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袁世凯这样安排,当然是知道这次华东政*府是玩真的要彻底灭亡清廷,而在这个时代的大巨变中,自己想要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不仅要及时的了解华东政*府的动向,而且还要有人近距离的观察巨变的经过,并及时的反馈给自己,才好确定自己的下一步打算。现在北京有徐世昌在,到不用担心,如果让唐绍仪留在天津,随华东政*府一起行动,也可以替自己观察华东政*府的动向,这样双管齐下,自己也可以全面掌控时代巨变的情况。
而唐绍仪接受这个差事,虽然是在为袁世凯效力,但也有很大程度是为了自己考虑,毕竟到了这个时候,只要是稍微有一点头脑的人都知道,清廷决不是华东政*府的对手,改朝换代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就在眼前,尽管唐绍仪和袁世凯的关系密切,但毕竞还没有达到生死之交的地步,而在这个时代的大变局中,他首先还是为自己的利益考虑。此前唐绍仪和华东政*府并无交集,但现在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和华东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将来自然是有受益的时候。
华东政*府经过讨论之后,也认为这个安排可以接受,一来是袁世凯的关系,现在还需要稳住袁世凯,因此也不宜拒绝;二来唐绍仪毕竞还是清廷的官员,这个身份在以后也许还能用得上,而现在正是可以用上唐绍仪的时候。
夏博海道:“唐绍仪到是个合适的人选,不还现在就派他去和张之洞接触,我看还早了一点。张之洞现在虽然是北京的主事人,但他的经历主要是在地方上,在北京的根基并不深,现在叶赫那拉氏和载湉都被我们俘虏了,清廷宗室和满族权贵未必服他,而且通州、保定都还在清朝的手里,因此清廷宗室和满族权也未必就会死心,我看还是先攻下通州、保定,彻底断决了他的幻想,再派唐绍仪去北京劝说张之洞。”
肖建军道:“进攻通州、保定不是大问题,明天就可以开始。”
夏博海道:“那就好。”
这时王云鹏道:“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攻占北京,但也只是时间问题,无非就是张之洞愿意投降,我们就和平接收北京;如果张之洞拒绝投降,那么我们就以武力攻占北京,因此我们现在也应该着手准备接管北京之后的管理工作了。”
徐济超道:“北京的行政班子不是早就搭建好了吗?还需要准备什么?”
华东政*府确实是早就准备好了接管北京的管理工作,北京市长的人选都己经确定下来,就是现任青岛市长曾东,他本来华东政*府着力培养的年轻官员之一,在担任青岛市长之前,还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济南市长,有十分丰富的管理大城市的工作经验,而给曾东配备的行政班底共有56人,元老16名,本土归化民40人,基本都是经验丰富,并且年富力强的人。同时还有一支为数500余人的国民警卫队,负责到任之后,管理北京的治安工作。
王云鹏道:“还需不需成立北京管理委员会呢!”
夏博海道:“这还是需要的,因为我们的战斗不是攻占了北京就完事了,北京管理委员会不仅仅是管理北京的事情,还要负责后期进攻山西、陕西等地的战斗指挥组织工作,这不是北京的行政机构能够胜任的。”
王云鹏道:“那么派谁去呢?”
夏博海看了看秦铮,道:“老秦,这次恐怕还是只能辛苦你去一趟了。”
一但成立北京管理委员会,那么主管者就只能是五巨头之一,但由于有军事工作,能够胜任的只有夏博海、秦铮、肖建军三人,而夏博海,肖建军显然是都不可能离开青岛,因此只有秦铮是最合适的人选,而且在远东战争时,秦铮就担任过东北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的职务,有这方面的经验。
秦铮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这个差事是推不掉的,当然秦铮也没打算推辞,于是点了点头,道:“好的,我把手头上的工作处理一下,估计后天就出发。”
夏博海道:“老秦,你这次去北京,我到是另外还有一个想像,你和载湉是见过面的,不如顺便安抚他一下,最好能够说服载湉和我们合作。” 顿了一顿,又道:“干脆让周萍和你一起去吧,叶赫那拉氏也需要有人安抚和交流,还有隆裕、堇妃这些人,这个人选只有周萍同*志是最合适的,所以只能辛苦你们两口子了。”
秦铮想了一想,觉得也有道理,因为慈禧,还有光绪的皇后、嫔妃,以及慈禧身边的女官,待女,以及庆亲王奕劻、醇亲王载沣的福晋等等,确实需要一个女性人员来管理,虽然华东政*府大力的提升妇女的地位,但在政*府高层的女性官员并不多,达到部长一级的,只有周萍、方桂枝两人,不过周萍的资历、能力都可以进入行政院的,只是秦铮是五巨头之一,夫妻两人实在不宜都居于高位,因此周萍才屈居于卫生部。而这次管理并安抚清廷被俘的女性成员,周萍确实是合适的人选。
秦铮道:“即然是这样,那么我建议还是先把俘虏的人员送到天津监管,四方军营毕竟太小了,而就算我们攻占了北京,在没有稳定局势之前,也不宜将俘虏在北京监管。”
夏博海点了点头,道:“这个当然没问题,一切都由你来安排。”
散会之后,秦铮回到家里,将会议的决议告诉给家人。这时罗岳己经率先离开青岛到上海去了,因为这次战争,还有南线的作战任务,就是进攻湖北,在这次作战中,海军陆战队有重要的作战任务,因此罗岳自然要亲自去指挥。
而秦铮和周萍去了北京,那么留在青岛的只有周唯颖一个人了。不过现在家里虽然有五个孩孑,但上学的上学,上幼儿园的上幼儿园,还有三个佣人帮助,因此也完全可以一个人照顾得过来,秦铮和周萍也尽可以放心去北京。
就在第二天,人民军在东南两线,向通州、保定发动进攻。
其实这才是战争进行的第四天,不过由于人民军在战前准备十分充份,因此兵力、火力也全都布置到位了,而清军在第一天遭遇全线惨败之后,士气低落,虽然兵力并不弱,而且又构建了还算是比较坚固的防线,但仍然不是人民军的对手,首先是通州防线仅仅只坚持了3、4个小时,就被人民军攻破,当然人民军的装甲列车在这一战中,又一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车载的重炮轰开清军的阵地,同时也彻底打掉了清军的信心。
不过通州的主将铁良到是和人民军对阵过几次,打是打不过,但逃跑的经验却十分丰富,一见大势不妙,立刻放弃通州,逃回北京。
而保定坚持时间到是要比通州长一些,一来是这一条战线的人民军没有装甲列车的火力支援,二来保定的防御范围要比通州大,但也仅仅是多支撑了不到3个小时,最终防线也被人民军攻破,而主将凤山由于经验不足,慢走了一步,被合围的人民军俘虏。因此在秦铮、周萍从青岛登船出发时,就收到了这个好消息,算是给两人最好的送行礼物。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二六九章 清廷末日(十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载涛带领着驻守颐和园的军队回到北京,立刻来见张之洞,将定慧寺之战的经过,结果都告诉给张之洞。侥是张之洞己经历了无数的大风大浪,但在得知慈禧、光绪竟然都被人民军俘虏之后,也惊得目瞪口呆,手脚失措起来。因为在张之洞的预想中,慈禧、光绪离开北京应是可以逃掉的,而自己留守北京,当然是不会和人民军死拼,而等人民军攻破北京之后,自己就在家里等着,凭自己和华东政*府的交情,也不会过于为难自己。而无论自己再和华东政*府达成什么交易,也算对得住清廷。
那知道人民军竟然绕过大半个北京,在去颐和园的途中拦截了慈禧、光绪一行,从北京到颐和园不过20多里的路程,就算慈禧、光绪一行走得慢,最多也就半天的时间,而人民军要从四方火车站出击,绕过北京城,行动的距离要比慈禧、光绪一行多了一倍不止,但却是精准的在半路上拦住了慈禧、光绪一行队伍,并成功的俘虏了慈禧、光绪。这样的行动能力,实在是令张之洞惊叹。
但现在不是感概的时候,华东政*府的这一手也打乱了张之洞的计划,因为再想按原来的打算进行,显然是不合适了,慈禧、光绪都己成华东政*府的俘虏,自己再和华东政*府有任何交易,都不能说对得住清廷。只有以死殉城才算是尽到了为臣子的责任,但张之洞虽然己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但也并不甘心就这么为清廷尽忠。
不过张之洞毕竟是久经风雨的人,因此也很快就从震惊中镇定了下来,当然这样重大的事情,张之洞也不能一个人作主,尽管他是目前清廷最高的官员,于是立刻下令,招集大臣,宗室聚议。
现在留在北京的军机大臣还有张之洞、那桐、毓朗、徐世昌四人,另外还有汉大臣鹿传霖、梁敦彦、邹嘉、唐景崇,满大臣桂春、绍昌、荣庆等人;宗室除载涛之外,还有原肃亲王善耆、恭亲王溥伟,贝勒载洵、溥伦、毓朗,镇国公载泽等人。
虽然善耆己被革去了王爵,但他在宗室中的声望很高,因此其他的宗室成员对他依旧以王爵相称,而清廷对此也睁一眼闭一眼。而恭亲王溥伟是第二代恭亲王,也是目前宗室中辈份最低的亲王,当然是浦字辈中第一个受封王爵的宗室。第一代恭亲王就是著名的鬼子六奕訢,溥伟是他的嫡孙,奕訢共有三子,长子载澄早亡无后,而次子载滢出继钟郡王奕詥为嗣,溥伟是载滢的长子,又过继为载澄之子,结果继承了恭亲王的爵位。
奕訢是清廷的宗室中少有的干练之材,慈禧对他都颇为忌殚,而溥伟受奕訢的言传身教,小时候就有聪惠之名,成年以后也颇有奕訢之风,现在也是宗室中公认的人才。
军机处虽是清廷的中枢,但地方并不大,因此等大臣们都到齐之后,共计有20余人,也将军机处挤得满满当当,而载涛才又将定慧寺之战的经过对众人又重述一遍,而众人听完之后,也都惊倒了一片,不少人甚致都哭了起来,场面一时颇为混乱。
张之洞道:“各位,现在可不是痛哭流涕的时候啊,伪逆大军压境,京师危在旦夕,而皇上、太后又陷入伪逆之手,实在是危难之刻,如何才能退敌保京,解救皇上、太后,还请各位想个办法。”
而等张之洞说完,军机处里却安静了下来,不仅没有人再哭,也没有人说话。毕竞都到了这一步,谁能够想得出什么办法来,何况慈禧、光绪逃离北京,大臣宗室也都人心惶惶,不少人都正在家里打点行李细软,打算步慈禧、光绪的后尘,也准备溜之大及,那知现在竟得到慈禧、光绪被人民军俘虏的消息。不少人心里都暗自庆幸,好在是自己没有率先逃跑,还有少数人甚致幸灾乐祸,当然在脸上没有表现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徐世昌才道:“各位,以在下之见,如今伪逆势大难敌,此成不可与其争锋,唯今之计只有和谈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善耆看了徐世昌一眼,道:“还说什么和谈,不就是向伪逆投降吗?”
徐世昌淡淡一笑,道:“在下愚顿,如今伪逆兵临城下,北京城危在旦夕之间,但不知王爷有什么妙计可退伪逆之兵,解救二宫,保我大清不失呢!”
善耆一时也答不上来,溥伟道:“通州、保定各尚有雄兵数万,北京城内还有各国公使在此,岂容伪逆一手遮天,只要我等上下一心,背城一战,交好各国以为后援,则胜负尚未可知,又何必言降。”
徐世昌冷笑了一声,道:“通州、保定之军,均为败军,又何足言勇再战!至于各国皆非可靠之辈,岂能引以为援,何况远东一战,英法俄日荷五国之兵,尚且不是伪逆的对手,又如何能够指望。”
溥伟说不过徐世昌,不由得有些羞恼成怒,道:“我看你分明就是伪逆的同党。”
徐世昌也不甘示弱,道:“王爷,如今皇上、太后皆陷入伪逆之手,朝夕难保,你们不思如何解救,却一味求战,陷皇上、太后于危地,其心可诛也。”
这句话说得确实太重了,善耆、溥伟都不禁又惊又怒,善耆指着徐世昌道:“徐世昌,你…你血口喷人。”
溥伟干脆挽起袖子,赶上来要撕打徐世昌,幸好是被众人一起拦住,不过整个军机处也乱成了一团。张之洞急得都快要吐血了,连声道:“都住手,都住手,这都成什么样子,成什么样子了。”
其实徐世昌的建议,在场的许多人心里都是赞成的,由其是汉臣,几手都要高举双手同意了,因为他们都不愿陪清廷殉葬,因此现在投降,当然是再好也不过,至少每个人都能保住身家性命,甚致也包括一部份满大臣,也是这样想的,只是谁都不敢说出来。只有宗室才对清廷就这样被灭亡了觉得不甘心,还想要抢救一下,当然这也符合人性,对于宗室来说,大清江山就是自己家的产业,现在自家的产业要被别人抢去了,自然不会甘心情愿的。
而徐世昌这样做当然是有意为之,一来是现在大势所趋,不可更改;二来徐世昌不是张之洞,他对清廷并无太深厚的感情,既然改朝换代己不可避免,自然就要为自己打算,因此首先提出向华东政*府投降,将来说不定就是自己的一个重要资历。
好不容易,众人才把溥伟给劝住了,溥伟指着徐世昌道:“只要有我溥伟在,大清就绝不亡。” 说着,一甩袖子,怒气冲冲的走出了军机处。而善耆、溥伦、毓朗,载泽等人,也都跟着一起离只,只有载涛、载洵没有走。
原来清廷的宗室也不是铁一块,同样是有派系之分,其中是以醇亲王载沣为一系,主要成员是载涛、载洵,他们都是兄弟,本身的材智并不高,但很受慈禧的看重,因为上一代醇亲王奕譞的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的胞妹,虽然载沣、载涛、载洵并非婉贞亲生,但也算婉贞的子女,而且载沣的福晋瓜尔佳氏,是慈禧最信任的心腹重臣荣禄之女,因此慈禧爱屋及乌,对载沣兄弟也就另眼相看,并着力培养,委以重任。当然这也和载沣的性格较为软弱,容易控制有重要的关系。
另一系则是以原肃亲王善耆、恭亲王溥伟为首,包括毓朗,载泽、铁良、良弼、荫昌等人,这些人中,算是有些干练之材,但也颇受慈禧的忌殚,善耆、溥伟基本不受重用,毓朗、铁良、良弼、荫昌虽然也有委以重任,但多是为了平衡满汉,而且多有防范,并经常变换职务,不使其扶植自己的势力。不过这一群人毕竟都是宗室,因此影响力很大。
还有一系是瑞亲王载漪,庄亲王载勋,这一系在庚子国变时颇受慈禧的重用,载漪之子溥儁甚致被立为大阿哥,成了光绪的继承人,但八国联军攻破北京,慈禧、光绪仓惶出逃,虽然载漪、载勋并未如另一时空的历史那般被清算,但也从此失去了慈禧的信任,溥儁也被革去了大阿哥的头街,因此现在这一系己经失势,无人理采。
最后一系则是庆亲王奕劻,这一系虽然人单势孤,但奕劻善于经营,对内讨好慈禧,对外又和李鸿章、袁世凯这样的汉臣,因此成为宗室中的另类。慈禧在位时,奕劻的地位自然是举足重轻,不容小视,而一但慈禧失势,这一系人丁单薄的弱点就暴露无遗,何况是现在奕劻和慈禧、光绪一样,成了华东政*府的俘虏,所以现在奕劻这一系也己消声灭迹,还不如载漪、载勋那一系。
善耆、溥伟带人离开之后,徐世昌转向张之洞道:“香帅,如今这时候,还是要您来拿主意啊,但可千万不要自误啊!”
张之洞苦笑了一声,道:“菊人啊,你这可是把老夫架在火上烤啊。”
而就在两人正说话之间,忽然有人送来了紧急军情,通州失守,而在不到3个小时之后,保定失守的消息也送到了军机处。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二七零章 清廷末日(十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善耆、溥伟等宗室人员离开了军机处,暂时还没有收到通州、保定失守的消息,当然张之洞也不会将主动将这消息告诉他们。
不过善耆、溥伟等人也不能等对现在的局面坐视不管,而且慈禧、光绪被人民军俘虏,反到是让这些宗室觉得没有束缚,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在慈禧当权的时候,善耆、溥伟等人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后反对,但在心里对慈禧的治国理政颇不以为然,大有“如果换我来,肯定要干得好多了” 的想法,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尽管现在的局势危急,但众人也都颇有些将要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危的自信。
于是在离开了军机处之后,善耆、溥伟也立刻给其他人分派任务,让毓朗、溥伦去找禁卫军的各级军官,要求他们支持自己,因为善耆、溥伟也明白,想成大事,手里必须要有军队,而禁卫军不仅是目前北京城里最重要的一支军队,而且基本都是由宗室弟子组成,正是宗室成员最有希望控制的一支军队。又命载泽去联络其他的宗室,还有满族官员,扩大自己这一系的力量。而善耆、溥伟两人则去找各国公使,请求他们干涉,最好是能够出兵。同时约定众人在黄昏时份,都到溥伟的府里聚集,一来是互相通报分配给各人的事情办得如何;二来是协商下一步的计划打算。
虽然善耆、溥伟想大干一场,但也十分清楚,仅靠清廷的力量,根本无力与华东政*府抗衡,何况是现在还己是四分五裂,必须要引入外力的支持才行。当然在两人看来,各国肯定是会支持清廷,因为在远东战争之后,英法俄日等参加过远东战争的国家都有意加强了和清廷的关系,并且对清廷表示了支持,美国虽然没有像英法俄日等国那样,很明显的站在清廷这一边,但也明显对清廷表示出很大的善意,只有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才刻意的保持中立。
其实善耆、溥伟也不是不明白洋人靠不住的道理,在平时两人对各国也都不怎见待见,只是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华东政*府,因此不得不借助各国之力。
两人拜访的是英国公使朱尔典,希望英国能够号括各国一起对华东政*府施压,以迫使华东政*府停止军事行动,乃至撤军。
在两人看来,英国在远东战争中败于华东政*府,双方就己结仇,而且清廷被亡灭,肯定是对英国不利,因此在这个时候,英国一定全尽全力的支持清廷。
那知英国公使朱尔典听完两人的来意之后,立刻就表示针对两人的请求,英国对此无能为力,因为现在北京的局面己不可挽回,慈禧、光绪都已经成了华东政*府的俘虏,剩下的军队也不足以与华东政*府对抗,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英国出面号招各国一起对华东政*府施压也没有用,华东政*府是不会在意这些压力。即使是各国出兵干涉,但至少也需要半年至一年的准备时间,根本就来不及。
不过朱尔典还是给两人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立刻撤离北京,先到太原、西安去暂避一时,甚致可以逃到南方去,因为现在华东政*府在南方的势力并不大,清廷可以在南方重新建立政*府,和华东政*府相抗衡,而且还能够争取时间,各国也好尽力支援。
其实得知慈禧、光绪己被华东政*府俘虏之后,各国都当然失望,因为这一下彻底打乱了各国的计划,原本各国是支持慈禧、光绪南逃,在南方重新建立新政*府,继续和华东政*府对抗。
虽然在此之前,各国成功的帮助袁世凯到达南方,并支助他建立军队,在南方立足,但各国对袁世凯也不能完全放心,毕竟袁世凯不同于其他的清廷官员,他有能力,手里又有军队,并且善于权谋,并不是一个好控制的人,虽然各国都在南京设立了领事馆,但对袁世凯的影响力依然不强,毕竞现在袁世凯己在南方立稳了足,对各国的依赖也大大的下降了,而且袁世凯和华东政*府有比较良好的关系,使他可以在两者之间左右逢源,因此各国也考虑需要对袁世凯有一定的制衡才行。
而帮助慈禧、光绪南下,就是对袁世凯最好的制衡,毕竟慈禧、光绪代表着清廷的正统,而袁世凯在名议还是清廷的臣下,在天然就是受克制。虽然在南下之后,慈禧、光绪为代表的清廷正统权力会大幅下降,但有各国的支持,完全可以对袁世凯形成相当的制衡能力。而且这样一来慈禧、光绪,袁世凯都需要争取各国的支持才能维持自己的权力地位,当然可以大大提升各国的份量。
当然各国也清楚,既使清廷在南方重组新政*府,也不会是华东政*府的对手,而各国也不可能真的出兵来帮助清廷。但华东政*府占领北方之后,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来稳固统治,因此这就给各国容出时间,一方面扶植清廷在南方重组新政*府,可以增加未来各国与华东政*府谈判博奕的筹码;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中国南方获取更多的利益。
但华东政*府这突入其来的一手,将各国的如意算盘彻底打乱,因此各国的驻清公使也展开了紧急的协商,最终决定尽快组织一批清廷的宗室南下,在南下组建新的政*府机构,这也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毕竟到了这一步,也只能先如此安排,尽力增加自己手里的筹码,等着和华东政*府博奕的时机。
虽然善耆、溥伟对朱尔典的答复十分失望,但也不得不承认,朱尔典所说的确实有道理,就算是各国打算出兵帮助清廷,但至少也需要几个月的准备时间,因此肯定是来不及的,由其是两人从朱尔典这里知道通州、保定失守的消息,也彻底熄灭了两人最后的希望,北京是守不住了,极时撤出北京,到南方去重新成立朝廷,这也是中国历史中常有的现像,如东晋、南宋,失去北方的领土之后,退守南方,重新建立政*府,形成南北对持,就算不能北上收复失土,但至少还能延续国柞百余年,那怕是最差的南明,也能支持近20年,到也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于是两人告别了朱尔典,回到溥伟的恭亲王府,这时己近黄昏,不少人都己来了,正在等候两人回来,其中就有刚从通州败回北京的铁良。因为北京离通州不足20里,通州被攻破之后,铁良带领着败军,逃回北京。而刚一进城,就遇到了载泽,得知慈禧、光绪己被人民军俘虏的消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