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张之洞淡淡道:“贵国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不过我们中国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够处理好的,何况华东政*府也不希望我们之间的协商谈判有其他势力参与,所以我对此只能表示非常愦憾啊。”
朱尔典显然没有想到,张之洞的态度和以前大不相同了,不在是唯唯诺诺,因此也把口气放强硬了一些道:“你们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我们当然不会干涉,但我们各国在北京的利益怎么得到保障,至少要给我们一个明确的说法吧,否则我们各国将考虑采取适当的行动,来保障自己的利益。”
张之洞道:“如果北京还是大清主事,那么各国在北京的利益自然不变,自然无需什么保证,但如果以后是华东政*府在北京主事,那么各国在北京的利益怎样保障,应该是由各国去和华东政*府去谈吧,我是无能为力了。你们有什么办法,只管去向华东政*府,我在这里先祝你们好运。”
潘荪纳忍不住道:“你们的人都己去了天津,还让我们怎么去谈。”
张之洞呵呵一笑,道:“各国不是在青岛都有自己的领事馆吗?完全可以自己去找华东政*府谈判,甚致各国在北京的公使可以自己组团去天津,又何必非要和我们同行呢!”
两位公使也被张之洞说得哑口无言,其实两人都清楚,各国找华东政*府谈判根本不可能讨到什么好外,因此才想代表清廷去和华东政*府谈判,这样自己手里才能有一点筹码,但现在这条路显然是行不通的,而说到了这一步,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于是起身向张之洞告辞,赶回去协商对策。
而看着两人有点灰溜溜离开的样子,张之洞心里也觉得舒畅无比,他身为清廷的军机大臣,自然也少不了和各国打交道,但这几年来清廷一直奉行对各国忍让的政策,而张之洞又没有李鸿章的手腕和在各国中的人脉关系,因此也受了不少气,但也只能忍着。而现在终于不用再忍下去了,可以痛痛快快的怼各国,张之洞心里自然暗爽不己,想到等华东政*府接管了北京,你们都要老实起来,以前那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二七六章 清廷末日(二十)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徐世昌、唐绍仪、载涛三人到达天津之后,在华东政*府的安排下,首先和光绪见面,相见之下,虽然光绪穿着俘虏的统一制服,但气色到还不错,看起来到并没有受什么折磨。
其实徐世昌、唐绍仪都是新晋的官员,和光绪总共也才见过两三面,而且还不敢台头正眼看光绪,对光绪的面相并不熟悉,如果是在大街上碰见了光绪现在的这身衣服,根本就认不出来。不过载涛毕竟是光绪的弟弟,尽管慈禧对光绪控制得很紧,不会轻易让他见宫外人,但每逢年节时日,载涛随载沣入宫,还是能和光绪见上一面,虽然那时光绪贵为天子,锦衣玉食,但却是面带病容,脸色腊黄,眼中无神,其实气色还真远不如现在好。一因此三人见了光绪的样子之后,也心里大定,看来华东政*府还算是厚道,并没有怎么虐待光绪,而这次的谈判,华东政*府或许不会开凶太苛刻的条件。
君臣相见,先是一起大哭了一场,光绪和载涛确实是百感交集,但徐世昌、唐绍仪则纯粹是陪着。等哭过之然,君臣才说到正事,光绪道:“大清己经没有救了,我这个皇帝也当到头了。” 又叹了一口气,道:“其实这样也好,我当了34年皇帝,那一天又能真的当家主事过,都不是听……唉!如此做个了断也好,常言道‘无官一身轻’,不当皇帝也同样是放下了一块大石头,一身轻松啊!”
徐世昌道:“皇上能够看透名利,放下一切,也是可喜可贺啊!”
光绪苦笑了一声,上次他和秦铮一番交谈之后,秦铮送给他10多本华东政*府出版的书,其中有详细介绍欧洲近代史,也有讲说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制度;还有介绍华东政*府所施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等,希望他能认真阅读,了解其中的道理。不过毕竟时间太短,现在光绪连一本都还没有读完,因此还并不认认同上次和秦铮的交谈中,秦铮所说的道理。
但有一点光绪还是明白的,清廷是肯定保不住了的,而自己的性命也就在华东政*府的一念之间,如果不顺着华东政*府的意思办,肯定是小命不保。光绪本来也不是什么意志坚定的人,而且一生受慈禧的控制,早己习惯了逆来顺受,因此也很快就适应了这个结果,这时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这也是华东政*府敢于让他和徐世昌等人见面的原因。
光绪接着又道:“你们这次来天津虽是看我,但也不可误了国家大事,大清灭亡己是定局,你们且不可逆天而行,还是顺天应人,尽早和华东政*府协商好条件,使百姓免受战火之苦。”
徐世昌忙又道:“皇上宅心仁厚,一片爱民之心,必为万世所敬仰,臣等必不负皇上之托。”
光绪又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你们去吧。” 又转头对载涛道:“华东政*府会再安排时间,让我带二弟一起见你,今天就不见了,改天见了我们再叙兄弟之情。”
众人又向光绪告退,这才离开。而回到了住所之后,徐世昌对唐绍仪、载涛道:“皇上的意思己经十分明确了,我们且不可有违皇上之意啊。”
唐绍仪连连点头,道:“极是,极是,还是依圣意行事为好啊。”
载涛道:“我只是来看望皇上和兄长,一切全凭两位大人做主也就是了。”
于是就在第二天,徐世昌和唐绍仪两人就和华东政*府进行北京投降的谈判。其实到了这一步,也没有什么好谈的,毕竟清廷根本没有什么筹码,无非是确定人民军进入北京的时间,双方交接的程序等等。
华东政*府也没有提出什么苛刻的条件,只是要求进入北京之后,废除满人特权,施行土地改制,这两条在当初华东政*府和清廷谈判时也提出过,现在只不过重申一遍,但也承诺,除了这两条以外,人民军进城之后,会保障官员、权贵的安全和财产等,以及清朝的皇陵。叧外华东政*府还答应,在人民军进城之后,如果有人希望离开北京,迁移他乡,华东政*府也可以放行,并且为他们开出通行证,让他们可以平安离开北京。
原来就在昨天,第5野战军经过了5天的行军之后,先头部队终于到达宣化府,并且没有费多少功夫,就成功的攻占了宣化城,从面彻底切断了北京的西面通道。不过通过俘虏人员的交待,就在前一天,原肃亲王善耆、恭亲王溥伟,铁良等人一伙队伍计约5、6000余人,己从宣化通过,并且还从宣化城里带走了不少的粮食、驴马牲口等。
虽然和另两支军队相比,第5野战军几乎没有经历过多少战斗,既使是最后攻占宣化城,也就是只开了几枪,守城的士兵就吓得四散奔逃,基本可以说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宣化城,但这次战斗中,第5野战军的任务也丝毫都不轻松。从第5野战军的出发地点到宣化城的路程不超过300公里,但大部份都是山路,而且不是华东政*府的控制范围,因此第5野战军在行军中途,包括占领宣化城基本都得不到任何补充,只有等到华东政*府彻底占领北京,才能打通到宣化府的补济线。
而第5野战军在出发之际,必须要带足15天的食物补济品,以及足够的弹药,使队伍携带的辎重极多,远超过了一个野战军出击时正常的携带量,加上又是山路行军,道路崎岖,地理不熟,因此即使是轻装上阵的先头部队,也需要5天行军才能到达,而后续的大部队至少还需要3-4天的行军时间,最终还是没能够截住原肃亲王善耆、恭亲王溥伟,铁良等人的一伙队伍。
不过就在人民军攻占宣化城的当天,就截住了近百名从北京逃离的人员,基本都是满族权贵或是清廷的高官要员。他们都是得知了原肃亲王善耆、恭亲王溥伟,铁良等人的一伙队伍离开北京之后,恐慌情绪大增,于是随后也跟着一起逃离北京,但终究却是晚了一步,被人民军给截住了。
攻占宣化城的人民军将情况向天津的秦铮进行了反应,询问是否派军队追击原肃亲王善耆、恭亲王溥伟,铁良等人的一伙队伍。因为他们刚刚通过宣化城不久,而且队伍的辎重行李众多,行军肯定不快,如果现在追击,估计只用2-3天的时间,就可以追上。
但秦铮经过思考之后,认为不必去追击己经通过宣化城的清廷人员,只用守好宣化城,并在大军到达之后,分兵攻占周边的其他县镇地区就行了。因为这次作战的主要目标是占领北京及周边地区,一但追击己经通过宣化城的清廷人员,就必然将战争扩大到山西县境内,这是下一阶段的事了,而且这些逃离了北京的清廷人员也翻不起多大的浪来,因此在这个时候沒有必要再节外生枝了。
当然这件事情也提醒了秦铮,在北京城里应该还有不少满族权贵对华东政*府的统治不满,因此不如把所有想走的人都放走算了,这样在华东政*府控制北京之后,可以减少反对者的力量,毕竟虽然这批人不足以对抗华东政*府,但到底都是多年在本地居住的本地人,人地两熟,如果诚心给华东政*府找别扭,也能制造相当的麻烦,而且放他们离开虽然会带走一些财产,但他们的房产和地产这样的不动产却只能留下来,最终当然是甴华东政*府接收,确实才以省去很多的麻烦。
秦铮的这个建议上报结青岛之后,很快就得到了批准,于是这时也向三人提出来。
在徐世昌、唐绍仪看来,华东政*府开出的条件确实不算苛刻,真正受损的其实主要是满人,因为北京周边的土地,基本都在满族权贵的手里,汉人拥有北京周边的土地并不多,而废除满人特权,更是不关汉族的事,完全可以接受。其他方面,人民军的军纪一向严明,这是有口皆碑的事情,完全可以信赖。
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双方就基本谈好了投降的条件,并最终确定,正式投降的时间是三天之后,第四天上午8点整,算上三人回程的时间,实际留给北京城讨论及准备的时间只有2天多。同时华东政*府还声明,这是最后一次机会,第四天上午8点过后,如果清廷还不投降,人民军将向北京城发动进攻,届时后果自负。
当天晚上,载涛得以再次和光绪相见,这次还有载沣,兄弟总算聚在一起,才有时间说一些私事,并互相说明了各自的情况,其实才分开不到10天,却似恍若隔世一般,而载涛也将醇亲王府遭到劫抢的事情告诉载沣,好在是虽然损失了一些财物,但载沣的家属人员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而光绪又再次咛嘱载涛,回去之后,一定要尽力劝说朝中的大臣,停止抵抗,向人民军投降,并且又将一封自己的亲笔信交给载涛,让他带回北京去。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二七七章 接管(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徐世昌、唐绍仪、载涛三人自然不敢怠慢,在次日乘座火车到达北京,下车之后都来不及回各自的府邸,就一起连袂来见张之洞。
见到张之洞之后,载涛首先呈上了光绪的书信,张之洞看了之后,道:“这就是皇上的意思吗?”
徐世昌道:“千真万确,这就是皇上的意思。”
载涛也道:“是皇上亲手将这封书信交给我的,而且还再三咛嘱我,一定要依信行事,切不可迟误,有负圣意。”
而徐世昌、唐绍仪两人又将和华东政*府的谈判结果都告诉绐张之洞,等听完之后,张之洞也点了点头,道:“即是如此,那么不可迟疑,几位请在此稍等片刻,我立刻招集其他人来聚议,今天就定下来。”
三人一想,这样也好,早点把投降的事情确定下来,也免得夜长梦多,而且华东政*府留给清廷的时间也不多,因此能抓紧一点,当然是更好。
大约1个小时左右,大臣们就到齐,张之洞首先当众宣读了光绪的书信,而载涛也再次向众人证明,这封信确实是光绪的真实意图,徐、唐两人又公布了谈判的结果。而张之洞也不再向众人询问,当场就宣尊光绪之令行事,向华东政*府投降,并按期开城,和人民军办理交结事宜。
和上次相比,张之洞的决策明显果断得多了,一改此前犹疑不决的作风。其实张之洞能够与曾左李并尊,当然是有他的道理,当年的清流四谏,其他三人早就泯灭无声了,只有张之洞不仅屹立不倒,而且还位极人臣之极,自然是相当的手腕和能力的。
在徐世昌、唐绍仪、载涛三人去天津之后,张之洞根本没有闲着,而频频联络其他大臣,一方面了解他们的态度;一方面又向他们并陈明厉害,将他们拉陇到自己这一边来,当然这时大部份官员也都明白现在的局面,可以说投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在这短短的几天内,张之洞就拉陇了很多官员,因此今天张之洞才敢果断决策。
而就在张之洞做出决定之后,立刻得到了大部份大臣的赞同,虽然还是有少数人反对,但张之洞这次就没有模糊,并抬出光绪来压制,因为这时有相当一部份官员都逃离了北京,留下来的官员大多数都是主张投降,反对的声音十分微小,而且张之洞又抬出光绪,虽然光绪没有什么权威,而且现在已是华东政*府的俘虏,但在名议上他仍然是清廷的皇帝,这块大招牌在大义上还是很有用的。
反对者本来就人单势孤,加上在大义上又不占优,因此自然扭不过张之洞,投降的事宜也就这样决定下来。
接下来的两天,张之洞、徐世昌、唐绍仪、载涛等人也都没有闲着,一方面是要做投降交接的准备;另一方面也要防备少数反对投降的大臣孤注一掷,挺而走险,组织兵变,好在是载涛回京之后,又重新执掌了禁卫军,有这一部份军权在手,才使张之洞等人的底气足了几分。
其实还真有反对投降的大臣去鼓动军队发动兵变,但军队也明白,死守北京只有死路一条,投降还有一线生机,毕竟人民军的名声还不错,从来没有杀俘的行为,自然不愿发动兵变,自寻死路。
就这样平安的渡过了两天,在第4天清晨,张之洞、徐世昌、唐绍仪、载涛等人打开北京城正南的永定门,走出北京城,与华东政*府的接收人员见面。
代表华东政*府与清廷进行交接的是第11野战军的司令刘仁轨,和张之洞相见之后,互相客气了几句之后,刘仁轨下令军队进城,各支部队分别进驻到自已驻守的地点。
这两天人民军也都做好进驻北京的准备。北京城的规模庞大,而且需要驻军守备的地点多达40余个,包括全部的14个城市,各处的宫殿、皇家园林、各官府衙门以及部份官员权贵的府邸,人民军也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布置,当然也再次强调了进城之后的军纪和应注意的事项,因此军队进城之后,各司其则,各行其事,井然有序,丝毫不乱,而且军队也确实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当然清军也十分配合,整个过程也都十分顺利,仅仅只用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人民军就完面控制了北京城。
而就在第二天,秦铮、周萍、曾东等人到达北京,北京地区管理委员会和北京市政*府同时成立,相关的官员也都正式上任,并与原北京的相应官员进行了北京城的户籍、书册等资料的交接,同时随他们一起抵京的国民护卫队也接管了北京的防务,也像征着华东政*府全面接管了北京的军政财等全部事务。
华东政*府对接管城市己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虽然北京是乞今为止,华东政*府接管的最大城市,但方法是完全一样的,接管城市之后,首要的任务就是稳定治安,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而这方面对华东政*府来说,当然不是问题,就在昨天人民军进城之后,就抓捕了百余名趁乱闹事,打劫殴斗的人员,而国民护卫队也接管了北京的防务,立刻就开始了常规的巡逻活动,抓捕偷盗、抢劫、打殴的人员,因此北京的社会秩序也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只是居民还心存疑虑,敢上街的人并不多,当然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其次就是恢复经济,只有经济恢复了,社会生活才算是完全恢复了正常。这一点的难度,就要比治安难得多,毕竞要恢复经济,需要商人们开始经营,至少大部份店铺要开门营业,但商人们都是比较警慎的,就算是治安好了,也会在观望一些时日。或者是就算开业了,也会抬高价格,造成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而遇到这样的情况,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强令店铺营业,恢复商业经营,并且严令不许涨价;二是引入一批外来的商人,带动经济活动;前一种方法相对简单,成本也不高,但也容易给商人们造成蛮横不讲理的印像,后者当然不会损坏占领者的名望,但需要调动大量的资源。
此前华东政*府会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使用,当然大多数时候,都会采用前一种方法,毕竟简单,用时少,见效快,有时也会两者并用,虽然暂时会对华东政*府的名誉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可以在以后的统治中慢慢的恢复。
不过北京不同于其他的城市,因此华东政*府决定以第二种方式为主,在前期的准备工作时,就在天津屯积了大量的生活日用商品,就在秦铮等人到达北京的第二天,在北京城中出现了20余个临时商铺,虽然种类不算丰富,但基本都是日常用度的物品,而且数量充足,价格虽然比平常略高一些,但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于是首先是临时商铺附近的居民出来选购,很快周边地区的居民也都过来,毕竟生活日用品总是都需要的,而商人虽然警慎,但嗅觉也是相当灵敏,就在次日,就有少数店铺开门营业,价格也没有多少上涨,而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开门营业的店铺也越来越多,而物价也始终保持着稳定,因此北京的经济也在快速的恢复。
社会秩序、经济都在稳定的恢复,北京政*府也开始其他的工作,整理城市的各种资料,登记人口,住宅,绘制城市地图,编定街道名称,建筑的门派号码等等,这些也都是为了以后的管理服务。
而在这段时间里,北京地区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主要有二项,一是指挥军队,控制北京城的周边地区,毕竟北京地区是一个大概念,不仅仅只是一个北京城,还包括周边的广大地区,以及附近的几个县城。
另一项工作则是以光绪的名议发布一份【清帝退位声明】,以宣告清廷正式结束,并且以清廷皇帝的名议正式承认华东政*府取代清廷,这虽然只是一个形式,但在政治上是十分重要,而且是极有必要的。对国内来说,还有大部份地区不属于华东政*府的管辖范围,在名议上这些地区仍然是清廷的地盘,和华东政*府处于敌对关系,但有了【清帝退位声明】,情况就不同了,至少其他非华东政*府的管辖地区再清廷的名议作为号招,来对抗华东政*府,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合法性了。而决定向华东政*府投降的原清廷地方官员也能为自已找到充足的理由,不必担心背负贰臣或叛徒之名。
而在国际上,也为华东政*府取代清廷提供了合法性,自从华东政*府出兵以来,在国际上对华东政*府的攻击言论就一直层出不穷,而且又以日俄两国表现的由惹眼,这段时间内,两国连续指责华东政*府的行为属于反叛行动,并要国际社会同共谴责华东政*府,也得到英法荷萄西等国的响应。而且就在两天前,日俄两国还联合发动号招,要求举行国际会议,来讨论中国的当前局势,支持清国政*府,阻止华东政*府的背叛行为,并对华东政*府进行制裁。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二七八章 接管(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虽然华东政*府并不害怕开什么国际会议,毕竟国际上的那一套,在旧时空里早就见惯了,现在华东政*府的体量,也不会害怕什么国际制裁,首先是国际社会还是一盘散沙,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组织,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国际盟主,世界的主要国家本身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各怀鬼胎,根本组织不了一次全面的国际制裁;其次是现在的全球化分工还没有形成,以华东政*府目前拥有的领土、人口、资源,也完全可以支持自己内循环发展。
但这也并不等于华东政*府可以任由日俄两国在国际社会中上窜下跳,卖力表演,如果两国真的组织起一场国际会议,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都是对华东政*府在国际舆论中都是十分不利的,而且这也会让国内的清廷反对势力感到有力量支持,从而増加了他们对抗华东政*府的勇气,虽然这依然不可能阻止华东政*府的统一行动,但也能给华东政*府多制造一些麻烦。
当然现在华东政*府在国际上也不是孤军奋战,不仅是自身己经有足够的份量和地位,而且在国际也结交了一批利益紧密的国家,因此也有足够的能力对日俄二国进行反击。
于是华东政*府一方面在自己的新闻媒体上发表评论文章,严厉的反驳日俄二国的行为,指出华东政*府取代清廷,是历史的必然,大势所趋,是正义行为;另一方面也在与自己关系较好的国家,如德国、美国的新闻媒体上发表文章,指出清廷代表的是落后、野蛮,而华东政*府则代表文明、进步、开放,因此淸廷必然走向灭亡等等。
而光绪代表清廷发布的退位声明,也是华东政*府舆论反击的重要一环,因为这不仅可以为华东政*府舆论反击提供足够的法理条件,也让其他支持华东政*府的国家提供了足够的理由,虽然谁都明白这份清帝退位声明的实质是怎么一回事。但在台面上是说不出来的。
同时华东政*府也通过其他的渠道,向英法二国发出了警告,如果英法二国参加日俄主导的国际会议,所产生的后果将由两国自己负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