国天皇当干部,反而拿着人家当小鸡崽一样给宰了之外,现在的伊逍在其他方面堪称是君子的楷模,书生的典范,就连杨少峰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杨少峰要伊逍带着沈温和伏见宫贞成好好逛逛顺天府,伊逍就老老实实的带着他们逛;杨少峰说不能让他们接触水泥作坊之类的地方,伊逍就绝对不让他们有接触到水泥工坊的机会。

    然而大明的百姓并不太关心倭国使臣和朝鲜使臣的事情,因为顺天府的使臣多如狗,而且跟大家的生活没什么关系。

    相比之下,大明的百姓更关心皇帝又在抽什么疯。

    永乐十六年十月末,朱老四又明发一道诏书,规定今后想要出家为僧道者,府不过四十人,州不过三十人,县不过二十人,而且限制年龄在十四以上,二十以下,要父母都同意之后然后上报官府,邻里之间还要出面担保,官府核实之后才能到寺观里出家。

    当然,这个出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家,必须要在寺观里面学习五年之后,把佛道典籍都给学明白了之后到僧录道录司考试,合格的给度牒,不合格的干脆不允许出家。

    另外,如果孩子或者父母不愿,以及有祖父母、父母无他子孙侍养者,同样不允许出家,以前曾经出过家又还俗或者逃亡的,同样不允许再次出家。

    当然,这道看似针对佛道的诏书,其本质就是在针对佛道,因为朱老四觉得丁口不够用——跟赋税无关,民赋民税已经彻底给免了,朱老四也不指望那玩意赚钱。

    真正让朱老四在意的,是劳工不够用,关外地太多而无人耕种,交趾那边现在又空出了大量的土地,同样无人耕种。

    再加上夏原吉和吴中的鼓动,朱老四干脆就下定了决心,直接把出家为僧道这个丁口减少的大口子给彻底封闭,顺便再让僧道司好好核实一下以前出家的那些人。

    凡是不合格的,一概弄回去当普通百姓,该种地的就回家种地,没地的可以来顺天府的工地上面做劳工,管饭,还给工钱。

    然后伊逍就指着一大票被强制还俗后来到工地上干活的工夫,告诉伏见宫贞成,大明需要劳工,大量的劳工,只要劳工不是大明百姓,大明就不会关心这些劳工是哪儿来的。

    再然后,沈温就带着朱老四赏赐下来的一大堆东西回朝鲜了,同行的还有礼部的两个官员,他们要去朝鲜册封李祹为朝鲜国王。

    伏见宫贞成则是派了身边的随从回倭国,自己却留在了顺天府,因为伏见宫贞成觉得,现在有必要派遣倭国的学生来大明学习了。

    ……

    动画片里曾经指着屏风上画的老虎说这老虎太凶恶了,麻烦你把老虎给捆起来的义满将军就是足利义满,在大明的官方称呼是源义满,被大明册封为倭国国王,是现任倭国室町幕府将军,倭国国王源义持的亲爹。

    一休的回答,估计很多人都知道——请将军把老虎从屏风上赶下来。

    当然,在这个故事里面,幕府的义满将军是个大坏蛋,因为他以倭国国王的名义向大明称臣纳贡,并且在倭国尚有天皇在位的情况下接受了大明的册封,所以他成了故事里的大反派。

    在这个故事里面,义满将军面对着机智的一休毫无办法,只能把这件事情当做一场玩笑给揭了过去,故事充分说明了一休是个善于思考,充满了智慧的小和尚。

    然而,能够随意调笑巴依老爷的阿凡提本身也是位巴依老爷,能够打断魏国公徐钦狗腿的杨少峰本身是朱老四的干孙子,能够被足利义满特意针对并且从应应对的小和尚一休,其实是当时倭国天皇干仁后小松的儿子。

    只不过,一休宗纯的母亲是出身于南朝权臣世家藤原氏的藤原照子,还曾经图谋刺杀北朝天皇干仁后小松,所以一休宗纯从小就被逐出宫廷,出家于倭国京都安国寺,从来就没有享受过倭国皇子的待遇,其本身却不是出身微寒的小和尚。

    是的,一休宗纯就是一休小和尚,那个动不动就割鸡却总也不割的那个一休,面对着幕府义满将军的刁难也能从容应对的一休。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对于一休宗纯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他没办法选择自己母亲的出身,也正是这种种不公,再加上伊逍当着倭国所有人的面斩杀了倭国天皇躬仁称光,以至于让一休宗纯对倭国失望透顶,甚至产生了大明的空气都充满了香甜的气息,而倭国的空气里面则是充满腐朽和无能的气息,哪怕只是一口,也足以让人感觉到恶心,甚至窒息的感觉。

    在海上颠簸了十几天,好几次险死还生,如今终于来到大明的一休宗纯忍不住大口大口的,贪婪的呼吸着大明的空气——真香。

    得益于中原王朝自古以来的影响力,这个时代的倭国上层基本上都会说汉语,也都认识汉字,不会的那些会被视为没有开化的野蛮人,是会遭到所有人鄙视的。

    而一休宗纯就会说汉语,而且说的还很不错,起码比很多倭国人和朝鲜人要说的好。

    &nb



第二百零三章 跑偏的一休
    被一个朝鲜商人教做人的一休宗纯终于见识到了大明的顺天府,尽管是以劳工的身份。

    但是一休宗纯并不怨恨,既不怨恨大明,也不怨恨那些督促他干活的监工,甚至都不怨恨把他抓来当劳工的郑京。

    因为宗纯一休坚信,大明就是高天原神国,大明皇帝就是高天原的神王,大明的百姓就是生活在高天原神国里的神民。

    神王是至高无上的,他不会关注到自己这样儿一只蝼蚁,所以自己被抓来当劳工,并不能怪罪神王。

    那些督促着自己干活的监工,他们就是神国里面的神使,他们的责任就是要替伟大的神王营建起新的都城,所以自己被抓来做劳工的事情,又怎么能够怪他们呢

    那些跟自己一样干活的百姓,他们是神国里面的神民,他们和善,他们友好,他们瞧自己和郑京的眼神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郑京有钱就高看一眼,也不会因为自己是个劳工就将自己瞧得低了。

    至于那些像自己一样的劳工,他们应该对大明充满感激——因为他们只要认真努力的干活,就能穿得暖,吃得饱,而且不仅仅是吃饱那么简单,偶尔还会有酒肉被赏赐下来。

    多么伟大的神国啊,感谢佛祖,感谢郑京,感谢神使伊逍,因为这一切的一切,对于一休宗纯来说都是很新奇的体验。
1...9394959697...2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