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末之中州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孤舟
“在!”
“你在周家口一带,带人负责建造码头,粮仓。粮仓3个月内,至少能建造保存50万石粮的粮仓。一年内,要造能保存300万石的粮仓。第二,要多造房子,多修路。房子要建多少,先给他们这些弟兄,所有人按功劳不等,至少建造5进以上的宅院。
我对你的要求是,我这里给你放一百万两银子,你要做到,粮库建好,房子盖好,路修好。最主要的你记住:那些流民,要人人有事做,他们能挣钱糊口。另外,你跟商水县令王化行说我的建议,流民不必分地,全部让他们做事。”
李亭知道要想流民安定下来,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有事做,二是有饭吃,三是当地百姓要得好处。至于分地,只会让当地百姓和这些流民产生无尽的矛盾,看似好事,天下正乱之际,绝不可取。
好在李亭两世为人,见识自然多了许多。最大的临时就业计划,莫过于“铁公基”,也就是后世的铁路公路基础建设。
这些对于临时就业的安置,不亚于将就业人口增加一倍。
他现在给陈秀才的任务就是不怕花钱,拼命盖设粮库和建房子。
流民能得以安置,商水当地百姓也绝不会吃亏,也不会有大的乱子发生。
至于陈秀才能不能懂这个道理,李亭也没时间解释,此刻只有接受李亭的命令才是他该做的。
给自己弟兄盖房,一是让自己这些人有向心力,第二也是一种基建,一举两得,第三,有大的房子,所有人家属必然搬来,到时候更是真正的团结对外。
陈秀才有些懂,有些不懂,看着李亭严肃的表情,昂首道:“陈秀才保证完成任务,不光建好房子,粮仓,也一定安置好流民。”
“吕贺听令!”
“在!”
“我们下面有很多花钱计划,你要将黑火药争取尽量往外卖出去,将名声打的响亮,价格定的超高。这样,谁也不知道我们赚了多少钱。记住一点,除了刘国能这里,还有那些没有战斗力的王府,其他地方,一两都不准卖。我要的就是别人都认为我们黑火药很赚钱,我很有钱。这样,我们这里花钱,才不会有障碍。”
众人一阵欢笑,果然是,抢来的钱要花的太多,必然引人怀疑,这个办法倒是绝好。
李亭还没告诉他们什么叫洗钱呢他们肯定会听的大为观止。
“明白!吕贺一定完成任务。”
吕贺笑着接受命令。
最后,李亭对张凯道:“张凯大哥,我们是地方团练,不是朝廷之兵,要出兵就要钱,一定多要,这样他们下次才不会轻易找我们。先守好我们的窝,将弟兄练成精锐之兵,这才是根本。”
张凯郑重点点头道:“放心!我一定守好我们的窝。”
最后,李亭又安排一条龙,带着他的人,先秘密上到嵖岈山上,隐秘起来,等待李亭的命令。
许州张守正那里,派人给他训练许州的乡勇等等。
……
快到天黑之际,李亭才将所有事交代完毕,带上章怀等三个夜不收,和陆冲一起上了船,连夜从禹州出发,顺着水路先回合流镇,打个招呼,稍做准备。他从禹州抢劫回来的钱,放在九湾哨,在九湾哨又稍稍停留一下,带上约50万两银子,还有所有的珍贵珠宝玉器珊瑚等等全部装上船。
五月初九午时,天气正热的时候。
李亭的船队,前后15
第八十五章 新出炉的“李公子”
“为了方便购粮,我的身份从现在起,不再是陈州李团练,而是中州李公子。李家虽有万贯家私。老太爷让李公子读书,无奈李公子只想上阵杀敌,荡平天下。
如今李家又让李公子去科场比试,李公子大怒,一气之下,将家产带走大半,要在江南做出一番事业。
李公子要做的事有两项,一是开米店,一是开当铺。”
李亭设计出来的这个“富家公子”,简直是有点脑残的败家子。不爱读书,偏爱习武。家人要他参加科举,他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更要命的是带走家产,美其名曰,闯出一番事业给家里人看看……
陆冲等人静静听着,简直要笑起来,这个“李公子”真是胡闹至极。
“高福你就是我的管家,陆冲你就是我的保镖,章怀你就是负责各处跑腿的,而朱锋,就是我李家的船队把头。”
李亭分派完毕,众人纷纷点头,从现在起,身份已然不同矣。
陆冲一边静静地听着,不时思索着。
他不是爱说话之人,平日里也是寡言少语之人,但是,他是极爱自己琢磨,任何事情,他都会反复思考。
此次购粮,李亭选他们骑兵队之人随行,他也是颇为赞同的,认为李团练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骑兵队人从军已久,战事经历最多。虽现在步兵那些人也是很能打,但是毕竟时日太短,跟他们相比,还是颇有不如的。
还有高福,跟着高家,做过多年的粮食买卖,对于粮食,则定是很了解的。
虽选人之事让陆冲赞同,可是看着李亭年轻的面孔,想着携带如此多的财宝,陆冲还是心理有些担心,李团练真的是做生意的材料吗
这毕竟不是战场之上杀伐决断,更多需要对一个行业了解,毕竟生意是靠熟做起来的。
尤其李亭说要开一个米店,更让他心里有些不安,我们去买粮,又不是卖粮,为何要自己开米店他想了一阵,还是没有想明白。
“李团练,不,李公子,我们既然去买粮,为何要自己去开米店直接去买不就可以吗”
陆冲有些不解地问道。
疑惑不止陆冲一人,就连一旁的高福也有些纳闷道:“对啊,李公子,我们开当铺,可以将那些财宝转为银两。可是开米店,又有何用我们只是买粮的,开米店,只怕那些卖米的不喜,更是对我们采买不利。”
正说笑间,这几人的笑容已经凝固,顿时,脸色都多了许多忧愁。
高福担心地接着说道,“有道是:同行是冤家,我们先自上门去做仇人。那些卖粮的大户,会把我们当做眼中钉,肉中刺,必会除之而后快。”
高福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可是他虽做粮食生意多年,像李亭这次大规模采购却是从未有过的。
李亭这种采买,携带巨资,光银子50万两,时下粮价一石一两银子出头,他可以买将近50万石粮。还有那么多财宝,又能换出两三百万两银子,又能买将近200多万石粮食。
这是将近50万人一年的口粮。
如果直接采买,粮店不知扫空多少,粮价不知道该飞到有多高。
所以,这种采购要想成功,只能向后世那种股票操作一样,控制好节奏,买买停停,在别人不敢买的时候,大量买进。别人看好的时候,自己带方向,把价格控制住。
控盘粮价,最后才能将更多的粮食买进自己手里。
反正历史上的记载,李亭还是知道的,今年也就是崇祯十二年,江南一带大致在一两出头,到明年那就是3两4两左右一石。河南山东一带,那都是8两10两一石,甚至更高,价格高到天上去。
李亭所该做的就是今年能大量的将粮食买进自己手里,只要是今年的正常价格能够买进,他就是大赚。
&
第八十六章 原来他是史可法
船行甚急,过周家口,过正阳关入淮河,一路向东。
这些时日来,李亭的“李公子”越发进入角色,行船之际,甚是无聊,经常拉着高福和陆冲章怀等人一起学习,教授他们识字,还有一些基础的金融知识。
李亭将其称为生意经,可是这对于高福听的实在有些心惊胆战。
高福虽是高家家仆,却也是做了快半辈子生意。他何尝不知道生意经之类,比如说:和气生财,以勤致富,要节俭等等,还有远离赌场,远离妓院等等。
这些生意经,简单易懂,就是做起来很难,持之以恒更难。所以,真正的大商人,还是很少的。
可是李亭的生意经,更是让他心惊胆战。比如说:“别人恐惧时,你要胆大。别人疯狂时,你要冷静。”
这哪里是什么生意经,高福闻所未闻。
陆冲和章怀就更是如此,一天天就像听天书一般。
可是这总好过几人沉默以对的无聊时光。
李亭明知道他们听不懂,对于他自己,就算是温习一下金融常识之类。那个战场,杀伐之恨,跟他上的战场,其实相差也不太多。这里就算是上场之前,做做准备工作吧。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船越行越远。
这一天,船行到凤阳府怀远县之地。
傍晚时分,船行到两座大山之间,突然,天气骤变,黑云翻滚,开始下起淅沥沥的小雨。河面之上,猛然起了大风,船降了帆,船只依旧摇晃不已。
“有水贼来了。”朱锋急急跑进船舱,跟李亭等人说着。
“我们前面,有一个大的船队,大约有30多艘船,装的比我们还满,水贼已经盯上他们,好多小船跟在后面,估计就快下手了。”
“告诫弟兄,做好一切战斗准备!”李亭急令道。
“是!”
朱锋急急出去传令,李亭等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内藏马刀,做好一切战斗准备。
雨下的更大,风雨交加,前面几乎没法行船。
朱锋只得命令船只靠在岸边,不再行船。
虽是山脚下,岸边还是长了一排排的大树,抛下锚,将缆绳系在树上。
刚刚停好,天色已经暗暗的。
“李公子,前面船队之人上山了,那些水贼跟了过去。”朱锋跟李亭汇报前面的最新情况。
“这里我来过,山上有座禹王庙,那些人定是去庙里了。”
有水贼终究感觉不安全,不除掉这些人,李亭下面的行程老是要提防他们。
“朱锋,你带着水军弟兄守住船,不可使一个水贼上来。”
“请李公子放心,保证万无一失!”
“陆冲、章怀你们随我一起,上到山上,将这伙水贼灭掉。”
“是!”陆冲兴奋地接受命令,最近在船上简直憋屈的实在要崩溃了,听说能上岸,陆冲哪怕是前面是千军万马,感觉也是心甘情愿。
……
上山的台阶还算宽阔,尽管下着大雨,趁着天黑前微弱的光亮,李亭等人还是上了山。
到山顶,眼前一座宽敞的大院子,里面灯火闪烁。
只听得有人高声吼道:“郑元贵,这次看你往哪里跑嘿嘿嘿,不交出来,你是决计跑不掉的。”
很显然,这个就是追踪的水贼头目。
“哈哈,我们交个朋友如何我这个人,就是爱交朋友。”一个声音颤颤巍巍的在大雨里飘出。
看来这人应该就是那个郑公子。
院子门口,连个警戒哨都没有,果然是水贼,连点基本常识都没有。
李亭、陆冲还有章怀,相互看了一眼,微微一笑,看来这些水贼不是什么强敌。
“进去!”
李亭一声令下,所有弟兄手举马刀,直接冲入院子里。
院子很大,正对面是一排高大的房子,房子门窗紧闭,里面却是亮起灯火。
院子外的廊檐下,黑压压站满了人,举起刀枪棍棒等各种兵器,正在大声吆喝着,眼看就要攻入这屋内。
正对着这房子正屋的门口,一个大汉正要举刀砍向木门。
这时,李亭来到他们身后。
那个大汉惊诧地看着李亭等人。
“杀!”
李亭等人一挥马刀,直接冲向这
第八十七章 粮食市场
误会解除,禹王庙重新恢复平静,陆冲等人去跟史可法大人叙旧。李亭倒是跟那个郑公子在大门外见了面。
郑公子名叫郑元贵,二十六七岁的样子,原来乃是一名在扬州的盐商。这次贩盐,回扬州的水路上,碰到水贼抢劫。
可是他将银子放在暗舱内,那些水贼跟了一路,也没找到。直到下大雨,郑公子无处躲藏,只得追到这禹王庙来。
禹王庙内,原本有很多躲雨之人,那个史可法大人同样也是如此。
他们进来之后,那些水贼也跟着进来,只得将大门紧锁。
后来,李亭进来时,他们根本不知道,可是转眼间听到外面一阵杀声,吓坏了他们。
他们所有人以为又来一波贼,将前面的贼杀死,然后要抢劫他们。
哪知道这是一场误会。
说完经过,李亭点点头,原来如此。
“谢过李公子相救,元贵无以为报,财货小弟手里还有一些,给弟兄们买点茶叶吧。”
说着话,郑元贵叫过他的一个老管家,就要带着李亭去拿银子。
李亭哈哈大笑道:“郑公子,你把我看做什么人我杀那些水贼,只是让自己的水路安全,本与你无关。再说,小弟,还不缺钱,若有需要,到时候再找你帮忙,你看可好”
“好说!好说!若要缺钱,包在哥哥手上。哈哈,哥哥没别的爱好,就是爱交朋友。你个兄弟,哥哥认了。”
“哥哥,我有一件事想问一下,你乃扬州盐商,想必对江南之地都很熟悉吧”
“那是!我外婆家就是常州府无锡县人,自幼在江南一带长大,很是熟悉,你要去江南游玩,一切包在我身上。我就是爱交朋友。”
“我问一下,江南之地,哪里是卖粮食地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