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东汉末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潜阳

    原来,王越飞越那匈奴勇士头顶的时候,左手一挥间已然将其挂在脖子上的首饰取了下来。见状,呼厨泉与那匈奴勇士心中暗暗庆幸,因为王越若有心伤人,只需在其后颈一记手刀,任是你武功练到通玄的武术大宗匠,受了王越这一击,轻则重伤昏迷,重则当场死亡。便是块坚硬的岩石,也要碎成数块。不过,后颈乃是人身要穴所在,江湖争斗之时必是防卫的重点,等闲是不可能打击得到的。王越这一手,不过是出其不意罢了,然而却也当真是震惊了全场。

    一带,一跃,一挥,王越甚至连雀鸣剑都未曾拔出来,便已然完胜。

    匈奴人崇拜强者,如今便是王越获胜了,牧民们也均欢呼雀跃,纷纷为王越喝彩打气。王越微微一笑,将手中的骨制挂饰还给那勇士,便信步往回走去。这时,却听得一声粗豪的声音传来:“英雄留步!”

    王越回转身来,却原来是呼厨泉。只见他先是走到那失败的匈奴勇士身旁,扶着他的肩膀说了几句话,那人便满脸感激地下场了。待处理完了这事,呼厨泉方信步往王越处走来,躬身施礼道:“雄鹰总是飞在高高的云端,让人看不清虚实。不知这位英雄高姓大名,适才多有冒犯,尚请海涵。”

    听着这略带口音的汉话,王越微微一笑,也躬身施礼道:“在下辽东王越,得罪了。”?看着呼厨泉略带思索的眼神,郭斌起身道:“今日多谢二王子款待,斌不胜感激。只是已然夜深,我们便不再叨扰了,告辞!”

    回去的路上,众人很是欢欣雀跃。虽然对手并非武林中的成名人物,可毕竟是匈奴部中最是勇力过人的猛士。而且单以其凶横强大的力量,若是行走江湖,定然也是能闯出好大的名声来的。所谓一力降十会,今天这是碰上以轻功和灵巧见长的王越了,若是张飞下场的话,则定然会有一番撼天动地的激战。

    众人回营后,各自回到自己的营帐之中休息不提。

    次日一早,呼厨泉便前来郭斌营中,邀请众人去草原上射猎。郭斌本不想去的,不为别的,盖因他完全不懂得如何使用弓箭。虽然穿越之后力气增大极多,前世当兵的时候又懂得枪械,晓得子弹弹道的原理,可弓箭却是从未练习过。

    然而,听说要去骑马打猎,从未来过草原的董杏儿便兴奋激动地不行,非得缠着他要一起去。于是,郭斌便又屈服在董杏儿的魔爪之下了。

    郭斌留下关羽统领部队,自己便带着众人跟着呼厨泉出营,一直往西行去。

    蓝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浮云,纵横交错的丘陵和山地上一片青绿,那是覆盖在土地上长长的青草。董杏儿像一只欢快的百灵鸟,在郭斌身边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看着她精巧别致的小脸上,洋溢着幸福欢快的笑容,郭斌的心都醉了。霎时间,他觉得若人生都是如此欢快的时光,那便太幸福了,初时对射猎的一点抵抗心理也彻底被抛在了脑后。

    看着亲密无间的两人,吕布默然无语,眼中满是陷入沉思的呆滞。而一直被呼厨泉纠缠着聊天的王越,心中则是一阵酸楚。

    郭斌与董杏儿二人放马疾驰,霎时间已然抛开众人,跑得远了。两人策马来到一处矮低的丘陵,下得马来,看着仿佛穹顶一般笼罩着四野的蓝天和起起伏伏的丘陵上遍布野草,那一片青绿的锦缎上星星点点地分布着移动的白色小点儿。两人骑在马上,望着这绝美的景色,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良久,董杏儿如同梦呓般柔美的声音传来:“斌哥哥,你说那些白的是什么”

    郭斌看了看那星星白点附近骑着骏马的牧民道:“想来是放牧的羊群罢。”

    两人并肩坐下,只看着远处带着一点暖意的微风卷起草浪,时而将远处的白点遮住,时而又显现出来,享受着这难得的休憩时光。

    郭斌虽不是什么诗人,也凑不出几首歪诗,可看着眼前这情景,却让他胸怀大畅。登时按捺不住心中的小情绪,大声朗诵道:“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第二百零三章 秘议
    众人回到匈奴王庭的时候,天色已然黑了下来。呼厨泉将郭斌等人送回营帐后,便跟着前来报信的仆从急匆匆地走了。郭斌心中好奇,却是什么也没有说。

    待回到帅帐,郭斌对众人道:“此番前来匈奴王庭,算是颇顺利,想来今日已然将物资点算完毕。待明日我们向羌渠单于告辞,便启程回归太原。此次出来,呆的时间够久了,是应该加快脚步了。”

    众人听了,哄然应诺。

    郭斌扫了一眼,见关羽面露迟疑,似是有话要说。他看了一眼一旁的王越和吕布,开口道:“云长,可是有什么话说”

    关羽道:“回主公,今日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的时间段),我见有一队人马进入了匈奴王庭,似不是匈奴人装束。”

    郭斌惊异道:“哦不是匈奴人装束他们怎生打扮”

    关羽道:“这些人,人人双马,也是全身皮甲,内穿白裘,秃发,耳垂重环。”

    戏志才惊得站起身来,失声道:“羌人!”?见众人依旧懵懵懂懂,戏志才解释道:“《说文羊部》中道:‘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羌本姜姓,西周姜尚便是出于其中。其色尚白,其俗秃发,民喜穿耳垂环。”

    直到此时,郭斌方恍然大悟。所谓秃发,其实就是剃发。后来李元昊建立党项之后,便强制命令治下的百姓依照党项人的习俗剃发,这便是极为著名的秃发令。从他自己开始,如果谁不秃发,就要受到严惩。这种做法,颇有点儿满清入关之后的“剃发令”的影子,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所以说,秃发、耳垂重环,正是羌人极为明显的外貌特征。

    王越道:“只是,这些羌人来这里做什么”

    郭嘉沉声道:“中平元年十一月,羌人北宫伯玉反叛,自称将军,将时任凉州督军从事的边允与凉州从事韩约劫为人质,不予放还。后攻打金城郡,斩杀金城郡太守陈懿,胁迫边章、韩遂入伙,共推举边章为首领。”

    戏志才点点头,道:“不错,今年三月,北宫伯玉等率领数万骑兵打着诛杀宦官的旗号入寇三辅,侵逼园陵。天子拟派遣皇甫车骑西入三辅,讨平羌逆。我们离京之前,朝中正在商议此事。”

    吕布插言道:“那这些羌人来匈奴部中,到底所为何事呢”

    郭嘉冷声道:“哼!还能为了什么怕是想要联络羌渠单于,南下威逼京师,以为奥援罢。”

    关羽一张红脸涨得发紫,怒声道:“哼!好一个北宫伯玉,原来竟打得如此好算盘!”

    郭斌缓缓地道:“想来是皇甫将军在三辅剿贼颇有成效,给北宫伯玉以极大的压力。可若是羌人与南匈奴真的达成了协议,羌渠或是东去攻打太原,或是南下凌逼京师,朝廷势必会调动大军回援。”

    戏志才道:“若形势真的如此,那么天下危矣!”此语绝非危言耸听,若真的如郭斌所料,那么皇甫嵩在三辅地区的战斗势必受到影响。无论是在兵员上,还是在物资调配上,都要受到极大的掣肘。一旦京师危急,朝廷肯定是先保着京师再说。

    匈奴王庭已然居于大汉之肘腋,届时羌渠单于若是以大军攻击太原城,以城中一千多人的守军,定难守住。到时候,各地剿匪的官军势必收缩兵力,那么并州肯定要乱成一锅粥。

    而若是将匈奴大军分散成千人左右的小股兵力潜入中原,以其骑兵极高的机动性,朝廷定然难以遏制。匈奴骑兵一旦侵入中原,那刚刚平静下来的中原局势肯定又要掀起一场腥滔天巨浪。届时大汉朝廷内外交困,想要保住江山,却是难上加难!

    吕布道:“匈奴人较之汉民确然是更加尚武,不过要说几千匈奴骑兵便能将大汉王朝颠覆了,我却是不信。”

    郭斌看了他一眼,吕布未曾参加过中原地区剿灭黄巾军的战斗,不知道黄巾之乱对中原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巨大影响,也是寻常。不过却也没有必要向他解释清楚,如今的当务之急,是众人应当如何应对。

    戏志才与郭斌的想法显然不谋而合,他对郭斌道:“至于匈奴军队的战斗力,或可先不去管它,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如何阻止羌人与匈奴人的联合。”

    王越道:“羌人自与匈奴人联络,我们又能有何作为况且我军仅有七百人,孤军处于匈奴王庭,便是再能打,也冲不出几万匈奴军兵的保卫啊!我看如今还是先想想我们自己要如何脱身,才是上策!”

    吕布道:“匈奴之辈,皆是土鸡瓦狗,在我看来,什么羌渠,不过是插标卖首之徒罢了!”

    关羽瞥了吕布一眼,道:“千军万马之中,我等自然也是无所畏惧。可这七百骑兵和运送粮草物资的民夫如何脱身”

    郭斌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这个吕布,自恃勇武,殊不将天下英雄放在眼里。若真是两下里打起来,便是再来个七百骑兵也不是人家匈奴人的对手,这里可是人家的王庭啊!驻扎着好几万匈奴精锐骑兵,他们内部或许有矛盾,可是所谓“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真要是打起来,他们定然是要帮着羌渠的啊!

    戏志才道:“若是羌渠真的答应了羌人的请求,那么他们为了避免走漏风声,势必要先对我们下手,定要想个



第二百零五章 深夜鏖战
    待大队伍越走越远,郭斌心中方松了口气。看着自一年前便一直追随在自己身边,南征北战的七百部曲,他心中涌起无限豪情。这些人,是他最信得过的士兵,也是他最亲密的战友,今夜一战,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平安回来。

    是的,郭斌从没想过要逃跑,所以费尽周折,掩人耳目地率领大部队潜行出营,是为了随行的民夫和戏志才、郭嘉等文官可以从容离去。可是他必须要阻止匈奴人与羌人的联合,不只是为了高官显爵,也不只是为了士林声望又或者是天子的信重,他所以想要一战,为的却是颍川郡利益集团的利益。

    因为一旦匈奴人联合羌人造反,并州定然是首当其冲,并州一乱,京师则会惊恐。如此一来,颍川郡在京中的各种产业势必受到极大的影响。况且并州是塞外三城联系京师洛阳的重要商路,一旦被匈奴人切断,想要从塞外往京师运送物资,就必须要绕道冀州,其中成本的增加可海了去了。

    以郭斌为核心的利益集团刚刚走上正轨,虽然其吸金的能力便是当今天子都佩服不已,可毕竟时间太短。因此,这个利益集团极为迫切的希望是维持如今天下基本太平的形势,这样才能使得阳翟县乃至颍川郡的实力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以至在未来群雄逐鹿的时期可以在中原地区立定脚跟。

    所以说,天下间没有人比郭斌更加迫切地希望世界和平,直到现在,他方深刻地感受到前世的中国,之所以时时处处抱着和平发展战略,见了谁都要宣传和平崛起,极力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原因。就像前世的中国政府一样,郭斌也成为努力维持天下安定的重要力量。现在的郭斌,必须要走前世中国政府所一直奉行的战略发展道路。

    除此之外,匈奴人擅长养马,若是能与他们进行深入有效的合作,这里将会是往中原贩运马匹最近的集散地。战马在冷兵器时代的重要性无需赘言,拥有一个临近的战马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无疑是战乱时期每个人所梦寐以求的。

    因此,无论是站在大汉朝廷的立场上,还是站在颍川利益集团的立场上,郭斌都有理由,也有责任阻止匈奴与羌人的联合。就算不能与匈奴人结为合作伙伴,至少要逼着他们两不相帮。

    郭斌的计划很简单,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秘密潜出处于监视下的大营是第一步,第二步就要进入虎穴,去掏虎崽子了。

    七百骑兵,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所乘战马,也是整个阳翟县最上乘的战马,他们都知道在深夜中突袭敌军的时候应该怎么做。由郭斌为首,关羽、张飞、吕布三员猛将跟随,董杏儿则跟在四人身后,七百余骑在草原上绕了一个不小的圈子,方到了单于王庭的南门处。

    此时的天色,正处在黎明的前夕,是一天之中最黑暗的时候,也是人最为困乏的时候,只看在匈奴王庭南侧栅栏内羌人聚居大营处一直在扶着长枪打瞌睡的哨兵,郭斌便晓得此言不虚。

    见羌人营中和匈奴部中没有任何异常之处,郭斌心中暗暗砥定,当下伸手下压,令大军稍停。在关羽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关羽便带着几十个人摸了上去。这些人都是以郭斌的训练方法经关羽之手悉心调教出来的特种士兵中的精锐,也是郭斌的亲卫。他们中多数原是混迹江湖多年的老油条,最擅长的便是纵高跃低,隐藏身形,这种偷鸡摸狗的小事情,简直是轻松加愉快。

    在将几个偷懒的明哨与暗哨悄无声息地解决掉之后,几声独特的苍鹰鸣叫声传入郭斌的耳中,这是特种士兵们熟极而流的远距离通讯方式。郭斌见一切顺利,玄龙枪一挥,七百铁骑仿佛轰隆前行的坦克般向羌人使者的营地疾冲而去。

    没错,郭斌的目标,不是羌渠父子,而是此次前来联络的羌人使者。

    轰隆的马蹄声将尚在睡梦中的羌人使者惊醒,他披上白色裘衣,掀开营帐门帘,想要看看是什么情况。可还没等他看清楚外面的具体情形,便见一个细眼长髯,身材高大,身披板甲,手持大刀的汉子仿若天降神兵一般迎面奔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待看清那面色赤红的汉子脸上那威严的卧蚕们时,却见一把沉重的大刀已然压在了自己的左肩上。随着便是一阵天旋地转,待一切落定时,只看到一具从左肩到右胸的上半部分都失却的尸体正缓缓委顿在地。那尸体上所披着的象征身份与地位的上等白色裘衣,竟是如此熟悉。

    关羽早已得了郭斌的嘱咐,在带人将哨兵悉数解决之后,又将简易的匈奴王庭南栅破开一道几十米长的缺口,便带了四五个士兵直奔羌人使者的大帐而来。其余的人,自然是携带者火油,到处泼洒。

    将羌人使者斩首后,关羽抽出腰中悬挂的环首刀,将其首级切下,以随身带着的黑布包了,系在腰间。尚未直起身来,便听到身后一声大喝,随即脑后一阵劲急的破空声传来。关羽为人素来谨慎稳重,因此最得郭斌的看重,常常将带领部队的重任交给他。

    此时听得脑后风声猛恶,关羽不敢大意,忙一个前扑躲过了身后的敌人直刺来的一枪。然而,沉重的青龙偃月刀却也落在地上,来不及捡拾起来。再抬头看时,火光中依稀分辨地出,来人是一个年约十六七的少年,面白无须,容貌英伟,使一杆马槊,虽然是在羌人使团之中,看其衣着打扮却分明是个汉人。再看身边跟来的特种士兵,已然被那少年的手下纠缠住,短时间内怕是没法上前支援了。

    因为遗失了青龙偃月刀,关羽只得以手中的环首刀与其周旋。却哪里想到这个少年虽然年纪轻轻,马槊的力道却是极大,虽较之郭斌相去甚远,可马槊本便是长大沉重的兵器,此时对上了手持轻短环首刀的关羽,在兵刃上却是实实在在地占了大便宜。

    饶是关羽武艺精湛,神力惊人,手中的环首刀又是郭斌专门为其打造的全钢的宝刃,却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只见那少年力大招沉,出枪又极为迅捷,虎吼连连中抓住关羽兵刃不称手的弱点招招抢攻。所幸关羽混迹江湖多年,战斗经验极为丰富,方能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勉强维持。

    又斗了近百个回合,轰轰隆隆的马蹄声踏破了黎明前的宁静,无情地碾压着还在反抗的羌人。此次护送羌人使者的队伍有五百多人,一个个虽也是羌族中的精锐,却是马不及鞍,人不及甲。急切间哪里能打得过全副武装,装备之精良更是远超大汉官军的伏龙山庄部曲只听得惨叫声、呼喝声不绝,不到半个时辰,随行的羌人部队便已然伤亡大半,战斗中被斩杀的固然极多,还有许多人是在睡梦中被战马踏破胸腹而死。

    王帐之中,刚刚安排完刀斧手的羌渠单于正要就寝,却听得帐外人喊马嘶。惊异之中,出得大帐,才晓得厮杀声来自南门羌人使者所在的营地。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天边的云霞,噼噼啪啪木材被烧的声音隔得这么远也听得很是清晰。

    他忙叫身边的侍卫前去探查,哪知那侍卫尚未出发,便见一个哨探骑快马冲了过来。到了帐前,那人滚鞍下马,跪在地上,大声道:“启禀大汉,羌人营地中遭到不明骑兵攻击,死伤惨重,目前双方还在厮杀!”

    羌渠单于大惊,疾行数步,拉着那哨兵的领子,将其提了起来,怒声道:“羌人使者呢”

    那哨兵吓得面色苍白,颤声道:“小,小人不知。”

    从一侧的帐篷中出来的呼厨泉显然也听到了二人的对话,忙道:“父汗,不管是什么人,为今之计,还是要点起人马,前去救援才是!”呼厨泉虽然不赞成联合羌人反抗大汉朝廷,可既然羌渠单于做了决定,做儿子的当然要全力支持。

1...5556575859...1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