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很野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牧尘客

    况且宋朝的名人太多,的确有些不太熟,但叶梦鼎就是宁波人,穿越前他还听人说宁波附近的盖苍山有叶梦鼎故居,只不过问过当地人,说就是一个破山洞,没啥好看的,因此几个人也就没去,但赵颀还是在手机上百度过叶梦鼎的资料,刚好记得叶梦鼎号西涧,一猜自然也就准了。

    而且说到叶梦鼎,赵颀自然同样感觉到有些太巧合了,因为据他所知,叶梦鼎后来也曾当过丞相,但同样是性情耿直忠正,和贾似道不和,冲突几次之后辞官归隐,后来朝廷数次召他入朝都被拒绝,直到南宋朝廷投降之后,叶梦鼎闻讯恸哭,不久之后病逝。

    眼下宁波竟然窝藏了两个大宋末年的宰相。

    这绝对是赵颀没有想到的事情。

    若是要拯救大宋,是不是可以从这两个人身上多努一下力

    即便是救不了,至少与这些当朝大人物勾搭一下对自己将来的发展也大有裨益,朝中有人帮忙说话,自己将来的发展也会多一些挡箭牌。

    赵颀在心头翻来覆去的开始思量这个问题。




第61章 挟天子而令诸侯
    “赵兄,西涧先生听闻母亲去世丁忧在家,虽然并无官职,但朝廷一直对其厚重,说不定很快就能复官,而且西涧先生在庆元府名声非常大,若是能够找到他,令弟入学之事自然也是水到渠成”姚燃很是有些激动的说。

    “只怕也不容易,何况为了区区一个县学名额找这么大的人物,感觉有些不好开口,此事再说吧,姚大哥的心意小弟心领了,舍弟若是县学都要托关系找人帮忙,只怕会被人看轻,何况有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嗯,饱学之士指点,舍弟肯定获益匪浅,不过西涧先生和崇国公倒是有机会可以先去拜访一下”赵颀婉言拒绝。

    “赵兄说的不错,院试简单至极,只要准备充分一举而中,何况令弟尚且年少,今年不行还有明年,即便是年之后考取犹未晚也,到那时我等再去帮忙走动谋求一个州学名额也更加合理”陈纪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也罢,主要是我担心辜负了赵兄的一番请托,院试虽然不难,但竞争也非常激烈,当初我也是考了两次才考上,庆元府人才辈出,每届入三甲者少则十余多则七八十,简直是多的不像话,我等其实也望尘莫及,继续当一个咸鱼举人罢了”姚燃瞬间有些颓然。

    “姚大哥何出此言,若是为了当官发财,大可以三年之后再来考试,我相信及第指日可待,但若是为了报国为民,大可不必继续埋头苦读”

    “赵兄此话是何意”陈纪和姚燃几乎同时停下来看着赵颀。

    “呵呵,我的意思很简单,这也是我不愿意接受二位的举荐去跟着杨老夫子读书的原因,按照当下朝堂的状况,读再多的书也是枉然,即便是将来金榜题名,也不过是两种结局。

    一是朝廷封一个闲官等待实缺出仕,但二位也知道眼下朝廷闲官多如牛毛,一次登科者数百,朝廷根本就没有这么多实缺,也只能领着一份俸禄茫然等待,或许一直等到老也当不成官,升官发财自然也渺茫。

    若是想要补一个实缺,那就必须走丁大全的门路,朝堂命令皆出中书门下,而丁大全有官家支持,朝中尽皆都是他的党羽,秉良忠正之人皆都被排挤出朝堂,若是你们这般做了,必然也会成为丁大全的鹰犬走狗”

    “我等岂能助纣为虐做丁青皮的走狗”姚燃握紧拳头额头青筋直冒的看着赵颀。

    “我自然相信两位的品格,但方才我说的两位应当也明白,无论是想当官发财还是想为民办事,当闲官都没用,即便是顶着一个官身的帽子,也顶多算是一个社会蛀虫”

    “何为社会蛀虫”陈纪和姚燃茫然询问。

    “进士及第,朝廷封官,但却只拿钱不干活儿,吃着朝廷搜刮百姓的民脂民膏,但对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一点儿功劳都没有,这不是蛀虫是何物,寒窗十年,学得满腹经纶,最后却吃着老百姓的血汗混吃等死,这难道就是天下士子理想中的报国方法吗”

    赵颀背着双手扬头看着晴朗的天空。

    “朗朗晴天看似宁静,但外有蒙古虎视眈眈,内有奸臣把持朝纲,朋党倾轧,官商勾结,百姓困苦,民间朝堂举日不宁,读的满腹经纶又有何用,一旦大宋亡了,哪怕是当上宰相位列三公又如何范文正公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今大宋内忧外患,却无人能够改变,丁大全不除,朝廷不靖,天下不宁,太学学生尚有血性,胆敢乞伏于朝门请罢丁大全,但整个京师百万余人,竟然就眼睁睁看着丁大全将六人贬黜京师搜捕同党,这本是一个最好的机会,若是数千学生同时呼号乞伏于朝堂,丁大全即便是三头六臂,也会被圣上罢职,可惜可惜无忧国忧民之心,读书有何用,当官又有何用”赵颀摇头叹息。

    “我我等也并非没有奔走呼号,奈何丁大全势大,我等微弱之力无法撼动”姚燃和陈纪脸皮通红羞愧难当,此时看赵颀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竟然有一种心头慌乱不敢直视的感觉。

    “也罢,姚大哥说的不错,是我胡言乱语了,丁大全如今的确势大,不过要搬到他也并非没有方法,只是略有些风险,而且还要等待时机”赵颀收起一副悲天怜人兼忧国忧民的苦相。

    “什么方法能够搬倒丁大全”陈纪从羞愧中回过神来焦急的问。

    “一是要继续给圣上加压,让他知道民间对丁大全非常愤怒,二是等待一个丁大全出错的机会”

    “如何给圣上加压,六位太学生和数十位举子贡生受到牵连,若是故技重施,只怕响应者一个都无,丁大全势力太大,京师无人敢触他的霉头,这风口浪尖上绝对办不到”姚燃苦笑摇头。

    “并非一定要上书请愿,这事可以暗中进行,比如写一些揭露丁大全恶行的大字报偷偷张贴在京城各处,更激进点儿,半夜去朝堂大门上写上阎马丁当国势将亡这种警示语,让陛下知道民间对丁大全的愤怒和不满,这种事出现的多了,陛下自然也会开始警觉,或许就把丁大全罢职了”

    赵颀直接把后世朝门留字的典故原封不动的搬出来,当然还加上了一个更加刺激的运动模式。

    “嘶”陈纪和姚燃两人几乎同时吸了一口凉气,而且互相对望一眼,各自眼中闪烁出一种蠢蠢欲动的火花。

    “赵兄此策的确应该有用,但恐怕一旦出现一次就会引起丁大全的警觉,第二次就会极度危险,一旦被抓住,玷污朝门之罪说不定会被杀头啊”虽然激动,但两人并未有失去理智。

    “呵呵,自然只能做一次,而且做完就要跑路,这只是对陛下的又一次警示罢了,让丁大全和天下人都知道,反对他的人依旧拥有强大的斗志,一日不罢丁大全,这种事或许还会以其他的方法出现”赵颀淡淡的笑着说。

    “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陈纪和姚燃更加来了精神。

    “比如什么鱼腹藏书啦,比如什么石人一只眼啦,比如始皇帝死而地分啦”

    “赵兄还请说的明白点儿”姚燃有些懵逼的看着赵颀。

    “姚兄,我知知道了,陈兄的意思是暗中谣传丁大全要谋反”相对情绪冷静一些也有些寡言少语的陈纪打着摆子牙齿磕磕的说。

    “不错,自古谋反就是死路一条,只要消息传开,无论丁大全有没有谋反的迹象,皇帝都要对其起疑心,皇帝如今年岁已高,加上只有一个傻子侄儿为储君,丁大全若是继续做大势力,将来新皇继位,极有可能被他架空,行那曹孟德之事”

    “挟天子而令诸侯”陈纪和姚燃同时惊呼。



第62章 又好又想便宜
    “嘿嘿,不管有没有,先都给丁大全按上,这种谣传多了,地位也便岌岌可危,何况我推测蒙古人很快就会再次进攻大宋,丁大全此人除开溜须拍马排斥异己之外对于国政一窍不通,军事指挥更是一塌糊涂,面对蒙古入侵必然束手无策甚至是对于军情隐瞒不报,只要这种事出现一次,必然就是他倒台之时,只要丁大全倒台”

    赵颀想了一下,感觉似乎脑海中有一个更大的奸臣影子,手里提着一个蝈蝈笼子从无尽的黑暗之中站了起来。

    “贾似道”赵颀咬牙切齿的轻轻吐出三个字。

    “赵兄说什么”

    陈纪与姚燃两人本来听的兴奋,突然发现赵颀的神情一下变得有些严肃狰狞起来。

    “哦,没事没事,方才我说的这些二位哥哥当做闲聊罢了,千万别当真,丁大全此人作恶多端,时间一到自然会有报应,两位哥哥是雅人,前面有一家茶铺,刚好买些茶叶回去品味一番,方才杨老夫子请喝茶,不过是一杯温吞苦茶,着实有些口渴了”

    赵颀瞬间把心头的胡思乱想压了下来。

    贾似道专权眼下还早,那是宋度宗上台之后的事了,而眼下他也不过刚刚开始崛起,而且就是这次蒙古人入侵还打过几次硬仗才得以得到提拔。

    而眼下自己要关心的不是数年之后的贾似道和朝廷,而是要关心自己能够在蒙古人打过来之前成长到什么地步。

    大宋能救则救,不能救不如另起炉灶,自己本来也姓赵,到时候召集一票小弟扯旗反蒙,再胡乱给自己捏造一个皇亲国戚的名头,说不定这大宋江山的交椅,自己也可以好好坐一下。

    总体来说,自己坐好过让蒙古人坐了自己当亡国奴。

    三人顺着大街,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往前面不远处一间茶铺走去。

    心直口快的姚燃很是同意赵颀方才的话,不断的撇嘴说“杨秀才还说请我们吃新茶,结果新茶还没上桌就把我们赶出来了,忒小气”

    “呵呵,也莫怪他,没太多见识的酸秀才罢了,一说到朝堂大事自然害怕,今日得遇赵兄,实乃三生有幸,买些茶叶找一个安静之处喝茶闲聊,我等还想听听赵兄的高见”陈纪笑着打圆场。

    “高见不敢当,只是这杨公镇码头人来人往迎四方宾客,各种声音都有,听多了心有感触罢了,茶铺到了,二位哥哥请”

    “三位客官可是买茶”一个青衣小帽的小二热情的迎上来打招呼,然后眼神落在赵颀身上,神情瞬间变得有些古怪,““咦,这不是茅湾村的傻大郎么”

    “是我”赵颀略有些尴尬的摸摸鼻子点头。

    “看来你真的是好了,最近镇上传的沸沸扬扬,到处都在说茅湾村的傻大郎被山神庙的泥像砸了一下之后就变清醒了,是山神显灵,你你有没有见到山神长什么样子”店小二很细兴奋而且惊奇的上下打量赵颀。

    “哪有什么山神显灵,吕大夫说我以前疯疯傻傻只是有些头疾罢了,小二哥,你们这里有什么便宜点儿的茶没有”

    赵颀懒得继续解释这件事,这些天只要上街,有人认出了自己都要好奇的问上几句,以前傻子甩着雀雀到处跑留下的后遗症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眼下恢复正常后的生活。

    “有有,普通的末茶三十文一斤”小二赶紧点头。

    “普通末茶就算了,都是下脚料,又苦又涩冲泡茶末都没有,香味也淡,只配街上的脚夫解渴,焉能拿来糊弄我等”矮胖的姚燃手中的折扇呼啦打开,摇头晃脑很不满意的说。

    “公子说的自然有理,但末茶便宜呀”小二陪着笑脸说。

    “把你们的好茶拿出来,宝云龙井可有”姚燃满脸不屑的问。

    “内个公子恕罪,宝云和龙井没有。”小二苦着脸回答。

    “那阳羡紫笋可有”

    “没有”小二脸皮扭曲三分。

    “瑞龙蒙顶呢”

    “也无”小二的脸瘪的已经变形了。

    “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开什么茶庄,算了,绍兴的日铸双井总有吧”姚燃满脸嫌弃的翻白眼儿。

    “日铸的确也没有,但双井有一些,都是刚刚到货的新茶,三百文一斤,客官要买多少”小二小心翼翼的陪着笑脸。

    “这么贵”陈纪忍不住开口。

    “二位公子,新茶好茶自然贵,而且今年茶叶产量下降的厉害,朝廷课税又加了不少,我们也不敢多进货,拢共只有百十来斤,已经卖了大半,再过半个月,怕是双井也买不到,不过我们还有些去年的绍兴花坞,价格要便宜不少”

    “你又想拿陈茶来糊弄我们”姚燃不满的收起折扇哼哼。

    “二位公子又想好又想便宜,小人也没办法呀”小二苦着脸赔笑说。

    “姚大哥别为难小二哥了,我们这杨公镇比不上州府京师,好茶少,贵一些也正常,你说的陈茶多少钱一斤”赵颀哭笑不得的打圆场。

    两个穷酸书生没钱就算了,还要装逼。

    几百钱一斤的茶看似不贵,但比起粮食来说,也算是天价了,大米才十文一斤,一斤好茶换成粮食,一家人要吃半个月了。

    “大郎来看,这便是去年的花坞,虽然是陈茶,但色泽香味并不逊新茶半分,都是去年的上等好茶,因为新茶上市,掌柜的便吩咐贱价销售”

    小二从柜台里抱出来一个瓷罐,打开,从里面拿出来一块圆形的茶饼,颜色灰褐还带有白芽,并不见有什么霉变,而且还带有一股浓烈的茶香气息。

    赵颀不懂这种蒸煮的茶饼,只能让陈纪和姚燃两人品鉴。

    “小二,这茶卖多少钱一斤”陈纪掰下一下块放在嘴里咀嚼品尝之后感觉还不错。

    “二百文”小二赶紧回答。

    “双井新茶才三百文,为何这陈茶还要二百文,你这算贱卖吗”姚燃满脸怒容的瞪着小二。

    “公子有所不知,这花坞本就与日铸齐名,要比双井略好一些,而且这些花坞还是上品,去年我们进价就是三百文一斤,本来是一个日本商人订购的,但不想一年多过去了也没见到人来,估计是掉海里淹死了,因此只能贱卖了,因为名气大买的人也多,眼下所剩无几,大郎若是想喝买一些回去铁定划算,这茶比双井新茶味道还好”小二赶紧解释。

    姚燃撇嘴,“你怎么不说比建安的龙团贡茶味道还好呢”

    小二脸红,“那个北苑贡茶自然是天下第一等的,我们从未卖过,但绍兴府的茶也是当世茗茶,得许多大家推崇,欧阳文忠公曾盛赞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铸第一。这花坞茶与日铸茶产地相近,茶树品种也一样,味道的确很好,茶香浓郁,冲泡颜色乳白,斗茶高手甚至能分出花鸟旭日之型,京师之中许多达官贵人家都以花坞为待客上品,不然那日本商人也不会舍日铸而购花坞了”



第63章 显灵还带送钱
    小二口齿伶俐能说会道,估计是茶叶铺的金牌销售员,一通神侃下来,不仅陈纪姚燃连连点头,就连赵颀都砰然心动。

    尼玛穿越过来十天了,以前曾经茶不离手的人,突然之间没茶喝简直像丢魂一般。

    但对历史还算比较清楚地赵颀知道,自家的破窑洞没有喝茶的条件。

    唐朝饮茶文化刚刚进入热闹时期,制茶喝茶的方式都很野蛮。

    茶叶蒸煮之后压成茶饼烘干,喝的时候掰下一小块研碎放在小锅里面煮,煮的时候还要放一些葱姜盐芥等作料,因此唐朝的茶基本上就是熬一锅五味成杂的茶叶汤。

    这种茶汤赵颀没喝过,也没想去喝,因为光是想想就倒胃口。

    后来,唐朝出现了一个叫陆羽的人,写了一本茶经,指出用葱姜盐煮茶是对茶的一种亵渎,真正要品出茶的味道,必须不加任何作料,用好水好火好茶具,然后衍生出来一整套饮茶的器具和繁琐的程序,
1...1819202122...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