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这是在第二天的【中华时报】的头版发表的题为【并不是所有死者都可以原谅】的社评,就是针对这次借丧事为由,为参与投机商人开脱的舆论。是由程灵希亲笔所写,李松晨看了以后,也十分满意,认为完全可以反击这次的舆论攻击,又进行了几处修改,在【中华时报】上发表。
果然,这篇千余字的社评发表之后,顿时风向大变,不仅许多报纸纷纷转载,而且还有一些报纸也都各自发表各自的社评、社论等文章,都是严厉的指责这些商人,一方面众人都知道【中华时报】相当于是政*府的喉舌,代表着政*府的立场,那么这篇社论也表明了政*府的态度,因此到这个时候,谁还会那么不知趣,和政*府对着干;而在另一方面,这篇社论也确实写得很好,将其他报纸上含糊带过去的内容,也就是这几名商人是为什么破产,为什么自杀的原因说得十分清楚,由其是假设投机商人成功之后的情况,也引发了不少的共鸣,毕竟在抢购物资、哄抬物价的时间内,确实是引起了许多的恐慌情绪。
丧事虽然还在举行中,但声势己明显低调了不少,甚致是还被看热闹的民众指指点点,不少人还骂骂咧咧,其他商人们见风向不对,也都纷纷避之不及。
参与投机的商人们这时也彻底的认了命,虽然丧事还要继续办下去,毕竟钱都己经收了,不能半途而废。另外物资还是要都买给华东政*府的。
而就在这时,又暴出了一个重磅消息,在福州登陆的溥儁宣布正式称帝。
原来松涛发电给各省的督抚大员,要求他们都支持溥儁称帝,但各省的督抚大员都没有理他,一来是载漪、载澜兄弟在庚子国变时期的表现太糟了,各省的督抚大员对他们都没有什么好感;二来是清廷灭亡之后,各省的督抚大员都相当于是割据独立,自然也都不希望再有一个皇帝来管着自己,因此都装没看见。
见发出的电报没有回音,松涛、载漪、载澜也都有些沉不住气了,而在载漪、载澜兄弟背后支持的日本人这时也都不方便出面劝说各省的督抚大员,因此也都十分着急。
而且又怕夜长梦多,万一各国出面干涉,那就不好办了,于是众人协商之后决定,索性就让溥儁直接称帝算了,毕竞称帝之后就有了大名议,各国再想反对干涉,也就来不及了。
于是松涛、载漪、载澜立刻行动起来,修台祭天,让溥儁称帝,并定国号为奉德,定都福州。溥儁称帝之后,立刻任命载漪为摄政王,并兼任军机领班、吏部尚书,载澜任户部尚书,军机处行走,原闽浙总督松涛任礼部尚书,军机处行走,同时又聘请日本人福岛安正,野村太郎,大岛福茂三人为国事顾问。这样日本人也终于从幕后走到前台来了。然后溥儁又分派使者,到各省传旨,给各省的督抚大员颁发新的委任书,所有督抚大员的官职都不变,并且还加封了一些爵位、虚衔。
松涛、载漪、载澜心里都清楚,现在各省的督抚大员都等于是割据独立,自己根本就管不了他们,因此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依然保持这些督抚大员的职位,而且还给加爵,没封候的全部封候,己经封候的就加封公爵,只要各省的督抚大员接受了新的委任书就行,但只要求他们上折朝贺新君登基。这样也就是承认了溥儁的皇帝。
不过这样一来,日本也从暗处走到了明处,谁都知道溥儁称帝是日本一手策划的结果。鲍威尔在愤怒之下,招见了日本驻南京领事小田彻二郎,严厉的指责日本政*府的行,而小田彻二郎则一再表示,自己对此一无所知,这件事情与自己无关。
当然不仅仅是鲍威尔,英法俄三国驻日本的大使也都聚集到日本外务省,要求日本政*府对此进行解释,因为按照【四国同盟】条约,四国在中国的行动应该互相通报,而日本竟然私自行动,拥立溥儁称帝,这是严重违反【四国同盟】条约的行为,因此必须给三国一个交待。
但三国都没有想到,日本政*府一口咬定,溥儁称帝的事情,自己根本不知情,至于溥儁任命几名日本人为顾问,那是因为他们和载漪、载澜的私人关系良好,并不代表日本政*府的态度。
不过英法俄三国都是老狐狸,当然不会被日本这几句花言巧语迷惑,只是日本政*府就是死不承认,也没有办法。而就在这时,跟随原肃亲王善耆、恭亲王溥伟等人一行的原英国驻清廷公使朱尔典给国内发了一份电报,一方面严厉指责鲍威尔的失职;另一方面又向英国建议,当务之急,就是要立刻也奉立一个新皇帝,这样在大名义和法理上,才能福建的奉德朝廷相抗衡。
原来在鲍威尔发起对华东政*府的经济战之后,朱尔典就一直严密关注着局势的进展,因为他心里十分清楚,一但经济战成功,那么鲍威尔肯定会成为英国在中国地区的最高负责人,而自已这个前驻清公使也就只能靠边站了,要么是回国另找他途,要么就是在鲍威尔的领导下,继续留在中国工作。只是现在自己身在北方,分身乏术,因此急也没用。当然他也认为对华东政*府的经济战,也没有那么容易取胜的,鲍威尔毕竟还是欠缺经验。
果然,局势的进展就如朱尔典预料的那样,鲍威尔不仅输掉了对华东政*府的经济战,而且还被日本摆了一道,暗中拥立溥儁称帝,因此朱尔典也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立刻给国内发电,一方面先痛踩鲍威尔,让他翻不了身;另一方面又建议英国干脆也立一个新皇帝,这样不仅能和奉德朝廷相抗衡,而且自己作为英国在这位新皇帝身边的代理人,也将可以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三三三章 称帝(上)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原肃亲王善耆、恭亲王溥伟,贝勒载洵、溥伦、毓朗,镇国公载泽等人带着一干清廷的宗室大臣等人员逃离了北京,首先到达太原,和山西巡抚吴怀汇合,然后就在太原暂时休整。
新年之后,北京发生了雌雄双燕连环盗窃案,随后在上海又发生了挤兑银元和哄抬物价的事件,因为青岛方面要全力支援上海的经济战,因此向西北进军的计划,也暂时停了下来。这也给善耆、溥伟等人赢得了不少时间,可以从容的在太原进行休整准备。
本来太原是慈禧计划西逃中重要在一站,因此在这里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不量贮备了大量钱财、物资、军火,而且还有一个协的军队驻守,结果这些东西慈禧一点都没有用上,到是让善耆、溥伟等人捡到了一个大便易。
原本善耆、溥伟等人从北京撤离就走得十分匆忙,虽然在撤离之前洗劫了几个王府,抢到了一些金银物资,但粮食物资却不多,而随行的军队主要还是铁良手下的3000多败军,再就是各宗室权贵的家丁,以及在撤退途中,收容的一些军队。因此太原的军队、物资自然是有大用。
溥伟和善耆协商之后,决定首先动员太原的旗人随宗室队伍一起逃亡,这样可以扩大自己的队伍以及人口数量,以及军队扩编的来源,而且在他们两人看来,旗人还是要比汉人更可靠一些,而且日后南下定居,那么这批旗人就是自己统治的基础。
而为了鼓动太原的旗人随宗室队伍一起走,宗室队伍也大造谣言,说人民军所到之处会杀光所有旗人,当然如果有汉人也愿意随宗室队伍一起逃亡,当然也是欢迎的,毕竟追随的人员越多越好。
其次是尽可能多收集金银、粮食物资,越多越好,毕竟这次逃亡南下,行程数千里,消耗巨大,因此金银粮食这些东西,自然是多多益善,再次就征集马驴骡等牲口以及车辆,金银物资、粮食,包括人员都需要车马运送,这样不仅可以加快队伍行动的速度,而且可以减少消耗。
当然金银、粮食物资,马驴牲口以及车辆不仅是从各州府的府库中抽取,同时也像民间强行征收,反正宗室队伍也不会在太原停留太长的时间,因此也不用考虑民心。
而休整的另一个重点还是军事力量,太原的这一个协的驻军,是按新军的编制组建,武器装备也十分齐全,日常的训练也十分到位,军队的素质还不错,负责军务的铁良、良弼对这支军队也十分满意,因为在乱世之中,军队是最重要的资本之一,一下子得到了一个协的满编军队,自然是可以大大增强宗室队伍的实力,下一站再去西安,或者是南下,宗室队伍也有足够的底气。
当然铁良、良弼也知道,这支军队毕竟不是自己带的,要建立信任,还需要时间,因此不能将宗室队伍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这支军队的身上,于是铁良将自己手下的军队补充兵源,也编成了一个协,并定名为第一协,由铁良自己任统领;而太原的这个协定名第二协,由良弼任统领,这样宗室队伍中,就有两个协的正式军队,不仅实力大增,而且可以互相牵制。
除此之外,铁良又编制了三支队伍,首先是从逃亡的各宗室权贵的家丁中抽调年轻强壮者,编成武卫军,共计1200人,由溥伦为统领,负责保卫宗室权贵以及家属的安全;其次是编制了一支骑军,共计800人,负责以后行军的侦察、探路、传报等工作。另外又编制了一支人数为3000人左右的辅军,其实就是杂军,负责看管运保护送的物资,以及中下层军官的家属和随行的人员。
另外还在太原发现了8门57毫米口径的轻型火炮,铁良将这批火炮编入第一协,又成立了一支炮兵部队,人数约为200人。
宗室队伍在太原停留了近三个月,共计获得了白银160余万两,黄金5000余两,各种粮食拆算约3000余吨,马驴骡等牲口6000余匹,各种车辆3000余辆。
在离开太原时,队伍己扩大到25000余人,其军队数量约为16000余人,宗室权贵的家属2000余人,中下层军官的家属及随行的旗人、汉人约7000余人。
由于这时宗室队伍的规模扩大了5、6倍,当然不能再向刚逃离北京时那样行动,而且随行的军队数量也大增,武器装备也算齐全,也有足够的自保能力,因此溥伟、善耆、铁良、良弼协商之后,决定将整支队伍分成三个部份行军,由第二协为前部,轻装出动,不仅负责开道,同时也为卮续队伍清理驻营的地点;第一协、武卫军以及宗室权贵以及家属为中部,并且携带全部的金银、以及一半的粮食物资;辅军以及中下层军官的家属和随行的人员为后部,并携带另一半的粮食物资。而骑军则分散成80人一队,分布在每支队伍的左右,以及前后,掩护队伍的行进,并且来回通报各部的情况。
这样一来,整个队伍的行动更为灵活,安全性也更强,因此队伍离开太原之后,一路西行,虽然也遭到几次土匪强盗的袭击,但也都被随行的军队化解,到是没有什厶损失。经过了20余天的行军之后,队伍终于到达了西安,和甘陕总督岑春煊相会。
众人相见之后,先是大哭了一场,然后岑春煊才将众人请进西安城中休息。
而进城之后,宗室队伍就收到了浙闽总督松寿要求各地督抚大员奉立溥儁为帝的电报。宗室队伍自然都愤慨不己,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才是清廷的延续,就奉立新君,也是从自已这批人中选,凭什么要奉立溥儁为帝,而且载漪、载澜等人在康子国变期间的表现,也很让这一批人看不上眼,溥儁的大阿哥也早就被废了,因此自然是更不会承认溥儁当皇帝。
于是善耆、溥伟,载洵、溥伦、毓朗、载泽、铁良、良弼等人协商之后,决定立刻发电,指责溥儁越暨,松寿妄为,并要求各地的督抚大员拒绝奉立溥儁为帝。
不过这个决议被随行的英国公使朱尔典阻止,朱尔典认为各地的督抚大员是不会轻易的接受奉立溥儁为帝的,因此宗室队伍在这个时候不要急着发声,而是先观望一下局势的发展再做决定。其实是朱尔典现在不了解南方的情况,也不知道这时英国国内的态度,万一是国内的风向变了呢,这就需要时间和国内沟通,并了解南方的局面,再做决定,而不能让宗室队伍马上表态,否认奉立溥儁为帝。
宗室队伍当然不敢轻视朱尔典的态度,毕竟他们也都清楚,既使平安到了南方,也需要有英国的支持才能立足,自然就不能轻易否定朱尔典的意见,而且朱尔典所说的也不无道理,因此也不妨再观望一段时间。
而朱尔典立刻和国内、南京、青岛、上海等地频频沟通,很快就了解清楚南方的情况,溥儁称帝根本不是英国的计划,而且此前由南京领事鲍威尔主导的上海经济战也彻底输了,好在是南方各地的督抚大员们也根本不鸟溥儁,对松寿发出的电报,根本就没有人理睬。因此无论是朱尔典还是宗室队伍也都放心了,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各地的督抚大员都支持奉立溥儁为帝,那样一来无论宗室队伍怎么说,恐怕都没有用了。同时朱尔典也不用担心自己的位置被鲍威尔取代了。
那知尽管没有得到各地督抚大员的支持,溥儁居然还是正式称帝了,而且还暴露了背后的日本支持,朱尔典立刻意识到机会来,于是又给国内发去一份电报,一方面严厉的攻击鲍威尔失职,这样重大的事情,竞然一点察觉都没有,导致现在让英国十分被动,因为福建也属于南方,日本支持的势力己经正式称帝了,尽管没有得到各地督抚大员的支持,但日本可以慢慢施压;英国原来支持的势力还在西安,显然是落后了,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无疑是鲍威尔了。
另一方面,朱尔典又建议国内,立刻在宗室队伍中扶植人选称帝,这样在大义上可以和日本支持的溥儁相抗衡,同时劝说各地的督抚大员,要求他们不要承认溥儁的皇位。
几天之后,英国回复朱尔典,同意朱尔典的建议,立刻在宗室队伍中确定人选,扶植称帝,并且尽快南下,毕竟只有在南方,新皇帝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才有真正的用武之地。另外也告诉朱尔典,国内己经要求鲍威尔回国,实际就是免职了,而南京领事的位置由参政代理,并由朱尔典管理,而且等朱尔典到达南方之后,将全面负责中国的外交工作。
收到国内的电报之后,朱尔典也十分高兴,于是立刻去拜访宗室,并以英国的名议向宗室们建议,尽快称帝。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三三四章 称帝(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其实在松寿发电,要求奉立溥儁为帝的时候,在宗室队伍中,就有不少人在私下里议论,以称帝来和溥儁对抗,但这些讨论始终都没有摆到台面上来,因为一个最敏感的问题,谁来当这个皇帝。
毕竟皇帝只能有一个,而一但有人当了皇帝,那么宗室队伍的性质也就变了,虽然现在宗室队伍是以善耆和溥华两人为首,但总体来看还是一个集体决策制,重大问题是由十几名宗室集体协商决定,而能够参与决策的这十几名宗室,大体是平等的,而其他宗室虽然不能参与决策,但却可以依附能参与决策的宗室,发出自己的声音。善耆和溥华也只是一个领头人,并没有独断专行的权力。虽然还样做的结果会导致决策难产,互相扯皮弄筋,但可以加强宗室们的凝聚力,并充份考虑绝大部份宗室的利益,而且在这危机的关头,宗室决策也少了许多扯皮拉筋的事,因此缺陷并未显现出来。
但有人当了皇帝之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从理论上来说,皇帝是可以独断专行的,而且大伙就从合作关系变成了君臣关系,再想有现在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声的局面,就不可能了,而且大多数人都自问是没有资格当皇帝的。因此众人也都有意识的回避这个问题。
但朱尔典正式向善耆和溥华提出,以称帝与溥儁的势力对抗,并且在宗室队伍中尽快确实称帝的人选,终于将这个宗室们都有意识回避的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了。
英国政*府的态度当然是不能无视的,而且现在的局面,宗室队伍也真的是有必要称帝了,毕竟溥儁已经正式称帝,如果宗室队伍这边还不称帝,在与溥儁势力对抗时,也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了,因此善耆和溥华招集宗室要员,商议称帝的事宣。
要称帝当然首先就要确定谁来当这个皇帝,首先当是血统关系,和光绪,或是光绪之前的同治、咸丰血缘越近越好,这样一来,就将善耆、毓朗、铁良、良弼、荫昌等人全部排除。
另外考虑到新皇帝是清廷的延续,而前两位皇帝光绪、同治是平辈人,因此最好是由比光绪、同治晚一辈的人继承,在庚孑国变期间,慈禧选溥儁为大阿哥,就是他要比光绪、同治晚一辈,这样从法理上说,在溥儁继位之后,就可以同时尊奉光绪、同治两位先君,也就是一人挑两家。那么载洵、载泽这些载字辈的宗室也就被pk掉了,于是皇帝的候选人实际就只剩下溥华、溥伦两位溥字辈的宗室。
溥华、溥伦相比,明显是溥华更适合继承皇位,首先从爵位上说,溥华是亲王,溥伦是贝子;其次从血缘上说,溥华的祖父,第一代恭亲王奕訢是咸丰帝的亲兄弟,还没出三代,而溥伦和皇室的关系,则要上朔到康熙时期,而且溥华今年29岁,在宗室之中也有聪惠博学的名声,同时他的祖父第一代恭亲王奕訢更是被公认为宗室中的奇材,这也给溥华增加了一层光环,因此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说,溥华都是最合适的皇帝人选。
于是宗室们协商的结果,就是由溥华继任皇位,而溥华心里自然高兴,其实他也自认为这个皇帝的舍自己其谁,不过戏还是要演全套的,溥华立刻起身,作出一付惶恐的样孑,连连表示自己无材无德,决不敢妄承皇位,甚致还不惜跪伏于地,放声大哭。
当然其他的宗室们也十分配合,也都跪下,表示现在是大清的危急存亡之际,只有溥华有资格继任皇位,因此请溥华以江山社稷为重,不要再推辞。
但溥华依然不授,又再三推辞,最后众宗室们七手八脚将溥华从地上扶起,坐到正座上,然后众人一起跪伏在溥华面前,三呼万岁,而溥华见实在推不掉了,只好免为其难的表示,自己本不想为尊,只是见众人一番诚意,因此暂居尊位,如果日后德不配位,自己自当退位让贤。就这样,在宗室们互相配合之下,也总算是将这出戏给圆满的演完了。
既然皇帝的人选定下来,也就不再拖延,毕竟那边溥儁己经称帝了,这边再不快点,就被动了,因此能简则简,于是三天之后,溥华在西安称帝,定年号德佑,并尊同治、光绪为先君,同治己有庙号和谥号,于是众宗室协之后,尊光绪庙号德宗,谥号景皇帝,全称: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 端俭宽勤景皇帝。 尽管现在光绪实际依然健在,但现在溥华需要给光绪上尊来宣示自己的正统性。
定了年号,又尊谥了先君,接下来就是封官,善耆任军机领班,载洵、载泽、毓朗、铁良、吴怀、岑春煊等6人入选军机,参与政事。
而溥伟称帝之后,本打算也学溥儁一样,发电给各省的督抚大员,要求他们朝贺自己登基,但朱尔典劝他不要这样做,因为在此之前,各省的督抚大员没有给溥儁发电朝贺,也同样不会给他发来朝贺的电报,因此这样做除了有损自己的威信之外,没有别的意义。不如等南下之后再说。
这种话当然也只有朱尔典能说,其他人就算知道这个道理,但也不便说出口来。溥伟也是明白人,也知道自己现在虽然当了皇帝,但对各省的督抚大员根本没有约束力,因此只是发电给各省的督抚大员,告诉他们自己登基称帝,到并没有要求他们发电朝贺自己登基,这样也没有和各省的督抚大员彻底撕破脸,日后自己南下之后,互相也有缓和的余地。
但对溥儁可就没有那么客气,毕竟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因此溥伟发出的第二封电报就是给溥儁的,指责溥儁是妄自加尊,越暨自大,有违礼法,要求溥儁立刻辞去帝号,向溥伟上表认罪,同时也表示自己宽大为怀,会赦免溥儁的越暨之罪。
载漪、载澜、溥儁以及他们背后的日本人都没有想到,溥伟会在这个时候突然称帝,本来溥儁称帝之后,日本也从背后走到前台来,因此也就没了顾忌,于是频频出访各省的督抚大员,或是威逼,或是利诱,要求他们承认溥儁的皇位。
但各省的督抚大员都是在官场打了几十年滚的老油条,谁都明白溥儁不过是日本立的一个傀儡皇帝,自然是都不会承认溥儁的皇位,而且现在日本也是中干外强,对各省的督抚大员造不成实质的威胁,当然英法等国也都极力的劝说各省的督抚大员不要承认溥儁的皇位,还表示英法等国会阻止日本的威胁,因此也都有了底气,结果日本的游说劝说根本没有用。
而现在溥华也称帝了,更是对溥儁不利,因为在清廷中,溥华的名声确实要比溥儁好得多,因此溥华称帝之后,溥儁的处境将更为艰难,但几位日本顾问还没有和载漪、载澜商量出对策,溥华的电报就发到了福州。接到电报之后,载漪、载澜又惊又怒,而日本顾问也知道,必须要尽快的对溥华的电报进行回应,拖得越久,对溥儁越是不利。
于是几位日本顾问和载漪、载澜协商之后,立刻给溥华回了一份电报,内容是指责溥华才是越暨自尊,并且以溥儁曾被立为大阿哥,实际就是太子来证明溥儁称帝的合法性,溥华才是私自称尊,因此也要求溥华立刻除于帝号,上折请罪,同时还发电给各省的督抚大员,要求他们不得承认溥华的皇位。
其实现在各省的督抚大员既不会承认溥儁的皇位,也不会承认溥华的皇位,因此溥儁的这个行为不过是个顺势而行,造成一种各省的督抚大员听溥儁的命令的势式。
溥儁的回电自然也激怒了溥华等人,由其是溥儁发电给各省的督抚大员,要求他们不得承认溥华的皇位,更是借顺水人情,于是溥华等人协商之后,也给各省的督抚大员发了一份电报,历数了溥儁的十七条罪状,首先当然是否定溥儁的大阿哥称号,因为这涉及到溥儁称帝的合法性,而且溥儁的大阿哥称号也确实被光绪明令废止了,因此到也不算有错,其他的罪状还有不敬祖宗、不孝父母、举止轻浮、行为荒辱等等。
1...492493494495496...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