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其实英法二国根本不想组织或参与这次讨论中国局势的国际会议,因为两国都十分清楚,这种国际会议只是对小国有用,而华东政*府虽然还不能算是一个正式的国家,但实力决不是一般的小国所能相比的,因此这种国际会议对华东政*府根本没有用,既使是会议中得出了不利于华东政*府决议,也是没有办法执行,除非是动用武力,迫使华东政*府接受会议的决议。
但现在英法二国不可能对华东政*府采取武力行动的,而且即使是使用了武力,也未必有用,毕竟远东战争才结束不到两年,因此英法二国配合日俄二国的动作,只是想借机向华东政*府施压而己,但在华东政*府的严厉警告之下,英法二国也意识到偷机不成,于是明显低调了许多,虽然依然批评华东政*府的行动,但对组织讨论中国局势的国际会议,却不再回应。
结果日俄二国闹了一圈之后,忽然发现英法美德奥意等世界强国,要么是对自己的提议不作回应,要么是意敷衍,根本没有配合的意图,也自觉得没趣,因为没有这几个国家的支持,国际会议根本就开不成,于是渐渐的也就消停了下来。
当然这场国际舆论的笔墨官司也不是一时半会就结束了,而在这段时间内,北京的治理工作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北京地区管理委员会在公布了光绪的退位声明之后,接下来就是处理各国驻北京的公使馆及领使馆区。
在这个时空里,由于穿越者的介入,清廷在庚子国变中的损失,远比旧时空少得多,既没有向各国支付赔款,也没有让各国在中国内陆拥有驻军权,但穿越者和清廷毕竟并不是一条心,也没有完全主导清廷和各国之间的谈判,因此在清廷和各国的谈判中,还是丧失了一部份利益,首先是在北京内部成立使馆区,不受清廷的管辖,而且各国使馆均允许驻守200名士兵,保卫使馆的安全。
使馆区是以东交民巷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东西总长度约1600余米,南北宽的900余米,合计约1.5平方公里,在区内总计有英国、法国、俄国、德国、美国、奥匈帝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秘鲁、墨西哥、古巴、日本等15个国家的使领馆。理论上可以驻军3000人,不过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将200名士兵的名额,因此现在使馆区内的总计兵力约在2000左右,并且设立一名总指挥官,一但发生意外事件,由总指挥官全面指挥使馆区内的军队。现任的总指挥官是法国公使馆的武官尤尔根*米歇尔斯中校。
另一个就是在京的各国侨民有清廷的司法豁免权,只有由使馆区的法庭对其审判,而清廷无权进行监审,同时外国教堂也明文规定等同于外交机构,受外交规则的保护。当然这些条件都是各国吸取了庚子国变的教训而设立。
在华东政*府占领北京之前,各国公使就企图借谈判之机,保住自己在北京的这些利益,那知张之洞并没有上当,没有让各国公使参与谈判,就和华东政*府谈好了投降的协议。而各国的企图虽然失败,但依旧不甘心,于是在华东政*府占领北京之后,各国又联合向华东政*府发出外交照会,要求华东政*府承认使馆区的权利以及各国公民及教堂在北京的特权。
华东政*府当然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不过这时华东政*府刚刚进驻北京,百废待新,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没有时间理各国公使馆的事情,因此采取了冷处理的办法,暂时不作理会,当然也没有动使馆区及教堂。
等到数日之后,华东政*府基本控制了北京的局面之后,秦铮这才开始着手处理各国公使馆的事情,将各国驻清廷公使招集在一超,当众宣布,清廷现在己经正式灭亡,因此各国驻清公使的职责实际都己经到头了,而华东政*府和各国另有一套外交关系,也不承认各国驻北京公使馆的外交地位,于是正式通知各国驻清公使,现在他们不再是外交人员,也不受外交豁免权的保护。使馆区正式取消,华东政*府将派遣军队进驻使馆区内巡逻管理。
而华东政*府暂时没有在北京设立外交机构的打算,因此各国驻清廷的外交人员要么撤离北京,要么以非外交人员的身份留在北京,但不在享受外交人员的待遇,而且原来的公使馆也要被摘牌,只能做为普通住育。而各国保护使馆的军队则必须撤离,否则华东政*府将予以抓捕。最后秦铮给各国驻清公使一个月的时间,来决定去留。
华东政*府的这个决定,自然遭到了各国驻清公使的强烈抗议,由其是以俄国、日本的驻清公使表现由为激烈,英法两国的公使也十分激动,指责华东政*府的做法有违国际外交的原则。其实这个时候国际外交的规则是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制定的,但规则制定得相对粗糙,并不细致,而且参加维也纳会议的都是欧洲国家,清廷虽然也接受了欧洲国家外交制度,但从来没有正式承认过维也纳会议。因此各国驻清公使的抗议对秦铮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用,表示这是华东政*府的决议,不容更改,希望各国驻清公使抓紧时间,决定自己的去留。
而各国驻清公使闹了一会之后,也自觉没趣,何况这事边不是自己在这里闹就能解决的,归根到底还是要从国家层面上解决,因此只好都回去,向国内报告。
随后各国也都纷纷通过驻青岛领事馆与华东政*府沟通联络,希望能够保住北京的使馆,那怕降级成领事馆的级别,也能够接受。但华东政*府去不为所动,再次强调,清廷己经灭亡了,从法理上说,各国驻清廷公使馆的使命也都到头,华东政*府目前并没有在北京设立外交机构的打算,虽然不排除以后会在北京设立外交机构,但在此各国驻清廷公使馆是理应被取消,即使是留下来,也只能以非外交人员的身份,但军队是必须撤离,这是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
交涉了几轮之后,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宣布接受华东政*府的决议,撤回驻清廷公使及使馆人员、军队,但仍然在公使馆里留下一部份人员,看管房屋,等着华东政*府重新在北京设立外交机构。有了一个国家带头,就必然会有跟进的,何况己经有了两个,因此美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也都立刻跟进,接受了华东政*府的决议,撤回了外交人员和军队,但也与德国、奥匈帝国一样,留下一部份人员看管房屋。毕竟各国都清楚,以北京的规模、历史、政治效应,华东政*府迟早都会在北京设立外交机构,甚致是今后迁都到北京,也不是可能的事情。现在自然还是要在北京留下人员。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二七九章 接管(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几天的时间,就有先后有8、9个国家接受了华东政*府的决议,这时英法两国也坐不住了,也只能决定接受华东政*府的决议。而最终只有日本、俄国两国决定撤回全部的外交人员、军队,放弃北京公使馆。
公使馆的特权都被取消了,更何况是各国公民在北京的特权,华东政*府当然不会排拆外国人,事实上在青岛、天津、上海等地,都有大量的外国人从事各种事务工作,但在华东政*府的统治范围内,外国人是没有任何特权的,更不用说是治外法权,必须要尊守华东政*府制定的规则法令,服从管理。
当然在北京的外国人多少也都听说过一些华东政*府的传闻,知道他们可不是清廷,因此有不少人选择离开,但更多的还是选择留下来,毕竟大倍份在北京的外国人都在这里有自己的事业经营,一但离开了,那么事业就付之东流了,而且在华东政*府的治下,虽然没有特权,但却极重视法律,只要尊纪守法,安份经营,也就不会有事,何况华东政*府十分重视商业发展,社会秩序,经商环境都远比清廷好的多,也相信在华东政*府的治下,能够有更多的发展机遇。不过首先要学会收敛,不能像过去那么高调。
而对于教堂的处理,华东政*府也自有一套方法, 虽然在华东政*府内部,一直都有部份人主张全面取谛西方教会,禁止教会在华东政*府的统治范围内存在,但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可以允许教会在华东政*府的治下存在下去,毕竞在旧时空里,新中国也没有禁止教会的存在。另外冒然的禁止教会的社会影响太大,虽然在目前的中国,教会的信徒并不多,只有几百万,远远少于佛道两家,但基本都集中在大城市中,而且大多数信徒都接受过西式教育,文化水平较高,因此强行的取谛西方教会,显然只会让这批人和华东政*府离心,不利于华东政*府的统治。
但华东政*府也不可能任由教会在自己的统治范围内不受控制的发展,虽然不会取谛教会,但采取的办法就是让教会本土化,纳入到华东政*府的管辖之内。中国的教会原本是一种双线管理的模式,一方面教会、教士是在中国的领土上,自然是要受中国本土政*府的管理;而另一方面在教会内部,却是要受罗马教廷的管理,中国教区的主教是由罗马教廷任命,再由受罗马教廷任命的主教任命各地教堂的管理教士。这也是教会在绝大部份国家的存在模式,只不过由于清廷实在太无能,根本就管不了教会、教士。
而在华东政*府的统治范围内,只能是一条线的管理模式,教会必须受华东政*府内部的宗教管理机构的管理,也包括各级教堂的教士任命,而外国教士必须向宗教管理机构申请资质,证书才算宗教人员,有传教的资格。而罗马教廷授与的教士资格和教会的人事任命,华东政*府是一概都不承认的。
其实不仅仅是教会,华东政*府对佛道二教也都是同样的管理方式,当然中国历来都不是一个宗教国家,因此宗教都会受到国家的管理与控制,只是历代的王朝对宗教一般都相对宽容,当然一般的宗教也不会介入国家政治,于是大家都各守底线,相安无事。
佛道二教对华东政*府的管理方式自然是没有什么异议的,但教会却受不了,毕竟华东政*府不承认罗马教廷授与的教士资格和教会的人事任命权,对于外国教士来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因此联合起来向华东政*府提出抗议。
不过华东政*府可不是清廷,利用这个机会,将一批外国教士驱逐出境,同时又任命了一批土地的教士,这样也就将教会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而对于一般的教徒来说,他们并不知道高层的权力斗争,只要教堂并未关闭,一切宗教活动都可以照常进行,也就没有什么话说,至于驱逐了一批外国教士,虽然也引起了一些议论,但也并未翻起太大的波澜。当然这也和华东政*府有严密的社会基层控制能力有极大的关系,其实也有部份宗教狂热人员采取暴力对抗的方式,但一来是人数不多,形不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二来刚一露苗头,就被华东政*府的打压下去,也来不及发展壮大。
而罗马教廷得知这些情况之后,自然是不会接受,因为中国地区是罗马教廷在东亚地区的最主要教区,是教区扩大教徒,扩大自身影响力的重点地区,虽然经过了这几十年的发展,算是初有成效了,但教廷也花费了不少心血,光是在中国教区死于非命的传教士就多达50余人,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危险地区,现在华东政*府要将这块教区拿走,罗马教廷当然不会愿意。
罗马教廷首先通过外交渠道,向华东政*府提出了抗议,并表示不承认华东政*府任命的教士,又向欧洲其他国家寻求帮助,希望他们向华东政*府施压,让华东政*府收回成命。但所做的一切都成效甚微,对罗马教廷的抗议,华东政*府根本就不理会,还反怼罗马教廷不要干涉华东政*府的内政,而罗马教廷所求助的国家也都态度暧昧不详,最多也就是不疼不痒的指责华东政*府几句,就没有别的动作了。毕竟其他国家都知道,华东政*府是不会惧怕这些压力的。
而罗马教廷在无奈之下,只得宣布华东政*府统治范围的教区为非法教区,与罗马教廷无关,而且也不承认华东政*府统治范围的教徒是真正的教徒。原以为这样一来,华东政*府统治范围的教众会向华东政*府施压,那知这一切都没有用,华东政*府的教会根本不在乎罗马教廷的承认,完全可以自己搞一套,反正什么洗礼、弥撒、祷告,圣餐、唱诗这些教会的活动都可以照常进行,也能弄得是模像样,而教徒们对此也没有什么不满的。其实这就是中国人对宗教的观念和欧洲人不同,中国人实际上并不在意宗教的正统性,而只在意自己的感受。就好像佛教徒不会去向往西天,只要自己能念经颂佛就够了。
而在得知了华东政*府的情况之后,罗马教廷虽然被气得七窍生烟,但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现在华东政*府的教徒们都满足于这样的自娱自乐,教廷又能有什么办法,至于武力征服,教廷早就没有那个力量了。
于是这次在北京,华东政*府也是依法炮制,首先对部份平时作恶较多,北京的民忿较大的外国传教士当然是进行惩处。其实从总体来说,外国传教士的道德水平还算不错,毕竟都是宗教人员,道德水准也要比一般的外国人高出一点,在平时也做过一些施粥舍药,收养孤儿之类的善事,虽然外国传教士收养孤儿的主要目地还是为了从小培养教会的信徒,但毕竟是挽救了生命。当然,由于清廷的无能,外国传教士也会利用自己的身份,为自己争取一些利益,或是为方便传教,使用一些特权,但总体来说,其实还不算太过份。
当然害群之马在那里都有,何况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享有其他地方所难以启及的特权,因此也难免会有人用来为非作歹,危害乡里。不过这些情况北京办事办己经做了相当多的工作,在平时己收集了部份品行不端的外国传教士的大量证据资料,这时自然是新帐老帐一起算了。最终华东政*府共计抓捕了12名民忿较大的外国传教士,并又驱逐了21名外国传教士。
随后宣布所有在北京的外国传教士、教堂都必须向北京政*府的相关机构办理相关的手续,申请资质证书和教士资格证,教堂才能组织举行宗教活动,教士才能从事传教活动。同时华东政*府又从山东等地调来一批本土培养的教士,任命他们去主管北京的各个教堂,虽然在每个教堂里只有2、3个人,但他们的背后有华东政*府的支持,当然没有人敢反对,而且教堂的事务也没有那么复杂,很快就能控制。
何况外国传教士的人数其实也不多,一般的教堂也就是2、3人,有的甚至只有一个人,而大部份教徒还是中国人,他们对新来的教堂管理者到并不排斥,毕竟都是同胞。虽然不少外国传教士拼命向中国教徒灌输新来的教堂管理者不是真正的主的信徒,因为他们没有得到罗马教廷的授权,但对于绝大部份中国教徒来说,官府的授权要比罗马教廷的授权有用得多,毕竟罗马教廷在那里并不知道,但官府就在在自己的身边。
于是仅仅只过了几天的时间,华东政*府就将北京的教会进行了一次重新大洗牌,并且基本将北京的教会控制在自己手里。并且没有引起多少波澜。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二八零章 接管(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在处理使馆区和教会的行动中,充份显示了华东政*府高明的手腕和极强的执行能力,而在解决了这两件事情之后,1908年也宣告结束,1909年到来,也进入元老们来到这个时代的第10个年头。
不过时代的中国,真正的新年还是指农历新年,只有华东政*府才会过公历新年。而且华东政*府也按照旧时空的做法,将公历新年称为元旦,将农历新年称为春节,在元旦时不仅会举行热闹的庆祝活动,也会给公务人员放假休息。但在北京地区,对元旦依然无感。原来在元旦的时候,各国使馆、教堂到是都会热烈的庆祝一番,可惜今年各国使馆、教堂都没有这个心情,因此这个元旦也过得冷冷清清。
而华东政*府刚刚占领北京,虽然初步控制了北京地区,但还远远不够,因此北京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政*府在元旦也没有放假休息,北京管理委员会的工作除了处理使馆区和教会之外,是控制北京的周边地区,包括怀柔、密云、石景山、大兴、昌平等地。当然现在北京地区驻有3支野战军,总兵力约13万余人,还有一辆装甲列车,兵力是绝对足够的。
北京市政*府的工作则是深化对北京的控制,建立起基层的管理体系。首先自然是成立北京的警察系统,这是基层的管理的基础。因为无论是军队,还是国民护卫队,都不适合长期负责社全基层的治安管理工作,只有建立了警察系系,才能长久的确保社全基层的秩序和稳定。
不过华东政*府虽然从青岛抽调警务人员支援北京,但要管理北京这样一个庞大的城市,所需要的警务人员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只靠从其他地方抽调是远远不够的,另外警务人员由其是基层的警务人员,由于需要广泛接触社会各层面,需要对本地区环境、风俗、生活习性有足够的了解,最好还能有较广的社会关系,这方面外来人员有先天的劣势,本地人才是最适合的。因此警察系统中的绝大部份成员,还是要在本地人中选拔。
其次是建全北京的区片、街道等基层的行政管理体系。治安只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但要让社会良好的运行起来,基层的行政管理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即是旧时空里,中国社会治理经验,也是华东政*府这些年来经过实践总结出的有效办法。
而基层的行政管理体系也和警察系统一样,华东政*府只能从各地抽调部份骨干人员,但主要的成员还是要在本地人中间选拔,因此要深化对北京的控制,建立起基层的管理体系,实际就是要从本地人中,选拔出一批基层的管理人员来。而首先考虑的,是清廷原有的基层官吏。
其实从华东政*府的元老心里来说,并不想用原来清廷的官吏,由其是基层的吏员,因为这些人绝大多数都粘染上很严重的官场恶习,很难改正过来,少数人甚致成为地方的祸寄。虽然大多数人的行为没有什么大害,但却会严重破坏华东政*府的基层管理,并败坏华东政*府的名声。因此在华东政*府成立之初,一度全部放弃原来清廷的基层吏员,直接从民众中进行选拔。
但结果证明这种做法的效果并不好,首先是在传统的知识份子眼里,吏员并不属于正式的官职,而且属于社会的下九流底层,一心求取功名的知识份子,对这种基层的管理职位并没有多少兴趣,而一般的农民则什么都不懂,自然也不会报名,因此最终招到的,要么是社会游民,要么是无赖混混,还有少量的原来的吏员改头换面混进来的,根本不堪大用。好在是那时华东政*府的统治范围并不大,靠元老,和自己培养的学生,也能免强够用。
不过随着华东政*府的统治范围扩大,人手显然是不够用了,因此只能试着启用一批原来清廷的基层吏员,但试用之后,才发现这批人确实比社会游民、无赖混混强不少,毕竟他们久在基层工作,人地两熟,又通大人情事顾,并有比较广泛的社会关系,三教九流的人都认识一些,工作能力确实是没话说。
于是在后来华东政*府再占领新的地区,就会启用一批原来清廷的基层吏员,当然是那种没有大恶,民忿不大的基层吏员,并且在工作中也总结出一些更好原来清廷的基层吏员经验,在工作中慢慢的改造他们,当然同时也培养新的年轻人。
首先自然是进行培训教育,让他们知道华东政*府和清廷的规则不同,不能再按清廷的那套规据行事了;其次就是加强监管,并且不断的灌输学习华东政*府的行事规则,形成洗脑,决不能有一刻放松;同时对自己培养的干部也要不断的提醒、警告,不仅要对原来清廷的基层吏员进行严格的监督,而且自身也要提高警觉,不要被他们腐化拉下马,而一但发现有原来清廷的基层吏员借权力为非作歹,或是自己培养的干部被拉下了水,必须严惩不贷,以警示其他人。决不能因为原来清廷的基层吏员能力强,能办事,或自己培养干部不容易,觉得可惜而网开一面, 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足够的震摄力。
这次在北京,依然还是采用这一套办法,首先从北京的原来清廷基层吏员挑选出一批平时作恶不多,民忿不大的人。而这方面原来的北京办事处做的功课相当充足,北京地区平时为恶多端、惹得天怒民怨的吏员早就被他们记录在案了,在人民军占领北京时,都被抓捕进行当众审判,光是被处死的就有30余人。
而且在北京办事处的宣传鼓动下,也为华东政*府拉陇了一批青年学子,因此北京市政*府第一批招募的基层管理人员共计1200余人,青年学生和原来清廷基层吏员基本各占一半,然后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
当然由于现在是急需用人的时候,也不可能慢慢的教育,而是一边接受培训教育,一边在华东政*府的人员带领下,进行一些工作,并且在工作中观察每个人的表现。
不过现在这些人也不可以从事俱体工作,毕竞华东政*府也不可能放心他们,主要是做一些清点人口,查明户籍,登记空置的房屋,清理物品等等,这些工作很繁锁,但要统治好地方,又是非做不可。
虽然北京有相关的户籍档案,但这些资料本身就管理不善、老旧失效不说,而且由于北京在近几十年来,两次被外国军队占领,遭到严重的破坏。在庚子国变之后,慈禧、光绪回京,曾命人重新整理北京的户籍档案资料。但慈禧根本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办理的官员也是敷衍了事,整理出来的资料也是残缺不全,错误百出,而且华东政*府占领北京之前,又有大量的人员从北京逃离,因此现在的资料只能做为参考,而不能做为依据,必须要重新统计、制定、编篆。
另外有大量的人员从北京逃离,自然也就空置出来大量的房宅府邸,而这些房宅府邸自然都被华东政*府收为公有,先封闭起来,而以后再视俱体情况,或是开僻成为博物馆,或是做为政*府机构的办公场所,或是当作住宅使用。另外也有一部份房宅府邸会因为北京城的改造而被拆除,当然这需要一个详细的规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