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美僮传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龙吟森森

    此时双方争夺的焦点便都在那吊桥上,而千斤闸也几乎放下了一半,寻常人想要进来也只能低着头。

    把总招呼这城楼两侧的守军拼死往里面攻,守军都是长矛,守在城楼两侧小门的都是刀盾兵,幸亏有身后弓箭手的遮护,否则这些刀盾兵很快便被消灭了。

    渐渐地,弓箭手的双臂也有些酸麻了,张弓搭箭的动作也有些僵硬,而紧紧守在城楼小门附近的十几名刀盾兵此时只剩下十人,两侧各剩下五人!

    眼看城池就要失手,那把总状若疯虎,手中一杆长枪像毒蛇一样,不时激起几朵血花。

    把总这一侧的刀盾兵只剩下两人了,把总一枪又刺到了一人,眼看小门前几乎空了,只剩下几个惊慌失措的弓箭手,把总狞笑着继续舞着长枪向前猛刺。

    千钧一发!

    眼看长枪的枪头就要刺进最后那名刀盾兵的咽喉,把总突然感到心口一谅,低头一看,左胸口不知何时多了一根箭只,再向前看时,只见先前那名异常勇猛的络腮胡子正手持大弓冷冷地看着他。

    与此同时,只听得城外传来“砰”的一声,把总一颗心跌倒了谷底——吊桥放下来了!

    不过这就不是他现在要考虑的了,一阵天旋地转后他便倒在了地上,将领中箭身死,其它守军见状也不管眼前的情况了,纷纷朝城墙另外两侧跑。

    大局已定,那络腮胡子松了一口气,不过由于刚才用力过猛、失血过多,他脚下一个踉跄,也晕倒在地。

    此时城里的三百骑已经冲到轿子面前,不过轿子后面有两人死死用肩膀扛着,再后面还有十几名弓箭手不停地射击,三百骑一时半会也耐活不了他们。

    随着一阵欢呼声,带队的曹参将面色一沉——贼子大队进城了!

    只见进城的千人中,约莫三百火铳兵,三百长枪兵,三百刀盾兵,甫一进到城里,刀盾兵全部上了城墙,而火铳兵飞跑着来到轿子前。

    长枪兵则呆在原地不动——按照常理瓮城内壁两侧多半有藏兵洞,不知何时这些人就会冒出来!刚才由于城上在向下射箭,藏兵洞里的人自然不会出来凑热闹,如今弓箭手跑了,瓮城已经被敌军占据,按理藏在藏兵洞里的守军应该马上出来才是。

    三百火铳兵跑到轿子前面,隔着轿子以五人为一组轮番向外射击,“砰砰砰”的声音震彻城池,曹参将在损失了上百骑之后只得带领剩下的两百骑退到了火铳的有效射程之外。

    这些贼子却也狡猾异常,他们竟推着轿子往前行走,火铳兵紧紧跟在后面,不过来到街面上后,区区一顶轿子自然无法有效遮护整个街面,轿子连抬杠在内也只有一丈多长,而街面足足有两丈宽!

    而这些贼子的火铳兵竟然丝毫也不畏惧,竟排成了每排十五人,一共二十排的阵型跟在轿子后面。

    曹参将心念转动,此时如果他破釜沉舟,催动战马上前从轿子两侧突入,未尝不能将贼寇赶出去,可此时他在损失了一百骑后心里还在隐隐发痛,犹豫半晌也没有做出任何动静,直到他身后传来一阵阵脚步声后才长舒了一口气——自己的步军大队到了!

    届时将步军当做炮灰赶上去,先消耗掉一些贼军




第八十八章 勾心斗角(1)
    回到湖南。

    十日前,李安国便亲自带着除了刀盾兵以外的部队出发了,他让凌风紧守城池,自己带着大军经浏阳、铜鼓,抵近江西德安县城附近时,在山里悄悄隐藏起来。

    而之前根据李安国的命令已经带队转移到宁州的花小山,则带着三千人从宁州出发沿着山路逶迤奔向东南,一路绕过敌军城池,三日后便抵达南昌府奉新县附近。

    奉新县,离南昌城只有一百里路,在等到贺小石已经攻占南昌城的消息后,花小山连夜带着三千人直奔南昌城,在那里通过杨文利的船队渡过赣江回到南昌城中。

    在左良玉在瑞昌输的干干净净以及金声恒在袁州再一次战败之后,左良玉痛定思痛,将金声恒、王允成的人马全部调到了瑞昌城,加上他根据黄澍的建议,将依附他的各个小营头的精锐抽调出来,最终形成了两个新的大营,精锐的营头五千人归金声恒指挥。

    弱一点的营头一万人归王允成指挥,加上金声恒在建昌招募的五千人,王允成在德安招募的一万人,以及以前李安国留给他的一万人,一共四万人全部驻扎在瑞昌城里。

    由于在左良玉进驻后,瑞昌城几乎成了空城,以前又是瑞王府的所在,四万人马完全能驻扎的下,特别是在如今左营几乎没有骑兵的情况下。

    四万人的大军,左良玉心想你安**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耐活我不得吧。

    何况江北还有马进忠、马士秀、惠登相的十万人马,其中精锐不下五万,随时可以过江来支援。

    于是左良玉在接受了新朝给他的宁南候爵位后,便安安稳稳做起他的寓公起来了。

    而以前王允成驻扎的德安县城原本有五百团练驻守,王允成进驻后便解散了这五百人,最近王允成撤回瑞昌后,德安县城便处于无兵可守的境地。

    最后在县令的催促之下,加上县里各士绅出钱出粮,县练总勉强召回了三百人,有两百人还在路上。

    所以,当李安国的八千多长沙营藏在德安城附近的山上,在德安城一早刚刚开启城门时,靳统武的一千五百骑便突然出现在城门口。

    结局是注定的,长沙营不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德安县城,此时城里的大小官吏尚在睡梦之中。

    德安县城,地处幕阜山东延余脉—茶子山、潘狮山的南麓,是九江经陆路去南昌的必经之路,没有了此路,九江的敌军想要去南昌,一个是绕道宁武县,经茫茫大山绕一个大圈再抵达德安县的南边,要不就是坐船沿着赣江南下。

    可在李安国看来,鄱阳湖的水师船只经过武昌府一战后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剩余不多的船只在那次战役之后便被袁继咸收到了总督府的麾下,还多半是小船,想要运输大军去南昌实在难以想象。

    而再往东的芜湖水师、镇江水师都直接隶属于南京朝廷,左良玉再横也管不到那里,何况安庆对面的池州还驻扎着池州总兵方国安的三万人马,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官军出身,平时需要船只的话也会尽量满足他的需要。

    再说了,朝廷安排方国安驻扎池州,还有一层意思没说——自然是防备一向跋扈惯了的左良玉。

    而现在绕道武宁也不成了——前几日,李思文的三千人已经将武宁县城占领了,不过没像李安国这样封锁消息,而是大大方方占了武宁城,就是要逼着援军只能走德安这一条路。

    所以,他认定无论是九江还是瑞昌,如果要出兵救援或“恢复”南昌的话,一定会走德安这一线,并且笃定他们一定回来。

    为何

    朝廷新立,江西又是南直隶的屏障,巡抚衙门所在的地方都丢了谈得上什么屏障朝廷的颜面何在

    新朝一定会颁下严令,催逼袁继咸或左良玉去“恢复”南昌城。

    李安国占领德安城以后,便实行宵禁,人员许进不许出,又将探马前出二十里,严密关注九江的动向。

    至于朝廷的其他人马,如今山东、河南、湖北仍在闯营手里,江北的大军自然不能动。

    而江南的人马有些战斗力的就是左良玉、袁继咸、方国安这三支队伍了,不可能从其他地方再派人过来,何况袁继咸还是四省总督,守土有责,不用朝廷提醒,他也会拼命想收复南昌。

    于是李安国便在德安城安安稳稳驻扎下来,静等敌军来攻。

    德安县城东西两边都是大山,大山中间是博易水,博易水的西岸是官道,官道刚从山里出来不远的地方便是县城,官道从县城穿过后继续向南,你想要从德安去南昌,必走县城,否则一边是大山,一边是博易水,都不容易过去。

    在从九江附近的平原与德安县北边的大山之间,有一处地方叫做石门关,只要封锁住这个出口,援军就会在大山附近进退两难。

    李安国的目的是全力削弱驻扎九江附近明军的实力,自然不会这么干,不过他却另有安排。

    贺小石攻占南昌城的第二日傍晚,九江城。

    &



第八十九章 勾心斗角(2)
    张勇一听眼睛一亮,如今国家艰危,封爵一事相比以前大为放宽,如果真能收复南昌,没准还真能封爵,侯爵他不敢想,伯爵、子爵还是有可能的。

    不过那安**一向战力强横,多次击败左宁南,左宁南麾下的金声恒、徐勇等人可是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军将,更以区区一两千人便击溃了江西巡抚麾下的四千人马,自己此去也是担了很大的风险,不过作为军将,“觅个封侯”正是心中所愿,即便战死了也能惠及子孙。

    想到这里,他抱拳向袁继咸施了一礼,“大人,国家危难,末将身为武将,理当义不容辞,不过此去南昌不下两百里,职部多为步军,能否让水师载我军卒南下……”

    袁继咸摇摇头,“张将军,我倒是想让水师载你,可惜你也知晓,水师在左宁南手里几乎丧失殆尽,残存的船只也多为小船,大船不多,也载不了你那五千劲旅,何况贼子能打南昌的主意,就没想到九江其舟师如今远强于我,鄱阳水师尚要守卫水寨,遮蔽湖口,往来交通消息,实在是分不了身啊”

    张勇面色一暗,不过瞬间便恢复正常,“大人,既是如此,职部这就整顿兵马,明日一早即可麾师南下”

    袁继咸老怀大慰,又勉励了几句,等张勇走了,他对张世勋说:“张将军,这九江城的大局便由张将军来主持了……”

    张世勋笑道:“大人无须烦忧,有世勋在,九江固若金汤!”

    “.…..”

    袁继咸安排好张勇出征南昌之事后,不顾年老体弱,带了标营的一百骑立即出发去瑞昌。

    九江城到瑞昌城只有六十里路,他出了迎恩门一路向西驰去。

    一路上他也在想见了左良玉该如何劝说。如果还是以往的情形,他万万不敢单身赴会,左营之跋扈、军纪之差在朝廷是出了名的,在安**入主武昌府以前,左良玉还一个劲地向朝廷申请由他进驻九江,而让四地总督进驻南昌呢。

    搁在以前,自己贸然单身前往,没准便被那厮扣了,用自己来交换整个九江府,不过时过境迁,几次大战之后,左营实力大为削弱,虽然多是朝廷兵马,在九江的袁继咸却着实松了一口气。

    此次去瑞昌,他很有信心左良玉不会难为自己,无非是多许一些钱粮罢了,如今整个江西的粮草都控制在他这位四地总督手里,多少对这位一向跋扈惯了的侯爷有些掣肘。

    死值盛夏,远处的天空飘来了几片乌云,“要下雨了”,袁继咸心里暗自为国家忧心,不禁加快了马速。

    半日后,袁继咸一行抵达瑞昌城,果不出他之所料,左良玉并没有难为他,还亲自带着文武到城门口迎候。

    在瑞昌当了一段时间寓公之后,没了往昔兵强马壮借以要挟朝廷的法宝,左良玉以往争强好胜的心思也淡了许多,渐渐恢复到最开始明军虚度时日、混吃等死的惯常情形,自己的身体竟也慢慢好转起来。

    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时耶命耶,谁能说得清楚

    在左府客厅,左良玉安排了丰盛的晚宴招待袁继咸一行,袁继咸忧心国事,哪儿有心情与他山吃海喝,无非虚应故事罢了。

    宴罢,左良玉将袁继咸让到书房,陪同的还有金声恒、王允成、黄澍、左梦庚四人。

    明末时分,武人地位大大提高,像左良玉这种位高权重之人更没将文官放在眼里,特别是他封侯之后更是如此,不过今日他却是很客气,与袁继咸两人并坐,其他人等分坐两旁。

    “老大人此来……”

    袁继咸记挂着南昌之事,也不想与他客套,“侯爷,南昌之事你可知晓”

    其实此事左良玉已经知晓了,不过他却装着不知,摇摇头说道:“不知”

    “侯爷,南昌城的邝昭昏聩,一个不查,大好的城池竟被左近的安国贼夺了,如今本督已经安排张总兵星夜起兵南下了,不过南昌城城墙高大,贼子又一向凶悍,张总兵的区区五千人马恐怕不能拿下南昌,还望侯爷助本督一臂之力”

    按照常理,袁继咸是四地总督,左良玉也在他的管辖范围,直接下令让他出兵便是了,可惜如今江北四镇加上左良玉个个尾大不掉,连皇帝都没放在眼里,何况区区一个总督

    故此袁继咸也放下了身段,不得不好言相求。

    左良玉却是好整以暇,他抿了一口茶水,不紧不慢地将茶杯放到一侧的案几上,又拂了拂胸口滴落的茶水,整了整衣袖,方才说道:“袁大人,不是我不想,而是不能也”

    “前不久在袁州,本候可是应大人之命派了一万人马南下征讨邱仰寰那贼胚,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安**,本候的军马几乎折损一半,如今瑞昌与安**重兵驻扎的富池口仅仅一山之隔,城池里的军马须臾离开不得”

    “更何况,就在袁大人抵达瑞昌之前,本候又接到探子的禀报,安国贼军在富池口增加了五千兵马,大小船只几十艘,虽不知晓彼等意欲何为,不过有这些兵马在此,其意不是瑞昌便是九江,大人您看……”

    “此话当真”,袁继咸一听大惊失色,他一下便站了起来,如果此事



第九十章 河西名将(1)
    从九江到南昌的官道上,一支大军正在缓慢行军。

    大军看似肃整,不过却分成了三截,最前面的是约莫千骑的骑兵队伍,与中间的四千上下的步军队伍隔了十里路,而最后面规模最大的步军队伍与中间的步军又隔了约莫十里。

    最前面的骑兵队伍中,一群弓马娴熟的老兵簇拥着一位少年,言语中对这位少年颇为敬畏。

    只见那位少年身材健硕,面庞棱角分明,约莫十七八岁,眼神略有些孤傲,对周围吹捧自己的人颇有些不耐烦,不过并没有显露出来,而是一直带着淡淡的微笑,并未多说话,不时点点头回应对方。

    与寻常骑兵将箭壶、弓囊放在腰间不同,此人却将一张黑漆漆的大弓斜背在身后,看那规制,这弓只怕有两石以上,箭壶放在左腰间,白色的翎羽与黑弓对比鲜明,一身明军武官袍服外面罩着一件锁子甲,头戴铁盔,铁盔上的红缨在夏日阳光的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与寻常武将行军时将兵刃背在或挂在身上不同,此人右手却一直握着一杆马槊,马槊沉重,此人却举重若轻,随随便便拎在手里。

    王进宝,张勇的西北老乡,骑兵千总,十五岁便进入了张勇营效力,年仅十八就升为骑兵千总,虽然只是一个千总,不过却是袁继咸大营唯一一支骑兵队伍,若不是年龄实在太小,王进宝早就挂上游击将军的职衔了。

    十里开外,张勇带着四千步军按照惯常行军速度不紧不慢走着,他这四千步军中,有两千长枪兵、一千弓箭手、一千刀盾兵,多是陕甘一带的精锐,以前被朝廷调到中原一带围剿流贼,曾短暂隶属于左良玉,九江总督府成立后便划到了吕大器下面。

    张勇看着有些年纪了,实际上他今年只有二十八岁,以二十八岁的年纪出任一镇总兵,还不是像吴三桂、王朴那样军将世家出身,没有任何背景,必然在武勇、军略上有过人之处才可能。

    张勇、王进宝都是“我大清”之初四大汉军名将之一,号称河西四将,为“我大清”攻城略地、平定后来的吴三桂叛乱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1...3132333435...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