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移民全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陈健钢

    坦率说,面对一片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一头扎进去是需要勇气的。

    为了这次探险,组织者一共招募了240多名西班牙人,以及4000名印加人,当然还有马匹和各种装备。

    领导者则为印加征服者,皮萨罗的弟弟,同时也是基多的总督。

    其中,西班牙人的数量,甚至比几年前,皮萨罗征服印加帝国时还要多。

    只是这么充足的准备,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

    无数经验告诉我们,一片呈现原始状态的土地,所蕴含的风险,甚至要远大于一片文明之地。

    对付后者,“斩首行动”式的精确打击,往往能够收到奇效。

    至于前者,风险并不仅仅来自于人类。

    有一种说法,是西班牙人在探索之中,还从土著居民口中,获知的雨林深处有黄金的存在。

    这种说法,无疑进一步增加了,这片雨林的吸引力。

    &nbs




第818章 新世界岛的另一极(二十四)
    这意味着,比起回去再爬一次安第斯山脉,乘船顺流而下的话,生存机率将更大。

    残酷的是,做出这个决定的同时,也意味着,那些等待补给的队友,将被无情的抛弃在雨林中。

    最终,这艘简陋的帆船和五十多名西班牙人,还是没有回程,而是继续向东,延续他们的亚马逊之旅。

    只是,令德奥雷利亚纳和他的同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

    接下来,还有差不多6000公里的航程,在等待着他们去挑战。

    亚马逊流域并非不毛之地,沿岸的雨林地带,存在不少从事渔猎和原始农业的土著村落。

    当然,如果没有船只的助力,想穿越雨林看到这些村落,几乎做不到的。

    通过沿途劫掠原住民的村落,这支决定抛弃同伴的队伍,在经历过8个月的航程之后,终于在1542年8月,再次看到了海洋。

    在这个过程中,顺流而下的西班牙人,只损失了十几名同伴,活着抵达亚马逊河口的西班牙人有43名。

    除了疾病以外,大部分损失,是在对土著居民的劫掠中造成的。

    其中,给西班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在今亚马逊中心城市马瑙斯以东,约130公里的马代拉河河口,遇到的一群骁勇善战的土著女战士。

    在“希腊传说”中,小亚细亚的密林中,生活着一群,同样骁勇善战的“亚马逊女战士”。

    在“荷马史诗”的记录中,这些强悍的女人,曾经与希腊人发生过很多次战斗。

    看到这群生活在南美洲雨林深处的女战士,西班牙人很自然的联想到了“亚马逊女战士”,并用这个标签把她们记录了下来。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亚马逊河并没有正式的名称,而是被笼统的称之为“大河”。

    不过,当人们决定为之取一个正式的名称,并翻看相关历史时,“亚马逊”这个即浪漫又神秘的名称,便成了最终的选择。

    在回到西班牙,向国王汇报过这次血腥的穿越行动后,王室将亚马逊地区,命名为“新安达卢西亚”,并授予它的发现者以殖民权。

    顺便说一下,当日被抛弃的队友,竟然还有数十人在一年多后,奇迹般回到了基多,其中就包括领队皮萨罗的弟弟。

    不过,这些幸存者的控诉,虽然让亚马逊的发现者,遇到了一些法律上的麻烦,

    但基于这次发现的潜在价值,西班牙还是决定,原谅了德奥雷利亚纳的背叛行为。

    并且授命他组织一支,新的探险队去征服亚马逊。

    征服工作并非再次从上流出发,而是从亚马逊河口开始。

    从技术的角度看,由上游向下游扩张的做法并不可取。

    一方面,将扩张所用的物资,由安第斯山脉运送到亚马逊平原的代价将非常大。

    另一方面,从船只的角度来说,你必须就地制造船只,而没有办法从其它地方调用。

    像在发现之旅中,用没有干燥过的树木打造船只,只能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

    征服一条未开发的河流,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控制河口,然后再溯河而上,沿岸一步步的布设据点,直到渗透整个流域。

    然而德奥雷利亚纳这次行动,在一开始,就遭遇了毁灭性打击。

    仅仅向内陆方向探索了数百公里,那些跟随他到亚马逊实现发财梦的队员们,就被热带疾病和土著人的攻击吓破了胆。

    实际上,在大航海时代,这种失败是很正常的。

    如果有足够的价值,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尝试。

    问题是而在此后,西班牙人再也没有真正尝



第819章 新世界岛的另一极(二十五)
    这标志着,葡萄牙开始正式将触角,延伸到这个敏感点。

    此后的一个多世纪中,“贝伦”都是葡萄牙,渗透亚马逊河流域的地缘中枢,包括在此设立舰队,以控制亚马逊的出海口。

    不过,由于大部分河道处于巴西高原之上,托坎廷斯河的通航状态并不好。

    相比之下,亚马逊河的情况就要好得多。

    如果有适合内河航行的船只,你甚至可以由马拉若岛一路向西,一路航行到厄瓜多尔境内的“弗朗西斯科德奥雷亚纳港”。

    这一点,当年这座港口的冠名者,已经用亲身行动证明过了。

    鉴于西班牙暂时无力经营亚马逊流域,而葡萄牙又已经触及到亚马逊河口,想要说服后者不觊觎亚马逊河流域,似乎是非常困难的。

    尤其在进入17世纪后,葡萄牙已经在巴西东南岸线站稳脚跟,开始经营东北岸线,将殖民线迫近亚马逊河口,在技术上变得可行。

    随着“伊比利亚联盟”的组建,葡萄牙跨越j皇子午线收集资源的障碍,看起来已经消失了。

    亚马逊河沿岸生存的那些原始部落,是吸引葡萄牙探索亚马逊雨林的一大诱因。

    不过,葡萄牙人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贸易,而是为种植园和糖厂补充劳动力。

    换句话说,除了通过三角贸易输入黑奴以外,葡萄牙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就地掠夺人口,解决劳动力问题的方案。

    不过,前面我也说了,本质上,葡萄牙与西班牙组建的,只是一个共主联盟,双方的内政及殖民地运行,都各自保持的d立性。

    在西班牙的领地上,探索甚至掠夺人口是一回事,建立殖民地又是一回事。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是在合并期间,葡萄牙也只能将在亚马逊的殖民中枢,

    放在地理身份模糊的托坎廷斯河河口,而不是明确归属于西班牙的亚马逊干流河口。

    真正让西班牙决心,将整个亚马逊河给葡萄牙人管理,并事实让渡亚马逊平原开发权的,是来自法国的压力。

    前面我已经讲解过法国在巴西的渗透过程了。

    16世纪末,法国的新j徒,曾经于1594至1615年,在亚马逊河口以南的“圣路易斯”建立过,名为“赤道法国”的殖民地。

    在将法国人从圣路易斯驱逐出去后,葡萄牙人方得以迫近亚马逊河口,并在托坎廷斯河河口,建立殖民点。

    失去在巴西的殖民点,并不意味着法国就此放弃南美。

    在j皇子午线以西的圭亚那,法国人同样在17世纪初开始尝试殖民,并在之后的岁月里,逐步向亚马逊河口方向扩张。

    法国在圭亚那地区的扩张,造就了现在的法国海外省——“法国圭亚那”。

    而一旦法国扩张到亚马逊河口,西班牙人将面临着,失去整个亚马逊的风险。

    问题是,这一阶段的西班牙正面临着多方挑战,并没有余力去经营亚马逊。

    在葡萄牙已经成为西班牙一部分,并且对亚马逊表现出极大兴趣的情况下。

    西班牙方面在1637年,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在亚马逊河口以北,至后世法属圭亚那之间的“阿马帕”地区,建立一片叫作“北角海岸领地”的殖民地。

    同时,将这片殖民地交给葡萄牙人管理,以借助后者的力量,阻挡法国人的扩张,但很显然,法国人不会轻易放弃阿马帕的主权。

    对于西班牙来说,这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让已经成为自己一部分的葡萄牙,去管理亚马逊平原,好过让自己在欧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法国进来。

    要



第820章 新世界岛的另一极(二十六)
    19世纪末,在各殖民大国加紧瓜分世界,但同时又不希望,其他大国染指的情况下,

    比利时这个欧洲小国,出人意料的在19世纪末,成为了刚果雨林的宗主国。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从上游地区向亚马逊平原渗透,有着诸多的困难,但西班牙和继承其殖民地的南美诸国,并非在亚马逊一无所获。

    实际上,巴西只是占得了不到2/3的亚马逊流域,比例约为64%,前西班牙殖民地国家,则得到了剩余部分。

    其中秘鲁15.6%,玻利维亚国11.7%,哥伦比亚5.6%,厄瓜多尔2.1%。

    委瑞内拉和圭亚那,同样有非常少的领土属于亚马逊流域。

    只是,这些国家的重心,基本都在安第斯地区,领土内的亚马逊平原部分,更多属于边缘地带。

    其实,亚马逊平原之于巴西来说,也是边缘地带。

    只是,对于人类居住的这颗蓝色星球来说,这片雨林实在太过重要。

    对于巴西来说,亚马逊则是保证其,跻身大国行列的筹码。

    就像西伯利亚能够让俄罗斯,永远保持做一个大国的潜力一样。

    即使是被周边国家分走了一部分,依然不妨碍巴西独自代言亚马逊。

    尤其是几乎所有亚马逊国家,想要把资源低成本的运出来,都必须经由巴西出海。

    之前在讲解玻利维亚时,就曾经描述过,这个悲剧的内陆国家,为了换得亚马逊的通行权,不得不将放弃,15万平方公里亚马逊平原主权的故事。

    拥有潜力是一个问题,能不能有效进行开发,又是一个问题。

    亚马逊河在平原地带的落差并不大,腹地大都在海拔100米以下。

    如果不是遇上汛期,水流整体是非常缓慢的。

    因此在知晓航程和规律之后,在亚马逊河干流航行的风险并不大,真正的困难来自于土壤和降水。

    这条世界最大河流拥有1.5万条支流,除了发源于安第斯山脉的上游部分,其下游河流,多发源于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

    一般提到亚马逊,大家想到的第一个标签就是“雨林”。

    如果,只把“亚马逊”的概念限定在平原区,也就是亚马逊平原,这个理解大体是没有错的。

    只是,将“亚马逊”的概念,扩张到整个流域,那就会有问题了。

    因为,除掉少部分身处,安第斯高山气候区的河源以外,亚马逊流域还有相当部分,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

    一个简单有效的区分方法是,将亚马逊平原部分认定为“热带雨林气候”。

    这部分约占流域面积的70%;剩下在高原部分的,则基本为“热带草原气候”。

    两者的区别在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则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

    受那些身处热带草原气候区支流的影响,亚马逊河干流的宽度,甚至长度都并不是恒定的。

    以至于长期以来,关于亚马逊河的长度,是否超过尼罗河,存在一定争议。

    在这些支流的共同作用下,亚马逊干流的平均宽度就有3000米,雨季时则能够扩张到数十甚至一百公里。

    水位的不稳定,在亚马逊河两岸,造就了大片的沼泽地,越到下游情况越严重。

    超量的降水及河流的不稳定性,又使得亚马逊平原的土壤极易流失,如果不是被那些雨林固定的话。

    这种情况无疑为亚马逊河的开发,平添了很大难度。

    一直到18世纪初,葡萄牙人也只在,干流及主要支流的下游布设了少量殖民点。

    21世纪生活在亚马逊平原的巴西人,也不过1000余万。



第821章 新世界岛的另一极(二十七)
    在了解过葡萄牙人得到亚马逊平原的过程之后,现在我们再把视线南移,看看究竟是什么帮助摆脱海岸线,向巴西高原渗透的。

    先来了解下巴西高原的气候及生态结构。

    气候及受其影响下的原始植被状态,是最为重要的地缘因素之一。

    人类在相信自己,有改变自然能力的同时,也必须敬畏自然。

    总的来说,巴西高原的植被类型,可以分为两种:沿东、南边缘“雨林”,覆盖高原腹地的“热带草原”。

    后者依照植被的类型不同,又可分为两个区块:一是东北方位的“卡廷加草原”,又译“卡丁加”。

    二是面积约为前者三倍的“喜拉多草原”。

    之所以在地理相连的情况下,从生态角度上又区分为两块,是因为这两片草原的降水量有所有同。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年降水量,一般在750-1500毫米。

    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这样的降水量,一般足以孕育出茂密的森林来了。

    可惜的是,热带草原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分为明显的雨、旱两季。
1...245246247248249...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