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汪军道:“我是担心,在以后的历史上,把南方的战乱都算到我们的头上,这恐怕对我们的名誉有损害啊。”
王云鹏道:“这仗是溥伟和袁世凯他们打的,又不是我们发动的战争,能对我们的名誉有什么影响。”
游明钱也道:“就是,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只要是我们最终统一中国,那么历史还不是由我们写吗!怎么会对我们的名誉有影响呢!所以这个担心没有道理,我同意政委的意见,买武器给老袁,让他们打得越凶越好。”
夏博海也点了点头,道:“那就这么定了,通知上海那边,告诉袁世凯,我们答应他的要求,卖给他武器弹药。”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三八六章 军火交易(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收到上海的回复,得知华东政*府同意卖给自己武器弹药之后,袁世凯也不禁大喜过望,站起身来在屋里转了两圈,连挥了几下拳头,一连声道:“太好了,太好了。”
其实现在袁世凯的军队到并不缺武器,不过武器弹药当然是越多越好,一则是有备无患,毕竟在战场上,武器弹药的耗量都很大;二则还可以用来扩充军队。而最重要的还是通过购买武器,和华东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也给自己保留一条退路。
当然袁世凯也清楚,华东政*府的最终目地是统一整个中国,他们卖给自己武器,不仅是赚钱,还是消耗南方各势力的实力,并不是真正的支持自己,但现在的燃眉之急是溥伟的进攻,因此先顾了眼前再说。毕竟华东政*府要进取南方,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
就在袁世凯兴奋异常的时候,有人来报,英国驻南京领事领事保罗*约翰逊求见。袁世凯听了,冷笑了一下,看来洋人还不死心啊!
本来袁世凯来南方就是各国推动的结果,而且各国原本的打算是支持袁世凯整合南方的势力,对抗华东政*府,那知袁世凯到了南方之后,却努力和华东政*府建立良好关系,并大力发展与华东政*府的经贸来往,这显然是有违各国促使袁世凯南下的初衷。
各国也曾隐晦的向袁世凯提出过警告,不要和华东政*府走得太近了,但袁世凯却只是打哈哈装糊涂,想含糊过去。而就在这时,溥伟一行人准备从北京逃离,英国公使朱尔典向国内建议,扶植溥伟一行人,一方面可以给袁世凯施加压力;另一方面也不是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其实朱尔典的建议也有自己的私心,如果英国全力扶植袁世凯,那么时任南京领事的鲍威尔就必然会受到重用,在中国的作用必然会超过自己,只有英国扶植溥伟,自己才有价值。
不过朱尔典毕竟曾是英国驻清廷公使,他的建议英国国内也不能不重视,而且朱尔典的建议也不是没有道理,拉一派打一派,制造平衡,也是英国的传统技能了,因此英国国内也决定减少对袁世凯的支持,转而支持溥伟。结果在英国的支持下,溥伟在西安称帝,并南下获取了四川、湖南、云南等地,而南京领事鲍威尔却由于制迨上海经济危机失利,被国内免职,朱尔典取得了在中国的最高位置,而新任的英国驻南京领事领事保罗*约翰逊也是由朱尔典推荐的人选,不会威胁到自己的位置。
但袁世凯那一边,虽然各国减少了对他的支援,但这时袁世凯己在南方站稳了脚跟,同时通和华东政*府发展贸易,能够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对各国的依赖也大大降低了,因此对各国的要求也更是不屑一顾。于是各国和袁世凯也是渐行渐远。只是双方在表面上还保持着大面不撕破。
而就在这时,华东政*府连续占领甘肃、青海等地,七世章嘉活佛也归附了华东政*府,虽然还剩新疆,但谁都不会看好新疆能够抵抗得住华东政*府的进攻,而一但华东政*府统一了北方,下一步自然就是向南方进攻了,因此英国也意识到,要尽快整合中国南方。
这时英国的扶植对像已由袁世凯变成了溥伟,于是一方面支持溥伟扩军备战,摆出一付大举东征进攻袁世凯的架式,另一方面又积极劝说袁世凯投降溥伟。
虽然袁世凯心里十分不爽,但出于数十年的习惯,对各国还是有不小的顾忌,并不想和各国彻底撕破脸,因此还是命人将约翰逊请进来,不过并没有起身迎接,一直到约翰逊被从人领到会客室里,才起了起身,皮笑肉不笑道:“领事先生,欢迎啊欢迎!”
约翰逊摘下礼帽,也欠了欠身,道:“总督阁下,冒味来访,还请恕罪。”
袁世凯呵呵笑道:“那里那里,本官欢迎都来不及呢!请坐,请坐,站着怎么说话。” 说着袁世凯己率先到沙发上,并且将整个后背都靠在沙发背上。
约翰逊道了一声谢,也在沙发上坐下,这时从人端上茶来,袁世凯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才慢条斯理道:“领事先生来见本官,不知有何贵干啊。”
约翰逊也喝了一口茶,道:“总督阁下,我们英国对目前南方的局势十分担忧啊!一但发生战争,决不是我们英国,以及其他各国愿意看到的结果,因此希望总督阁下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缓和局势。”
袁世凯“哼”了一声,道:“领事先生,如果您是希望缓和局势,那么可就是找错人了,最初的争端,是由溥伟挑起来的,我只是被迫反击,因此要缓和局势,首先还是让溥伟那边收敛一点。”
约翰逊摇了摇头,道:“总督阁下,我认为现在追究是那一边的责任,己经没有意义,毕竞冲突己经发生了,而且你们双方都有伤亡损失,因此寻找解决之道才是正确的选择。”
袁世凯道:“解决之道也很简单,就是让溥伟收敛一点,少挑恤一些,不就什么事都没了吗。”
约翰逊道:“不不不,总督阁下,那只能暂时缓和,并不能从彻底上解决南方的局势危机,早晚还是要再发生的啊。”
袁世凯笑道:“哦!那么领事先生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约翰逊道:“其实最好是总督阁下和溥伟陛下能够合为一家,成了一家人,自然也就不会再有冲突,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局势危机的最好方式。”
袁世凯冷笑了一声,知道还是劝自己归附溥伟的那一套,不过他这时还沉得住气,不动声色,看约翰逊还有什么话说。
果然见袁世凯没有说话,约翰逊又接着道:“总督阁下原本就是清国的臣下,素有名望,而溥伟陛下原本就有清国皇室的血统,又是清国的亲王,由他来继承皇位,延续清国的国脉,也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因此现在总督阁下更是应该归附溥伟陛下,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对抗你们共同的敌人才对啊!”
等他说完之后,袁世凯才道:“领事先生,我认为您的说法很有问题啊!”
约翰逊怔了一怔,道:“有什么问题!”
袁世凯道:“溥伟确实是亲王,也有皇室的血脉,但他并非是先皇的嫡亲子嗣,又没有先皇册封的诏书,如今竟敢自称天命,妄尊帝位,那里来的名正言顺呢,实在是大逆不道之举,本官一心效忠太清,岂能奉立这样的人为君呢!因此领事先生的建议,本官决不能从命。”
约翰逊连连摇头,道:“总督阁下,请恕我直言,您的态度才是不对的。现在清国的上一位皇帝,己成为华东政*府的俘虏,他又没有子嗣,也不可能立下诏书,难道就没有人能够继任皇位了吗!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清国后继无人,从此灭亡了,这恐怕不是一位忠臣应该做的事情吧。”
袁世凯道:“那么依领事先生的看法,只要是有皇室的血脉,而且出身高贵,才有资格继任皇位了吗!”
约翰逊道:“那是当然。”
袁世凯呵呵笑道:“这么说来,也不是溥伟一个人有资格继承皇位啊!比如福建的溥儁,他也有皇室的血脉,他的父亲载漪也是亲王,而且溥儁还曾被先皇册封为大阿哥,也就是相当于太子,因此从资格上说,本官到是认为溥儁比溥伟更有资格继承皇位啊。”
约翰逊听了,顿时张口结舌,过了好半天才道:“难到总督阁下打算奉立溥儁为清国的皇帝吗!”
袁世凯摇了摇头,道:“那到不是。现在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很多,本官决不能轻易决择。”
约翰逊也松了一口气,又道:“那么总督阁下认为,应该怎样选择新皇帝呢!”
袁世凯道:“我中华自古以来,都是主张立贤,唯有贤德之人才有资格为君,因此本官的意思是,必须选择一个贤明、仁德之人,才能做为新君。”
约翰逊道:“溥伟陛下素由贤名啊,至少他的名声要比溥儁好得多啊!”
袁世凯“哼”了一声,道:“名声的好坏是一回事,但俱体的作为又是另一回事了,溥伟称帝之后,先以诈术夺取湖南之地,对本官又是无故挑恤,咄咄逼人,这才占了几个省,还没有真正当上皇帝呢,就如此狂妄,那有贤君的样子,本官又岂能奉立这样的人为君呢!至于溥儁,本官也要再好好考查一番,看看他是否真有贤君之量,才能决定。”
约翰逊沉思了一下,道:“如果溥儁也不符合总督阁下心目中的贤君标准呢!”
袁世凯把两手一摊,道:“那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说是大清的气数已尽,难以为续,非人力所能挽回。而袁某一向忠于*大清,虽然无力回天,但也决不会做腻臣,那时自当是退归林下,从此不问世事。”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三八七章 军火交易(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约翰逊当然知道,袁世凯这完全就是在胡说八道,不过话说到了这一步,基本己经再谈不下去了,袁世凯显然是不会接受英国的建议,投靠溥伟,因此起身告辞道:“好吧,总督阁下的态度,我会如实的我国政*府反应的。”
袁世凯的心里冷笑,还敢威胁自己,现在可不是你们这些洋人一手遮天的时候了,虽然袁世凯对外国势力还有所顾忌,但要说害怕到也不至于,因此也笑道:“领事先生,请便,不过本官想提醒领事先生一句,也请领事先生转告贵国政*府。”
约翰逊道:“什么?”
袁世凯道:“我们中国的事情,最终还是要由我们中国人来解决,我看贵国政*府还是少操一些心吧。”
约翰逊心里也十分不爽,不过现在说什么也是没用的,因为这时英国也没有什么实质的手段能够威胁到袁世凯,因此只好道:“好,告辞了。”
而约翰逊离开之后,袁世凯立刻招来自己的心腹赵秉钧,让他立刻带着50万两白银,赶去上海和华东政*府签定购买军火合同,这50万两白银就是定金,而且交付时间越快越好。袁世凯到并不怕华东政*府收钱之后赖帐,因为从袁世凯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华东政*府在商业贸易上是相当讲信用的。
赵秉钧自然也知道,现在的局势紧急,因此也不敢怠慢,立刻带着银子,赶赴上海,同时袁世凯又立刻招集手下的众将,准备调动兵力,应敌溥伟的进攻。
到了南方之后,袁世凯一面扩充军队,一面对军队也进行重新编制,现在己编制了3个镇:第一镇统制吴长纯,第二镇统制吴凤岭,第三镇统制王英楷;6个协:第一协统领冯国璋、第二协统领段祺瑞、第三协统领曹锟、第四协统领段芝贵、第五协统领张怀芝、第六协统领张勋。并由徐世昌担任军务总办,王士珍担任参谋总长,赵秉钧任后勤总办。
徐世昌原本在北京为官,并在袁世凯的推荐下,进入了军机处,后来北京城破,清廷灭亡,徐世昌逃到南方投奔袁世凯,并且仍然被袁世凯委以重任;而段祺瑞本来被闲置,但他一直跟在袁世凯身边,不离不辞,袁世凯还是念及旧情,而且现在又是用人之际,因此又重新提拔段祺瑞任统领,带领一个协的军队。
等众将到齐之后,袁世凯首先向众将说明了当前的局势,与溥伟的战争己经是势在必行了,而诸将听了之后,也都十分愤概,纷纷表示要和溥伟打一仗,好好的教训一下溥伟。因为溥伟这帮人在清廷的时候,就有很强的排他情绪,只信任满族,而且又看不起汉族人,因此袁世凯手下的诸将自然也看溥伟这帮人不顺眼,另外他们也真没有把溥伟的军队放在眼里,自认为和人民军打不行,但打溥伟的军队还是绰绰有余的,正好借这一战多立一些战功。
而袁世凯见部下的士气颇高,心里自然也是十分高兴,毕竟军心可用,当然是好事,于是立刻下令第一协进驻修水、第二协进驻宜春、第三协进驻永新,守住由湖南进军江西的各个要路,第一镇、第二镇驻扎南昌,三路接应,第三镇进驻上侥,防范福建,其他三个协都留在安徽,作为预备兵力,同时袁世凯又命徐世昌,立刻再编制2-3个协,为后备兵力。
其实袁世凯对这一战也是信心十足,尽管溥伟的军队数量多,但打仗,由其是现在的战争,不是靠人多就能打赢的。不过袁世凯心里也十分清楚,现在自己的地盘、人口都太小,就算打赢了这一仗,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吞掉溥伟,因此袁世凯对这一战的目标也十分明确,就是夺取整个湖南省,或是大部份,以扩大自己的实力。同时可以切断外国从广东向溥伟运送物资的路径。由于长江航线己被华东政*府控制,一但袁世凯切断了广东向四川的运输路线,那就只有从云南向四川运输了,而这一条路崎岖难行,溥伟也就不足为惧了。
其实现在袁世凯己有部份军队己经布置到位了,毕竟在溥伟占领湖南省之后,袁世凯的主要防御方向就是西面,早就有所准备了。而各将领命之后,也都一一向袁世凯告辞,或是转回自己的防区,或是领军出发。
而赵秉钧带着银子,赶到上海,立刻求见李松晨,要求立刻签定武器弹药的购买合同,并且表示钱不是问题,但购买的武器弹药要尽快交付,时间越快越好。毕竟现在南方的局势紧张,战争几乎是一触发,因此武器弹药到位,自然是越快越好。
这次袁世凯要购买的武器主要有:01式步枪25000支、01式步枪卡宾型5000支、96式手枪3000支、马克沁机枪200挺,03式通用机枪300挺,01式掷弹筒3000套,木柄手榴弹5万个,50毫米口型速射炮200门,75毫米口型野战炮100门,100毫米口型野战炮50门,各种子弹500万发,炮弹10万发,另外还有其他各种军用物资若干,其中还有6艘小艇,当然都是排水量在300吨左右,主要是用于在长江中作战的战斗艇。毕竟这次作战的地点是在长江边上,如果有舰队参战,自然是可以大大提高胜算的。
这次购买武器的总费用大约为300万两白银,也可以说袁世凯是下足了血本,不过这些武器足可以装配一支3万人左右的军队,以及一支小规模的内河舰队,因此性价比还是十分可观的。
虽然这一次袁世凯要购买的武器远超过前两次,但在华东政*府看,却根本不算什么,因为现在华东政*府的军工产业发展迅速,产能十分充足,毕竟这时华东政*府的军队规模已经超过了百万,没有足够的产能,怎么能供应这么庞大的军队使用。
由于袁世凯这边对价格没有计较,而华东政*府又有足够的产能交付,因此双方自然是很快就协商一致,并签定了合同,付款和交付都分两次进行,每次的为期是一个月,交付地点在南京,由华东政*府派船运到南京交付。
于是赵秉钧带着签定好的合同回到南京,袁世凯也十分高兴,现在万事齐备,就等着开战了,如果不是因为袁世凯制定的是后发制人的战术,只能等溥伟率先进攻,否则袁世凯都想着要出动出击了。
这时在青岛,七世章嘉活佛正在各处参观,因为青岛是一座新兴城市,基本是在华东政*府成立之后发展起来,因此城市的布局规划、建筑风格、市政设施等等,基本都是按照现代城市建筑风格设计,几乎找不到多少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的影子。
而且现在的青岛己经完全实现了电气代,城区内的所有建筑均通了电灯,街道也都有路灯,部份工厂也开始使用电机设备,
虽然七世章嘉活佛去过不少城市,但却还是第一次见到现代城市的样子,就连他们一行人居住的法海寺,都安装了电灯,夜间念经诵佛也方便多了,这即令七世章嘉活佛开阔了不少眼界,也是感概万千,果然是3000未有之大变局啊。
等七世章嘉活佛结束了在青岛的参观之后,秦铮又接见了他,表示华东政*府希望七世章嘉活佛能够回青海,协助当地政*,稳定局面,安抚民众,并且帮助军队,劝降新疆的势力。
本来七世章嘉活佛是想留在北京,毕竟在清廷的时候,他多数时候还是住在北京,因为当时北京还是帝都,而章嘉世系一直都是依附于中枢朝廷的。虽然现在北京暂时不是都城,但七世章嘉活佛己经知道,华东政*府己经确北京是未来新中国的首都,自然是留在北京更好一些。
不过七世章嘉活佛也是明白人,听秦铮这么一说就懂了,这可不是请求,而是华东政*府交给自己的任务,自己毕竟是刚刚归附,寸功未立,华东政*府凭什么就相信自己,并委以重任。蒙古的哲布尊丹巴现在不是还被软禁着吗!而如果自己在青海干得好,自然会有被重用的机会,而且华东政*府在2-3年内也不会迁移到北京去,正好这段时间在青海干出点成绩来,等到华东政*府开始搬迁时,说不定自己就能回到北京了。
于是七世章嘉活佛立刻表示欣然接受,并保证会尽自己的全力,协助青海、甘肃、陕西等地的地方政*府,稳定局,团结各族人民。不过七世章嘉活佛也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在返回青海之前,先回北京一趟,安排好章嘉世系各驻锡寺庙事务,毕竟自己回到青海,可能2、3年不会再回北京了,因此这边的事情要安排一下。其实七世章嘉活佛这是要为自己日后重回北京做安排。
不过这个要求也合情合理,毕竟章嘉世系在北京共有6室驻锡寺,当然是需要安排一下,而且七世章嘉活佛的回复也让他十分满意,因此更是没有拒绝的理由。
三天之后,七世章嘉活佛一行离开青岛,返回北京,7天之后,又从北京踏上了返回青海的路程。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三八八章 浙江上任(上)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七世章嘉活佛一行刚刚离开青岛,上海就将与袁世凯签定好的合同送到了青岛,因为行政院早就己经确定,因此到也没有什么纠结,立刻安排人去备货。
不过上海送来的文件不仅仅只是这份合同,还有上海市长李松晨的一份公文,建议青岛行政院,现在应该成立浙江政*府了。
原来周馥归附了华东政*府的时候,浙江正面临着日本的武力威胁,因此为了确保浙江省的稳定,华东政*府将原来浙江省的官员全部留任,并由上海市政*府负责协管监督浙江的政务;只是派遣军队接管了浙江省的军务,并且重新整编浙江的军队,连北洋水师也全部接收,全员都拉到上海去了,军舰在上海维修保养,士兵在上海训练。
现在日本早己偃旗息鼓,而浙江的军队整编也基本结束,李松晨手头上也还有一大摊事情,也不愿为浙江再分散自己的精力。另外上海虽然和浙江相邻,但在行政划分上却是属于江苏省,这样长期协管监督浙江的政务也不好,一则容易引发地域矛盾;二则万一浙江出了事情,就又成了自己的责任,因此李松晨才上报行政院,认为现在的时机己成熟,应该尽快成立浙江政*府,对浙江施行正常管理。
其实青岛这边也明白,浙江的事情越早解决越好,总让上海这边协管监督也确实不是长久之计,不过浙江的情况有些特殊,因此华东政*府也不能不谨慎对待。
从严格意义上说,浙江是华东政*府占领的第一个南方省份,虽然在此之前,华东政*府己占领长江南岸的上海市,还有湖北省是横跨长江两岸的,但上海毕竟只是一个城市,地方较小,而湖北位于长江中游,而且大部份地区都在长江北岸,因此浙江省才是华东政*府占领的第一个,完整的南方省份。
而南方的情况和北方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就是由于南方的经济较为发达,因此社会矛盾、土地矛盾和北方比起来较为缓和,没有那么激烈,这也是秦铮建议支援袁世凯,让南方开战的原因之一。只有打起仗来,激化了南方的社会矛盾,华东政*府出兵南下时,就可以轻易收取南方之地了。而浙江就属于这种情况,而且由于浙江没有经历战乱,社会矛盾没有激化,土地矛盾也相对缓和,不过土地改革是华东政*府的主要国策,不可能在浙江不进行,但浙江的土地改革怎么实施,自然需要认真考虑。
其次是在中国的国门被外国的枪炮打开,使国产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大量农民破产,但商品经济、民族资本却有一定的发展,产业工人的数量大增,于是部份失去土地的农民可以转型成产业工人,这种变化在浙江省是十分明显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的成份减少,民族资本发展,商品经济增多。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这自然是好事,但由于中国不是主动开放,迎接全球化和现代化,而是被列强的枪炮逼迫打开,是被迫加入全球化和现代化,因此中国的民族资本、商品经济发展缺乏国家的自我保护能力,在与外国资本的竞争中,有着严重的先天不足, 主要体现在中国的民族资本成分中,实业少、买办多,投机多、对外国资本的依懒性强,浙江省也是这种畸形发展的典型。在上海金融危机发生时,有相当一批浙江商人都参与了上海的投机行为,当然所有参与投机的浙江商人基本都赔了个稀里哗啦。
1...513514515516517...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