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他想出兵,草原不能乱,乱了对大晋后患无穷。
可没想到,他的这个想法遭到尚书台一致反对,尤其是骠骑大将军秋云,态度之激烈,让他几乎不认识,而尚书令潘链虽然也反对,但态度要温和得多,只是反复提醒府库不足,大军粮草无法满足。
“。,截止昨日,臣清查了各地府库报来的数字,府库总收入四十一亿三千万钱。”顾玮口齿清晰,一项一项的向皇帝报告:“朝廷明年开支,边军军饷需要二十亿钱,先帝福宫还需要五亿钱,各地报来的修河堤,驿道修理,还需要八亿钱,其他各项开支还有十六亿钱,所以,明年朝廷亏空在八亿钱左右。”
皇帝脸色阴沉,潘冀趁势又补充道:“如果出兵草原,臣认为至少需要十万人,军费开支至少需要三十亿,这还不包括,运送粮食的民夫的钱粮,陛下,此兵万不可发。”
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尚书仆射句誕看清了皇帝的意思,于是他小心的说道:“如果朝廷不干涉,草原上的胡族势必认为我大晋软弱,胡族一向强者为尊,只需几年时间,胜者势必迅速壮大,便可南下攻伐我幽并雍三州,此忧患不就更大reads;。”
“不错,”秋云点头,神情凝重的说道:“此种隐忧存在,可是,皇上,草原上虽说强者为尊,但胡族各部落矛盾重重,无论是金雕部落还是鸣镝部落,即便获胜,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整合草原各部,臣敢断言没有十年时间,鲜卑人绝难将草原上的各部落整合完成。”
皇帝冷笑一声,盯着秋云反驳道:“也就是说只需十年时间,先帝好容易创造的局面便荡然无存,无数将士的血便白流了,十年之后,我大晋北疆便又要战火连绵,朕这样说没错吧!秋爱卿!”
这声秋爱卿叫得声色俱厉,目光便象刀一般剜进秋云的身子,秋云微微施礼,抬头看着皇帝,神情依旧那样平静:“陛下,事情可能并不象我们想象那样,金雕部落和鸣镝部落都是草原的大部落,他们都有支持者,这场战争打起来,一时半会完不了,臣的意思是,朝廷暂时不管,先让他们自相残杀,等差不多了时,朝廷再联合势弱的部落共击势强的部落,如此,既让胡人内耗了,我大晋也能成功再次掌控草原。”
皇帝稍稍怔了下,潘冀这时上前插话:“皇上,我大晋不是不管,而是没有实力管,方回叛乱后,并州边军还没有彻底稳定,方回统帅边军近二十年,军中亲信很多,这些人都是百战悍将,皇上,并州边军若不加整顿,决不能出塞作战。”
皇帝闻言不由头大,方回叛乱,震惊帝都,消息传到并州,边军当时便骚动起来,幸亏朝廷有防范,太原王燕溱和秦王各率大军对并州边军形成夹击之势,这才镇住边军,没有形成叛乱。
并州边军被分割成三个部分,高级将领被调整了不少,可还有大量中层将领和低级军官,他们多是跟随方回征战多年的骄兵悍将,这些人会对朝廷杀掉方回不心怀不满,一旦离开朝廷大军监视,他们会不会就此作乱
另外还有,方回驻守并州边关多年,与南匈奴中的很多部落交好,这些部落都是在他庇护下躲过了鲜卑人的征伐,他们对方回之死,心中没有怨怼,这些人与边军中的方回死党勾结起来,并州立时便会大乱。
“潘太尉,秋大将军,你们是不是多虑了。”句誕淡淡的说道,秋云眉间阴云一闪,潘冀则怒气冲冲,句誕却象是视而不见,依旧平静的看着皇帝说:“陛下,以为正是因为边军不稳,臣以为才要出兵塞外。就算方回在军中的私党想要作乱,可在草原上,如何作乱况且,现在草原上冰天雪地,无论金雕部落还是鸣镝部落,都不可能打得很久,甚至不需要大军出动,朝廷派一使者,便可平息草原纷乱。”
潘冀闻言没有开口,句誕前面所言有道理,可最后这一点却是没有丝毫道理,如果一纸诏书便可平定草原,两个部落便根本不会打起来,而且,他还深深怀疑,漠北都护所有可能有所隐瞒。
现在帝都都已经下雪了,草原上早已经冰天雪地,冬天在草原上作战,这简直不可想象,可潘冀想不明白的是,漠北都护所为什么要隐瞒他心里隐隐有所不安。
秋云眼前一亮,对皇帝说:“陛下,句大人所言有理,现在是冬天,草原上早已经冰天雪地,臣猜测,草
第298章 薛泌进策
度支曹清理账户,除了发现部分官员内外联手,利用各种手段贪污了十多亿钱,但比这笔钱更多的是大批朝廷官员的借款。从朝廷府库借钱说来停荒唐,可实际上,大晋在很早之前便有了,首开此例的是太宗皇帝,不过,在武帝时期,武帝征战四方,国库空虚,下令不准从国库借钱,严令所有借钱者必须在三月之内还钱,从那以后,在几百年中,再无人向国库伸手。
武帝之后,向国库借钱又时断时续,到泰定帝早期,与鲜卑的战争耗尽国库,制服鲜卑后,朝廷一下缓过劲来,泰定皇帝觉着天下安稳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官员们开始向国库借钱,当今皇帝还在太子时便知道,可没想到居然这么多,让人惊心动魄。
顾玮清理度支曹,弹劾了大批度支曹官员,导致十几个官员被免职问罪,但皇帝看得清楚,顾玮对最大的问题,欠款问题没有多大进展,问题的核心还是顾玮不敢得罪这些官员,这些官员的势力太大,背景太硬。
面对皇帝的指责,顾玮无言以对,只能无声叹口气,皇帝依旧不肯放过,声色俱厉的呵斥道:“朕知道你什么心思,无非是这些官们要么出身门阀世家,要么是宗室外戚,你不敢得罪他们!可你恰恰就忘了朝廷!以私恩示人!”
皇帝的话剥皮剜心,顾玮默不作声,不敢分辨,潘链微微叹口气,他当然知道原因,这可是个大马蜂窝,别说顾玮,就算他潘链也不敢轻易去捅。
皇帝骂了阵,见所有人都不言语,心中更加愤怒,可又没什么办法,这些都是朝廷重臣,他的任何决策都要靠他们去执行,现在虽然自己着急,可看模样,他们是不肯接招。
“潘太师,你们尚书台下去想想,怎么尽快将这些欠款收回来,”皇帝看看殿外的天空,天空阴沉沉的,看着便有一场大雪:“春天,也就几个月的时间,到时候没有军费,朕为你是问reads;。”
潘链赶紧应承下来,正要转身离去,皇帝将潘冀和秋云叫住,让俩人留下来。
“两位爱卿,”皇帝和颜悦色的说道:“你们一个是太尉,一个是骠骑大将军,明年春天要出兵草原,主要便要倚靠两位爱卿,你们说说,明年春天若要出兵,现在该作那些准备”
潘冀和秋云沉默了下,潘冀对军中各种人事关系很熟悉,但征战就要差些了,只好拿眼看着秋云,皇帝瞧见了也就看着秋云。
秋云无奈只好说道:“大军未动粮草为先,如果明年开春便要出征塞外,现在就得向漠北都护所,云中雁门调集粮草,另外,若真要出征塞外,当两路出兵,漠北一路,雍北一路,雍州为秦王管辖,陛下当宣召秦王回京,征询他的意见,当然,粮草也得现在就向雍北调集。第二,选将,陛下若要征伐塞外,领军主将用谁,陛下可曾考虑过”
这两个问题,皇帝还真没想好,他迟疑会问:“两位爱卿是什么意见”
潘冀想了想答道:“并州方面,臣以为不能用方回旧将,就让太原王燕溱为帅,雍州方面,臣建议征询下秦王的意见。”
皇帝又看看秋云,秋云想了下说:“雍州边军将领多数,臣不太熟悉,不过臣知道中郎将黎衍,黎衍曾经出征过塞外,参加过十多年前的塞外作战,有草原作战经验,皇上可斟酌,另外,臣举荐凉州边军中校尉方达和中郎将马竞,这两人之一调到雍北。”
皇帝没有表示,秋云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说道:“并州方面,臣以为无论太原王燕溱还是孝郡王,东营公,都不能承担出塞作战的重任,臣建议调段昌将军到并州,由他统兵出征。”
“秦王可以统兵吗”皇帝忽然插话道,秋云迟疑下摇摇头:“秦王贤良,但他从未统帅大军作战,特别是到塞外这样复杂的地方,这次作战是皇上御极以来第一次,只能胜不能败。”
皇帝愣了下,随即沉默了,他忽然明白了,秋云其实已经看出他为什么要坚持出兵,新朝初立,必须镇之以威,可朝廷这样困难,而形势又这样严酷,如果这一仗败了,前段时间压下的所有矛盾都可能爆发。
兄终弟及,陈国查地,度支曹查账,将来还有,。,他想推行的一系列计划,都有可能胎死腹中。
“秋卿,”皇帝神情稍稍缓下来,心事重重的问道:“朕是不是太急了”
秋云面无表情,轻轻叹口气:“先帝征战半生才制服鲜卑,可这才十多年鲜卑又在大漠重新起来了,这些年,臣在凉州,对大漠有更多的了解,仅靠军队无法完全征服大漠,而我大晋现在比起十年前还要虚弱,皇上,我们需要时间,或许,三五年后鲜卑比现在更强,可我大晋比现在也更强了,我大晋富甲天下,我们的实力增长比鲜卑更快更强,所以,皇上,臣不赞成明春出兵大漠。”
皇帝低头思索了会,眉头拧成一团,扭头看着潘冀,潘冀也叹口气:“陛下,秋大将军所言乃肺腑之言,臣也不赞同明春出兵,除了府库空虚外,这些年边军缺饷,士兵怨声载道,士气低落,一些将领暮气沉沉,皇上,过上两三年,待朝廷府库充实后,再行出兵。”
“潘太尉说得不错,”秋云又补充道:“利用这几年时,充实朝廷府库,整顿边军,然后再联合南匈奴和西部鲜卑拓跋部落,共同出兵,此战有八成把握。”
“联合拓跋部落reads;!”皇帝眼前一亮,急促问道:“难道明春不行吗”
秋云苦笑下摇头:“皇上,拓跋部落毕竟是鲜卑人,要让他向同属鲜卑的中部部落出兵,非常困难,之所以说几年之后可行,是因为,鲜卑现在无主,原来的鲜卑国被分解成四个部落,除了南部鲜卑明确表示归属我大晋外,其他三部分别支持一个秃发树机能的子孙,金雕部落和鸣镝部落,无论谁取胜,统一了中部鲜卑,他们都要向外扩张,如此拓跋部落才会感到他们的压力,才有可能与我大晋联手征伐中部鲜卑。”
“其实,还有一策,”潘冀上前一步说道:“我们可以支持南部鲜卑和南匈奴向北扩张,如此可以让草原上的战争迁延下去,为我大晋赢得时间。”
皇帝想了一会,挥手说:“两位爱卿先下去吧,朕再想想。”秋云潘冀施礼告退,快到门口时,皇帝忽然说道:“该作的准备还是得作。”
“臣,领旨。”秋云和潘冀再度躬身答道,然后俩人转身出了大门。
皇帝在书房内凝思,好一会才抬头看着穆公公问道:“你说说,朕该怎么作”
穆公公从角落里慢慢走出来,抬头看着皇帝,若是泰定皇帝说:“对军旅之事,老奴不如秋大将军潘太尉多了,老奴以为俩人大人说得都有理,不过,不管明春是不是出兵,陈国郡的事都必须首先解决。”
皇帝闻听怒火禁不住又冒起来了,蓬柱在陈国郡遇刺,三个杀手居然在众目睽睽下对朝廷钦差大臣进行刺杀,虎贲卫死伤惨重,这简直是明目张胆的挑衅!
“内卫
第299章 薛泌得志
在柳寒看来,拍卖经营权,促进商业发展,税收增加,这在前世是个中学生都知道的事,可放在这个世界可是个了不得的举措,就算武帝盐铁官营之前,盐铁也并不是拍卖,而是象普通商品那样收税,大晋从来没拍卖过商品经营权,更主要的是,这还是盐铁reads;。
盐铁生产分布广泛,产量巨大,难以定量,所以,皇帝在薛泌上次提出拍卖经营权时,提出了疑问。
“可以由官府出面发行一种税票,有了这种税票,就表明盐是收过税了,是正常经营,反之便是私盐,私盐便要查处!”薛泌进一步解释道:“此外,可以开放盐场生产,盐铁监派人进驻盐场,盐场生产的盐,卖出去便必须要有牌子,官府要收税。”
皇帝惊讶之后,开始慢慢审视薛泌的建议,越想越觉着这个建议的可行性很高,可没等他开口询问,马松已经先开口问道:“薛大人,就算派人进驻盐场,你能保证这人不被盐场收买内外串通,相互勾连”
“不能。”薛泌胸有成竹的答道,心中却在暗笑,这也同样是他的疑惑,柳寒给了详细解释:“马大人,私盐的风险很大,如果私盐贩子知道,只需交上一小笔钱便可以正大光明做生意,你说他们是愿意交钱买个合法身份呢,还是继续冒着杀头的风险卖私盐呢要换我,我就愿意花钱。”
马松没有反驳,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既然可以合法的干,没人愿意冒险,薛泌接着又说:“朝廷要拍卖的是盐场经营权,朝廷不投入一分一厘,盐场你自己建,陛下,青州不是遭遇风灾吗,扬州不是有水灾吗,朝廷可以在这两个州选择几个郡县试行此法,允许商人世家出钱建盐场铁场,朝廷验收后,发给经营牌照,每年按产量交税,商贩也一样,买盐时不交税,但卖盐要交税。为何要这样呢,这样作以后,税便分给两边,两边的负担都不大,都能承受,就不会冒险去卖私盐。”
皇帝闻言不住点头,这样一分配,的确就不会再有人去冒险卖私盐了,看着薛泌口沫飞溅的样子,不禁有些纳闷,这薛泌传说就是个纨绔子弟,怎么还有这份认识。
薛泌要想瞒住别人容易,可要瞒皇帝还是挺难,皇帝还是太子时便与薛泌很熟,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说句实话,要不是看在皇后的份上,他绝不会将薛泌提到中书监,可没想到他居然给自己这么大惊喜。
“可推行这个策略,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增加府库收入呢”马松问了个关键问题:“还有扬州和青州愿意这样干吗”
这两个问题很关键,皇帝的神情一下严肃起来,薛泌笑了下:“问得好,马大人问得好,皇上,盐税现在一年已经少得不能再少了,前一点,我觉着两年到三年内,在全国推行的话,盐税收入至少可以增加五十亿钱,多的话,可以上百亿;至于地方上愿不愿意,皇上,臣以为地方上是不愿意的。”
说到这里,他停顿下,看看马松,又看着皇帝说:“盐税下降如此厉害,这些盐税流失到那去了呢到门阀世家手中和私盐贩子手中了,更主要的是到门阀世家。
市场上这么多盐从那里来,盐场多数控制在门阀世家控制的商户手中,朝廷不收他们的税,也收不到他们的税,皇上,朝廷规定盐铁专营,朝廷并没有盐田,盐田都是盐户经营,这些盐户却入了门阀世家的荫户,如此,朝廷如何收他们税”
皇帝和马松几乎同时点头,薛泌接着说:“所以,拍卖盐铁经营权,实际是从门阀世家手中夺钱,所以,地方上多半不愿,但朝廷不用管他们,排除他们的干扰的法子便是让盐铁监主持拍卖,税丁由盐铁监管辖,陛下,如此,那些门阀世家要想继续从盐铁上赚钱,便只有老老实实的向朝廷交税,如此,朝廷丢失的税收便收回来了。”
皇帝欣喜的点点头,马上说道:“薛卿,有没有具体的奏疏”
薛泌毫不迟疑的拿出一份奏疏,送到皇帝面前:“臣早已准备好了reads;。”
马松有些纳闷:“薛大人,刚才干嘛不拿出来”
薛泌嘿嘿一笑,没有作声,皇帝心知肚明,心说这小子学会谨慎了,嗯,这也算是件好事。
奏疏很详细,详细到不像份奏疏,而象份计划书,已经将几乎所有可能性都考虑进去了,皇帝看得很仔细,边看还边想,马松满肚子疑惑,可他没有开口,这个时候说话会打乱皇帝的思路,他看着薛泌的目光同样很奇怪,薛泌同样颠覆了以往在他脑海中的印象。
薛泌现在不是得意而是满足,看着皇帝的神情越来越满意,马松的目光越来越迷惑不解,他心里的满足感便越来越强。
皇帝足足看了半炷香的时间,看完后也没开口,将奏疏交给了马松,马松赶紧接过来仔细看起来。
马松看得比皇帝快,只用了不到一半的时间便看完了,马松将奏疏合起来,略微想想便问道:“同时在青州扬州试行,范围是不是太大,薛大人,如果在青州和扬州之间选择一个试行,你选那个”
薛泌心中一喜,这个问题柳寒提醒过他,他非常自信的笑了笑说:“我选扬州。”
“为什么”皇帝立刻问道。
“青州距离齐国太近,扬州,嘿嘿,扬州门阀在朝廷的官要少些。”薛泌意味深长的说道。
足够了,这两个理由完全足够了,皇帝和马松都无法提出异议。
“嗯,薛大人所虑甚是,”马松点点头,然后皱眉问道:“大人在奏疏上说,派得力人员主持执行,大人的意思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