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美僮传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龙吟森森

    再在十里之外的王允成却是一副悠哉乐哉的模样,左良玉在抽走他的两千多骑之后还是将他的三百家丁留给他了,所以他现在仍然在一群家丁的簇拥中骑在马上闭目养神。

    辽东的王允成勇猛善战,军纪严明,号称“王铁骑”,不过自跟了左良玉后,近墨者黑,特别是到湖广一带后,这心气儿便渐渐消散了下去,捞饱吃够、混吃等死是他目前真实的写照。

    有“王疯子”王进宝打头阵,又有仍然想建功立业的张勇在前面,他这一万大多是新兵的营头万无一失,就算那最近声名鹊起的安**突然杀到,二十里的距离,足以使他快速退回瑞昌。

    王允成与安**没有打过交道,不过左营中颇有战力的几个营头,李国英全军覆没,全家死于非命,有四大营头、兵力最盛的金声恒,如今只剩下两营,还多是新募之兵,最能打的徐勇兵败被俘,听说现在已经成了贼军衡州营的都督。

    其他诸如郝效忠、张应元、吴学礼等人营伍的番号都没了。

    还真是,出头的被打,不行的被打死,安**战力如斯,还是缩在后头好啊,王允成打定主意一旦形势不对,即刻开跑。

    王允成悠哉乐哉,中间的张勇却是忧心忡忡。

    隔壁安**的战力他也有所耳闻,左营的实力他更知晓,怎地会落到如此田地

    他细细打听过了,据说这安国贼军尤擅火器,能在战兵面前对射而不退,这倒有些出乎他的意料,火铳在明军里也多有配置,以前还是戚大帅克制北方鞑子的不二法宝,不过这以后就日渐式微了,火器部队碰到一般的对手还勉强能战,碰到稍微强悍一点的营伍便一触即溃。

    更有甚者,明军的火铳兵一般在火铳的射程范围之外便匆匆开铳了,开完一铳后便向后跑,在战场上实在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这贼军是如何做到的,听说他们还有一支庞大的马队,这倒不出乎他的意料,无论献贼还是闯贼都是西北人,重视骑兵那是自然之举。

    还听说彼等的长矛兵异常凶悍,能临敌死战不退,连一向擅长长矛的郭天才也被彼等俘虏了。

    张勇一边走着一边脑补贼军的战法。

    肯定是贼军用严苛的军纪逼迫士卒在敌军较为接近时才开火铳,给对方予以杀伤之后,趁着对方军阵已乱用长枪兵猛然突击,待对方败势已定时骑兵再出,自然可收完全歼灭之效。

    嗯,一定是这样,明军里面虽然有像他和徐勇那样军纪不错的营头,不过大多数都很稀松,被火铳伤到后肯定惊慌失措,指不定还有往后跑的,带动阵型大乱,此时地方长枪兵再出,继之以骑兵,自然无往而不胜。

    那自己遇到贼军该如何应战此时他心里隐隐有些期盼贼军几场大战后,特别是轻松夺得南昌之后已成骄兵,能出城与自己野战,否则让自己去取五千人马去进攻有三丈宽的护城河的南昌城,岂不是以卵击石

    至于王允成,他并没有报很大的希望,左营的人也就那么几个颇有战力,可惜死的死、降的降,唯一还有些战力的金声恒此次又未出战,王允成以前还差强人意,如今则根本指望不上,到时候只能与他商定,每人攻一天,希望贼军兵力单薄支撑不了多久,否则时间长了,彼等援军一到便大事去矣。

    他又想到了国势。

    &nb




第九十一章 河西名将(2)
    王进宝正想去瞧一瞧那位小妾,前院的亲卫过来禀报,“将军,总爷吩咐我等就在石门关外面扎营,不可连夜进山,等与他汇合后明早进山”

    王进宝点点头,转身对那位大使说道:“那人你给我好好养着,等我拿下南昌班师回来时一并带上”

    大使连忙点头答应了。

    翌日。

    王进宝让探子在前面开路、探查,等他们回来禀报山里并没有埋伏时,王进宝便带着千骑在前面,张勇带着四千步军紧跟着,总督府的军队先行出发,而后面的王允成并没有动——“路上行军时,与总督府的人马保持二十里的距离”,这是临行前左良玉说的。

    德安城的李安国听到这个情况后不由得沉思起来,他本来的意图是要将敌人的援军一网打尽,如今敌人分隔成两段,该如何行事

    半晌,他下了决心。

    “不理左镇的人马,立即出城迎击张勇的人马!”

    山路只有十余里,张勇的大队一个多时辰便走完了。

    德安城的北门离山口只有三里多路,倒是一片少见的大块平地,甫一出山口,张勇便吃了一惊。

    只见德安城下,正肃立着一支大军,约莫六七千人,好像早就在这里等着他们似的。

    看着那标志性的铜盔,张勇心里一沉——贼军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攻占了德安,可笑无论是袁继咸还是左良玉都蒙在鼓里!

    只见敌军分成几个大块,以火铳兵居中,两侧有长枪兵遮护,最后面是骑兵,张勇在马上仔细瞧了一下,贼军果然重视火器,队伍里以火铳兵最多,只怕有三四千人。

    王允成的人马驻扎在张勇的后面约十里路的地方,听说张勇的大队已经进山后,王允成并没有跟着上来,他准备下午再走。

    而此时,石门关附近的山上,有一支营伍正密切关注着敌军的动向,等到张勇的人马向山里走了约莫一半的路程时,这支营伍突然从山北下山,然后折到北边的官道上,大摇大摆进了石门关。

    石门关里的钞关大使、巡检自然知晓总督府的兵马后面还跟着一支大军,不过左良玉的人马可不是那么好相与的,赶紧联袂走出钞关迎候。

    来的人不多,都是步军,估计是王允成的前锋,两人正准备上前施礼,只见那带队的军官冷哼一声,“前面带路!”

    “这是要占了我的钞关”,钞关大使一听汗如雨下,左镇兵马的军纪他可是知晓的,等彼等进去了,钞关还不成了白地

    那巡检也是一个醒目的,赶紧从身上掏出一块黄金,用绸布抱着,“将军,石门关狭小,恐怕装不下大军,将军带几个人进入歇息,用些饭食茶水吧”

    那人却掏出一块令牌,高高举起大声说道:“本将奉宁南候之命晓谕你等,如今是战时,军情为大,石门关暂时由我军接管,等战事了了,再交还给你等”

    说完也不理会他们两个,大手一挥,身旁的士卒鱼贯而入。

    巡检、大使两人心里凉透了,如果是总督府的人马他们还可以套套交情,左镇的兵马就不行了,拿出谁的名头出来都不好使。

    那军官见状便走过去笑道:“两位不必惊慌,我的人马军纪严明,不会动你等一分一毫”

    两人一听有些喜出望外,左镇的人马还有这样的赶紧施礼套近乎,那人笑道:“我等进去说”

    等进到关内,那人的士卒已将控制了石门关南北两座关城,部分士卒已经上到了关墙上,其余的人都肃立在两座关墙之间的院子里等候那人下一步指示。

    巡检见此人的军纪果然严明,涎着脸过来说道:“将军的麾下果然令行禁止,不动如山,不知在哪一位总爷的名下”

    那人笑道:“本将姓李,名思文,乃安**大都督麾下山地营副都督是也!”

    “啊!”

    ……

    德安城下,张勇很快便做出了决定——他看到了对方的帅旗,一根粗长的竹竿上吊着一块长方形的红旗,红旗中间有一个大大的“李”字,据他所知,安**里有资格使用这面旗帜的只有一人,那便是其大都督李安国!

    他将王进宝叫过来,“进宝,贼军的头目正在此处,我等如果取胜并俘获那姓李的,可获惊天之功”

    又指着前方对他说:“贼军一向以火器为倚仗,再辅以骑兵,如今敌我两军相隔不过一里路,你带着骑兵就算拼掉一半人马也要冲入贼军的火铳兵,将彼等驱散,扰乱后面的骑兵,我带着步军在后面见机行事”

    王进宝点点头,心想总爷也太小心了吧,什么拼掉一半人马,一里的路程,骑兵十几个呼吸可到,贼军最多施放一铳,而届时我的精骑已经突入到其阵伍里去了。

    他又对对方展开的队型感到好笑,如果对方将长枪兵放在前面,他的骑兵还真不好正面进攻,但现在将火铳兵放在正中,自己的骑兵一冲,你逃都来不及!

    他带着千骑开始动了起来,一开始是慢跑,接着一鞭子抽在战马臀部,马匹的速度陡然快了起来!

    顾忌到对方的火铳兵,虽然杀伤力不大,不过小心一些总是好的,王进宝此次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无所顾忌地冲在最前面,而是处在队伍正中。

    在王进宝的骑兵发动时,对面的火铳兵也有了变化,第一排的人半跪着举铳瞄准,第二排站着,依次循环。

    “哒哒哒”,千骑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对面骑兵手里举着的长枪、大刀



第九十二章 河西名将(3)
    ……

    后面的张勇此时犹豫了。

    自己苦心经营的骑兵已经无法挽回了,如今是进是退进的话不知敌方大阵

    面前还有没有陷坑退的话没了骑兵遮护能否退的回去敌军可是有一千多骑尚没有动!

    正犹豫间,敌军竟先发动了,只见对方并没有出动骑兵,火铳兵左侧的长枪兵先发动了,迈着森严的步伐朝他们压过来,右侧的长枪兵没动,不过其后面又出来了两千多火铳兵,绕过右侧的长枪兵端着火铳也朝他们压了过来。

    张勇一见便下定了决心,出击!

    一来他对自己的步军很有信心,二来他也想救回王进宝,王进宝自进入他的营头后他待若亲子,虽然目前生死不知,他可不想将他抛在这里。

    他瞬间便做出了安排,用长枪兵对付长枪兵,而用刀盾兵在弓箭手的遮护下去对付火铳兵,他这一千刀盾兵全部使用腰刀和用硬木制成的长方形盾牌,正好克制敌军的火铳。

    其实到这个时候转到后排的大铳兵已经完成了装填,不过李安国本着练兵的心思,还是让那两千七百普通火铳兵上了。

    左侧的长枪兵那边,何万强亲自端着一根一丈一尺长的新枪站在队伍的最前面,经过了刚才大铳兵大破敌骑的一幕,长枪兵就没有刚才那么惊慌了,竟平添了莫大的信心,特别是第一排的三百大枪兵。

    在接近敌人约莫一百步时,何万强大喊了一声,“跑起来!”

    三百人开始小跑起来,抵近五十步时速度又快了一些,二十步时何万强又大喊了一声:“收!”,三百人双手握着长枪向后一拉,随即速度提到最快!

    等到眼前同样手持长枪的敌军的面目已经清晰可见时,何万强粗狂的嗓门嚎出了一声“杀!”,后面紧跟着的长枪兵也大声喊着“杀!杀!杀!”

    声音震彻县城方园几里地,连远处的张勇听了也是心里一凛。

    “扑扑扑……”,没有双方枪杆碰撞的声音,全部是安**的新式长枪刺入明军

    身上的齐腰甲发出的扑扑声。

    一寸长一寸强,何万强这下才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其中的真意。

    在这三百长枪兵的带领下,安**的长枪兵就像一个移动的方块,瞬间就将张勇长枪兵刺得向后退。

    何万强越来越有信心,随着一声声“收!”、“杀!”,敌方的长枪兵不住地向后退,最后他也懒得喊了,这三百人就好像约好了一样,一收一刺浑若天成。

    而另一侧的火铳兵跟以前一样,在敌军抵近五十步时才发射第一铳,然后第一排往后撤,第二排继续上前射击,依次循环,与长枪兵一样,或许是刚才的大铳兵给了他们信心的加持,这些普通的火铳兵竟然丝毫没有畏惧对面也喊叫着、张牙舞爪扑过来的刀盾兵,上前放铳、退后,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张勇的刀盾兵手里虽然有盾牌,可惜都是木头做的,五十步的时候可能还有些效果,等到逼近三十步以内时,铅弹的动能就完全能穿透了,就算打不透,带着巨大动能的铅弹也能将盾牌击得碎屑乱飞,杀伤藏在后面的敌军。

    于是,刀盾兵也乱了,不过此时刀盾兵后面的弓箭手也开始抛射了,火铳兵也逐渐有了伤亡,这时右侧的长枪兵出动了,与刚才何万强一样,他们小跑着来到火铳兵的一侧,对着刀盾兵的侧翼猛地突了进去。

    右侧的长枪兵都是普通的长枪兵,不过训练几乎一样,长枪兵在一个千总的带领下如法炮制,半晌过后,左右两侧“收!”、“杀!”的声音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疯子,都是疯子”,这时连一贯沉稳的张勇也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嘴里在喃喃自语着,这时他的身边只有一百骑兵了,手下的四千人已经全部放了出去。

    约莫小半个时辰过去之后,张勇的步军完全支撑不住了,先是长枪兵,接着是刀盾兵、弓箭手,呼啦一声都往后跑。

    李安国见状亲自带着三百骑出动了,靳统武带着剩下一千两百新兵跟在后面。

    骑兵的出动成了压死张勇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他在几个亲卫的拉扯下不得不往回跑,一路上他万念俱灰,什么“觅个封侯”都抛到了脑后,自己的五千兵马都没了,还谈什么封侯

    回去之后,袁大人如果能为自己说话,朝廷能放自己一马就不错了。

    一百骑因为拖在最后,很快便上了山道,在死命抽打马匹的情况下,约莫一刻的时间便抵达了石门关,看到关墙,张勇的心情略微好了一些,不过眼前的关墙却紧闭着关门,他心里焦躁,大喊了一声:“老子是张勇!还不赶紧开门!谁叫你等将关门关上的!”

    刚才空无一人的关墙上这时突然冒出了大量的士卒,一看那熟悉的铜盔,张勇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大叫一声便跌落马下。

    此时李安国带着骑兵已经追上来了,张勇的护卫见状纷纷下马投降了。

    李安国带着大队骑兵穿过石门关,继续沿着官道朝北走,此时还是上午时分,王允成的大军还在石门关北面五里多路的官道附近驻扎,在王允成的大营与石门关之间有一座小山,李安国带着骑兵在小山附近下马稍事歇息了一阵,让马匹饮水、吃了一把豆子之后便继续北行。

    由于前面有张勇大军的遮护,王允成根本



第九十三章 水战
    左良玉说的没错,富池口聚集了安**近一半的大船、一半的小船,除了武昌营新募的四千五百新兵,还有岳州营的四千五百新兵,衡州营的四千五百新兵,岳州营、武昌营的新兵在岳州营都督杨天星的带领下挤在五十艘大船上,清一色的长枪兵和火铳兵。

    另外五十艘大船则挤着四千五百衡州营新兵,统领是衡州营长枪营的总管杜虎——以前罗汝才手下的步军哨官。

    就在李思文奔袭石门关之时,船队浩浩荡荡从富池口出发,一个时辰后便抵达九江城西侧的七里湖码头,在七里湖码头靠岸后,杨天星带着九千新兵直奔九江城西北角的迎恩门而去。

    另外五十艘大船、五十艘小船则继续向东急驶,大半个时辰后抵达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之处——湖口。

    此时的湖口县城就设置在石钟山西北麓,紧紧锁着鄱阳湖湖口,县城到对面的陆地最近处不到两里路,鄱阳湖水师在此处安排了大船五艘、小船十艘,除了巡逻湖口附近的湖面、江面以外,还担负着缉拿未在湖口钞关缴纳商税的往来船只。
1...3233343536...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