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末之中州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孤舟
中军大帐之中,洪承畴刚刚醒来,旁边的曹变蛟就急不可耐的问道。
此刻惊慌失措的不止他一人,整个中军大营的亲兵们,全部脸色苍白,眼神中露出恐慌之意。
洪承畴缓了缓,看着一旁众人惊慌的表情,冲着旁边的曹变蛟道:“去给孙传庭传令,速速将队伍先撤回城内。新神机营如果损伤惨重,这徐州城……就……就不好守了。”
曹变蛟动都不动一下,摇摇头叹口气道:
“督师,新神机营也近乎全军覆没。”
曹变蛟说着,中军大帐犹如冰窖一般冷寂,所有人的眼光都黯淡无光,如同丢了魂一般。
“什么全军覆没”
洪承畴长叹一声,头仰过去,眼光茫然的看着大帐。
其他的将军们,也都低下头去,漠然无语。
洪承畴刚才昏迷的时候还只是城头遭受毁灭性的炮火,谁知道,等他醒来,新神机营竟然已经全军覆没。
新神机营不在,整个守徐州等地的官军,等于抽出擎天大柱。
“要撤出徐州吗”
有人低声问道。
没有人附和,他们都明白此时撤出徐州意味着什么。
徐州北有黄河,西北之地,湖泊纵横,在徐州之地,拦截住李亭的大军,他们不能一下子向京师跃进。
一旦放弃徐州。
李亭军队越过黄河,控制运河,再往北,就是一马平川之地,没有任何人能拦阻李亭向京师进兵。
将军们等着洪承畴做决定,虽神机营败了,还有大军大部还在,是不是要守下去,就看这位督师做决定。
洪承畴一动不动,坐立在黄花梨的椅子上,一直闭着眼,好似睡着了一般。
他多年从军,经历无数恶战,但是今天这个抉择实在太难。
如果不放弃徐州,一旦铁拳军攻破城池,外面又有几万骑兵,他们这几十万队伍,就要全军覆没在徐州之地。
那样的话,李亭一样能够越过徐州,向京师进军,而且一路之上,连像样的抵抗和袭扰都不会有。
无论他怎么做,李亭似乎都会越过徐州,向京师进兵。
他的难处在于铁拳军实在太强悍了。
无论他怎么选择,在铁拳军的威力之下,后果似乎都是致命的。
毋宁说铁拳军是致命的,碰上李亭就是致命的。
中军大帐冷寂很久,洪承畴的内心却如惊涛骇浪般来回翻滚,但是,他始终难以下定决心。
“督师,一旦李亭破城,我们所有人……都……都跑不掉啊。”
一个将军惊慌的说道。
洪承畴终于坐直身子,咬着牙,狠狠的说道:
“传我命令,铜山、沛县、徐州各城内之兵,先撤出一半,沿着运河,在济宁,德州之地布防。
不管徐州城守住守不住,一定不能让李亭快速进军京师。”
他正说着,突然,一阵嘭嘭嘭紧急的铳声响起,似乎就在城内一般。
中军大帐之内,所有人的眼光朝外看去。
&nb
第354章 直接冲向京师
“这里天寒地冻的,我们去你们的中军大帐吧。”
洪承畴和曹变蛟身旁所有士卒都投降了,留下中间孤零零的洪承畴和曹变蛟站立在大路中间,此时李亭走过来,笑着冲他们说道。
此时,两人身旁,已经被手举线膛枪的铁拳军士兵团团围住。
“怎么样都到这个程度了,难道还要打吗”
李亭眼光始终微笑着盯着他们。
洪承畴低头不语,曹变蛟一脸无奈,想说什么,又一时语塞。
“要死的话,以后有的是机会,先跟我回你们的中军大帐。”
说着话,李亭大手一挥,迈步向前走去,两人在铁拳军士卒的押解下,慢慢跟了上来。
所谓的中军大帐,其实不是帐篷,而是当地的兵备道府衙门。
此刻,铁拳军已经占领,室内的炭火还是刚才洪承畴等人在时点燃,此刻依旧温暖如春。
李亭进来之后,正中高坐,一脸轻松。回首看去,洪承畴和曹变蛟已经被带进来。
“洪督师,怎么样,是跟我走,还是选择与我为敌小曹将军,我们可是认识许久,你早知道我的厉害,为何还要为朝廷卖命呢”
洪承畴站立对面,浑身一直不停的抖动着,带着他花白的胡须一起,几乎如木偶一般。
“我乃朝廷之将,效忠朝廷,本是天经地义。虽知道李总兵兵力强悍,但是朝廷之命,本人义不容辞!”
当着李亭之面,曹变蛟昂首而立,一脸正气凛然的说着。
“路有两条,一呢投降于我。另外一个,你们还可以继续效忠大明,只是不在我中土,而是遥远的海外。
南京城内的官员,如史可法、高弘图,如今已经带人出海,前去澳洲之地,为将来大明道统之延续做着准备……”
李亭淡淡的将前面南京郊外丘陵之地的交战经过讲述一遍。
然后也将南京城那些忠臣的选择讲了一遍。
李亭正讲着,一个亲兵急急跑进来,有些惊慌的冲着李亭报告道:
“李总兵,孙传庭找到了,在西城大门的瓮城一个楼梯之下。”
“怎么不带来”
“他自尽而亡。”
李亭腾地站起来,他没想到,孙传庭居然如此刚烈。
“洪督师,你可看好小曹将军,千万不要做傻事,他还如此年轻,不该就早早的结束性命。”
连曹变蛟都有些诧异,此刻他竟担心的是他一个小将军,而不是关心洪承畴会不会自杀。
李亭心里暗道:“历史上,洪承畴被清军俘获尚不会自杀,今天被我俘获,他更不会自杀。”
他有这个把握。
说完这些,李亭又对亲兵道:“好好料理孙传庭的后事,不可怠慢。”
“是!”
亲兵接令出去。
“你们要不要去送孙传庭一程”
李亭冲着洪承畴问道。
“算了,孙将军也算是求仁得仁,我就不见他了。”
洪承畴长叹一口气道。
“至于能否归降,容我考虑几天再说。”
“好!”
没想到,洪承畴没李亭想的矜持,竟直接说要等他几天。
那结果定是会投降了。
李亭心中一喜,洪承畴也是文武全才,他没了投降清军种种投降鞑子的骂名,李亭料定,三五日内,只怕他就归降了。
至于曹变蛟,只要洪承畴投降,他作为洪承畴一把提拔栽培之人,几乎连自杀都困难重重。
哈哈,这个大将,看来怎么也逃不出李亭的手掌心了。
……
李亭在劝降洪承畴曹变蛟之际,他的骑兵在张凯的带领下,正狂飙突进,追击着从徐州、沛县、铜山等地逃出的官军。
两天后,官军近乎全降。
徐州周边城池,李亭全部占领。
又过一天,洪承畴带着曹变蛟,来到李亭面前,躬身施礼道:“愿意为李总兵效劳!”
至此,徐州等地大战,终于结束。
李亭从江南带军过来,沿着运
第355章 走与留
望着满朝各怀心思的文武,崇祯知道,已经没办法在文华殿说个明白了。
大明竟到了群臣都在等着朝廷灭亡的地步,竟无一人再站出来为朝廷担当。
这些殿内之臣,只怕大多都打算拥立李亭,只怕他们的劝进表都已经写好。
此刻,再与他们商议,只是图费唇舌。
崇祯见众人无语,宣布散朝。
他带着叫上几个重臣,再次来到秘密议事的西暖阁。
崇祯不想大明江山败在他手里,落下千古的骂名。
虽他在北京,跟李亭大军相隔遥远,但是李亭早就控制了整个北边的草原之地,兵锋直指长城之下。近的地方离京城也就两三百里。
对于崇祯,他早就感受到李亭之兵力让他如芒在背。如今李亭的大军就在城外,更是让他如坐针毡。
可到了如此局面,朝中就不再是以前的朝廷,不少人都已经做好了暗中的打算,他只得将一些重臣拉到西暖阁。
左都御史李邦华刚一进西暖阁急不可耐的说道:“陛下,如今京师危若累卵,以臣之见,首要当是迁都为宜。
如今,京师之北,李亭早有大军,南边他也大多控制。
以臣之见,当迁都西安为宜。李亭之兵,在西部并无势力。
关中之地,四面险固,只要守住四关,我大明至少可延续百年当无问题。
如今陛下,迁都之事,当为首要之事,请陛下早下决心,京师之内,各方也好做准备。”
不光李邦华一人,兵部尚书陈新甲也连连赞同道:“陛下,若早定迁都之事,京师之守备,还可以灵活一些。”
这批重臣看法是,早早迁都,不可在拖延下去。
没了崇祯的羁绊,重兵云集的北京城,甚至可以保十万大军守北京城,那样的话,李亭再强的铳炮,要想打下北京城,必然会死伤惨重。
而且重兵把守着北京城,也能将李亭追击大军留下大部在此,为皇帝的逃命争取时间。
崇祯点点头,他内心是赞同迁都的。
李亭兵力之强,实在没人是对手,再打下去,也只是白白送入性命。
京师的陷落,如今看来只是时间问题。
“不可!”内阁首辅陈演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一旦皇帝跑了,必然是他作为重臣带着大军与李亭作战。
他如何是李亭的对手也知道不少人跟李亭联系。到时候,说不定内部有打算攀附李亭之人,外面又有李亭的大军。
他能怎么办他是李亭的对手吗
当然不是!
对于他来讲,无论如何跟皇上在一起,才是最佳选择。
“陛下,不可轻动。京师之民,世受皇恩者多。
只要将他们都编练成军,坚守几个月北京城应无问题。而其他地方,如山西,陕西等甚至更远的四川的勤王之兵力也会源源不断的到来。
他希望朱由检留守京师,哪怕是跑也要带着他。
陈演说完,崇祯有些绝望的说着,“精锐尽伤于李亭之手,孙传庭战死,洪承畴已经投降,他之大军所到,根本还未曾有个对手。如今城内之兵,又有谁能拦住李亭”
“陛下,如今李亭兵临城下,以臣看来,是陛下未曾祭天之过。
陛下身为天子,如今危难之际,要天帮助,当然要祭天,以求天神支持。”
这个是那个状元魏藻德。
朱由检到了困难之际,无论是迁都不迁都,他都难下真正的决心。
可是他内心惶恐不安,唯有天天祭拜神灵,求得神灵的护佑。
而这时,他的心之虔诚是可对天地所表的。
“好!”崇祯兴奋的说着,眼神中闪烁着亮光道。
李邦华陈演面面相觑,却没想到,魏藻德此番竟得了头彩。
他此话一出,就得到崇祯的许可。
“陛下,京师之内,贤人异士甚多,不妨召集之,用他们的神通守城,再加上陛下祭天,可保我大明京师无忧矣,可保我大明无忧矣!”
“好!”
崇祯再说一个好,答应了魏
第356章 群魔乱舞
李亭一皱眉,难道官军要反击
他举起望远镜向着城头望去,只见城门之上,官军列立四周,中间一群道士,身穿篮布道袍,每人手里一把闪亮的宝剑,正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跳舞,又像是在做法。
“难道要求雨不成”
李亭用望远镜仔细的看着,的确,是一群道士,似乎群魔乱舞般,站立永定门城楼之上,正在欢庆的做着各种动作。
他们手里的宝剑时而前指,时而上指,有些剑上,还有火光闪动,引发城头一阵阵欢呼。
尤其是他们前指的时候,更是对着下面一片片的铁拳军驻地,似乎那剑光指来,铁拳军就能不战而退一般。
李亭不由得嘴角露出笑容,原来这就是他们的反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