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东汉末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潜阳

    因此,这种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对于投降后的黄巾降卒日常生活的影响基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反而郭斌实行的粮食配给制度,却实实在在获得了他们的支持:较之连树皮草根都填不饱肚子的中原,能有粮食吃便实在是再幸福不过的了,便是在塞外苦寒之地又如何

    除了在自由上受到限制,这些黄巾降卒还需要在闲暇时间接受军事训练。训练的内容极为简单,便好像后世的新兵营训练一般,最多的便是队列队形的练习。不要小看这种练习,它之所以能够在后世科技已经如此发达,甚至可以完全依靠远程操控便能完成战争的时代依然没有被放弃,是因为其在军队纪律性的训练上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当士兵习惯于听从长官的命令,在战场上便会形成极高的行动力,这种行动力的直接体现,便是对命令的执行力。在血肉翻飞的战场上,害怕是每个人都会出现的情绪,而当训练有素的士兵们听到长官明确有力的指令并依照执行时,便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心情的过度紧张,从而极大地避免了因操作失误所产生的不必要的损失和因紧张害怕而形成的浑身无力。

    因此,当初郭斌在给张世平与苏双二人的信中,很是强调了这种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并且专门让陈到派遣了其得力助手带着人前来塞外主持黄巾降卒的训练工作。所谓有备无患,这一番心血现在终于用上了。

    无需讳言,在草原开阔之地,中原官军一旦碰上想跟你兜圈子、放风筝的塞外骑马民族的骑兵,便只有被吊打的份儿,更何况如今塞外三城中的士兵本便是农民出身,其不堪入目的骑术让人看了便着实令人担忧。

    然而,你又不得不承认,中原官军所最擅长的,便是城市攻防战。在狭窄逼仄的城市之中,是没有草原民族骏马奔驰的空间的。而骑兵一旦失去了其速度优势,在面对中原官军精良的防具和铁制兵刃之时,便只有待宰的份儿。

    因此,当郭斌意识到和连要派兵前来攻打之时,心中便暗暗高兴。和连既然想要凭借着兵力的优势,以鲜卑骑兵最不擅长的攻城战来挑衅自己,那只有撞得头破血流的份儿了。所谓以己之长,攻敌之短,郭斌没有理由不好好利用这次机会。

    此战既符合郭斌对塞外各族的战略规划,又可以在草原各部心中留下塞外三城不好惹的深刻印象,同时又不至于引起草原各部的同仇敌忾,乃至群起而攻。剩下的,就看怎么打个漂亮仗了,而目前的当务之急,便是尽快将近五十万的黄巾降卒动员起来。

    正当众人计议之时,外面来报,郭大回来了。

    郭大是郭斌的贴身侍卫,无论是在伏龙山庄还是阳翟城县衙,只要是有紧急事情,便是郭斌的卧房,都是可以径直进入的。只是郭大为人谨慎,从来不会因为郭斌的看重而变得桀骜不驯,狂放自大起来。因此,每次都是等郭斌应声了,方会推门而入,如今亦不例外。

    待郭大进来,戏志才便开口问道:“情况怎么样”

    郭大道:“那骞曼似乎要跑,他一回到住处便着人收拾东西,准备出发。”

    郭嘉道:“哦难道他竟察觉了我们的意图”

    这时,从外面回来的张世平对郭斌道:“想来并非如此。主公,适才仓库那边有消息传来,说是骞曼昨日已然将带来的货物全换好了,并且连夜装车。待今日夜里将交易的税费结清,想来便要离开了。”

    苏双道:“既然带着货物,想来骞曼并非是察觉了我们的意图,看来和连前来攻打的日子不远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拍案
    两日后,塞外三城中心城衙门书房中,众人齐聚。

    风尘仆仆的郭二开口道:“启禀主公,和连召集其所属本部,并其属下大小三十余个部落总共约五万骑兵,粮草器械似已准备停当。”

    郭嘉听了,急道:“哦其本部多少人其余各部又有多少人”

    郭二道:“回二公子,和连所部共约骑兵两万,其余各部,大者两三千,小者五六百,共约三万人,拟分成三路大军往南而来。鲜卑单于王庭处相继聚集了三万骑兵,东西两路各一万人,已然在集结。”

    郭斌点点头,将郭二肩膀上的一根草茎摘下来,道:“干得不错,下去歇息去吧。”

    看着郭二转身离去,郭斌回头对戏志才道:“志才,你怎么看”

    戏志才捋着下颌寸许长的胡须,缓缓地道:“以我看来,除了和连亲自率领的三万大军,余者皆不足虑。”

    郭斌道:“唔,想来骞曼回去之日,便是和连发兵之时。我方一干准备既已完成,便按照原计划行事吧。骞曼那里,可以放行了。”最后一句,是对着张世平说的。

    张世平朗声道:“诺!”

    郭斌点点头,起身道:“此战至关重要,诸君努力!”

    处理好一干税费事务的骞曼,在当日夜中便迫不及待地带着一干中原的丝绸、茶叶、美酒等奢侈品出城北上了。郭大自然也早已根据郭斌的命令,一路尾随而去。而到了次日,城中的一干汉人商队和鲜卑各部的贸易队便注意到,中心城那白日里从来不曾关闭的城门,竟然自一早便未曾打开过。

    除此之外,街道上也突然多了许多身穿毛呢军装,披甲执锐、表情严肃的巡城兵丁。仿佛一夜之间,整座城池都戒严了。

    到了中午时分,一个使人震惊莫名的消息便像是长了翅膀一般飞遍了塞外三城:近日,鲜卑大单于将会率领十五万大军攻打塞外三城。

    直到此时,人们方开始慌了,鲜卑人的商队头领们一边吩咐手下将仓库中的货物打包装车,一边聚集到交易行门口,向官方打探消息,并要求出城;而中原商人们的表现则平静许多,他们多来到衙门之中,直接求见张世平与苏双二人,至于打包货物急着离开之类的事情,却是没有发生。

    郭斌前来塞外三城的事情并未对外公开,而商人们一直以来打交道的对象便是张世平与苏双,也是因为这两个人商人出身,商队首领们方没有太多的心理压力。若是知道闻名中原的阳翟县侯、颍川郡守,在剿灭黄巾军时立下大功,同时又是天下各大豪族争相追捧的郭斌到了,以他们的地位连递名帖的资格都没有。怕是自己身后各大家族的族长到了,方有资格与郭斌当面商谈吧

    张世平与苏双二人受命稳定城内人心,便各自带人分别将鲜卑商队的首领和中原商队的首领,带进了交易行与衙门中的大厅里。

    看着下面叽叽喳喳吵成一片的鲜卑商人,张世平面色不变地抬手往下压了压,却并不见众人停止。此时,一个身材魁梧,满脸横肉的鲜卑人上前大声道:“张世平!我们来你城里交易,你竟敢关闭城门,不让我们出城,难道是想私自吞了我们的货不成你们中原人胆小懦弱,我鲜卑人却不吃你这一套!”

    众人一听,顿时群情激奋,只听有人道:“沙翰林说得没错,我们鲜卑人不是好惹的!”

    这个沙翰林的名字自然是音译过来的,他是一个鲜卑小部落的酋长,距离和连的王帐极近,平日里对骞曼很是狗腿。

    张世平双眼一眯,心中暗道:“主公说骞曼离开之后,城中应当还有鲜卑人做内应,我还不以为然。现在看来,还是主公高瞻远瞩,思虑周祥。这个沙翰林的部落,人数虽不多,此次却带了近千人前来交易,此时又敢第一个冒头出来,想来定是有问题的。只是不知道,除了这个明面上的,还有谁”

    不提张世平在交易行大厅中与一干鲜卑酋首们斗智斗勇,单说被苏双带进衙门中的一干中原来的商队首领们。

    中心城的衙门与中原的作用相差无几,平日里商人们只在交易行中往来,却也极少前来。而这城内的一干居民,因为本便是黄巾之乱中被俘的黄巾军士兵,各自财产权利本便十分明晰,城中实行的又是军事化管理,遂鲜少有因为纠纷而闹到衙门中来的。故此,这塞外三城的衙门较之中原的县衙便要清闲许多,几乎形同虚设了。

    大多数中原商队的首领虽属首次前来,对这衙门中的布置却均是似曾相识。盖因这塞外三城的衙门,与中原的县衙功能既一致,布局也大致相同。做生意的进入县衙乃是常事,更何况他们本便是地方豪族大户的后生,被各自的族长们挑选出来并委以重任。

    这些中原各大豪族的精英们多是在族学之中读书不成,便跟着学做生意的,因此非但从商



第二百二十四章 宴会
    一众人随着苏双进了县衙中后,便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分别入座。刚刚坐定,便见一溜儿身穿白色衣衫,头戴白色高帽子的男子捧着托盘鱼贯而入,随他们进来的,还有一股特殊的异香。这些见多识广的贸易队首领们自然知道,那是从西域千里迢迢运送过来的高级香料的味道,伏龙山庄的人称其为孜然,便是在塞外,小小的一包也要千钱往上。

    每个托盘上都放着几个盘子,盘子上面则覆以大大的银色罩子,那诱人的香气便是从银色罩子的缝隙中偷跑出来的。

    过不盏茶功夫,每个桌子上便都摆满了酒菜。冷菜直接以陶制的盘子端上来,而热菜则利用大罩子保温。便是以这些商界精英的见多识广,许多饭菜的食材竟是连见都没有见过,而有许多菜品,其内中的各种食材虽见过,其调味的方式则大大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

    最直观的表现,则是饭桌上出现的糖醋花生和凉拌猪头肉了。千万不要小看这两个菜,这两个在后世人人熟知的菜品,于如今的世道却是极少见而奢侈的高档菜肴。

    先说糖醋花生,顾名思义,其材料主要有砂糖、香醋和花生,另外还有辅料如大蒜、洋葱与香菜等。

    史前时期,人类就已知道从鲜果、蜂蜜、植物中摄取甜味食物。后发展为从谷物中制取饴糖,继而发展为从甘蔗甜菜中制糖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之一,早期制得的糖主要有饴糖、蔗糖,所谓“含饴弄孙”中的饴,指的便是饴糖。糖,自古以来便是高档奢侈品,否则也不会被认为是衡量老人安度晚年时是否幸福的依据之一了。这糖,郭斌便是命令商队,从中国南方运来的蔗糖。

    醋,在我国有很多种,而山西清徐的老陈醋相传距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而略有甜味的镇江香醋,则据传为汉代著名的酿酒大师杜康所制。所谓酒醋同源,指的便是其发酵过程中先产生酒而后产生醋。

    至于花生,一般认为,其原产地是秘鲁和巴西。然而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也有可能是花生原产地之一。在浙江吴兴钱山洋原始社会遗址中,便发掘出炭化花生种子,距今约四千七百年,前后误差各约一百年。而在江西修水县山背地区的原始社会遗址中,也曾发掘出炭化花生种子。此外,在广西、云南、江西等地,也曾报告过与花生形态极为相似的野生植物。2007年经西安文保中心专家确认,距今2100年前的汉阳陵从葬坑出土的农作物里,已经出现了花生。

    非但如此,在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中,也曾记载了花生的存在:“形如香芋,蔓生...花开亦落地,结子如香芋,亦名花生。”欧洲曾从中国引种花生,因此欧洲部分地区仍称之为“中国坚果”。刚果布朗氏便在其1818年所著的《刚果植物志》中称“花生是由中国传入印度、锡兰及马来群岛,尔后传入非洲的。”

    不过虽然如此,中国原产的花生却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而不被人所重视,甚至逐渐销声匿迹,直到世界近代史中的地理大发现时,由西方人将南美的花生引入中国后,其种植方普遍开来。现今广泛种植者,则为南美引进无疑。

    郭斌自重生以来便对花生这种极高产的经济作物很是关注,不是说他是个吃货,特别喜欢吃花生,而是这种作物极为高产,在这乱世之中可以帮助人填饱肚子。因此在一次的闲谈中郭斌无意中提起之后,才学广博的司马徽便留上了心,他似乎曾听过这种作物。后来多方打探,往蜀中贩运茶叶的商队方找到了中国原生的花生种子。在伏龙山庄试种一年,产量尚算可观。如今则是作为一种稀有食材被分别运到了洛阳和塞外。

    蒜,则分为大蒜和小蒜两种。中国原产有小蒜,蒜瓣较小,大蒜原产于欧洲南部和中亚,最早在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栽培,汉代由张骞从西域引入中国陕西关中地区,后遍及全国。崔豹《古今注》云:“蒜,茆蒜也,俗谓之小蒜。胡国有蒜,十子一株,名曰胡蒜,俗谓之大蒜是矣。”

    洋葱原产于中亚或西亚,与产于地中海沿岸及中亚地区的香菜一样,也是在西汉之时,由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

    然而,作为后世调味料之王的辣椒,郭斌则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都未曾找到。盖因辣椒原产于中拉丁美洲热带地区,原产国是墨西哥,到了明朝末年,方传入中国。

    就是这么一盘小小的糖醋花生,郭斌便是费劲心机,花了一年多的功夫,方将所有的材料备齐。而相对来说,只需要猪头肉和胡瓜、大蒜、醋作为原材料的凉拌猪头肉,则简单方便得多了。

    然而,识货的人不只有郭斌,这些见多识广的商界精英们看到这盘小小的糖醋花生之中的各种食材后,心中的震惊是无以复加的。看着这便是有钱也不一定能吃得到的“高档料理”,他们对苏双请客的诚意有了新的认识。

    待桌子上的酒菜都摆好了,主桌四周的坐榻上依然



第二百四十五章 稳定人心(一)
    苏双正要向众人介绍郭斌,却听下面忽然有人惊呼一声:“哎呀!这莫不是阳翟县侯吗”

    顿时,下面乱成一团。

    “在哪里在哪里”

    “似乎便是主位上坐着的那位!”

    “我可是听说阳翟县侯身长丈余,膀大腰圆,神力惊人,武艺高强。想当初长社城外剿除黄巾贼的时候,他可是带着几个人就敢冲进二十万黄巾贼的营寨里,生生地将长社城外的二十万黄巾贼寇打得落花流水。”

    “我也听说了,当初我表弟便在皇甫骠骑帐下任职,他可是跟我说,就连皇甫骠骑也夸阳翟县侯勇武绝伦呢!”

    “阳翟县侯如此英雄人物,哪里可能是眼前这个公子哥儿你莫不是拿我等开心吧!”

    在剿灭黄巾贼的几次战役中,郭斌带着麾下的七百部曲南征北战,屡立奇功。无论是马踏黄巾贼二十里联营还是只身入广宗说降黄巾主力,其中的大智大勇无不令人惊叹,甚至被编成了戏文为人所传颂。

    无论在哪个时代,商人都是消息最为灵通的群体,他们哪里能不晓得这塞外三城的真正主人便是如今的阳翟县侯、颍川太守郭斌对于这位名扬天下的城主,在座的众人自然是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了。

    郭斌如今虽是坐在主位上,可以他敏锐的六识,便是院子入口处隔了十几米远的那一桌上众人的喁喁私语也可听得清清楚楚。当听到竟有人说自己“身长丈余”、“膀大腰圆”的时候,他也不禁暗暗抹了把汗。

    当下,他起身朗声道:“诸位,在下郭斌,便是这塞外三城之主。塞外三城立城一载有余,多亏了诸位的支持。郭某早便想着与众位见见面,可一直不得其便,可算是失礼了。故如今备下薄酒,聊表谢意。”话音缓慢而语调随意,声音虽不甚大,众人听在耳中却仿佛是在耳畔细谈一般,每一个字,每一个音符都听得清清楚楚。等到说完了,小小的院子中尚能听到嗡嗡的回声。

    众人不懂武艺,只觉得新奇,一旁的关羽和张飞却是暗暗心惊。

    关羽同样看到张飞眼中的震惊,心中暗道:“没想到主公的鹤戏已然练到如此地步,声音及远需要极高深的内功,自然极是不易。可是将声音掌控于斗室之中而绝不外泄,所需要的便是内劲掌控的技巧和熟练程度了。看来张角的降龙掌法于内劲的习练和精巧度的掌控,果然是有非凡功效的。”

    不过,场中的商界精英们虽不懂武艺,其喁喁私语之声却始终给压了下去。

    见场面压住了,郭斌极满意地点点头,开门见山道:“昨日夜中,有哨探回报,说是鲜卑大单于和连,勾连大小鲜卑部落三十余个,纠集了近五万大军,号称十五万,前来攻打我塞外三城。”说到这里,郭斌瞄了下面一眼,便住了口。

    这时,下面可是炸了锅了。五万大军,号称十五万,攻打刚刚建成的塞外三城,这不是跟玩儿一样吗这塞外三城说白了便是较大一点的庄园罢了,在没见过世面的鲜卑人眼中,可能还称得上是城高池深,可落在见多识广的他们这些商界精英眼里,这小小的城池的城墙高度几乎连中原一座县城的都达不到!

    鲜卑人年年要进入长城打秋风,多少城高池深的州郡大城都毁在了他们手中当初鲜卑人勾结南匈奴、乌桓一起,分成数路大军一同入塞,或者五六千骑,或者三四千骑,总共也不过几万兵马,进入沿边的九个郡,便将大汉王朝搅得鸡犬不宁。
1...6162636465...1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