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夜空中凡星点点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路的拐弯处

    叶章宏转过身,刚想回答,叶国展却抢先说话了。

    叶国展说道:“他爸你们一定不知道吧,当初他爸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了,才不得不跑到外地去讨生活。就凭他爸这样的人,我看能捐个十块钱就不错了!”

    他的话带着一种鄙夷。

    同学们都笑了起来。

    叶章宏不禁生气了,走到石碑下指着他爸的名字,说道:“谁说的!你们看,我爸可是捐了三百块钱!”

    同学们一看,立即不再笑话了。

    叶国展先是惊讶地愣了一下,他似乎想不到叶章宏他爸居然能捐三百块钱。但他可不想被叶章宏抢走了风头,就说道:“怕是你爸哪里借来的吧!就凭你爸那样一个几年都不回家的人,能够捐三百块钱我看……是你爸穷得连路费都没有了,才不敢回来。一个连路费都没有的人,还充什么大胖子啊!”

    同学们又笑了起来。

    叶章宏又急又恼,厉声说道:“不许你这样说我爸!”

    叶国展不肯罢休,继续说道:“哼!谁不知道你爸是什么样的人!打牌、赌钱、玩女人……在家里呆不下去,只好跑到外地去了!”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虽然一些事情过去很多年了,但依然是一些无聊的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叶国展一定是从那些无聊人的嘴里,听说了这些事情。

    这样的话,叫叶章宏气愤无比,恨不得冲上前去教训叶国展。但他不可能这么做,只能愤怒地看着叶国展。

    叶国展除了爱炫耀之外,也是二班最为调皮捣蛋的学生。看着叶章宏愤怒的表情,他一下子来劲了,说道:“生气了我可没有冤枉你爸!不信的话,你可以回去问你的爷爷奶奶……”

    叶章宏依然愤怒地看着叶国展。

    叶国展突然想起了去年在后山上发生的事情。那时,作为苦茶坡的人,叶章宏居然没有帮他一起教训张向阳。

    这让他一直耿耿于怀,他觉得“报仇”的机会来了。

    “看着我干嘛怎么是不是生气了生气的话,你过来打我呀!你就仗着你爷爷是校长。不过,你可别忘了,你爷爷已经不是校长了。以前我会怕你,现在我可不怕你!”

    若换作别人,一定受不了这样的话,保准会急。不过,叶章宏从小就被爷爷严格教育,是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行为。

    叶国展却不依不饶地说道:“你爸妈去了外地就没有回来,我看可能是他们不要你了!你这个无父无母的可怜孩子,哈……”

    叶章宏真心受不了这样的话,别忘了他刚才正在石碑下思念远方的父母。也许是这番话触动了他,他竟然开始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不一会儿,他的眼眶已经噙满了泪水。

    见到叶章宏一副要哭的样子,叶国展不禁得意起来,开始嘲笑叶章宏是一个“爱哭鬼”。

    就在这时,张向阳出现了。

    他恰巧经过这里,看到叶章宏眼里充满了泪水,而叶国展一副很得意的样子,他一下子就猜出准是叶国展在欺负叶章宏。他和叶章宏是同班同学,再加上平时他和叶国展半点都合不来,所以就决定站出来帮助叶章宏。

    他站在叶章宏身边,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名驼背岭同学走到向阳身边,说叶章宏是被叶国展欺负了。

    叶国展大骂那名同学是“叛徒”。

    骂完之后,他歪着脑袋,轻蔑地看着张向阳,目光似乎在说:“是我欺负他的,怎么样难道你想为他出头”

    看到叶国展这一副轻蔑的样子,张向阳真想冲上前去教训他。不过,时间没有给他机会——上课钟声响起了。

    一听到上课钟声,叶国展身边的几个同学,就像是兔子一样,撒腿就往教室跑。

    二班这一节是校长叶建设的数学课。也许是害怕迟到了会被校长批评,叶国展急忙也撒腿往教室跑,眨眼功夫就不见了影子。

    其实,张向阳并不敢轻易动手,因为开学的时候,校长严厉批评了他,并警告过他——他再敢胡作非为,就会好好收拾他!

    他可不能在这个当口犯错误。

    他拉了拉叶章宏的衣服,示意该回教室上课了。

    叶章宏背着他把眼泪擦干,和他快步走向教室……

    整整一节课,叶章宏始




第六十三章 跳蚤蚊子
    叶章宏被欺负的事情,最后还是传到了叶永诚的耳朵里。但他没有当一回事,他很清楚,同学之间发生一点矛盾,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根本认真不得。

    自打从校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他的时间相对就比较多了。除了备课以及批改作业之外,再也没有那么多的琐事,要他操心了。

    若要说起执教生涯里,最让他闹心的事情,首当其冲的就是李高原。李高原调离上山村小学已经好几年的时间了,但他始终对这个人耿耿于怀,心里也一直想不明白,就凭李高原这样的人,怎么能够胜任老师这个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

    就在不久前县里举办的“欢庆教师节”活动上,他居然碰到了李高原,而李高原竟然是以王家坪小学副校长的身份,出席这一个活动的。

    也永诚并没有和李高原打招呼,而李高原也没有和叶永诚打招呼。

    不过,他倒是听说了李高原之所以能当上王家坪小学的副校长,皆是因为他娶了王家坪小学校长的女儿……

    除去李高原,现任校长叶建设,曾经让叶永诚背了黑锅。

    事情发生在八十年代初,叶建设的小舅子因为娶媳妇,急需一批木材盖新房、添家具。当时,叶建设已经是副校长,但他瞒着大家,偷偷地将学校里准备用来制作桌椅的木材,运到他小舅子家里,事后还谎称是得到校长叶永诚的同意。

    这一批木材,是村里给学校制作课桌椅的,并已经联系好木匠师傅。但木材被叶建设运去给他小舅子盖新房了,制作桌椅的计划也只能搁浅。当得知叶建设是得到叶永诚“允许”的时候,大家纷纷指责叶永诚的做法。

    叶永诚当即找到叶建设质问此事。得知实情之后,他要求叶建设站出来向大家澄清这件事情。不过,叶建设的父亲和叶永盾纷纷向叶永诚求情,并主动购买了一批木材回来。他们还请求叶永诚不要公开实情,以免叶建设遭受指责与非议。

    凭两家的交情,叶永诚也不好不给这个面子,只好委屈了自己,把这个黑锅背在自己的身上。后来,叶建设也算是学乖了,再也没有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

    除去这两件事情,最叫叶永诚哭笑不得的,当属他的大儿子叶德安在学校所做的一些事情。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叶德安作为校长的儿子,非但不好好念书,还整天旷课,甚至纠集了几个胆子比较肥的同学,带头造他爸的反。

    那时,叶德安煞有介事地提出一个口号——打到“臭老九”叶永诚!

    这着实把叶永诚气得七窍生烟!最后,叶永诚狠狠地赏了儿子几个耳光,然后揪着他的耳朵,把他拎回家里,关起来面壁思过。

    当年那个“打到臭老九叶永诚”的口号,叶德安的同学至今记忆犹新,还是不是拿出来,把叶德安调侃一番。

    这是叶永诚的校长生涯中,所经历过的一些比较特殊的事情,但没有影响到他的工作,以及在村里树立起威信与名望……

    最近,家里又有了让他喜忧参半的事情。

    这天,老伴郭惠珍眉开眼笑地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小儿媳妇刘丽萍又怀上孩子了。

    虽然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经实施了许多年,但在农村里,人们的脑子总是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所占据,无论如何也要为家里生养一个子嗣。

    算起来,刘丽萍的这一胎属于超生范畴,是为政策所不允许的。就说叶进来家里抱养孩子的事情吧,据说已经引起了镇上计生部门的高度重视。有消息称,计生部门要对其采取罚款、不给上户口之类的措施,甚至还要强制叶进来的小儿媳妇去结扎!

    这一点似乎没有什么必要,因为叶进来的小儿媳妇已经检查出终身不能怀孕。

    倘若镇上计生部门得知了刘丽萍怀孕的事情,恐怕会来找麻烦;就算他们不来找麻烦,将来小孩子上户口,也得经过计生部门那一关——这肯定会是一件大费周章的事情。所以,叶永诚得知了这个消息,心里高兴的同时,也不免担忧起计生问题。但整个上山村,又不只是刘丽萍存在超生的行为,而村里对这种事情向来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总之,还是先把小孩子生下来吧。

    刘丽萍的娘家人也接到了喜讯。

    很快,刘益善夫妇上门看望女儿来了。

    随着他们的到来,一件让叶永诚忧烦的事情,也随之而来了。

    叶家人热情地留亲家住了一个晚上,谁料第二天的时候,刘益善天不亮就起床了,一张脸又黑又臭,坐在厅堂交椅上一声不吭。

    叶永诚以为是自家招呼不够,急忙让老伴割了两斤肉、捡了几块豆腐,甚至还杀了一只兔子。为了招呼亲家,昨天他们已经杀了一只鸭子——这样的款待已经足够礼数了!可是,早餐刚刚吃完,刘益善却吵着要回去了。

    兔子已经杀好,而且下锅炖了,没想到客人却吵着要走了。

    刘丽萍不知道她爸这是怎么了,赶紧来到厅堂陪她爸说话。

    刘益善一张脸还是又黑又臭,一边抽着烟,一边在身上抓来挠去。

    刘丽萍看见他的手臂上有好几个小红疙瘩,就问怎么回事。

    刘益善不愿搭理女儿。

    丽萍妈白了丈夫一眼,才对女儿道出实情:“你爸被跳蚤、蚊子咬个半死,折腾了一个晚上,都没有睡着。”

    刘丽萍这才想起,她爸妈睡在叶永胜的屋子里。那间屋子空了好久,不仅又潮又霉,屋子里还住着一些个跳蚤、蚊子。估计她爸是被跳蚤、蚊子咬得难受,才会不高兴的。

    这也难怪!镇上的生活远比山上优越,他哪里受得了这些折磨。

    知道原因之后,刘丽萍一个劲说着好话,她妈也帮着腔,刘益善这才同意留下来,“享用”那些特别为他准备的兔子肉。



第六十四章 筹建房
    自从经营了小卖部,以及接收了碾米厂,这几年刘丽萍也挣了一些钱。挣的倒不是什么大钱,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也不可能有什么大钱可以挣。但这几年,刘丽萍夫妇也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吃的、喝的都是家里提供的,他们无非就是时不时割一两斤猪肉、捡几块豆腐,或者逢年过节给老人小孩买点东西。

    身上不缺钱,刘丽萍心里总寻思着办几件事情。她最渴望买一辆紅嘉陵,方便丈夫到县里进货。以叶文明、张坚定为首的几个能人,竟然准备把紅嘉陵换成黑嘉陵了,这就让刘丽萍更加按捺不住了,心想着干脆也买一辆黑嘉陵。不过,家婆连紅嘉陵都不同意她买,更别说是价格更高的黑嘉陵了。

    她只好暂时打消了这一个念头。

    除了摩托车,刘丽萍也寻思着建几间房子。由于小卖部以及碾米厂的屋子都是四房集体所有,四房个别几个见不得别人好的人,一说起这一件事情,话里话外总是酸溜溜的。她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占着这几间屋子,她觉得自己干脆重新找一个地方建几间房子,把小卖部和碾米厂都搬过去,这样就没有人会酸溜溜地说三道四了。另外,房子建好了,她肚子里的孩子也已经出生了,她一家四口人就可以搬进去吃住,也方便一些。

    只是,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他们一家要分出去过了,恐怕这一件事情是不会得到丈夫和家人同意的。

    她只好也打消了这个念头。

    话又说回来,家里住房紧张的情况,也让刘丽萍很是忧虑。随着几个小孩子一天天长大,这个问题就愈发的突出。她早就有了再要一个孩子的打算。不过,要是这一个孩子生了下来,自己一家四口挤在一间屋子里,恐怕会很不方便,也不是长久之计。家里已经没有多余的屋子,叶永胜的屋子也只能暂时借用一下,是不可能占为己有的——他们若是长期占用,张五妹肯定要说三道四。再说了,家里还有远赴深圳的叶德安夫妇,他们若是回来了,往哪里住

    一家四口挤一屋还是住到叶永胜的屋子里

    这只能解决一时。

    如此一来,建新房也确实是一件当务之急的事情。若是家里确定要建房子,她是一定会全力以赴支持的……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叶永诚夫妇终于下定决心,要建新房子了。

    老两口目前还有一点积蓄,如果两个儿子各出一些钱,新房子是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就算有困难,他们还可以像以前那样到外面借。借钱这种事情并不丢人,而且他们要办的是正事,更加没有什么好丢人的。

    人嘛,不能说身上没有钱就不办事。能赚钱是一种本事,能借得到钱也算是一种本事,不偷不抢不坑不拐的。但是,正所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钱的前提是要守信用,说好什么时候还,就要什么时候还。叶永诚夫妇在外面借钱又不是一回两回了,老两口为人公正、守信用,叶永诚也有不错的名望,在外面借点钱终究不是什么难事。

    老两口决定下来,就先找到叶德兴夫妇商量这一件事情。

    叶德兴夫妇当即表示赞成。

    刘丽萍说道:“我是赞成建新房的。你们不用担心钱的问题,需要多少,我和德兴就拿多少。实在不够的话,我还可以回去找我爸先借一点。”

    叶永诚知道她会同意,但这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钱的方面也不能尽看她一个人的。

    他说道:“要说这房子的事情,我们这当父母的,自然有责任要为你们落实,但家里的情况……”

    刘丽萍打断了他的话,说道:“现在可不仅仅是二老的责任,别忘了我和德兴也是当父母的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在新房子的事情上,二老、德安、德兴,一边各出一份,三方合力……”

    这一点,正是叶永诚所考虑的。

    看到儿媳妇的态度明朗,他觉得这一件事情好办多了。他说道:“那好,我给德安写一封信,看看他的态度如何。如果他也同意了,我们就把这件事情确定下来,并尽快落实。”

    很快,叶永诚就给远在深圳的大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中言明了家里建新房的计划。

    信寄出去之后,他又找到两个弟弟,诉说了他家准备建新房子的事情,并征询他们要不要一起建房子。

    家里也就他们兄弟三个了。虽然已经分了家,而且叶永胜去了石岭县就很少回来,但怎么说他们都还是一家人,是一个不可以分割的整体。

    在房子的问题上,叶永实家里也面临着不够住的困境——女儿已经十四岁了,现在跟弟弟住一个屋子里。弟弟的年龄尚小,姐弟俩暂时挤一屋里还说得过去,但随着两人一天天长大,恐怕是不能再挤一屋了。虽然叶永胜去了石岭县,但根终究在上山村的土地里;不管他去什么地方,早晚也有落叶归根的一天,好歹也建几间房子放着。
1...137138139140141...145
猜你喜欢