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美僮传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龙吟森森

    一楼的多是两人的幕僚、扈从,刚才发出喝声的便是马士英。

    “风吹雨过百花残,香闺春梦寒。起来无力倚栏杆,丹青放眼看。扬翠袖,伴红衫,莺娇蝶也憨。几时相会在巫山丽儿画一般。”

    船上的乐妓仍在咿咿呀呀地唱着,两人一时忘了大事,继续微闭双眼、伴着凉风欣赏,听到“丽儿画一般”那句,阮大铖皱了一下眉头,对面的马士英也感受到了,那画舫的班主正欲呵斥,阮大铖说道:“罢了,藕官儿毕竟年小,未能领会个中三味,待她大一些便好了”

    说完举起酒杯对




第九十六章 意外来客
    扬州,江北督师行辕。

    “英吾,此去徐州,万不可觊觎山东,山东乃满人与我大明缓冲之地,当下正是朝廷借虏平寇之策实施的重要当口,万不可因此惹恼了彼等,去归德府一带吧,见机收复开封府,扼控开封至归德这一段黄河河面,将来既可作为与满人和谈的筹码,又可进取河南之地”

    府里,有两人正在商议事情,一位约莫四十多岁的文官正在对一位三十多岁的武官谆谆告诫。

    只见那文官一张国字脸,脸色稍黑,山羊胡子,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那位武官身体雄壮高大,偏生一张脸也生的英俊非凡,配上一浓密的蓬络腮胡子,更平添了几分威势。

    这文官便是当朝武英殿大学士、江北督师史可法,那武官自然是字英吾的原闯营骁将、后为贺人龙手下大将的高杰了,如今他的大军正驻扎在扬州城周边,弄得乡下民怨沸腾,史可法前次上书朝廷要求把高杰调到徐州,他估计马士英多半会答应,这几日诏书便能下达,故此将高杰招来谆谆告诫。

    “大人,职部此去徐州,一定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不负大人所托!”

    话音刚落,前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史可法皱了皱眉头,正欲喝问发生了何事,其幕僚跑进来说道:“大人,有圣旨到!”

    ……

    “大人,这是何意”

    高杰刚刚接受了让他去江西的圣旨,一开始他还有些不乐意,不过在史可法的劝解下他勉强接下了圣旨。

    “唉,想不到国势糜烂如此!”,史可法跌坐在椅子上长叹一声。

    他坐在椅子上良久,双目紧闭不发一言,半晌才意识到身边还有一人。

    “英吾,对不住了,老夫一时失态了”

    “大人,我这江西去不去得”

    “英吾!”,史可法正色道,“圣旨已下,前面纵然有千难万难亦要遵照,何况如今南昌已被西贼所占,九江危在旦夕,九江一下,贼寇兵锋即可直指京城,与之相比,徐州便是纤毫之芥了,失去徐州,国家尚有两淮,失去江西,国家便腹背受敌了”

    “可听说那西贼战力强横,连左宁南也奈何不得,何况只给我两县之地,还在人家方国安的辖地里,如何比得上一府之地!”

    “英吾,此言差矣,不说建德,单说东流县一地,其每年可出粮二十万石,加上建德县,每年不下三十万石,足够你三万大军食用了,再者一旦拿下九江、南昌,莫说三万大军,就是三十万人也不在话下,左宁南号称有八十万大军,实际总有二三十万,如果没有江西之地养着,早就沸反盈天了”

    高杰一听大喜,他当即向史可法施了大礼,“大人,若不是您刚才拦着,我差点错过了机会,此去九江,职部若侥幸功成,三十万就算了,若有十万精锐,何愁流贼不灭,故京不复”

    他心里实际上想的是九江与安庆一江之隔,老子去了江西厉兵秣马,等到拥有十万之众,当麾师渡江,灭了黄闯子那厮,再不济也能拥有一省之地,届时何去何从大可使得!

    看着高杰离去的背影,史可法一对眉毛拧成了山字,原本还指望高杰坐镇徐州,徐徐收复中原、山东,这下可好,自己又成了光杆督师!

    “马瑶草啊马瑶草,国势艰危如此,你等竟还在勾心斗角!”

    ……

    九江,围城的第三日。

    由于连日下雨,李安国已经将自己的大帐搬到了东作门附近一座民宅里——一座当地地主的三进院子,宅子的主人在安**打进来之前已经逃到了九江城里,倒便宜了李安国。

    这日晚上,张世勋的使者终于到了。

    来人约莫四十上下,面容清癯,胡须花白,一身黑色的道袍,手里拿着一柄拂尘。

    “贫道青阳子拜见大都督”

    又是一个道士!

    如今李安国见到道士还是有些不安,他盯着对方看了许久,隐隐觉得其样貌有些熟悉,不过却记不起来像谁,那道士也盯着李安国看了一会儿,很快便意识到自己这样做很无礼,便向李安国鞠了一躬。

    “贫道失礼了,还请大都督见谅”

    “无妨,我这人天生怕道士,请问道长俗家姓名何方人士”

    那道士一听,左眼不禁挤了一下,李安国看在眼里,愈发觉得此人必定是自己熟知之人,可惜一时又想不起来。

    那人略有些犹豫:“贫道俗家姓名不提也罢,乃湖广人士”

    李安国笑道:“道长若为方外之人,自不会为张世勋奔走劳顿,若为方內之人,区区姓名为何不敢示人”

    那人一怔,面上阴晴变幻不定,最后才有些不情愿地说道:“贫道俗家姓余,名隐,乃襄阳人士”

    “余隐”,李安国在脑海里反复搜寻,并无此人半点儿记忆。

    “余先生此来所为何事”

    “为东主与大都督共襄盛举而来”

    “哦张世勋他区区五千人马,就想与我共襄盛举,他也太高看自己了吧”

    “那敢问大都督,您有何办法攻破城池”

    “我为何要攻破城池”

    余隐一听倒有些意外,“大都督,如今江北、江南的官军可抽调出来救援九江的不下五十万,水师船只不下千艘,您如今顿兵城下



第九十七章 徐以显
    “唉!”,只见余隐长叹一声。

    “大都督,我确实是徐以显”

    “哦”,李安国心里一动。

    “那日,我跟随前营都督张四虎攻打城陵矶,被敌船所趁,不幸落水,我不

    识水性,几个沉浮之后便失去了知觉,醒来之后便身处九江府,后来一问,原来是被江上一艘商船所救,我在船上昏迷了三日之久,我醒来后自然不能说自己是大西军的人,便谎称被流贼所掳,不屈投江”

    “商船上的人信了,便问我今后的打算,我便说家乡已被闯贼占领,暂时不能回到那里,自己原本跟着别人学过打卦算命的本事,便在九江城支了一个卦摊,准备瞅准机会再回到西营,没想到偶然碰到城里的张将军,与他算了一卦后,他颇为称奇,便将我纳入他的幕下,与他帮办军务”

    “进入他的幕下后,一直没有什么好的机会脱逃,便蹉跎至今”

    李安国盯着他半晌,“原来如此,徐军师受委屈了,不知……”

    “大都督,没想到区区一个后营竟能打出如此一片天下,以往我在八大王身边时,常与他谈起诸将,都说可望稳重,定国多谋,能奇勇猛,文秀擅抚,安国勇而寡谋,真是没想到啊”

    “军师,你还称我大都督”

    “这……,那我就倚老卖老,称你二娃得了”

    “这就对了,军师,不知张将军具体有何谋划”

    “二娃,如今张将军已经完全控制了全城兵力,如何行事,全凭你一句话,不过……”

    李安国笑道:“是否为他将来在安**的地位担心”

    徐以显笑道:“二娃果然聪慧”

    李安国道:“如今徐勇乃我衡州营的都督,就照此例办吧”

    两人又商议了一下如何夺城的具体事宜,最后徐以显问道:“二娃,有件事我一直想问你,不知……”

    “军师请讲”

    “八大王留你断后不错,不过为何不追随他而去,反而新创一营”

    “这……,军师确实不知晓”

    “确实不知,还望二娃告知”

    “嗯,义父也就是抱着能守住便守,守不住就从贵州退入四川的心思,没想到我居然守住了,哈哈,真是天意啊”

    “原来如此”

    ……

    徐以显回去之后的第三日晚上,他又过来了。

    李安国见徐以显脸上颇有忧虑之色,便问道:“军师,莫非又有变化”

    只见徐以显长叹一声:“二娃,在你等围城之前,袁大人便向南京派出了快船,今日朝廷的消息便下来了”

    “哦”

    “果不出你之所料,原本准备派往徐州驻扎的高杰部被派往九江救援,如今正在池州府的东流县驻扎,准备从东流经陆路援救九江”

    “哦是何人的船队军师你以前不是说过,无论是黄蜚的船队还是郑鸿逵的船队,都远胜我军,为何不直接进攻武昌或九江,而是仅仅作为转运之船队”

    徐以显叹道:“二娃,真是好事多磨,九江附近的江面事宜原本属于芜湖总兵黄蜚管辖,由他的船队来转运高杰部,不过听说这黄蜚一向与高杰不合,只好启用郑鸿逵的镇江水师,郑鸿逵便上书要求与黄蜚对调”

    “朝廷诸公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并没有同意郑鸿逵的提议,郑鸿逵便说‘既然从芜湖到九江近千里的防线都是黄蜚水师管辖,我就不便参与到作战中来’,于是在朝廷的斡旋下,郑鸿逵勉强同意将高杰部运到东流县,运完后即刻返回镇江,朝廷也同意了”

    李安国点点头,这黄蜚与高杰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他正好有些印象。

    “朝廷只有这一路援军”

    “不止,整个池州府都是池州总兵方国安的辖地,如今又将东流、建德两县划给高杰,方国安自然心有怨气,不过在马大人的斡旋下,最后又将池州府紧邻的徽州府划给方国安,徽州府虽然偏隅于大山之中,不过此地处于南直隶、江西、浙江三地交界之处,商事历来兴旺,田赋虽然不多,银钱却不少,最后方国安便同意了”

    听了此话,李安国心里一凛,如果方国安从徽州出兵占了浮梁(景德镇),进而占据鄱阳湖东岸的饶州府,那就不妙了。

    自己要不提前占据饶州

    不过眼下自己的兵力有限,分兵各处实在不是智者所为,安**的水师只要紧紧扼守住湖口,不让明军大队水师船只进到鄱阳湖就行了,方国安想占领饶州便让他占吧。

    又想到眼前这人以前是西营有名的“智者”,号称“小诸葛”,便道:“如今九江危急,官军几路来攻,我军势单力薄,看来只有尽快占了九江,依托城池与敌周旋了,要不今晚就进城”

    徐以显点点头,“此法自然最妙,不过就怕一旦义军占了九江,明军缩回去就不美了”

    李安国笑道:“有何不美,我打的主意本来就是尽快占领九江,然后占了赣州,将江西最好的地方全部收入囊中”

    徐以显心里一动,“二娃,切不可鲁莽,如今官军势大,若能依托九江大败彼等,今后占了江西压力也会



第九十八章 定计(1)
    等徐以显走后,房间后面出来了两人。

    王自羽、燕厥中!

    王自羽正欲开口说话,李安国止住他,“统武,你派人通知各将领到我这里

    来,厥中,等众将来了,你先将周边的形势说一说”

    小半个时辰过后,杨天星、李振国、何万强、杜虎、宋江等人都过来了。

    “大都督,诸位,根据按察司的消息,形势对我军很不利啊”

    “高杰部已经抵达彭泽,运送他部的镇江水师已经回去了,不过驻扎芜湖-铜陵一带的黄蜚水师正在向上游开来,不出意外的话,彼等的目标肯定是我军,按察司探子的消息还是两天前的,如果我预料不错的话,彼等今晚即可抵达九江附近”

    王自羽听了心里一凛,“有多少船只”

    “沙船上百艘,鸟船也上百艘,小船起码有两百,都督,根据探子的消息,这沙船、鸟船放在海面上不算什么,可在这江面上任何一艘都比都督的三层战船还大”

    “看见火炮没有”

    “有,但不多,不过都督,听说这黄蜚以前是援剿辽东水师总兵,其舅父以前是是东江镇的总兵黄龙,水师除了水兵以外,还有不少从东江镇撤回来的官军,彼等除了在水上作战、接船厮杀勇悍异常以外,在陆地上也不遑多让,他这个水师,可谓水旱皆宜啊”

    “船只的高度呢”

    “沙船与我军水师战船差不多,鸟船略高一些”

    李安国插道:“好了,有什么问题等厥中说完了一起问”

    “抵达彭泽的高杰部没看到骑兵,按照运送船只的规模,应该有两万人左右,有两面大旗,一面有个‘胡’字,一面写着‘李’字,多半是高部副将胡茂祯与其前锋李成栋的步军,彼等抵达彭泽后并没有进一步行动,而是在县城及附近驻扎起来”

    “驻扎池州的方国安部也出动了上万的大军,目前已经占据了江西的浮梁县,正在向饶州开进,方部的旗号也写着‘方’字,不过并不是总镇的帅旗,听闻方国安有一亲弟,名曰方国泰,在方部任中营参将,职部猜测,这多半是方国泰的人马”

    “抚州方面也开过来一支人马,人数约莫五六千,不过不像官军,倒像义军,旗号也颇为杂乱,最大一面旗帜写着‘揭’字,其余张、洪、黄等大小旗帜繁多,职部尚未弄清楚这到底是何方人马”

    “彼等从抚河坐船,如果职部估料不错的话,彼等的目的地一定是南昌”

    “吉安、赣州也有动静,赣州参将谢志良带着上万人从赣州出发,约莫三千人坐船顺流而下,按其服饰多半是正规官军,另有六千人是步行,服饰杂乱,沿途烧伤抢掠,应该是赣州巡抚李永茂新近招募的侗贼,有两面大旗,一面写着‘张’字,一面写着‘李’字”

    “吉安的情形我稍微说细一些,以前大西军攻打长沙时,其总兵尹先民投降了,后来八大王让他带着三千人攻打吉安,打下之后便任命他为吉安总兵,大西军撤出湘赣之后,吕大器派人又招抚了他,仍任命他为吉安总兵”
1...3435363738...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