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范进种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起来盘他
范进看着这个整套过程,发觉在钢丝绳流水化生产这个环节,自己已经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了。而且这个匠作坊的成熟经验,会在范精的组织下,让所有工匠协会的工匠们知晓,并在长乐军范围内推广。莒州、胶州两地的工匠,也时常到青岛进行轮换、学习,一边提升长乐军整体工匠的水平。他非常满意的拿起一根钢丝绳,走到了隔壁冲压滑轮弩板簧的匠作坊。
由于目前没有冶铁能力,范进还得不到好的弹簧钢。好在用这种百炼钢再次锻打后,打出来的板簧弹性不错,唯独寿命可能较之弹簧钢要差一些。但这也比原来的木质结构好上太多。而且滑轮弩加上钢丝绳和钢制板簧后,整体的强度增加了不少,而重量并没有怎么增加。范进自己亲手换上钢丝绳,感觉和滑轮缠绕起来非常方便,最后那个铜箍也很好的固定在了槽榫里。
而滑轮也是批量冲压的,稍微车削加工后,又在上面安装着小号的全铁轴承。由于水力锻床太好用,工匠们把弩箭也整只的冲压出来,然后稍加打磨,再在尾部加上竹片的尾翼,使得这滑轮弩各个部件完全完成工业化批量生产,这是范进之前疏忽的。但此时已被激发起创造热情的工匠弥补。
范进见由于全都是批量流水线操作,滑轮弩整体看上去似乎没有原来那么“精致”了,显得形象呆板,更像工业品而不是工艺品。随即范进便微微一笑,老子要的是杀人的利器,又不是拿来看的,漂亮有个吊用。
拿起这批量生产的滑轮弩,范进感觉踏实了不少。到了试弩靶场,范进开始了试射。
原来的杠杆结构优化了一下,加上钢丝的强度较之弓弦高出不少,整体更加省力。扣上弩箭后,范进瞄准了一百步外的靶心,“呯”——
弩箭准确的命中了红心,并且力道十足,整体压制的弩箭虽然体积变小,但威力更加提升。范进点了点头。再瞄向了一百二十步的靶子
第三十三章 鲸鱼与副食
范进立即派人出去查探,然后他感觉这么大的动静,应该不是小事,便也一同跟了回来。以往“行使院”会组建巡逻小队,维护日常的秩序。但今日并没有在街上见到任何巡逻小队的人,也没有化整为零的后勤兵就地警戒,这是啥情况
范进一边朝着人头攒动的码头走去,一边让范尼追问着情况。
其实不用追问,沿路上到处都是大家讨论的声音——
“什么龙王爷干儿子都被打出来了这下咱启明星还能罩得住吗”
“那不是龙王爷干儿,那是龙宫守将,龙王爷不会找启明星麻烦的,你怕个屁”
“我说,咱将军还真有本事,硬是派天军下了海,逼着龙王爷交出镇守大将,启明星真不是盖的,只是不知这次又战了他几百回合,才逼着龙王放人……”
“是啊,只是自古以来秦人崇尚玄色,乃为水德。那秦皇射杀海中之蛟后,便不再得水神眷顾,秦亡。现今我朝尚红,乃火德是也,这蛟龙一现,乃水神化身,水克火也,莫不成,这预示着咱家将军,可取而代之……”
这个神棍一样的老者叨念着,一边还摇头晃脑。但是自己不经意间的竟然逻辑推理,说到了“取而代之”,立时间自己给自己打了嘴巴子——
“看我这嘴,此等大逆不道之语怎能妄言看我这嘴,看我这……”
这位老兄一边扇着自己嘴巴子,旁边的几个伙计不干了,
“我说,胡铁嘴,这八成真的是水神旨意,现在这世道,怕不是真的要让咱家将军取而……”
“嘘,禁声,禁声啊!!”
范进没有听到后续几个人私下的议论,但是断断续续的言语当中他大概猜出了什么。
长乐军的伙食一向丰盛,尤其是每日都可以吃到肉食。最开始队伍人少,在周边还能够买到猪羊等牲畜。但现在一方面远离州城,一方面在胶州、莒州等地实在难以采购到牲口,有时不得不深入崂山,用滑轮弩在里面打些野味回来。
就算是这样,目前的副食还是太过缺少。到了后来长乐军扩军后,不得不发动船只,无论是运输船还是渔船,每天都有部分时间需要去捕捞,以便获取海洋中的食物。
这个食物可以是海鱼虾蟹,也可以是海带海菜,总之海里有啥,捞上来能吃一概带走。
由于加大捕捞力度就需要增加船员和渔夫,范进之前考虑的是在胶州和莒州一带多多的“请”来。但时候来发现这里有点儿小困难。
此时的劳苦大众普遍信奉:“穷不走水,富不思淫”。说的就是咱有钱了,不能天天想着花天酒地、玩物丧志,有钱了要心存正念。但是没钱的时候,咱可千万别在水上讨生活,这风大浪大的,近海湖泊已经如此,更别提现在还没有远洋捕捞作业,在海岸边上海货收成极低的情况了。这和“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几乎是一个道理。
范进到了后来,在莒州和胶州比较偏远的地方,想尽了各种办法,把能“请”到的工匠、民夫、渔人统统请遍了,但是仍然不够用。
那造船工匠虽然暂时勉强够用了,水手却很难补足。范进造的所谓“中型”渔船,长八丈五尺有余,宽一丈六有余,吃水约在一丈一,这个渔船分为两层,上层和夹板主要是水手和炮手,下层隔板部分主要用来盛鱼。平均下来,十条流水线十日可下水一艘,每艘容纳六十到八十人。
原来的考虑时,这船也够用了,打上来的海货应该也够吃了。怎知这水手就是招不齐。最后范进一咬牙,把一些流民和买来的少年硬性的安排到了船上,而且为了所获丰富,又逼着他们往胶州湾较深的一些地方走。不管怎样,这胶州湾都是内海,顶多迷路了从青岛跑到莒州去,只要没有大风浪,不会被卷入黄海。
范进便要求手上的四条船换上合理口径的渔网,采用了新式捕捞法,在人员熟练度逐渐增加的情况下,收成自是增加了不少。而长乐军上下,也在餐桌上见到了鱼腥。而大家吃惯了之后,虽然没有猪、牛、羊等红肉来的痛快,但毕竟还是肉,又开发了熏鱼、烤鱼,烤牡蛎,烤海螺等新奇的吃法,这副食问题才算将将解决。
范进曾经考虑,再往后,还要开发能够捕捞鲸鱼或其他大型水生生物的渔船,只有捕捞到海洋中的哺乳动物,才能真正彻底的解决肉食的问题。而且鲸鱼浑身都是宝,范进有大用途。前世记忆当中,那曰本和挪威等海洋国家,差点儿把鲸鱼捕捞到灭绝,使得联盒国神马组织都不得不出台政策,呼吁全球保护鲸鱼。
范进知道,鲸鱼那庞大的身躯可是富含着的鲸肉、鲸油和其他有用的东西。一头成年的鲸鱼重量就达到了将近两百吨,而这么多肉,光是肉哈,不算别的就达到了一百吨,前世可以卖到一万美元鲸肉约占鲸体重的一半左右挪威和曰本等国的食品商场就供应新鲜鲸肉和鲸肉罐头。
而且作为前世记忆当中的几种美食,鲸鱼的肉比嫩牛肉还要鲜美,而且两者味道极为相似。鲸鱼的体内油脂可以制造蜡烛和油画颜料。既可制造化妆品,又可加工成其他大量需要油脂的化工产品,比如肥皂。此外,鲸皮质地柔软,表面。有绒毛,皮革带花纹,适宜用来做衣服或皮包。
范进现在最缺的就是成衣能力,辖地太小,种粮食都来不及,哪里还能种下棉花自己倒是尝试着纺纱,但纺出来的“布”,只能高温蒸煮后,烘干了当做战场上用来处理伤口的纱布。根本就无法裁制成衣服。于是范进就想到了采用兽皮,比如猪皮或是牛皮来裁制衣服。
但目前不断的扩充着军队的数量,如果人人都穿着皮具,自己哪有那么多银子
综合以上的考虑,范进就又把眼光投入到了大海当中。所以他在派出水手训练队的同时,一并嘱咐着,如遇到海中的大鱼,可以尝试用几条船协作的方式,将鱼驱赶到海岸,然后要么等它搁浅,要么直接用劲弩干掉。
今天听到青岛大港的喧闹,应该是终于打到了大鱼了,至于什么品种,还要再观察。
当范进来到简易私港时,才发现原来所有的“行使院”的人还有后勤兵几乎都蹲在了岸边,对着扑到按上不断挣扎的一个庞然大物指指点点。
而周围的人见到范进后,也平息了喧闹,恭敬的退向一旁。跟着范进,各种各样的奇怪事情见多了,很多人都以范进是“启明星”降世,必会伴随异象为由,见怪不怪了。
只有那神棍胡铁嘴和完犊子李老三之流,才依然对这些超出认知的事情无法抗拒。比如,李老三同志此时正跪在当场,对着那个不断挣扎
第三十四章 筹备远航
当晚,在范进的授意下,伙头兵们做好了供大港所驻长乐军所有人的饭食。
鲸鱼的皮小心剥下来,范进留有重用。但是油脂藏在鲸鱼体内,此时还拿不到,只能先吃了它的肉。
鲸鱼的肉的做法有很多,范进选择了最普通的炖煮。这样一头体重将近三十吨的鲸鱼,只能是鲸鱼体型庞大的家族种类中的小儿科。
几百口子人,每人都吃炖肉吃到饱,吃到撑,有些孩子由于太久没吃到肉,竟然吃到了吐。
最后范进害怕撑出人命,这才止住了大家的饕餮盛宴。
一方面是猎奇心理作祟——咱庄户人家也能吃上龙王保镖的肉了,那今后要是跟人提起来,那还不得牛b死啊。另一方面,长乐军中众人吃那鱼虾,最开始还好,但时日一长,鱼虾再鲜美,也抵不住这种大肉的肥脂横溢,在嘴里圆润香糯的口感。
结果大家狠命的吃了一晚上,烧烤加蒸煮加刺身加凉拌,各种吃法吃了个遍,才发现只吃了这条大鱼的半个腚!这是十几吨肉啊,现在天气已经转暖,为了取出鲸鱼体内油脂,范进不得不命令,摘取其肉,分给莒州和胶州驻地,随后多余的肉,取下来制成腌肉。
就算是腌肉,也比那鱼虾吃着解馋。长乐军大兵们此时已经忘却了龙王的愤怒,如狼似虎的上去分割起鲸鱼来。
从来没有解剖过鲸鱼,索性范进将这鲸鱼当成了小牛犊子,反正都是哺乳动物,味道差不多,那各部分的口感也应该差不多。便指挥众人哪里切割腌制,哪里口感最好留作烧烤时。忙的不亦乐乎时,有人通报万里英回来了。
万里英之前被派去清缴那“威震天”,没想到这么快就凯旋。范进印证了心中那“盗匪不禁打”的印象,也庆幸没跟着去剿匪,不然赶不上吃鱼了。
万里英其实并没有费什么力气,他这次学聪明了些,见到那个威震天的营寨建在了一个孤崖处,旁边没有任何水源,便想起了评书里面,有关于火攻的故事来。他命所有人做好火把,然后利用弩箭对弓箭的火力压制,强行进到了三十步左右的距离上,随后将所有火把都投掷到了对方寨中。
不多时,威震天等盗匪不得不弃了营寨,往外奔逃。这就进入了万里英的包围了。除了极个别罪大恶极的盗匪打算拼个你死我活,大部分盗匪还是老老实实的放下了兵器,按照长乐军大兵说的那样“双手抱着头”,一个个蹲在了道边。
万里英把“威震天”、“镇南天”等人都带了回来,而他们的老巢内,竟然没有一两银子,或者一颗铳子儿。这让万里英十分费解,最后他考虑到不管咋样,先把匪首带回来再说。
至于范进所说的崂山道士,万里英是大吐苦水——这偌大的一个崂山,根本就没找到道观的影子,别说道士,就连光头的和尚都没有见到一个。
范进点了点头,想必此时崂山还没成为“海上名山第一”,这道士们还没过来修行炼丹吧,看来药品也只能自己继续摸索了。
随后范进让万里英将各部战功报上来,论功行赏,再在队伍内召开例行的战后总结会。而他则在池重、范尼的保护下,去查看了带回来不到一百人的盗匪队伍。
目前范进的队伍仅有三百来战兵,后勤兵数量更少。
为了即将到来的大战,不得不再招募流民入军。这次招人,范进规范了流程,让“建章院”细化条例,然后以后按照这次的法子执行。至于这些盗匪队伍,若不是罪大恶极,范进是可以让他们加入的,就像之前的“镇南天”手下们。互相指认出罪过和惯犯,咔嚓了之后将剩余的打散,分别安排到各个队伍中去。
而且,这次招完兵之后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从而保证战兵达到一千人,后勤兵不少于八百。而类似范心所在的那“少年军官团”,这次也要扩充到一百人左右。
威震天等人见到范进真的像是传说当中的那样“杀人如麻”,立刻就怂了,他身上担着好几桩命案,所谓的劫富济贫也只是做做样子。被同伙指认成为“罪大恶极”然后要被咔嚓的时候,当场尿了裤子,他颤颤巍巍的说出了自己和“镇南天”财宝藏身之处,只为了换取一条活命。
范进最不喜此种没有骨气的人,见到范尼记好埋藏地点后,立即命人咔嚓了,笑话,长乐军虽然缺人,但也宁缺毋滥,这种怂货除了带队逃跑,还有什么本事
通过从流民之中补充,有了这许多人后,便可以巩固自己的实力了。但是目前铁料、、粮食,哪一样都需要钱,自己从“城阳三害”那里贡献的,加上这次打“威震天”缴获的,面对着自己即将想要达到的力量,还是杯水车薪。
必须加大赚钱买卖的研发进度了!
现在有了鲸鱼的海量般的动物油脂,不做点儿啥真的浪费了。前日安排人进胶州城,买的火碱已经入库,这些东西可以用来制造肥皂!而鲸鱼的油脂,又是最好的动物油脂蜡烛的来源,前世当中的蜡烛都是石蜡制成,石蜡从石油中提取,自己还没占青州呢,上哪里去搞石油,又从哪儿里去炼油呢还是初步的动物油脂蜡烛,来钱又快
第三十五章 吉州一隅
范进正要打算收起这些资料起身去曰本时,猛然想起来此时的航行距离来。
他有一个类似于强迫症的习惯,那就是事事逼着自己去复盘。哪怕是觉得万无一失的事儿,到了临行之前,还是要考虑再三。这不是犹豫或是婆婆妈妈,而是前世做设计工作带给他的职业病。任何一个细微的错误,都有可能让自己辛苦打拼的成果毁于一旦。
范进让范尼找来几大张纸,然后默默按照记忆将青岛大港和萨摩藩所在曰本的地方标记好。又画了路径草图,考虑沿途补给以及风险。一番推演之后,范进惊出了一身冷汗——
此时范进的船虽然大量装备了记忆当中的三角帆,并且采用“调戗使斗风”法,通过调整行船过程中船头的方向,这样就能把当头逆风转变成侧斜风,使船只沿着“之”字形蜿蜒前进。
通过这些三角帆和纵帆,再加上合理利用船舵,范进的船可以较大的利用风力。目前可以航行过去的船是新式的渔船,如果安装上弗朗机炮,就是武装的商船了。共有三艘造好,另有三艘月底方可下水。这些船曾经进行过测试,顺风最快可以跑到7节,也就是1213公里每小时。
但是范进忽略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洋流。此时洋流到底是否有利于航行向曰本朦朦胧胧间想起,此时去曰本一年大概才能去那么一两次。
而且从大港到萨摩藩,记忆当中有一千一百多公里,按照七节的航速,全顺风也需要航行四天。如果加上洋流、风向还有其他因素影响,这时间可能要将近十几日甚至更多。
这么远的距离下,面对茫茫大海,刚刚凑起来的长乐军海军能不能应付得了呢
而且,目前各个驻地虽然吃到了鲸肉,而这所剩的粮食也不多了,现在胶州城的粮价已经到了三两一石,自己虽然可以买些。不过若是自己在海上耽搁的久了,缺少粮食的三地会不会发生混乱,这很难说。
在消息闭塞的这个时代,就是自己刚刚结识的义子们也不一定会弹压下缺粮而引起的骚乱。如果再有人散布流言啥的,那长乐军距离崩溃已经不远了。
这么一想,还真是细思极恐。
范进越来越觉得这种初次远海航行可能没有自己想的简单,不禁重新翻出来这些方案,在一些地方进行了修改,然后变更一下指令,立即让范尼给众人传达下去。
他改动最大的,就是让许万洋先带领第一批人,放弃之前直接行驶到曰本的计划,而是在沿途注意补给的岛屿,尤其是在途中,有个叫做“吉州岛”的,那里几百年前曾是我华夏的领土,只是后来朝代更迭,便宜了朝鲜。
岛上应该有不少人懂得大明话,而且对大明有着强烈的归属感。更为重要的是,吉州岛的位置,正好是青岛大港到曰本的中间点,在这里设立一个新的据点尤为重要。在曰本幕府锁国之前,这里的人们经常往返于曰本,熟知航线和方向,有了吉州岛原住民的帮助,从青岛到吉州,再从吉州到萨摩的安全系数将会成倍增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