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之范进种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起来盘他

    范进所不知道的是,目前影响他最大的,便是东亚大陆沿岸洋流了。这股洋流受到季风的影响,夏季从南向北方向流动,冬季自北向南流动。此时是春季,对他的影响较小,只是此时的风力较小,范进要是出行的话,风帆可以借助的力量并不是很大。

    如果范进能再等一个月出发,刚好碰到从南向北来的暖流,配合着季风,可以较为快捷的驶向曰本。

    而巧合的是,命运之神再次的眷顾了天之骄子范进。

    他想一个月之后,等自己的船凑够了六艘,自己再出发。前期先让许万洋开着那三艘去吉州岛站住脚,自己随后带着另三艘殿后。这样无论自己在海上,还是在萨摩藩,都等于将主基地搬近了一半,出现任何意外,都可以减少一半的时间进行补救。

    而且自己现在去萨摩藩,可就是空手套白狼,如果偷偷建立私港,在那么远的地方,尤其还是人家眼皮子底下,一旦事发自己可是吃不了兜着走。暂时还需要仰仗鸟津松平的力量,维持贸易的开展。但贸易的前提就是有对等的身份,以及对等的商品,自己目前蜡烛和肥皂可以说试制失败了,身份更是草寇一枚,拿啥谈啊

    不得不对之前的草率行为检讨啊。但他还是命令许万洋先带好粮食人员,配好三艘船出发,沿途一定注意航行方向。并且让熟知附近吉州岛和萨摩海域的武陟三郎一同,当找到吉州岛后,不惜一切代价建立一处私港,作为去往萨摩的补给站,要做好长期占有的准备。

    一旦成功后,就地固守,迅速派一条船回来赴命。万万要和岛上当地的亲大明的岛民处好关系,为了尽量减少远洋航行的意外,范进又和许万洋讨论了很多细节,比如路上多带茶叶,避免船员得坏血病,沿途记录好海图和航海日志,作为后续青岛的船只航行参考。

    忙完了先头部队的事,范进立即沉下心来,打算先将蜡烛、肥皂制成,然后拿着这两件商品,敲开曰本的这个市场。如果是现在大明外贸常用的丝绸、瓷器,范进觉得自己是玩不转的。首先山东地区只有青州瓷器还算有名,但路途遥远,贩卖不易。

    而丝绸就更不用说,目前大明举国上下都是小手工作坊式的生产,自己猴年马月才能屯够了货就算自己屯好,估计也早就被有心人盯上,闹个怀璧自罪吧

    所以要卖,赞就得卖点儿特色。

    至于这个身份嘛,范进有些懊恼起来。这穿越地点要是可以选择就好了,怎知自己醒来就是个流民呢要是穿越到某个王爷家,做个家丁也是极好的啊。

     




第三十六章 海贸支点
    “哦是吉州岛吗,怎么用了这么久”

    范进大致的估算了一下,从他钻进匠作坊搞肥皂和蜡烛,已经十几天过去了,现在都是崇祯七年四月了,后金还有三个月就攻入宣府,而自己的羽翼尚未丰满,范进不禁焦虑起来。

    曰本之行必须在去往宣府之前进行,因为他急需曰本的庞大市场来倾销自己的产品,从而换取更多的真金白银,还有他非常紧缺的、硝石等物。

    而去了趟曰本和青岛中间位置的吉州岛,竟然往返也要十几日,却大大出乎了范进的意料。他立即放下手中物事,到“市政厅”叫来随船人员。

    此番去往吉州,许万洋负责打点一切事物,所以他并没有回来,而三艘船当中也仅派了一艘回来。范进对许万洋的谨慎比较满意,便开始打量起这个长乐海军正式编制的第二艘船的船长起来——

    此人名叫高海龙(书友xdqcool提供),身高为长乐度量一米七,肩宽体健,面容黝黑,擅使一柄三叉鱼叉,功夫了得。曾是许万洋的得力助手。但现在长乐海军急剧扩张,从人数上已经超过了长乐陆军的三百之数,将近八百余众,所以范进无奈下只能将海军的指挥官任人唯亲了。

    好在弟兄们对范进非常崇拜,都比较卖命,渐渐地范进也就对他们放松了戒备。这高海龙便是众多新提拔之人的其中一个。此时他带着船上的诸将来到“市政厅”,恭敬的对范进报告着此番情形——

    和范进所预料的“两日即可到达吉州”不同的是,现在海上没有风,洋流方向又非常不利,许万洋他们不得不最大限度的发挥航海经验,频繁利用船舵和三角帆变更航行方向,来寻找最佳的前进角度,蜿蜒曲折下,再发动全船人员拼命划桨,用了将近五日的时间,才将将到达吉州岛。

    到了岛上,果如范进所述,大部分人有着前朝遗风,可听懂大明话,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亦与大明沿海无太大区别。

    许万洋到达吉州后,便在一个叫做“旌义”县的一处靠南的海边,悄悄的泊下锚,补充好食物淡水等物,便打发高海龙迅速回青岛禀告。和来时不同,回来的洋流方向比较有利,而且已经有了些许海风,行船只用了三日便顺利抵达。算上在吉州岛寻找地方建立私港、补给的时间,从出发到回来正好是十一日。

    范进点了点头,对着众海军人员道:

    “众兄弟,初次出海便顺利往返,某定会论功行赏,兄弟们辛苦了!”

    “末将不敢,多谢将军!”

    “旅途劳顿,诸位先且好生歇息,海龙,你留一下……”

    范进一边望着众人退出“市政厅”,一边想着吉州的这段历史:华夏到了元朝的时候,这吉州岛就是华夏的领土美其名曰“耽罗王国”。后来元被大明朝干掉了,一直驻扎在吉州的元代耽罗军民,以耽罗总管府为代表,才不得不向朝鲜投了降,所以这未来的旅游胜地吉州岛才成了朝鲜土地,白白便宜了那些吃泡菜的木奉子。

    吉州岛此时还不叫岛,而叫吉州牧,一共只有北方的大静和南方的旌义两个县。高海龙说许万洋临时下锚在旌义,而且还是南部的海岸,证明许万洋的确是按照自己的命令,去到了曰本和青岛中间最重要的节点上。范进一时非常欣慰,除了陆军和“三院”各个主官,自己提拔的海军人才也都办事得力,让人放心。

    范进又询问了高海龙旌义当地的风土人情,还有对我长乐军是否抱有敌意,主要盘踞的势力等等。方才得知那吉州岛就像前世记忆中一样,岛上虽然有三五百朝鲜“驻军”,但几乎形同虚设,几百年间都是如此,到了二十世纪初的那场大战,曰本彻底吞了朝鲜,吉州岛就成了曰本陆军航空兵的一个基地,而且曰本只派了极少量的部队就将其拿下。

    范进思考了一下,这吉州岛本身也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作为一个产品倾销地也不错。况且自己就这么贸然往曰本卖肥皂和蜡烛,会不会引起别的纠纷如果矛盾升了级,不小心改变了历史走向,这自己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所以范进决定将自己的产品包装成为“吉州岛特产”,再在当地获得认可,彻底把“长乐牌”变成吉州岛的出产。这样就不会担心大明和曰本甚至任何人对青岛有所猜忌了。因为无论是谁,都不会想到“吉州岛特产”其实幕后推手是偷驻青岛的长乐军。

    而且蜡烛、肥皂都属于消耗品,从海上获得的油脂、肉类等更方便的可以运到吉州岛,在这里加工后再往大明和曰本销售。如果经营得好,一旦在大明或曰本发生意外,都可以到这里进行过渡,看来这吉州岛这步棋,自己算是赌对了。而且把消耗品工厂建在这里,范进并不担心被当地居民或者狗急跳墙的曰本人破坏,破坏就破坏了,根本不会对范进的实力有任何损害。

    范进相信自己的船队规模会越来越大,在没有壮大自身实力前,就这么贸然出现在青岛或是胶州的近海,一旦被大明水师发现,就是个同归于尽的后果。所以就算为了今后不断壮大的海军队伍,还有为海军队伍远航操练,自己也要拿下这个吉州岛。利用胶州湾的莒州、胶州、青岛三地的人力、物力造船,随后再胶州湾内近海航行。待成手了之后便发去吉州岛,再通过围捕鲸、鲨来练习和夯实海军行军的基础,最后再用倭国或者朝鲜的零星船只实战演练,这样海军培养体系也就自然而然的建立了,顺带着也解决了相当一部分的财源和粮食,真是一举多得啊。

    而且若是曰本人做的太过,范进不介意对敢于扎刺的势力来此毁灭性的报复。他已经将鸡蛋分别放到了不同的篮子里,只要不把自己在青岛和胶州核心的鸟铳作坊、作坊,还有其他的工匠作坊放摧毁,范进就不担心自己实力不保。

    范进又考虑了一下,目前保鲜技术实在匮乏,上次制造肥皂和蜡烛时,座头鲸的油脂几乎要溃烂发臭,今后如果再打到这么大的肉食来源时,万万不可这么一刀刀的切下然后给众人分食了。如果全部做成腌肉,也不太现实,因为就算有足够的人力采割,这么多肉一下子也没地方放啊。

    他念头一转,这么多肉,而行军打仗携带又不便,何不将其制成前世记忆当中的罐头,不仅便于携带,而且更是一种畅销产品,这样利用肥皂、罐头还有蜡烛,相信这东亚的市场尽可被我攥在手里。只是这罐头的做法,还要好好回忆回忆……

    范进最后问了下当地是否有矿产,高海龙便回复说,这岛上没有特别的矿物,倒是铜制品尤为多,这和大明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在大明,铜可是仅次于银子当做货币的东西,可在吉州岛就连夜壶都有铜铸的。范进一想,这吉州果然没有什么矿产,但是离着朝鲜还是太近了,朝鲜产铜,曰本产银,这两者之间的吉州岛上出现大量的银铜都不稀奇。

    而这两样却是自己奇缺的,范进一时间对这吉州的渴望甚至大过了曰本。随后范进也让高海龙下去休息,自己再考虑下此次东行,如何走才能获得最大收益。

    范



第三十七章 雷厉风行
    就在范进等的望眼欲穿时,四月下旬终于见到了风尘仆仆的李二狗。

    连那高海龙都再次的去往了吉州,李二狗竟然才从登莱返回,范进不得不感慨这大明的办事效率简直低出了自己的认识。

    好歹此行非虚,范进的要求也不高,他就是捐个官而已,啥都行。结果得到充分授权的李二狗就在登莱巡抚左近一番运作,最后求来了这莱州府胶州县国子监教谕的职位。这胶州此时是个县,县一级的国子监教谕,在登莱巡抚衙门就可以任命。只是这拖拉懒散、吃拿卡要之风在明末盛行,就连精明强干的李二狗也吃了瘪,直到现在才回来。

    他将官身送到了范进手中,还有从九品的官服。这官服有两套,分别是带着牛角腰带的公服还有绣着图案的常服。这官服有啥门道,范进一概不知,但是他见自己捐的官虽然小,都不入流,但这两件袍子的用料还是很扎实的。但这颜色范进十分不喜——竟然是两套绿色的袍子。而且那个常服上海绣着个什么鸟,范进有些不爽的道:

    “这不入流的官,捐了甚是无趣。衣服上绣个鸭子,这是戏弄本将军吗”

    旁边一直艳羡着范进这些行头、装束的冯剑,此刻再也忍不住了,他压抑的有些呈现了绛紫色的脸庞中,闪过了无数的表情,羡慕、憎恶,还是嘲笑——

    “那个……那个将军啊,你这从九品教谕,则相当官学中的老师或行正人员,我等文人自小便梦想这绿袍加身,怎么将军还不满足这,这是绣的鹌鹑,不是什么鸭子……”

    范进此时才恍然大悟,靠,竟然在小小冯剑面前出了丑,不禁老脸一红。然后他想到,这记忆当中,大明的文官都是绣个啥鸟的,然后武官都绣个猛兽,看来自己虽然捐了个小官,这鹌鹑好歹也是个鸟吧也罢,鹌鹑就鹌鹑了,穿着这件衣裳去倭国,然后卖的是吉州特产,我就不信那个鸟津松平不把咱当个人物

    范进这一个月左右就获得官身的速度,其实已经非常快乐。因为他的礼送的很到位,礼金中规中矩,马车特别拉风。登莱巡抚陈应元就偏好这一口,见到这马车轻便、灵动,而且走起来一点噪音没有,装饰考究颇显身份。一高兴下,便直接批示过了。心中想的是:这县级的国子监教谕,已经有多年没有土豪来捐了,难得有人还热衷于县级的教育事业,真是德艺双馨,啊呸,真是德财兼备之人啊,有了这马车,走到哪儿人家不知道是我巡抚大人到了妙,真妙,这胶州教谕真是个妙人……

    只是范进的话让冯剑非常诧异,“将军”的称呼是武将,而他“费劲心力”捐的这个国子监教谕却是个文官,虽说从九品又无实职不入流,但这根本不搭边啊,便问道:

    “将军,今后可是称你教谕先生,还是仍叫将军这,恐……恐不合礼制……”

    范进听到这里,眼睛里忽然暴起了精光:

    “小子冯剑,我愿意称将军便是将军,先生便是先生,礼制焉能约束得了我乎”

    冯剑看到这范大将军有些不善,便软了下来:

    “那个,将军,这文武之别……”

    范进听到这里,立时把手一挥:

    “小子冯剑,在我长乐军内不可提文武有别之事。那是大明朝廷,不是我长乐军。在我长乐军内,只有军人才配拥有至高荣誉和最高的地位,莫要把大明朝那一套拿来我长乐军中!”

    范进盯着冯剑,坚定有力的说出了那番话。这眼神和气势吓得冯剑向后竟然退了两步,

    “冯剑,我且问你,你现在是当的朝廷的官,还是做了我长乐军的兵”

    冯剑登时汗如雨下,心中不住念叨:大明朝廷……长乐军……,莫不是,莫不是……

    跌坐在地的冯剑,终于知道了范进的野心,自己乃罪人之后,本当客死异乡,但范进好心收留,又授以重任,自己怎么还想着“朝廷”特么的,哪个朝廷自此,冯剑心甘情愿受其驱使。而身旁众人无论是军中骁将还是匠作坊能手,也都一同起身,躬身对范进施礼道:

    “我等愿跟随将军,若无将军便无我等,唯效死力尔!”

    范进也是恭敬的对着大家一一回敬。

    这大明朝的官身范进是一点儿也不稀罕,长乐军中所有人也都明白范进的目的,目前自己的衣、食、住,行,无一不是拜“启明星”所赐,那大明朝廷何时管了自己饥饱不管是出于对神明的敬畏,还是数次生死相托无可比拟的信任,所有人都对范进的任何决定百分百的支持。

    范进见众志成城,便觉这世间再也没有能阻挡自己的困难,一时心情畅怀。

    他让冯剑收好相应物事,对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作何之用都不知道,别再丢了贵重物品。见到那牛角腰带,心中一动,随即屏退众人,去了由李老三代管的成衣作坊。

    这个作坊大概有十几个人,从莒州“请”来的裁缝三人。他们之前已经按照范进图样,将长乐军制式战袄做了改进。主要是利用座头鲸的皮料,在容易被胸甲磨到的地方用皮料加固。并且在裤子的膝盖、大腿正面、腚部等经常摩擦的地方也加了双层棉布,并且在最外层缝上一层鲸鱼皮甲,虽然还没穿在身上,但这些裁缝还是认为这经过范进“调理”过的新军装,不但威风凛凛还更加轻便实用。

    范进让一名近卫队的战士,用他的令牌从范孝那里支取批量打制的制式鸟铳、胸甲、头盔、恰西克弯刀,新式滑轮弩等即将配发的单兵武器装备,随后带上这套新的制式军装,前往“市政厅”进行试穿仪式。

    这个所谓的仪式,就是让各级军官见识一下长乐军的军备,让大家放下对弓弦编织的不经用滑轮弩的担心,放下对于部队目前武器配置的猜测等等。

    过了大概两刻钟,各级军官和那名近卫队战士都已准备好,在众目睽睽之下,那个战士完成了列装——

    头戴八瓣帽儿盔,由于配置了头盔悬挂系统,显得紧趁利落,不会随着士兵身体晃动而晃掉或是晃歪,戴起来也没有那种沉重感,并且轻便透气。头盔不仅加大了帽檐,且在帽檐下方压制好了薄铁面具,更进一步的保护了士兵的头脸。狰狞的面具只在眼睛部位冲出两个小洞,点点精光在小孔洞若隐若现的泛出时,平添了几分杀气。



第三十八章 光明使者
    这次航行,范进有了现成的航行记录和高海龙的操船副手。熟门熟路再加上洋流的配合,范进在出海的第三日便到了吉州岛。这和范进之前预估的时间没有太大差别。

    许万洋和李二狗都是长乐军当中数得上的执行力超强之人,到了这里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让范进失望。而且在范进到达之时,二人已经去往曰本多时,只留下第二梯队的高海龙率一条船在这里守备。

    算上范进的座船和随行船,范进此时批量制造的船已经有了五艘。范进也懒得命名,索性就“渔船一号”、“渔船二号”这般排了下来。高海龙座船是三号,许万洋是一号,李二狗在二号,这九和五在封建时代是有说道的,这五号就留给了范进。每船最多容八十人,安排随行人员时可难坏了范进。
1...1516171819...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